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分享?

時間 2021-05-06 17:25:39

1樓:快數學

有,還很多,高中數學是量化的、最容易提分的學科,關鍵就在於好的方法。

99%的問題都有方法,甚至不只一種方法,有的方法洋洋灑灑十幾行,思維鏈條特別長,而好的方法可以讓你用最順暢的思路、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你只需要學會最優解法體系,識別加定位,就可以拿下高中數學。

有這麼一句話,綜合成績決定了你能否上本科,而數學成績決定了你能否上985高校。

所以,如果你要放棄數學,放棄的不是高考成績,放棄的是985高校的食堂。

下面要開始講乾貨了~~~

99%的數學難題,是基礎題型的綜合與變化

在相同的時間內,數學可以通過重點題型歸納、重點方法總結、重點技巧突破,去逐點攻克高中數學八大板塊,方法對了,成績提分立竿見影,所以很多同學在高中實現逆襲,其轉折點都是數學成績得到了提公升。

題型歸納了,選擇題多做對三個加15分;

方法總結了,填空題多做對兩個加10分;

技巧突破了,大題保4爭2至少再加15分;

提的這40分是最直觀最明確、可預見摸得見的分數!!!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學數學要靠理解,不用「死記硬背」。誠然,「死記硬背」固然不可取,但很多同學實際學習數學的過程卻是:學數學光靠理解,不用背!

實際上,學習本身就是乙個理解並記憶的過程,理解是手段,記憶是結果。因此,真正的數學學習,要更加關注的環節恰恰是「背」,把學過的知識、方法和題型記清楚,這樣才能在日後的解題中靈活、準確和快速的應用,才能真正成為數學高手,決勝高考。

從聽懂到高分,有4個坎兒,他們是:聽懂、會做、做對、快速。

首先,聽懂不意味著會做。而會做,意味著,你能把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靈活應用,這是兩件難度完全不同的事情。聽懂只是意味著你有可能會做,但是距離會做,還需要進一步的理解,模仿,重複,強化,記憶,進一步的理解,進而靈活應用。

任重而道遠。

其次,會做不意味著做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陷阱題」、「反例」「特例」這樣的詞彙,那就不難理解,為啥覺得會做,不一定做對了,學習的過程需要更加嚴謹和全面,也就是我們說的上帝視角,如果你覺得會做了,先冷靜下來,看看接下來還有哪些「坑兒」要繞開。

最後,做對不意味著考好。眾所周知,高考數學只考2個小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擁有快速做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再規定的時間拿分,很多同學忽視了這一點,於是,才有了這樣的困惑:為啥我覺得我都會,咋每次都考不好……都會做,時間不夠用,心情可能會更差吧。

所以,高考數學高分,光是聽懂是不夠的,還要會做、做對、和快速,4個坎兒,乙個都不能少。

高中數學一共有739個四級知識點,3000種題型+變式,龐大的知識體系和題型體系讓不少同學望而生畏,很多人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卻沒有進步,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739個高中數學知識點全覆蓋:包含基礎知識點講解、重難點剖析和易錯點總結.夯實學生基礎,掃除知識盲區,串聯知識體系。

3000種題型+變式:拆解母題,分析原理,拓展變式.讓學生熟悉各類題型的套路和變化,做到考試答題「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雖然高中數學題型繁多,但是高頻考查的題型並不多,需要掌握的核心方法也不多,因為好的方法,能夠解決的問題不只乙個,而是一法破萬題。

快數學186個解題大招:大資料統計高頻考點,挖掘命題規律與本質,提煉出186個解題大招,包含6大型別。「二級結論」、「口算秒殺」體會大招秒殺快感;「一招避錯」繞過天坑陷阱;「知識延伸」、「競賽必備」拓展數學思維;「奇思秒解」感受數學之美。

讓學生從不同維度提公升數學的能力、視野和品位。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為了讓學生更系統、更高效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技能,獲得更快速地秒題方法,作業幫的高中數學名師天團50%以上的老師來自於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其他老師也都畢業於國內頂尖的985高校,更有50%以上的老師擁有十年以上的教齡。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支從教多年,功底深厚的教研團隊,研究高中數學知識的深度關聯,把脈高考試題考題方向。

高考數學集訓營

2樓:意之見

同一道題反覆做多次。注意,是中等難度的題,不是那種花了你半個小時才解出來的題,也不是那種不用在草稿本上算算就能用腦袋想出來的題。

3樓:

1、數學體系的構成是什麼?

