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進企業為目標而選擇讀博,可以嗎?

時間 2021-06-01 17:43:26

1樓:就是逗

em……生物、農學專業反正我退學了,真的對科研不感興趣,課題組的科研能力也不太強。

所以,要麼興趣使然,要麼意志力足夠強大,不然請慎重考慮。

2樓:培博教育

有啥不可以的,自己的選擇為什麼要別人決定可不可以。

隨著經濟全球化,大中小型公司都在為了活下去拼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玩應是什麼撐起來的呢?當然是具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員。所以如果是想在企業裡有更好的發展,讀博士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為什麼大家都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讀博士呢,原因在於不好把握博士的研究方向。有可能博士讀完,期望進入的企業正好不需要這個方向。或者在讀博士的期間選擇的科研方向的熱度或者需求大大降低,所以讀博士選擇什麼方向要慎重。

3樓:PhD Planet博士星球

肯定有很多童鞋在讀書的時候曾無數次想過畢業以後找怎樣的工作,最近我們就接到過類似的提問「想讀博,但是讀完以後不想留在學術界,想進入industry工作,可行不?」。嗯,先不說結論,看看今天的內容,興許有同樣想法的你能得到一些啟發。

很多人說,讀博應該是有明確學術追求的人的選擇,很多人說,博士畢業生的就業面很窄,除了老師就是教授,很多人說……其實博士畢業後沒有留在學術界發展,而是選擇進入工業界求職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工作做得也是風生水起,但是很多人卻不敢跨出這一步:既然先剛不想進學術界,幹嘛還讀博?既然讀了博,還能進入工業界嗎?

2023年初,乙個機構針對美國西部某八所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做了就業走向的調查,研究資料顯示57%的博士畢業生留在學術界工作,通常是繼續做博士後,40%的博士畢業生進入工業界工作,而且工資水平明顯高於美國企業行業的薪資,足以躋身美國最高收入人群。

有些人覺得學術類工作更加高大上,對其抱有過分執迷於公升教職,比如博士後,副教授這些教職,其實這些工作和普通工作崗位無異,都有利有弊。

一、Julio

我博士畢業,曾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一般大學裡的學術工作都是從讀博開始,然後博士後(不同國家情況不同,有些國家不需要有博士後的經歷),終身教職,然後是終身教授。但是這其中包含著許多的不確定性,許多的ifs,maybes,退讓和妥協。比如,博士後高要求低收入,但是很多人就為了一句「未來有很大可能可以得到終身教職」的話死扛著。

比如博士畢業後好不容易在大學裡有了講師這樣的棲身之處,卻一直為了「」拼命做學術做實驗寫文章,教職還不知道何年何月來臨幸。

對於我來說,我可不想博士畢業繼續成為某乙個教授的「俘虜」,整天為了他累死累活,收入卻微不足道。繼續做下去,最後卻無法得到教職怎麼辦呢?進入工業界,雖然也是成為某乙個公司的「奴隸」,但收入卻更高,雖然壓力也很大,未來也不確定,實際情況也不一定理想,但是對於做同樣分量的工作,工業界的收入更高。

以上雖然只是個人想法,但初入學術界繁重的工作量和與其不成正比的薪資的情況著實不少。不過更高的薪資是我放棄學術界選擇工業界就業的唯一理由嗎?當然不是。

另乙個方面是,世界上有足夠多的企業公司,即使進入業界後想換工作也有更多選擇。工業界能夠給博士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比學術界的多。學術界是什麼情況呢?

你越學越細,越學越深,最後你只熟悉某乙個特定的東西,多樣性幾乎為零。當然,有些人喜歡這樣僅鑽研某乙個方面,而我喜歡有多樣性和可變性的事情。

在業界,我依然可以使用我在博士學習期間學到的專業知識解決高難度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工作,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實踐操作能力,也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所以,我和學術界說了再見,進入了工業界。

二、Eric

我是一名博士畢業生,經過三個月的尋覓,終於在業界找到了乙份工作,做的是資料分析,和我的專業也比較相關。

有一些關於面試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關於工作面試和最終獲得的工作:

● 我投出了近20封求職信,也直接聯絡過公司的招聘人員或員工;

● 我經歷了6個公司的面試,走到了其中4所公司的第三輪和最終輪面試,拿到了2所公司的工作offer;另外2所公司我止步於第二輪面試;

● 其中1所公司,我闖過了三輪面試(歷時兩個月),得到了積極的反饋,卻最終落選,原因是他們看過我的部落格,覺得從文章裡看出我是乙個容易發怒並很難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但他們並沒有聯絡我進一步了解我真實的性格,直接fail了我。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習到:

● 要讓自己的隨時準備好迎接面試。比如我的第乙個面試是在我的女兒出生後的第二天,我原可以取消這個面試或改時間,但我很想要這份工作,所以堅持了下來。面試的最後,工作人員問我為什麼看上去這麼累,我說我剛剛經歷了成為父親的第乙個無眠夜。

雖然最終沒有得到這份工作,但是也因為沒有放棄第一輪面試而順利進入到後面幾輪面試;

