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

時間 2021-05-31 00:49:21

1樓:ChopinFun

當然是褒義了。

劉備曹操孫堅是一輩兒的。孫權本來就小一輩。

知乎罵孫權就是政治正確。但是孫權在打壓門閥,集權方面的手腕不可謂不高明。亂世中守得住父兄基業還開疆拓土,很了不起。

曹操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能不能達到這個成就,發出這種感慨,很正常,所以是褒義。

2樓:葉寒秋水

褒義——在二代的角度上

但是在曹操眼中劉備,孫堅才是和他一輩的人白手起家曹操是站在乙個長輩的角度給孫權評價的

如果在同輩的角度孫權的資歷還是差了些

3樓:青衣丶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做了什麼,讓曹操發出這樣的感嘆?

這句話是褒義還是貶義?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四十萬(號)大(稱)軍南征孫權,結果僵持幾個月後,曹操拿孫權毫無辦法,只能撤退,他感慨說:「生兒子還是要生孫權這樣的,至於劉表的兒子,豚犬耳!

從背景來看,曹操的這句評價,毫無疑問,是在誇獎孫權,只是方式,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咱們想象那幅畫面,曹操率大軍親自去打孫權,以為能手到擒來,結果打了幾個月,卻毫無辦法,這種情況下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像不像用對方輩分說事來發洩怒火呢?

至於曹操為何要這樣誇孫權,和當年的赤壁之戰有關。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北方後,七月率大軍南征劉表,那時候曹操號稱有八十萬大軍。

誰料,八月份的時候,曹操大軍還在路上,他們要攻打的劉表卻病死了,在蔡瑁、張允的擁立下,劉表的兒子劉琮繼承了他的位置。

劉琮剛開始還想抵抗一下,結果手下大臣們一勸說他投降曹操時,劉琮很果斷選擇投降了曹操。

曹操最瞧不起這種人,還沒開打就投降,這叫什麼事?

曹操評價他:豚犬耳!

豚是豬,犬是狗,您瞧,曹操有多瞧不起劉琮。

而孫權,面對曹操的「四十萬」大軍時,其表現卻截然不同:權率眾七萬御之,相守月餘

孫權手下戰船整齊、裝備精良,一看就是平日裡訓練有素,孫權和曹操打得有來有回,讓他無可奈何。

孫權還曾坐著戰船,走到前線,觀察曹操的大軍,曹操命令手下放箭殺死孫權,孫權船身中箭,眼看就要翻船了。

老司機孫權不慌不忙,讓人把船的另一面露出來,兩面受箭,好保持船身的平衡。等到船穩定下來,孫權安然返回了軍營,曹操一方氣急了。

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幾個月後,眼看雨季就要來了,曹操一方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這時,孫權給他寫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感嘆道:「孫權不欺孤。」

然後,便率軍撤退了。

為何呢?

咱們可以想象一下,之前孫權在曹操大軍面前,親自到前線檢視,這份膽略就已經足夠說明他並未膽小之人。

孫權能夠在劣勢的情況下,讓曹操無可奈何,他的大軍也絲毫不慌亂,這說明孫權在軍隊中威望高、指揮能力也不錯。

如此乙個人物,竟讓曹操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的兒子曹丕、曹植都是很有才華的人物,曹操依然這樣說,足以說明,他是認可孫權的。

文/腦洞趣味歷史

4樓:芝諾

閱讀理解得看上下文。人家明明說了兩句話,你非單拿出來一句。權如不如策,和曹操是褒是貶有什麼關係?權比策強曹操就一定褒了?

5樓:堯漫塵

裴注:《吳歷》曰:「……權行五六裡,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公升兒子,豚犬耳!』

這是這句話的出處,考慮到語境,後面說劉表的兒子無能,那麼對孫權肯定是褒義。

6樓:星際火狐

原話毋庸置疑的是褒義。

但是你加了個評價,「畢竟比起開疆拓土,權不如策」,那這個問題的重心就變了。

所以如果我理解正解,你想問的是為什麼曹操不說「生子當如孫伯符」?

很簡單啊,孫策活躍時期,曹操的主要對手是袁術、劉備、呂布、袁紹。這會兒估計他對孫策也不是很了解。孫權不一樣,直接就是曹操的主要對手,所以曹操才會有如此感慨。

7樓:LITTLELICK

褒義呀,曹操和孫權就是那種長幼關係。

早先曹操是和孫堅打交道的,孫堅被幹死了孫策頂上,繼承發展了家業,孫策被幹死了孫權頂上,不僅守住了家業,還發展的不錯。曹操叫孫權一聲侄子應該的呀。

真這麼小看孫十萬呀,守家業很困難的,調和國內矛盾,制衡各種勢力,保持一定的凝聚力的同時還要處理一些雜政。

孫權老年沒少犯錯誤,但青年壯年確實是個不錯的守業之君呀。

8樓:花開月鏡惘

褒義啊。

跟孫堅沒關係,跟自己的兒子也沒關係。這句話正正經經跟劉表說的,曹操兵不血刃拿下荊州,心裡看不起劉表窩囊兒子,看到孫權的兵馬之後有感而發,這句話單純分析沒意義,歷史背景一看就明了。

9樓:

褒義,曹老闆和他爹並肩作戰討董卓的時候孫小哥只是個嬰兒甚至還沒有出生,這娃娃出息了能抗衡曹叔叔了曹叔叔很感慨啊,曹老闆誇下後輩沒必要貶。

10樓:久作無端客

含褒帶貶

以長輩的身份卻是算褒,但孫權好歹是江東領袖。好比項羽小劉邦一輩一樣得稱兄道弟,這是政權上的平等。

宋朝納稅稱臣還得爭兒邦弟邦。

曹操說這句話根本沒拿江東當回事,江東領袖還不錯,如果生個兒子像他很好,比劉表兒子強多了。反正我如果是孫權或者江東子弟,聽著就不會太舒適。

這話什麼時候聽著舒適,如孫堅沒死,孫權獨當一面,然後用這話誇獎,那這句話就是大大的褒獎。

或者這話得換個方式說,如孫文臺虎父無犬子,孫氏一門英雄,生子當如孫仲謀,得有個前提,把孫文臺帶上,然後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質的差別。

反觀當時,孫堅已亡,作為繼承江東基業的孫權,那是江東集團的BOSS,你乙個曹魏集團的BOSS,憑什麼以長輩的身份評價另乙個政權的BOSS。

11樓: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怎麼看也是伯符比較合適

更有東坡居士倒是高階黑:

親射虎,看孫郎

後來才知道有射虎車這麼乙個玩意

碧眼兒你咋不開高達呢

講真,霸王自刎烏江後

剩下的江東群鼠有什麼好吹的

12樓:

要看從誰的角度出發了

要從曹操角度

這確實是從長輩角度誇孫權

要從孫權的角度,他會認為自己跟曹操處在平等地位,被這樣莫名降低了乙個輩分,心裡無論如何是爽不起來的

13樓:落葉falling

你在公司幹了大半輩子才是個經理,有個你兒子一樣大的後生,已經差不多能跟你平起平坐了,你發出一聲感嘆:我兒子要是這麼優秀就好了

14樓:掩耳不及盜鈴

小時候聽到這個典故,心想「曹操這不罵人嗎」。因為那時候感覺曹劉孫應該是一輩的。

後來了解到曹操出生於155年,跟孫權他爸孫堅同年生人,比孫權大了27歲。

乙個人評價自己的晚輩說「我兒子要是能像你一樣就好了!」應該是莫大的讚譽吧。

15樓:王近靈

個人感覺貶義居多

1.生子很明顯已經將孫權劃出和自己同級的地位。就像乙個長輩對晚輩的教訓一般。

這對同為三國霸主的孫權而言絕對是侮辱性的言語。(別拿年齡說事,孫權的妹妹還是劉備的妻子!年齡對於現在權力頂點的人已沒有任何意義)就像你老闆比你年輕20歲,你對他說我要有你這樣的兒子就好了。

你老闆絕對分分鐘開除你!

2.反觀三國孫權的功績只能用守成形容,(孫權活著的時候江東未失),唯一開拓的荊州也直接導致孫劉聯盟斷裂,這對於末代帝王而言絕對是功績,因為守江山很重要,但對於三國而言他不夠看,曹操的注意點一直在蜀漢,諸葛亮的注意點也一直在北伐!從這點來看曹劉雙方都認為誰贏了對方誰就贏了天下!

孫吳只是佔據長江天險而已不足為慮!

16樓:Zeroko

有考據帝證實此話並非出自曹操之口。所謂這句話是褒義,也不過是後人牽強附會而已。

所以這句話全靠自己理解了。

我的意見這句話就是貶義。且不談孫權有坑死孫策,疏遠周瑜的歷史嫌疑。就說其偷襲關羽,導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最後弄的吳蜀兩敗俱傷,再也沒可能乾掉北魏的結果來看,孫權就簡直蠢的跟豬一樣。

曹操收到關羽的人頭的時候心情肯定很複雜。「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倒真像個兒子一樣,在曹操入土前給曹操獻了乙份大禮。

17樓:Christie

至少比我們早800多年的辛棄疾認為是褒義的。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31修改:

如回覆指出,我在回答的時候犯了乙個能丟6分的低階錯誤……已經修改

18樓:呂自明

依照某些黑的邏輯和知識水平,自然是貶義了。

若依照原文: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公升兒子,豚犬耳!』

且不說曹操孫堅同輩的問題,曹操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劉表雄踞長江上游荊州,結果倆兒子乙個跑了當傀儡乙個萎了當俘虜,倆敗家渣渣

曹操為什麼會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

李夢陽轉世 我覺得更多的原因是讓曹操深刻認識到他有生之年無法完成一統,從而由此感嘆。雖說赤壁之戰打斷曹操一統天下的步伐,不過從後來曹操的信件中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的內心還是不服的。瑜之破魏軍也,曹公曰 孤不羞走。後書與權曰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瑜威聲遠著,故曹公 劉備鹹欲疑...

《三國演義》中的孫權當得起「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一評價嗎?

武當山和尚王神父 當的起,雖然我一向對孫權很不以為然,但孫權這一點還是沒問題的。雖然孫十萬打仗不行,帶兵也不行,猜忌多疑,晚年在繼位問題上犯了很多錯,幾大家族讓孫權搞死不少人。大魏吳王孫十萬在合肥的微操讓張遼嘴角一笑,但孫權在整體戰略上還是能秀一下曹丕的。但孫權的能力除了曹操和劉備那些老一輩的人以外...

打人如走路,視人如蒿草。這句話具體的含義有人能詳細說說嗎?

玖仟歲 打人如走路,這已經是全身勁力通透的境界,利用腰腹的一收一放來產出爆發力!也就是俗話說的丹田勁 躺著,坐著,臥著隨時隨地都可以發力,已經不必再利用槓桿原理進行能量傳遞,而且運用這樣的力損耗小,穿透力足!視人如草木應該是已經被後來人改良過的詞語了,沒改之前應該是 視人如牲畜!把對手當成牲畜,如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