無數的基本概念連線一體,無數基本公式構成數學世界的法則,而基本概念與基本公式相互對於、靈活運用,就能夠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已經提出來的數學沒有能夠解決,可能是基本概念沒有形成、基本公式沒有被推導出來。而高考的大多數數學問題,基本上是能夠解決的;所以,只要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三板斧,高考數學120,沒有問題!!!

2、什麼解決數學問題的三板斧?三板斧是:基本概念、基本公式、靈活運用。

基本概念首先要準確理解,不能有偏差;基本公式要牢記掌握,是解題的關鍵;

靈活運用,就是把握各種題型的套路:萬變不離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其宗。

三板斧是充分條件,當然本身的記性好、悟性高是必要條件。

詳情請參閱:「高中數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的回答:

高中數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4樓:青青子衿

高中距離我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看到這個問題,看到「數學」這兩個字還是感慨萬千。

我的高中數學可以算是完美逆襲吧。從剛上高三只能考80多分,到高考考了130分,此處曬圖為證。(好多年前的了,找了好久才找到)

言歸正傳。

學習高中數學好的經驗,這裡我只狹義的說一下我最後100天的提高分數的經驗,主要有三點:

1.大量刷題

剩最後100天時,我基本每天刷一套卷子,只有做的題多了,見得題型多了,才能融會貫通,考場上才能隨機應變。

這裡的刷題不是盲目的刷題,而是針對性的。

刷往年例題,要留完整的考試時間,用考試狀態來做每乙份試卷。

2.整理錯題本

按照不同的分類整理錯題本

分類依據:章節、知識點

(找不到當時的數學錯題本了,拿物理的湊合一下)

3.回歸課本

無論是哪個科目,最重要的都是要回歸課本,畢竟考試題型千變萬化也都是基於課本知識的衍生。多看課本的知識點,每次會有新的理解!

最後,祝大家都可以學好數學!

5樓:忽而今夏

高中數學,在我高一高二的時候,採用的方法是刷題,就刷題,不停的刷題。

在高一的時候,數學及格線往上,100到110,偶爾考到120多。130分以上在高一是沒有考過的。

高一高二,老師出的題目和作業已經滿足不了我了,我就自己去買習題,買的最多的型別是題霸,先是刷了好一陣子的題目。再後來,買了幾本高考數學壓軸題分析與解,還有真題卷。

就這樣做題目一直做下去,到了高二下學期還是高三上學期,開始合捲,覆蓋高考知識點的試卷。這時刷的題目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成績穩定在了120幾。平時的訓練試卷,時間充足,能做到140幾,後面我就針對壓軸題去訓練了,基礎題和中檔題盡量不犯錯。

我覺得的要學好數學,一定的題量是必須的,在平時的作業,考試,訓練中得到積累。

還有就是刷百題不如解透一題,與其刷大量的題目,不如弄懂一題。在平時的作業中,一定一定要搞清楚,不要應付了事,有些題目是可以採用代入答案法,但是你也得知道常規做法。

而在考試中則不一樣,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對了就行,考完試再去試試。因為考試時間有限,不可能一道題讓你思考那麼久,必要時直接跳過,先拿送分題。考試的技巧就需要自己積累。

6樓:岸月派

一,預習,特別是比較難的專題;

二,適量題後鞏固,先做典型題和中等基礎題;

三,一定要複習,刷題和整理錯題;

四,注重數學思維,並構建框架。

7樓:

答主19年考生,大學數學專業。

首先要明白,高考都是考之前沒有考過的題,即使你能把前十年的高考題都刷到滿分也不能保證你在高考數學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必須要做模擬題。

