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否應降低本校保研比例?

時間 2021-05-06 09:33:00

1樓:

本人人為不應該降低保研比例,而且應該加大。甚至應該改掉掉掛一科就不能保研的規定。

首先要知道能上清華的基本都有北大醫學院為代表的各個學校的本碩博連讀資格的。就是說他們的人生早已在高中畢業時就有讀博資格。

其次清華的課也真的挺難的,優秀的學生又很多,老師講課也挺差的,學校各種打壓學生而不是激發學生,所以能從清華畢業的已經很優秀了。我甚至覺得清華應該放寬保研資格,要不是絕頂聰明,想不努力就能畢業還是不太容易的。你想想同乙個人,他進清華,首先課業很難很多,作業都是競賽級別的,同學很彪悍,他還能畢業。

再次其實現在清華讀研的底線已經很低了,末流985,211都可以各種保研清華。你想想末流985什麼概念,當年比清華低至少50分吧。能在清華畢業的學生肯定比他們優秀吧。

所以現在乙個人不很優秀又想上清華其實最好的路是去降兩三個級別的學校。然後奪得第一。

最後就是大學其實利用規則玩壞了清華學生,而不是讓他們佔便宜,清華每年有很多自殺,退學,轉大專,延畢的,是他們不努力不聰明嗎?是清華太難了,不給他們成長的機會。如果全國的高校都是清華的難度,那些211和985的學生不要說保送清華了,能不能順利畢業都是問題。

想一想某985開學,系主任說:你們不要看那群上清華的意氣奮發,你們矬矬的,無論他們多優秀四年後都有10%的人無法正常畢業,你們再不優秀你們中都有至少乙個人可以保送清華。而且他們至少有20%不能讀研,過著與自己勤奮聰明完全不匹配的生活,受盡生活的折磨,無論你們多不優秀,你們至少有20%可以去更好的名校開始更美妙的人生。

2樓:

就計算機而言,顯然多招本校的有好處啊。根據現行辦法,即使清華計算機成績第一申請績點也遠不如外校,具有很大劣勢,所以外校大部分有水平的都申請走了,而清華很多水平高的人也沒辦法申請到國外好的學校;所以能招到的人中,本校水平一般要高於外校不少。

換句話說,你是清華教授有乙個博士名額,貴系第一和985計算機第十,你選誰?

3樓:

當年60%多保了本系研。最後還是轉行了。重來一次的話,希望學校不要讓我這種學渣讀研了,當年能考到6,70%就說明對專業沒興趣,早點趕出去早點能想想到底想幹什麼。

但是換個角度,我上次回去實驗室,老闆還是覺得本校的學生好用。。。

4樓:

講個故事吧。不過也是聽來的

北大化院研究生一年級某課程,最後一節課,授課教師發現後排座位出現乙個頭一次見的學生,還正在睡覺(上課的學生本來就不多),遂叫醒之,問曰:「你本科是不是北大的」。此君答曰:

「是的」。老師不再多管。

再說乙個故事,女朋友組裡面(座標還是北大化院)老闆剛剛強行勸退了乙個北大化院本科生,此本科生為老闆來招的第一屆博士,親手帶大。無奈這孩子鍾情多塔,老闆勸退時一定也是無奈的。

沒什麼別的意思,第乙個意思是。。。能別單獨黑清華不

第二個意思是,看到某個高讚洗地答案大概意思外校的都是聽話的搬磚工,清北本的都是素質教育下的全面發展,所以導師才鍾情前者。拜託這真的是真相麼?說得好像其他學校要來你清都得是毛坦廠式的教育來的,北清收的保送也都是985好不好,人家一樣本科時候也是做專案搞社會活動兩不誤好不好,說得好像外校的就都是曲阜師範大一開始準備考研考過來的似的。

這種無中生有的內心臆斷也是醉醉噠。

第三個意思,客觀的說這個比例如果真的調整,調低清華內部保研比例是有一定道理的,50%乃至80%以下的很多還真不是什麼全面發展去了搞得成績跟不上,很多完完全全就是萎好麼有什麼好不敢承認的,試問哪個學校不是如此。但是把外校的再調高比例是不可取的,普通985的5%華五10%差不多了,再放寬的確就只對勤奮度有選擇性對靈性沒有選擇性了。

一己之見。

5樓:

我來換個角度

利益相關:外校985(專業top1%)推研清華直博成功, 可能算受益者?

