公認的作家寫作時會有意使用寫作技巧麼?

時間 2021-06-01 22:42:05

1樓:

從他們自己來看不會,我猜。技巧兩字,一般人的理解是基於自己尚未掌握,不能運用。一旦運用自如,技巧會和非技巧混在一起,沒有區別,無論非技巧指代什麼。這是從寫作者來看。

從讀者來看,肯定會。

2樓:邵揚

寫作用的熟是沒有技巧的,用的不熟是有技巧的,其實就像是「孤獨九劍」,招式多到無招勝有招。其實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表達的恰當。

3樓:

上個周上課時曾經問過格非老師這個問題。

我感覺,乙個真正的「作家」應該是不會的。

針對這個問題老師給了乙個不一樣的回答。在他看來,那種所謂的寫作技巧對於經典作家來說,是歸屬於其個人的生活經驗,也就是作家自己的習慣。作家本身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或者說有自己獨特的對事物的理解和感情,那麼這種獨特的個人體驗也就變化成為其作品中的不同之處。

這代表著這種形式的選擇實際上來自於內容的不同。每個人的經歷,或者更標準的術語「經驗」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相類似的經歷,就不可能完全地與寫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相契合,這時候在閱讀者的經驗影響之下,閱讀者所構造出的思維空間就當然地發生了偏移。總的來說,「外行人」評價的「寫作技巧」,實際上是作家根據內容最終選擇出的形式,而這種形式也是其生活經驗的總結,因為作家有豐富的閱歷,獨特的視角,在他的思維空間中就選擇了這種他熟悉的經驗模式。

這種經驗模式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他通過文學學習,或者說老師教授,大量練習而得來的,反而來自於他自己的閱歷。例如莫言之《檀香刑》與高密特有戲劇間的關係,老謀子在電影中對色彩的運用與其生長經歷地域色彩的聯絡,都是其中的表現。事實上,那種學習式、教授式、練習式的技巧,同樣也是寫作者繼受得來的生活經驗,而且好的寫作者也做到了將這種經驗內化,變成一種個人的個性化經驗。

這種思考的習慣通過表達也就成為了寫作時的習慣,也就是文學批評中的技巧。

寫作技巧其實並非文學創作中的術語,它更應該是文藝批評和文獻解讀中的分析方法。作家在靈感湧現之時所想到的創作形式,與最終批評家所解讀的文章內涵會有很大不同。但這種形式本身,必依賴於其內容,至少在好的作品上始終如此。

題主提到的「有意」,和上面提到的習慣性的選擇實際上是不一樣的,「有意」的前提是存在不同的走向,而作家寫作中的整體性的架構把握,是下意識的,最終做出選擇的過程是不存在另一種更好的「符合作者自身生活經驗」的形式的,現在的文藝創作可能並非是為當前的讀者服務,作家創作過程是尋找知己,尋求安慰的過程,但他並不需要真實的閱讀者存在,因此他也就有能力更好地將自己表達出來

ps:樓主使用「龍應台」這個標籤,與「作家」、「文學」、「寫作技巧」並列,是在黑龍應台嗎?

怎麼看待農民作家的寫作水平?

我絕對第一眼看起來很驚奇,越看越沒有味道的文章,很不好。相反的文章就很不錯。一開始看的時候,很普通嘛?後來越看越好,越看越好的。就非常不錯。這篇文章,沒有細看,不過前面幾段看一下,估計是第一種層次的文章。 哈語 1 這麼多感嘆號看的我想抽他 2 直接 強迫式的價值觀輸出 3 努力在堆砌,但並不覺得華...

作家是如何積累並整理寫作素材的?

素衣姑娘 一 注意積累寫作素材 素材是複雜的 寬泛的 零碎的 不系統的社會生活現象,是作者蒐集起來的生活材料。大量素材在作者頭腦中積蓄,通過作者的感知 剖析,受到啟迪後,產生的某種創作衝動。作者有一種明晰的思想,一種真摯的感情需要表達,不吐不快,這便往往產生了主題。主題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作者的頭腦而產...

作家寫作時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dongdalin 狀態 入境,忘我。予期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記事,循於理不悖邏輯。寫人,緊貼人性的善醜,其揚抑的順理和悖理,顯得作品的核心。 西木在宥 時而暴怒,時而平靜,時而放空呆滯,時而行色匆匆,時而文思泉湧,感覺手上的筆來不及表達腦袋裡一閃而過的靈感,時而抓耳撓腮感覺自己是個笨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