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師大教授田松 警惕科學家 的言論?

時間 2021-05-06 20:17:48

1樓:空竹法師

我決定碼住,有空回來怒答一長文。

重點在於「意識形態自由」。

反權威的批判精神可謂哲學反思一大重頭,只是在把這把利劍指向權威時,哲學彷彿暗自隱喻自己的權威與高貴發言權——雖然大家也不是很想聽你的。

2樓:淘李福

很多人都說過類似「警惕科學家」的話,表面上看,他是希望我們別聽科學家,那麼聽誰的呢?一般有兩個方向:1.

聽他的,然後他成為教主;2. 聽我們自己的內心——然而我們這些小白啥也不懂啊,內心白紙一張,如何聽從?所以還是回到第一條……

所以田松還是開山立教吧

3樓:魯新奎

科學本來是沒有功利的,唯真理是求。一旦摻進了利益就會形成雙刃劍,如果與資本家結盟被利益集團控制就會成為人類的異己力量,最終毀滅人類。支援田教授。

4樓:石頭

作為乙個理科生談談田松。

知道田松大概是在04年,那時候我還是大二。但是開始了解和思考科學哲學科技倫理的問題還要更早。

個人認為田及類似的言論最大的價值在於給這個時代以警告,作為一種少數派的意見,價值不可忽視。人類歷史演進到現在,越來越受到權力和資本的宰制。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挑逗和放縱,對很多觀點接受得理所當然不加懷疑,或者說生活不是經過理性反省的結果,這是有問題甚至危險的。

田的論證其實有很多紕漏,或者說不可靠,而且就在當年,我聽過乙個田十師長輩的學者評價他,批評現代化工業化,但是新技術新產品自己一樣不少,無疑說服力是不夠的。

5樓:庄建西

田老師「警惕科學家」說的很好!不過也不要過於擔心!事物的發展有他自己的生、長、壯、老發展過程。

有形態的物質世界已經被科學研究的很透徹了,已經有一些膨脹和過頭了。下一步量子計算機將推動科學進入無形態物質世界,以前的發展過頭的科學技術理論都會被遺棄的。量子糾纏、量子不確定現象的背後是無形態物質在起作用,科學一直不認可它的存在。

量子計算機會把無形態物質推到前台來,隨後現在的很多科學理論都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的。詳細論述請看「系統邏輯思維」一書。

6樓:腦補能手阿爾傑

田松教授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要警惕「科學家」,其實意思是警惕權威人士,警惕權威,但他就是「科學家(哲學家)」,警惕權威就是警惕他這樣的人,好像陷入悖論了啊,乙個哲學家,把自己陷進悖論裡面去,這哲學水平不怎麼樣啊,等等,我前面好像說過他就是權威,這水平不怎麼樣的人成了權威,我好像也陷入悖論了啊,完了,全亂了(其實就是愚昧)(逃

7樓:

我的大學同學一畢業就去業界的,一堆早就年薪百萬的,就我這個走科研路的,連套房子都沒有,看來搞科研的都是在追求利啊!

我猜這位教授大概是文科的教授吧,這種文理教授互相懟的故事太多了,無非就是壓低別人的價值,從而抬高自己。然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一點:就算對方學科真的一文不值,自己如果是屌絲的話,依舊是屌絲,這點跟其它學科如何如何無關……

8樓:wangzhonglue5989

把這篇文章與民科並列是不妥的。民科與科學家辯論(基礎)科學,而這篇文章的策略高的多,田松在駁論時有乙個正確的思路——在與科學家進行辯論的時候,不要辯論科學。而田松在立論時也有乙個正確的思路——給出」警惕科學,警惕科學家「「科學並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這種空泛之談。

這不僅隔離了一切科學解釋,也達到了慫恿其受眾憑感覺反對轉基因的目的。

必須承認,公眾有愚昧的權利,因為公眾沒有不愚昧的可能。在不具有專業知識的情況下,所謂懷疑精神,基礎科學素養都不能幫助乙個人認清這個領域的事實。當我們看到頂尖科學家發表的政治觀點在知乎使用者眼中漏洞百出,而政治家發表的科學觀點被科學家哂笑時,就應該能夠意識到根本不存在什麼通用的素養,思維使得人能夠跨領域分辨正誤。

