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教育與父母的教育,哪個更重要?

時間 2021-05-06 05:31:10

1樓:看校門的大爺

咳咳!根據大爺在門口多年的閱人經驗來說,父母會比老師重要那麼一點的。

就拿「相處時間」來說,現在條件稍好一點的家庭和地方,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齡都比較早了,三四歲可能就開始上什麼小托班,興趣班了,跟父母相處的時間沒有跟老師相處時間多,但相處質量卻是遠不如「父母時間」的,這是乙個綜合性的質量,教育可不單單是科學知識的學習。老師會教給學生什麼是「禮貌」,但只有父母能教給你習慣、品行、教養……即便是到了大學,受到那些教授、副教授、輔導員的更多的是教導,教育還是有限的。因為在學校裡,老師跟學生之間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所謂的言傳身教,其實做到的程度很有限,遠沒有父母來的直接和深刻。

但要是說「教育」的話,那不管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很重要,不單他們重要,朋友,同學等也很重要。

2樓:泡泡糖

都很重要的,說實在話,我們父母的專業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東西專業的需要專業來教,比如說早教,早教老師經驗豐富,可以開拓孩子的思維,比如說畫畫,跳舞,跆拳道等,專業的都需要專業的老師來教,現在的父母很多內容都教不了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自己多學習,給孩子樹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榜樣

真正的教學和專業課還是需要專業的老師來

很多英語老師還是要把自己的小孩子送去機構裡面學習,可以跟同學們一起學習,氛圍會不一樣,而且機構老師是都是經過嚴格培訓的,花的時間不一樣,肯定收穫也是不一樣的

3樓:123

父母教育的以身作則,敢於擔當,習慣的培養,手把手的一點點示範打樣板,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更多的是課堂的解惑多一點。學校更多的是集體生活培養,學校社會也算是個小社會,都重要

但家庭的無限愛各種細節的培養了更是個性化定製的,好父母就是給孩子的高起點高水準的

4樓:金智慢課堂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教育是最為關鍵的,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在比較父母與老師的角色,到底是哪個對孩子來說是更為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也有些人認為老師是教授孩子知識的恩師。

其實不論是哪個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

為什麼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那麼大呢?其原因有三:

老師引導孩子找到人生目標等到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之後他們就會開始進入校園享受校園生活,而這時候有些負責的老師不僅僅傳授孩子知識幫助其完成學業,甚至還會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雖然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孩子進入學校之後能夠接觸更多的資訊,而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就能選擇最為合適自己的方向,老師也能為其提供更專業的知識。

進入學校之後老師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時間更久孩子進入學校之後除了學校就是家裡,有些孩子還會上補習班,但是更多的時間都是跟老師待在一塊,因此老師的為人處世以及處理事情的態度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生態度。

因此老師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三觀正的老師可以間接性影響到孩子三觀的形成。

老師可以指引方向和發現問題孩子步入校園之後,除了接受學校的知識以外還會開闊自己的視野,尤其是在自己學習知識的過程中。

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承擔的是更為專業優秀的傳授者的任務,因此對父母們來說,老師是更能指引孩子方向的人。並且在孩子追逐自己夢想的過程中,老師能夠從中發現很多的問題進而幫助孩子。

因為老師在孩子的人生中充當重要角色,因此有些父母就會開始充當甩手掌櫃,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全部推給老師。

但是這樣對孩子來說卻是不好的,除了老師以外,父母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父母和老師之間應該要展開友好的合作來促進孩子更好發展。

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很多父母都意識不到這個,將教育的重擔放在老師身上,致使孩子的教育重擔都在老師身上。但其實父母也應該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孩子能夠有較好的學習環境。

5樓:左予

父母起碼得重視教育,積極配合老師,且有時間花在管孩子身上。不過行為習慣這一塊父母的作用更大,孩子真的是父母的影印件,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明顯。

6樓:ken0287

什麼是言傳身教,但凡成績好的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三觀。不要跟我說智商。小學初中一樣的教材一樣的老師為什麼有的優秀有的平凡。

你細心觀察一些家長一天抱著手機刷抖音看電影你讓乙個幾歲十幾歲心智還未成熟的娃娃自己主動的學習可能嗎?

良好的家風和學習環境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三觀不正成績再好也會是第二個「」許可馨「

7樓:聞一

兩者互補,很難說哪個更重要,一般說來,小學及之前,家長教育和影響更重要,年紀稍大,教師的影響更多,但兩者始終緊密相連,缺一不可,也許會有人說從小就沒有父母或者沒有享受過父母教育的孩子就沒有發展得好的嗎,當然有,但這種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也受到過社會及親戚及父母朋友的關照

8樓:兩個黃鸝

沒有誰是重要不重要的 ,父母的教育通常情況下老師給不了,老師的教育通常情況下父母給不了,而這兩塊教育都涉及到教育方式,教育環境,教育方法,孩子的接受程度等等,你可以認為是把孩子分成兩個部分,家長和老師負責的板塊不一樣,如果真的要分出來誰更重要,那對於孩子來說也會有一定的教育偏差

9樓:有你

個人感覺父母,同樣的話可能你聽父母的,不聽老師的,現在的老師更多的教的是知識,生活中的教育海還滴是父母,人是先從會生活在到知識富足,個人感覺

10樓:Hepcat

固然都重要,但是個人感覺父母教育更重要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下來,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心理思想態度、行為舉止習慣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薰陶和感染,其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

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極其重要的。第一: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成長。

第二: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第三:

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影響孩子的成長。

11樓:八方

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當然是父母更加重要,原因很簡單,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老師,但是孩子沒有辦法選擇家長。