一心出國,GT都考了,發現清華有個老師方向挺喜歡,投了,就中了,不出國了。

其實感覺外校985推研到清華的難度比出國還是小很多,清華推研無非就是筆試面試。本科學校還不錯的話,排名很前或者專業前10再加上點特別的,過初審還是不費勁的。筆試對於學霸來說考個差不多還是沒有問題的。

面試就像趙萌萌說的,老師都是人精,看看你整體怎麼樣,就差不多了。我的專業好像外校初審通過率大概是33%,面試通過率大概是66%,總體大概20%的通過率(應該是本校已經縮招了吧)?

比起出國做的準備,考GT的幾個月持久戰,研究學校資訊的大量整理,精雕細刻的PS還有英文的推薦信(就算中介黨也得自己看看吧),清華推研真是簡單多了,把出國的東西湊了湊,就當來玩了一圈,沒想到就要留在這了。

不腰疼的說一句,其實某些變動傷害的大多是「中產階級」,這樣的政策就類似個鯰魚效應吧。

想說的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你都得準備好。

不給自己留退路,但要留出路。

不知道去清華沒有出國是不是更好的選擇。

6樓:顫慄

絕大部分工科院系,本校保研比例都只有30%左右,而讀研之後,發現連普通211的外校直博生都挺多的,清華的研對外門檻真的挺低的

7樓:

其實推免是兩個過程,推和試。我們學校就是分的很開的。首先,你要獲得推免資格,然後你就和學校無關了,你自己去聯絡老師,愛去哪去哪。

然後在清華,大部分同學因為推研都想在本校,於是就把這兩個過程混為一談了。根據教育部的最新政策,清華的推免過程本來就有問題的,不可以分校內校外,就是應該先給校內的人確定名額,然後在校內校外一起面試才對,現在清華的流程就有問題。

另外,生院因為有cls ptn這種奇葩專案的存在,生源絕對的觸目驚心。然而經管則是高的驚人。。。。

8樓:

純屬個人觀點:

清華是一所頂尖大學,不論是黑馬還是學霸,本科就能考上清華的真的是一手人才,一年大約3000左右的學生入學,除以整個中國高考的基數(大約600萬),你算一下比例就可以知道大約是0.5%!!!也就是2000個人中只有1個能上清華。

如果你是校長,你會想留住這部分從骨子就很優秀的學生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們優秀。

我不是清北的,只是乙個普通的985大學的學生,主觀來講,如果清北保研率很高我一點都不反對,因為他們有實力。

你之所以認為這是很不公平的,我覺得很可能你是處在乙個相對比較低的學校對上不了清北吐槽一下吧。

我也相信,乙個真正有實力的人對於保研率的高低都無所謂。

9樓:snow flake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清華的問題吧,國內C9其實都更願意招收自己系內的本科生,跟好多老師也交流過,無外乎在同等努力程度的情況下,本校直公升的個人研究程序處於領先於外校推免。

畢竟在基礎學科保研比例很大的情況下,如果很早就確定了保研印象,那你機會就比其他人多了大

三、大四上這些時間的科研時間,絕對會讓你在科研生涯開始階段大有裨益。就從自己周圍人來說,因為確定保研,對GPA就不會有太高的要求,能把經歷專注於自己選擇領域的專業課上,同時很多本校保研的同學在開始讀研時文獻閱讀量可能已經是考研黨接下來的一年的閱讀量,並且熟悉研究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並積累了相關研究的技能。

10樓:

等我們降低比例了,人們都出國了,這樣的問題又該出現了「清華是否應該提高本校保研比例減少人才出國流失」「清華是否應該限制學生出國比例」

很多人本科階段並沒有想清楚自己想幹什麼才去讀研,你不讓本校讀,或者出國或者外校保研(考研黨在清華確實屬於稀有動物),到時候擠占了別人的名額又該一大堆人出來批判我們了。

反正裡外不是人,還不如在本校學生之中留個好口碑,免得被自己的學生罵(今年上交貌似出事了?)。

然而這些對於乙個即將工作的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

11樓:

最理想的方案是不設定本校和外校保研學生比例,採取同一考察標準統一錄取。不過在現在並不具備可行性。外校學生在競爭中處於劣勢,降低本校保研比例算是乙個折中的方案吧。

12樓:黃小龜

1.「清華大學準備降低本校保研的比例」訊息屬於扯淡

學校推免名額的比例每年都是由教育部直接下達,今年人數和去年相比無變化。

推免名額即是本校可以有推免資格的人數。

不知道清華今年本科生有沒有擴招,如果擴招也不會有多少。

除非清華不要自己有推免資格的學生要別人,北大、中科院也不要清華的學生,清華有推免資格的學生都扔大街上沒學校要了。

誰信啊?