普通民眾發表科學觀點要基於reliable source。在這個行為中,民眾不需要具有對於科學本身的判別能力,而只需要具有對於誰是科學權威的判別能力。

在科學無限膨脹的未來,乙個社會性的科學話題所涉及的專業知識會越來越艱深,普通人越來越無法了解所有分支的科學,也就越來越依靠科學家來代替他們進行判斷。而科學家也越來越難以讓公眾了解他的研究,因而只能越來越依靠權威性來說服公眾。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和田松教授爭論還不如承認科學家與公眾之間本就有權力失衡。倡導對科學家的權威的尊重存在一定風險。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因為它跟律師制度一樣,儘管存在種種缺點,但根本不存在乙個完美的方案能夠取而代之。

9樓:

很簡單,大家以為是田教授跨界科學。實際上田教授只是在做自己的學問,反而是科學在跨界社會科學,科學哲學。側面反映了中國社科和科學之間的鴻溝吧。

另外覺得田教授水平不行的人,只是說明中國社科不行而已。

10樓:

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被"科學家利益共同體"坑過的先例。

不過新中國的確發生過過因為一部分科學家與"文人道德共同體"合夥打擊另一部分科學家的事情。

至於這個"文人道德共同體",中國幾千年裡的歷朝歷代已經被這鬼東西翻來覆去坑了無數次了。

這個"文人道德共同體"平時怎麼忽悠人呢?這篇文章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11樓:隨風飛思

記得大學的時候一位老師曾經告訴我:科學是用來被證偽的。

這句話的意思指的是任何科學理論都有它的邊界性,也意味著科學的發展中會有問題。這些問題說明研究中要有更加謹慎的科學態度,而不是簡單的一棒子打死科學研究。

12樓:黃岡大香蕉

沒辦法,誰叫中中國人反民科,反教徒,反務虛,內反外反就是不反哲學,不反到點子上。說到底還是底蘊不足,無法完全抗衡排山倒海之勢的世界主流文化。

天啟思想和現代科學都是西方文明的產物,長期維持只被後者影響不被前者影響的局面本來就是不可能的。科學崩潰論作為一種歷史比較悠久,結構比較科學的天啟思想,到底比姨學的武德深厚成熟一點。

簡單說一下。我們把科學分為四個部分。物理學到電到計算機的主線任務部分,材料學之類的闖禍部分,心理學統計學之類的不靠譜部分,內部的反骨仔古今數學部分。

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如果不把科學等同於科學的主線任務部分,懷疑一下它的危害是很合理的。

13樓:

《警惕兒媳婦》

兒媳婦是個群體,不能孤立的看兒媳婦。有的兒媳婦好,並不能忽略那些壞的兒媳婦。有的兒媳婦孝順,但是那些不孝順的更可惡。

所以總的來說,兒媳婦的負面效果大於其正面作用,給我們造成的麻煩大於為我們提供的便利!

看看兒媳婦都幹了些什麼?!拖地過後居然還能找到頭髮!這地到底怎麼拖得?!

兒媳婦幹活的動機,無非就是想要獲取我們的認可和信任。她們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對她們形成依賴了!你看,衣服她們洗,飯也做好了端過來給我們吃,天天泡在實驗室打掃衛生。

她們其心可誅!動機不良!

從古希臘到中世紀,兒媳婦都是我們的附屬,是我們不屑於看得起的群體。但是她們現在居然掌握了話語權,開始對我們的生活習慣說三道四了!

什麼吃糖不健康,什麼不要老呆在家裡不運動。她們不就是想要強調她們為這個社會做的貢獻嗎?

可是君不見,她們洗碗的時候也摔破了碟子?!多麼危險!我們要警惕兒媳婦!

我們要建立警惕兒媳婦的體制。兒媳婦的工作成果應當首先被質疑,然後再評價其功過!

我們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

警惕兒媳婦!

以上全部來自於對原文的改寫:

14樓:

姑且不論該教授controversial的行文邏輯、論據和語言,我倒是覺得他的某些想法挺有意思的,尤其引起了我對近代科學黑歷史的興趣。雖然我相對地信任科學,但是emmm...timeline的下面一條推送是

SME情報員:賄賂科學家讓脂肪做「替罪羊」,製糖業這50年來都作了什麼惡?

哈哈哈哈哈...是不是應該引用這位教授的主要結論(警惕科學,警惕科學家)重新寫一篇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argument呢?

