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30想從會計轉為做審計,可行嗎?

時間 2021-05-30 20:24:23

1樓:

我也想30歲之前轉去做審計,不考慮大所,主要是目前人離家遠,然後現在要結婚然後準備回家,離家近就想找個有幾千塊錢工資還能往後發展一下的工作~

2樓:Sean Zhang

相信您從會計的崗位上已積累了不少專業知識。主要還是看您實際需求,是想將審計作為長期事業,還是作為您下一步發展的跳板。如是前者,在本省有一定客戶基礎和規模的所您都可以考慮,但應當爭取給予一定的職級;如是後者,還是要爭取去本土大所或者四大所這樣的平台,對於職級待遇可放寬些要求。

不論怎樣,鑑於年齡和最低三年審計經驗的不成文規定,這個機會可能是您最終確定事業方向的倒數第二跳了,還是要多比較,慎重些。另外從事審計工作,難免有忙季高強度的加班出差,收入上也難有爆發式增長,建議結合您的身體和家庭狀況全面考慮。

3樓:

我就是35歲轉的審計,之前職務是財務經理了,但是收入還是職務都有天花板了,因為有注會證,最終還是覺決定去事務所了。

事務所收入比企業高,也比企業忙太多了

但是有個前提你需要有注會證,不然進事務所也沒有前途。其次務必進大群做ipo專案的,才能保證學到東西,也才能保證收入高。

4樓:看看想想寫寫答

「接近30」有多接近呢?我27歲從會計轉審計的;但我並不認為參考價值有多高。畢竟,灌雞湯的說法是,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最佳的時機是現在。

關鍵的是,你不僅需要想好你有多想換,還需要想好這麼換的成本是不是你的能承擔的。

以下分析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與題主無關,如果題主真的一定要換,可以做類似分析。

1.如果從會計換成外審。

換了之後,我需要和一群畢業生拼熬夜、拼體力;由於換到了事務所,一開始主要工作會變成填底稿,前期做會計時積累的一些經驗、知識極大可能被浪費,甚至可能拖後腿;而我喜歡看到巨集觀經營情況而不是單一科目上的機械運動,所以換成外審對我而言環境變得不利了、之前的職業生涯浪費了、也不能滿足我內心的喜好。

當然,外審可以接觸不同的企業,似乎也能看到一些標桿操作。但作為乙個進場晚的「中年人」需要考慮,這些「好」專案中有助於成長的重點部分,輪到自己的可能性。我自己並沒有多大把握。

2.如果從會計換成內審

換了之後,我需要和經驗豐富的內審老師競爭。他們可能內審工作訓練有素,但有之前的會計積累,我也不怕呀;他們可能報告寫得很好,但我對資料處理分析還是很有信心的;同時,這份工作能給我帶來業務與內控、戰略以及賬務財報等各個方面看經營的視角,很是滿足我的喜好。

對比來看,我不是說外審就一定不看內控、一定很機械、一定看不到全貌;而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和直接對企業的操作風險負責的確是兩種不同的責任。這能導致接觸深度不同,然而,最後能從中獲得什麼,其實還是看個人。

可以看出,我判斷外審不適合我,我選擇了內審,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還是可行的。以上分析不一定客觀中立,其實在分析的時候,我就慢慢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麼了。。。。。

我自己只是無數會計轉審計的例子之一,而以上分析沒有涉及職業生涯發展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只是選擇了我和題主可能有交集的部分僅供題主參考。

最後說點我後悔的吧,內審也出很多差。。。。。

5樓:Linda

沒有什麼不可行,關鍵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審計工作相對來說會更辛苦,做久了有時候也會覺得不值得。可以多找做審計的朋友聊一聊,多了解一些細節再評估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

畢竟有時候「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6樓:王先生姓王

沒什麼不可行的,關鍵看自己的想法,工作強度、時間、收入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

財務會計,審計,管理會計,細分行業下其實每個崗位都有空間的。

7樓:錢木木

看成本和你的職業規劃。

1、你現在的工作怎麼樣?月薪什麼範圍?上公升通道是什麼樣子的?

2、如果你找審計工作,能找到的薪資範圍是什麼樣子的?你想未來到底從事什麼樣子的職業?審計對這個職業的幫助大不大?

如果不變動工作你需要幾年能實現?變動工作是否能達到提前完成的目標?

3、你想過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工作和生活佔比多少?

8樓:風中麥田

做審計,將要面臨的是沒完沒了的加班熬夜,如果有家庭的話要慎重考慮啊!

如果只是因為從事基礎會計工作想轉行做審計的話,建議繼續深造本職工作,無論做哪一行,基礎階段還是要經歷的。

9樓:管理的會計

可以啊,但是外審還是內審呢?

外審需要出差,加班,你恐怕已經不是那種剛畢業了無牽掛隨便加班的年紀,而且,事務所論資排輩,需要熬很多年。

如果轉為內審,那是比較容易的,內審服務於企業管理,防範企業的各種風險。屬於管理會計的範疇。

建議學習CMA,全面構建管理會計知識框架,這樣才能順利實現轉型。

本人經濟學,日後想從事會計審計類的工作。目前在思考對於考研是考會計還是審計,學碩還是專碩,求大神分析?

Karl 我就說說對於審計而言吧 考學碩 多一年時間用來考CPA 考專碩 早入職,早公升級。想要入職審計,核心競爭力是CPA ACCA這些證書,如果有好的規劃,在專碩畢業的時候就能全部通關CPA或者能通關大部分專業階段科目,做審計還是很輕鬆的。如果對自己信心不足,那麼學碩多一年的時間考CPA也不錯。...

銀行辭職出來找工作,做審計好還是會計好?

Frank diwang 建議審計,公司會計助理相對來說晉公升空間有限,學習到的東西侷限性較大,雖然現在工資有優勢,但是同樣在事務所和企業幹三年之後再看看就不一樣了,事務所的薪資和公升值空間要大很多。建議找大規模的事務所,選擇好的平台還是很重要的 蘇不語 會計做賬,審計查賬,審計接觸的賬比較多,上市...

請問會計師事務所幫別的企業做審計是稱為內部審計嗎?

OMTO 這樣說吧,內審是深入公司內部的部門,老闆支援且同意你深入挖掘公司問題,批判並且改善它。你覺得如果你是老闆,你會給第三方看到自己的nalei頭嗎? 這個問題說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做內審的也是醉了,簡直外行扯淡,還有上面什麼食堂人員冗餘的問題,不知道什麼講的什麼鬼,文不對題不說,你們自己內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