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朋友的深度閱讀理解能力?

時間 2021-06-01 00:26:03

1樓:

深度理解能力是伴隨著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公升而提公升的。

這個能力,不建議太早實現,為什麼——

舉個例子吧——本科我們學的東西,相對於專業來講,不過是基礎中的基礎,但幾乎每乙個學科都會在本科階段開設大量的不同類別的課程——如中文系,會在本科開設語言學、中國古代文學史、文學理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你說,學校明知道本科四年每學期開設這麼多專業,向本科生淺嘗輒止地介紹一下、修學分應付考試,有什麼意義呢?當然有意義,拓展本科生的專業寬泛程度,讓學生盡可能多掌握種類專業分支的普遍原理與論點,讓學生從中發現自己興趣的問題和專業切入點,等到讀研的時候再往精深方向走。

孩子也是——小孩子不需要思考太深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大量的表象素材做分析本質的素材基礎。

我們在兒童時期需要做的,就是展現大量的表象讓孩子觀察,進而分類。

深入思考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在這種表象分類中誕生了!

至於你的引導,需要淺嘗輒止,因為過早進行的所謂深度思考,很有可能在不當的教育之下形成偏見的思維定式!

孩子真正需要大人引導思考的是名實關係的關聯性理解,就是需要積累大量他能理解並使用的詞彙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表象!

名實關係,就是要孩子知道哪個詞背後是什麼意思,可以在什麼樣的情景下使用;把詞彙的實用性和聯絡性放到主要位置去訓練。

比如「五光十色」這個成語,孩子肯定是只知四個字不知道怎麼用的,那麼在生活中遇到可以用五光十色這個詞的場景——比如霓虹燈或舞台燈光等,就要馬上將詞彙與場景聯絡起來,讓孩子進行體驗。

對於兒童來說,所有思考訓練以體驗式思考為主,也就是讓他產生強烈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以我兒子為例,今晚他看到電視上放大鱷魚把小海龜給吃了,他覺得小海龜很可憐,覺得大鱷魚是壞的。

這時,五歲孩子這種「非此即彼」的現象判斷,多少就有些需要引導了。我對他說,「鱷魚也像寶寶一樣會肚子餓,不吃東西就會死掉。寶寶餓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喝奶牛媽媽產的奶、吃豬豬身上的肉肉呢?

鱷魚也是這樣,它們餓了才要吃東西……」

「像寶寶一樣」這幾個字看似簡單,但裡面有大學問——兒童的體驗式思考能力,就是以自己為參考標準實現的。因為他們目前只會就少量的表象進行事物好壞判斷,所以參照物件也只能是自己的情緒與立場。

到了孩子大了,理性思考就慢慢跳出自我標準的桎梏,真正成熟到普世價值和社會道德的認同上來。

兒童對於社會規則的遵守,常常伴隨著他們對於不遵守規則皇出現後果的恐懼——比如我們常常說,如果過馬路不遵守規則,就會被撞;如果不聽話,就不是好孩子……

這種最基礎的社會規則認知,常常是他律的。那麼兒童在成長之中需要由家長從道德他律的階段慢慢過度到自律的階段,讓他們對社會規則產生認同感與自豪感——這個是可以到小學時慢慢訓練的。

那麼,閱讀書籍怎樣才能進入深度思考呢?

不是說了嗎?小學階段之前(5歲以上),孩子以體驗式思考為主,那就讓他多觀察書中描繪的現象,體驗細節的變化——為什麼我不建議過多看繪本,因為細節單純依靠繪本風格的插畫是體現不出來的!只有文字,才能達到通過描述的細節引發思考的效果!

有人說不對哪,繪本我孩子也會思考啊,這種短暫的虛榮,不超過小學三年級就會原形畢露——因為,這些習慣繪本淺顯表達的孩子,連字多的書看都看不進去,更何況深入體驗與思考?三年級是個閱讀領域的危險關卡,不在五六歲由繪本閱讀過度到字多圖少的文字閱讀,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就永遠難以實現!

另外,從兒童專注力培養來看,白紙黑字的效果更高!繪本,四色彩印,花紋太多,容易分散兒童對於文字的專注力與想象力!

插圖不過是對文字的「一種直觀呈現」 ,帶有強烈的畫者或出版方的理解模式——兒童在畫家理解的畫作呈現中,必然會出現難以擺脫的思維定式!

不讓孩子看太多插畫,就是不能讓孩子受太多插畫呈現的干擾,形成自己對於文字的理解與想象!而這些才是擺脫別人控制,自己深入思考與發散思考的開始!

另外,兒童需要以書會友!我從來不過度吹捧「自主閱讀」的價值,這不過是閱讀的形式之一,但不一定是乙個完美無缺的閱讀形式!

孩子對於書本的閱讀深度,僅憑自己是難以實現的,所以需要和書友進行交流。我說的書友,不限於同齡人,更多的是高年級同學、長輩等人士的互動!思維的傳輸,同齡人的認知深淺差不多,不會產生有影響力的流動性,只有孩子願意和有年齡差的書友進行互動,才會產生好的效果。

我本身就是例子,我在高校長大,看書喜歡在大學生中間去交流溝通表達,大學生也會給我他們的看法,彼此都有啟發。

倒數第二條,別分什麼孩子自己的書架和大人的書架!把書隨便擺放,讓孩子大膽地嘗試翻看大人的書籍……我小學時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偷看我爹的書,印象最深的是游國恩版的《中國文學史》和王力的《古代漢語》。我父親知道後非常鼓勵我看,並向中文系要來當時大學生正在學的中國古代史教材。

我當時就看兩種版本以上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材了,收穫頗豐!所以,別把自己的書架和孩子的書架隔離開,搞得好像有距離感一樣!大人的書,孩子半懂不懂地看,沒有任何問題。

看完及時進行疏導就好了。

最後乙個重要建議,讓孩子擺脫閱讀舒適區!

我的「閱讀與寫作」專欄裡,我寫下了大量關於兒童閱讀與寫作方面的看法。

如何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

方田教育 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我來看有以下四點需要做到。一 營造閱讀氛圍 二 選擇適恰當的書籍 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給孩子提供符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每個年齡階段都有適合的書籍,要謹慎挑選。比如幼兒時期可以閱讀一些繪本,小學時期就可以選擇一些文字內容較多的,比較有深度的內容。可以通過訂閱一些兒...

如何用小朋友能理解的語言解釋加法?

包包拳 那種數數的方法教過了發現娃的問題在於每次都從第乙個開始數我就想教會他會連續加 我昨晚才給娃解釋了加法 先畫出1 10排列 這部分他知道順序也知道誰代表更多 然後1 2 就是站在1 往前走2步到幾?他說3 然後3 5 站在3 往前走5步到了8 書飛白 純數手指頭就可以了,小學一年級才正式學數數...

有什麼適合三年級小朋友閱讀的稍微有點深度的書?

小屁孩 3年級,這個世界你懂個毛,給你看你覺得自己能懂,給你一巴掌你也只會哭?小小年紀裝什麼高深,讀好你的小學課本,乖乖聽父母的話,尋找自己的熱愛和快樂把。 吳恒祥 孩子喜歡讀什麼書,要不要家長去操心?最好的辦法是,與孩子一道去泡新華書店,讓TA自個兒挑選,TA挑好了,你買單。整個過程中要注意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