有人拿一張白紙來形容乙個孩子,孩子哇哇墜地,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乾淨來到這個世界上,在這張白紙上書寫上什麼就是什麼,可是誰是在這張白紙上的執筆之人呢?當然是他的父母,這就像是乙個人的開局一樣,你開局被寫上了什麼樣的程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你這一輩子的成就,你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他會用什麼樣的價值觀來培養你,這會給你打下乙個固定的基礎,無論你未來能夠走多遠飛多高都離不開這樣乙個基礎,或許這也是你一輩子的限制。

家庭是人生當中成長的第一環境,我們在學校裡的時間是有限的,大多數都是在家庭當中度過,乙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的薰陶,大多數的學習都是來自於對環境的感知,生活環境是什麼樣子的,父母又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建立自己的認知,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孩子的人格養成方面一定是父母在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不是老師。所以同樣的老師講課,學生的成績不一樣,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父母。

綜上所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顯然是家長更加重要......

12樓:源遊會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與老師肩並肩。

教育離不開家長和老師任何一方,只有家長和老師互相理解和支援,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再負責的老師,也需要家長配合。

一些家長覺得,自己既然花錢把孩子送到學校,孩子的教育自然應該由學校和老師全盤負責。因為老師具備教育專業知識,而家長往往不懂教育。更何況,教書育人本就是老師的本職工作,而家長要為生計奔波,沒那麼多時間管孩子。

家長對老師寄予厚望,老師當然能夠理解。可現實情況卻是,想把孩子教育好,光靠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家長若把教育責任全推給老師,自己做「甩手掌櫃」,就真的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殊性。一對父母只需要教育一兩個孩子,尚且焦頭爛額,而老師要教好這麼多學生,難度可想而知。只有通過家長的配合,才有可能實現因材施教。

身為老師,當然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有出息,桃李滿天下。可是,老師的很多努力,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都會是無效的。

例如,老師課堂上講過的知識,如果孩子在家不及時複習,不按要求完成作業,就得不到有效鞏固,前面學,後面忘。這個時候,老師就需要家長來督促孩子。

老師發現了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如果家長不配合老師一起幫助孩子糾正,就算老師做再多的口頭教育,也會收穫甚微。

家長認真配合好老師的工作,和老師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13樓:辛姜甜茶

身為教師也是家長。

老師在於系統化教學的提綱契領,並用愛,尊重以及人生以及教學經驗幫助學生規劃好校內學習路徑,以對接素質教育或是應試教育的要求標準。父母是教會孩子以健康樂觀的心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家庭營造好和睦寬厚的家庭氛圍。家庭教育是根,好的父母教育與好的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分工側重不同,缺一不可

14樓:Nathan柯柯

這兩種教育方式在孩子的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各有側重,相互交叉。

入學之前沒有學校教育,自然就不存在學校教育重要性的問題了。

而入學之後孩子與父母有互動的時間也在逐漸的減少。

這似乎不是乙個可以選擇的,客觀存在的規律而已。

所以沒有必要糾結也不存在誰更重要的問題。、父母的教育打好孩子學習和做人的基礎,教師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構建未來的大廈。

別指望基礎沒打好甩給老師就可以調教成才了,哪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注和陪伴,離不開父母幫助孩子樹立每個階段的目標。

15樓:小東XUE

私以為,父母教育更重要。

父母是基石,也是孩子安放安全感的後盾。更何況,人生未接觸老師的那些年,性格的形成是由家庭教育決定的。哪怕外面收到了欺負或者被老師批評,在家有父母的鼓勵和勸導,還是會很安心。

有些朋友也認為,有些家庭教育不太好的人,有些遇到了人生的恩師,人生軌跡也得以轉變。當然,我也並沒有弱化老師教育的力量。但兩者相比,我認為父母更重要一些。

相處時間上,父母比老師久。對你的精力上,父母也許有你乙個或幾個孩子,但老師每年都要面對幾十個新面孔。

我學業十幾年,就有那麼四個記憶深刻的恩師。這麼多年過去,啟蒙我畫畫的小學美術老師,當年如此重點培養我,現在偶爾碰到,卻已經不再記得我了。但我只能說牢記她的培養把,感恩。

直至今日,我還在努力研究和改變童年家庭對我人生的一些負面影響。我認為,就像畫畫一樣,父母勾勒出了線稿,也許流暢也許歪曲,然後遇到的老師是色彩,有些黑白,有些五彩斑斕。勿噴。

孩子教育和掙錢哪個更重要?

從業者說高考志願 打工掙錢是短期投資。當下立馬能見到收益,能解決家人的生存問題,能改善家人生活水平,是很重要的問題。孩子的教育是長期投資。短期內看不到收益,但是可以去看一些教育成功或者失敗的案例,教育失敗,毀掉的不僅是孩子的一生,還要搭上自己一生的遺憾 教育成功,收穫的不但是孩子的美好前途,還會收穫...

父母和老師,到底誰該為學生的教育負責?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我家從小條件不好,基本處於放養式教育,父母文化程度低,也不管我,我成績還可以,高中以超過分數線1.5分的成績考入區里最好的高中。可惜,這是我噩夢的開始。跟不上,真的跟不上,曾經的驕傲,自尊心被踐踏的一塌糊塗,導致我最後自暴自棄,父母不管我,他們也不知道怎麼管我,罵我,大概以...

您更重視孩子的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杜大螞蚱 噫 反對 二元論 的思維方式。這個世界不是只有黑白兩端,中間有太多深深淺淺的灰色,和五顏六色。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的話,作為家長,我希望給予孩子不怕應試模式的素質教育。巨集觀來說,一種社會模式的產生 延續,必然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和現實有效性。就 應試 而言,無非是以一種相對簡單 公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