15樓:

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乙個沒有道德的科學共同體。

但就我個人的經歷及所見所感來看,我越發懷疑存在乙個敵視所有理工科的,愚昧無知且無法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的群體。

16樓:王包子

這樣吧,吃飯這玩意警惕。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對了不是警惕嗎?就不去醫院看病了。

警惕科學家沒問題,只不過不能過頭。科學家也是人,也會為了利益說謊。任何事都要有個度,否則弊就太大了。

17樓:

懷疑可以是絕對的。所以「警惕科學家」和「警惕田松」一樣有道理。同樣的,我們要警惕外行給內行挑毛病。不是說不可以,我是說,如果一件事只有萬分之一靠譜的可能,是不值得做的。

18樓:一甲道人

哪有那麼多的科學家?

國內的科研人員大都是餅才,當的上乙個家字的並不多。

科學家最應具有的是什麼?

是寬仁的胸懷和求真的態度

所有人性的弱點都能讓魔盒開啟

所以所謂的科學家,大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匠人,或目光短淺,或自戳雙目…

19樓:

無法跟上時代的老既得利益者拼盡全力阻止社會變化,自古有之。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當然,變法有好有壞。是蘇格拉底的行刑官還是文明的守護者,只能待後人評說了。

只是科學自成型之日起便注定了永遠的流變,而既得利益者自掌權之日起便注定了要阻止一切的變化。持續的壓迫科學,百年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未來也永遠會是這樣。

20樓:

用哲學的觀點來看,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警惕的要"警惕律師"blablablabla

要"警惕軍人"blablablabla

要"警惕政客"blablablabla

要"警惕會計師"blablablabla

要警惕" 食物"blablablabla

要警惕"工業化"blablablabla

要警惕"去工業化"blablablabla要警惕"資本外逃"blablablabla要警惕"熱錢湧進"blablablabla要警惕"無產階級"blablablabla要警惕"資產階級"blablablabla要警惕"中產階級"blablablabla

21樓:Ashcastle

社會問題不能靠技術解決,爺想笑。。。。

我不知道這個理論是如何偉大的人怎樣敏銳的察覺到的。

道德是生產力的副產品。這叫馬克思思想

我也要深切地感謝這位先知,這種水平都能當上教授這件事充分地給了我奮鬥下去的勇氣,我也未必只能重回山區做放羊娃了,鳴謝!

22樓:

底下罵的人那麼多……雖然我覺得你們罵得都有道理,但就沒有人覺得田松的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嗎??

任何行業都是乙個利益體,以往人們總認為知識會是中立的,因為代表了知識的科學家應該也是中立的。但是現在田松讓我們警惕,你獲得的任何知識和資訊也有可能是乙個利益共同體為維護自我利益而對外包裝出來的,難得這個提醒的本身不值得肯定嗎?

田松最大的錯誤在於,太過危言聳聽,並且因此因噎廢食。說白了就是靶子豎起來了槍沒打對位置而且打槍的手法還不對,於是引起了眾怒……

如何看待北師大教授宋英輝 應用歷史的眼光對待呼格吉勒圖案 的說法?

你們知不知道,這些話是最高法微博從宋教授不同時期 不同場合針對不同主題的講話中分別斷章取義地擷取拼接而成,宋教授並沒有在某一時點 某一場合整段地說出上面的一段話,至此,上述文字已經把宋教授的本意完全歪曲了,這完全不是他本人的觀點。他本人已經通過友人微博進行了澄清。有關部門真是陰險啊 張鑫 法律上本來...

如何評價北師大教授胡必亮聲稱「給非洲留學生一年十萬左右獎學金並不多」?

蝶戀花 我還建議這位教授的妻子 女兒和母親去關心一下這些非洲留學生的生活問題。畢竟有些事情難以啟齒,支持者有義務去讓他體驗家一樣的溫暖。 600127j 胡必亮不配在北師大當老師 不要civilian了 十萬元對胡必亮可能不算什麼,但十萬元對普通百姓都是天文數字,憑什麼花這麼多錢一直贊助這些亞非拉留...

如何看待北師大學十 學十一宿舍惡劣環境?

並不是對北師大同學有什麼意見。北方眾多高校的宿舍環境一點也不比這好,但我從未在知乎上看到他們。包括名牌高校的食堂貴問題,其他名氣沒有那麼大 收分沒有那麼高的高校問題是更嚴重的,但並沒有見過他們發聲。這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僅僅從知乎上,以圈外的身份去看跨性別群體,也見不到學校不好 長相不漂亮 知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