所以,清華大學準備降低本校保研比例的訊息並不靠譜。

2.由於教育部前兩年推免改革的推動,清北接收推免生的確是風口浪尖

自從保研保內保外徹底放開,清北以至C9高校接收推免生越來越開心,接收推免生比例也都越來越接近50%(根據教育部規定,接收推免生人數不得超過碩士生招生名額的50%),所以,不是清華本科生保研比例下降了,二是清華收的保研的學生裡,清華學生比例下降了。這對清華的學生好像沒什麼影響。

一直覺得推免改革是很關鍵的改革,給了學生很多機會。

3.關於多招外校直博生

招直博生不受2中50%的限制,如果我是清華我也招直博生招的賊high啊。

4.不是清華的學生,無利益相關。

13樓:

文科院系,我們院院長、老師都怒了,本校學生保不上研的,考本校也考不上。。。

然後去年出中國人數創歷史新高。

作為考入thu的學渣,

不像理工科要搞科研什麼的,從就業來看,清本前百分之幾的大神就不用比了,收下膝蓋。

同樣讀研外校的多努努力拼一拼中游的還是可以的。

14樓:依然頭上霜

這個問題天天在列表出現,忍了很久沒答,因為感覺答完了會被噴…現在身邊大多是其他學校各專業前5%~10%與本校前60%~70%的同學,其中真心有很多外校來的大神,真的是水平太高,基礎知識太紮實,能力太超群,比本校最優秀的同學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如果這個比例變為外校前30%和本校前40%的話,比較的結果我不敢說,但可能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其實研究生招生應該就是希望把那些高考本就該來清華,卻又因為各種特殊原因沒有能來,然而在本科學習階段又不忘初心的同學,在研究生階段再招回來吧。

15樓:

清華大學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政策改革造成學生教育的不連續性,就本人所知,這次突然變動的保研政策讓不少2字班的學長學姐突然喪失保研名額,然而又沒有下家,所以現在可能只能外推,估計北大中科院都難,所以說,你可以改,但是不要突然改,有緩衝期好不好,人家高考英語改革都是從高一開始有木有!!!強烈建議從6字班改!!!!

現在政策這樣了,本人本來打算好好在清華讀研,但是現在越發堅定了我出國的打算,清華這樣真的成了留美預備學校了,真的清華的本科生素質真心不錯,完全之前的保研比例是合理的,好不好?

還要吐槽一點,其實是認真的說一件事。關於保研,舉個例子,本來清華的學堂班,比如錢學森力學班的招生簡章裡面寫會百分之90直博,說是為艱難的課程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對呀,現在取消了,那你讓錢班的學生學數學分析,你學微積分,他們學動力系統,你學理論力學,這學分績有辦法比嗎?還有錢班的學生還有一堆破事,比如新雅的課,像法律與文學這種課還有SRT,QRIC這樣的占用大量時間的課,這不是讓以後保研不成嗎?

話說你可以讓我做實驗,做小白鼠,但是你不能不給吃蛋糕呀,我參加你的各種實驗計畫,是因為我知道至少自己的未來有一些保證,而現在掌握了話語權的你卻告訴我沒有這樣的政策了,這不是在拿我的未來說笑話?這是乙個大學的信用嗎,這是欺詐呀!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吧 清華大學,解散算了 ,因清華大學不研發或研發不出晶元而如此評價清華是否合適?

才幾個月,這個臉打得啪啪啪的響啊!新智元 天機 今登 Nature 封面 清華施路平團隊發布全球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元! 這個帖子的樓主說研發晶元很容易似的,樓主的意思是研發高效能商用晶元,在實驗室的晶元倒是有。實際晶元也分很多種,而且很多研究方向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似乎有熟人逃 張華 最近幾年清華...

清華大學轉專業難度

zhoubhuo 途徑就是從一群實力強悍的精兵中殺出一條屬於你的血路。或者你有強大的背景和關係。建議是完全明白的了解轉專業的規則和申請條件,再不斷強大自身的實力,補足自己的短板,用心再用心。或者找能夠幫你一次到位的關係。 邱俁 2020年轉系法學還是很熱門的,和你競爭的不止有文科生,還有些理科生也是...

清華大學為什麼簡稱清華而不是清大?

星淵就是星淵 其次,大清亡了。還不如簡稱華大,但是那也會引起歧義。認真地講,因為清華這個詞,雖然準確地說有更早的起源,但現在大家預設它指的是清華大學 當然,台灣也有乙個 而像 清華東路 清華附中 這些都是由 清華 作為 大學 這個意思而派生出的。相對地,北京大學 不能簡稱 北京 是因為 北京 一般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