為什麼要做模擬題?高考題不會和之前的真題一樣,所以往年真題的方法套路並不適用於高考題,高考題考的是臨場發揮能力和個人數學素養。

如何培養臨場發揮能力和數學素養?做模擬題,做那些從未見過的題來開拓自己的思路,多掌握幾種方法。

做什麼樣的模擬題?模擬題要挑質量高的做,低質量的模擬題只是仿照前幾年的高考題出題,做低質量模擬題不如做高考題,衡水模擬題中就經常出現一些質量極高且高考題沒出現的題。

該不該做高考題?該,而且高考題不能只做一遍,只有做往年的高考題才知道高考要考什麼,怎麼考。在我去年刷模擬題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模擬題就是高考題的改編或是方法類似。

高考題千萬不能只做一遍,我去年每年高考題至少做了四遍。

要不要學奧賽?看個人興趣,多學點總歸沒壞處,去年全國一捲導數考得其實是大學數學的等價無窮小量,不過如果高中知識紮實做出來也沒問題。

最後祝學弟學妹都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8樓:我是麗媛

不管學習哪一科,很多人都會有以下幾個誤區吧,先來說一下:

1、做的題多,會的就越多

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做的題再多,腦海裡沒有印象,沒有鞏固落實知識點,就是在做無用功

2、錯多少題就整理多少題

有些基礎的題就不要去整理了,成效不太明顯,而且很浪費時間

3、資料書

別人推薦的資料書不一定都適合自己,別人能用這套資料書考高分,但是你不一定,所以不要過分依賴別人

4、筆記本整理

這裡推薦活頁筆記本,高

一、高二的時候就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了,在高三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可以經常翻閱,後面翻多了自然的就知道知識點在哪了,這個就成為你後期複習的寶典

5、質量刷題,但不要陷入題海中

記住知識點,然後去找相應的題目去練習,做到學以致用,鞏固好了,就進行下乙個知識點,首先把基礎的做會了,才能夠一步步的去提高。

再然後,就是要學會總結每次考試自己錯的題究竟是為什麼,不要太過於去糾結分數。

9樓:鹽選推薦

我們在學習數學時,要在「了解學習」、「了解自己」、「了解實質」的基礎上把題做透,做自己的出題人。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學習數學的故事。

每天都在和時間抗爭的我們,一定要學會做乙個「聰明」的人。

我的故事可以說是在 2010 年的 10 月 10 號下午開始的。

那時,我在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之後輟學在家,準備自學高中數學。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該如何自學,於是買了高一上到高三下的全套練習冊,加起來一共有 3000 多頁。我的計畫很簡單,每天只要學習並做 20 頁的內容,這樣算下來大概半年就可以全部學完。

剛開始的內容很簡單,我做了一下午的題,發現做得都是對的。本來這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突然的乙個想法讓自己瞬間陷入了沉思。

我意識到,剛剛做的所有題都是我本來就掌握得很好的,能比較輕鬆地做對。即使沒有做這些題,我也能掌握這些知識。這乙個下午對我來說我並沒有什麼提高。

如果我只挑幾道典型的題來做,一旦意識到自己這方面沒有問題就直接跳過其他類似的問題,這樣我就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達到與做一下午題同等的學習效果。

這個想法讓我異常興奮,這也是我第一次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學習方式產生質疑:原來我之前一直都是在盲目地做題,老師讓我幹嘛我就幹嘛,就像接受命令一樣,從來沒有想過別的,只是機械地完成。

這個自我質疑,就此開啟了我逆襲的大門。隨後,我開始提出第二個、第三個問題,比如:「我真的一定要按照高中規定的學習順序學嗎?