● 穿著打扮要講究。作為乙個博士生,也許你平常的打扮和我一樣,老舊的牛仔褲和運動鞋,隨性的T恤或套頭衫。這絕對不是合格的面試打扮,買一套合身大方的套裝,工整的襯衫和領帶,舒適合腳的皮鞋,走之前別忘了檢查鞋面是否乾淨。

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 表現適當,不要過分健談,也不要過分害羞。要展示出你不是乙個書呆子或瘋狂固執的科學家,你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

● 規劃找工作的時機。找工作之前,要有乙個聰明的計畫,選擇每個行業急需人員補給的招聘季。我曾成功進入某乙份工作的最後一輪,但是招聘人員告訴我,雖然他們很滿意我,但是目前公司沒有合適的崗位適合我(春末夏初的時候)。

這其實就是乙個藉口,因為他們並沒有那麼大的迫切感要招人,我也只是OK,所以才會失去這個工作機會。如果時間換成他們急需新人員而我又恰好合適的時候,故事肯定就不一樣了。

工作選擇無論對於哪個階段畢業的童鞋來說都是乙個頭疼的事,學術界還是工業界,當然沒有乙個絕對的說法哪個好哪個不好,最重要的是先定位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再去找工作。

博士畢業邁入「工業界」

4樓:藍也

城鄉規劃的學長告訴你,非常可以。尤其是在碩士擴招、學歷逐漸貶值的趨勢下。

企業對博士的招聘是單獨一檔的。比如

房地產(碧桂園、新城控股、旭輝等都有博士管培專項計畫)科技公司(華為戰略崗等只招博士)

管理諮詢(mbb等博士的起點職級是單獨的)……進體制,博士選調的起點級別就很可能是別人的天花板。

總之,讀博是乙個長期投入、晚回報的選擇。

5樓:呢喃芥

相當可以,甚至這個想法非常優秀。

首先,目前國內教職的准入門檻和晉公升標準逐年上公升。如果沒有對學術研究或大學校園有特別深的執念,避開這條競爭路線非常明智。

其次,國家學歷整體提公升,獲得最高學歷後大多數行業都可以解除晉公升的學歷天花板,專業發展前景通常比同專業的碩士要好很多。

最後,明確的就業目標比單純想讀博獲得乙個博士學位更有心理和方向優勢。

總之,加油!!!

6樓:冰蔥頭

沒有問題,但你要考慮能不能順利畢業。

讀博是個篩選過程,通過4-6年的過程,認清自己適不適合做科研,走高校這條路子,合適的,繼續博后或者進高校。

不合適的,去企事業單位,或者公司,甚至考公。

不過,務必捫心自問,能否順利畢業拿到學位。

7樓:JohnDavidJackson

看是什麼企業吧,還有崗位也很重要。如果研發型別的企業確實博士階段的科研學術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碩士或者本科階段就能勝任的崗位,還是多考慮一下的好。

8樓:六六

沒必要,企業的技術碩士做完全足夠,並不需要很前沿的知識,況且博士期間做的很多任務作是乙個很小的點上的創新工作,企業裡未必用得到。當然不包括華為研究院那種純搞研究的,那種其實也屬於科學研究。以市場效應,工程應用為目的的企業都完全沒必要讀博士去,碩士足以。

9樓:

當然可以。是你的眾多選擇權利中的乙個。

圖附清華經管學院2023年博士生就業去向,有40%進企業。讀博是時間和機會的交換,看你是否能用這些時間和艱苦換來想要的結果。祝你成功!

10樓:考博的蘇格拉底

考博讀博的目標有很多,但是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追求物質利益,二是追求精神滿足,三是更換生活方式。這三類追求亦是時有融合的。

以進企業作為目標來考博讀博,顯然是屬於第一類,這是無可厚非的選擇!

準大一,我以讀研為目標該做哪些準備,以讀博為目標又該做哪些準備?

口口 首先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當然是了解研究生是幹啥的,博士生是幹啥的,考慮自己是否適合讀研讀博。所能了解到的讀研讀博的真實情況和自己的預期是否符合。這方面和研究生,博士生時期的導師有些關係,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然後就學習,學習還是學習。既然都以讀博為目標了,怎麼學習就不用細說了吧,畢竟每個專業都...

以迪士尼的動畫師為目標,從現在開始該做如何努力

如果想成為三維動畫師,最好的選擇是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是今年的Animation Career Review的第一名。小朋友因為你還小,所以你要先搞清楚你想做的是什麼,動畫師是負責角色表演的,美術部門是負責整個影片的視覺的,故事藝術家是負責整個電影的...

為什麼很多企業選擇招聘法務,而不選擇律師常年法律顧問?

肖輝 法務在公司坐班,離領導近,用起來方便。稍微努力點的法務,也比外部律師更懂公司業務和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的法律意見更符合公司的需求。 深圳律師 daisy 因為全職法務能更貼切公司的發展和了解公司的情況!能夠更有利快速的處理公司內部的法律事務和公司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公司法律顧問與公司法務的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