有沒有更適合我的學習順序?」「規定的內容我一定有必要全都弄懂嗎?」等等。

每次進行這樣的思考,我都會更加接近學習的本質,也就是更好更高效地掌握知識。每次的反思同樣也讓我更加了解自己,自己在學習方面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哪部分知識是自己的強項,哪部分是自己的軟肋。

按照適合自己的時間規劃安排學習任務,加之強大的學習動力,我雖然沒有把 3000 頁的練習冊都做一遍,但是裡面的內容我基本上都掌握了。

數學是理科最靈魂的東西,物理、化學以及生物都是與其緊緊相連的。幾乎毫無例外,數學好的人物理化學也不會差,我就是其中乙個例子。

高中時我一心決定要考數學系,於是每天的學習重點全在數學上面。但就是在這樣毫無準備的裸考中,憑藉嚴密的思維邏輯和強大的數學功底,我依然連續兩次拿到了英國物理競賽的金牌,排名全英前 50。

今天我就以數學為例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逆襲之法」。不過千萬不要忘了,所有的方法也都同樣適用於其他理科科目,甚至是文科。

理科的學習總結起來很簡單——了解學習,了解自己,了解實質。只要做到了這三點,那就可以無往不勝。

1.了解學習

我們都想要更好更高效地掌握知識,但是真正做到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有時甚至越是那些用功聽話的學生,越不容易做到。比如在上課的時候,這節課的內容你已經全部都理解了,卻還要再聽一遍;做作業的時候,同樣的題型自己明明都做過很多遍了,卻還要再做一遍。

其實這種學習方法的價效比是非常低的。雖然老師和傳統觀念告訴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課,但我們的目標是更高效地掌握知識,聽話在這個情景下只是我們假裝學習的代名詞。所以,與其做乙個聽話的學生,我們不如去做乙個聰明的學生。

類似於這樣的錯誤觀念還有很多,比如:平時考試測驗的時候太過於在意自己的分數;總是得意於自己做對了哪些題,不願意去面對自己做錯了哪些題;或者是考試的時候有一些自己不確定的題,考完之後發現自己竟然做對了,於是就不去管它......這些都是不對的。

我有乙個朋友,他在平時的考試中,遇到自己拿不準的題就選擇空著,也不會去蒙答案。因為他覺得,如果矇對了,那自己就很有可能忽視這道題,下次再遇到還是不會做。而直接空出來給自己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更容易引起重視,下次就一定不會再錯。

我非常佩服他的這個做法,這讓我覺得他是乙個分得清主次,真正了解學習本質的人。

再舉兩個同樣常見的學習誤區,比如記筆記的時候太在意自己記得全不全、工不工整,而忘記了記筆記的真正意義,即複習自己遺忘的知識點。

還有,很多人在做習題時會一味地關注自己一共刷了多少道,彷彿自己做得越多就越有成就感,成績提高得就越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只有做自己掌握得不是很熟練或者不會做題,你才會獲得最大收益。反之,一直做自己已經掌握得很好,做起來也十分輕鬆的題,其效果甚至還不如不做,這只不過是大腦在做機械運動。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總結起來,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學習,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問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是否真的能讓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識?

」如果不是的話,我們就要及時的改變自己的觀念,停止這種假裝學習的行為。

2.了解自己

也許很多人會問:「如果一道題你不去做,那你

在學習高中化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分享?

劉俊波 化學 有可能是所有理科 的主要方法是思考。高中化學我基本上不刷題,不做筆記,只看課本和一本隨堂練習冊。特別是課本,每一句話,去思考他的本質,思考的越深越好。如果想不明白原理,可以先自己建立一套化學宇宙的模型,如果建錯了,當你意識到問題所在的時候,就是層次提公升的時候。總之乙個字 悟 一朝芳草...

在學習高中技術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分享?

烹茶鶴 看回答都是答不對題的,我沒理解錯的話你應該是講浙江那個高考技術科目吧,我剛剛4月技術考完,感覺還成吧,勉強過得去。技術我覺得最重要,通技在於實踐操作吧,信技在於記住知識點。信技科目感覺就是那乙個個小的知識點,你完全可以通過刷題提高的,信技把錯的或者不熟練不會的知識點記下來,然後課餘時間多看看...

初高中數學學習的差異或者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時刻問自己 上課前預習過書本嗎?上課認真聽講了嗎?上課沒聽懂下課問過老師嗎?自己有好好看教材,研究例題嗎?作業是自己做的嗎?每道題都是從第一步做到算出結果的嗎?做完後老師講解了聽了嗎?沒聽懂的話又去問同學問老師了嗎?問完以後自己又做了一遍嗎?每一章節主要的知識點你自己總結過嗎?每個知識點對應的習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