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孩子解釋劉邦不愛學習還能建立西漢王朝?

時間 2021-05-06 02:48:49

1樓:桃之夭夭

看看《史記》之《酈生陸賈列傳》怎麼說的: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

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

」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這個故事說明了幾點。

第一,劉邦識字,可以看懂文言文,在他那個文盲遍地的時代算是不錯了。

第二,劉邦虛心納諫,這是愛學習的體現之一(學習包括讀書但是不限於讀書)。

第三,劉邦讀大臣寫的文章,其實可以算到「讀書」裡面去,而且實用性更強。

2樓:

乙個沒文化,不識字的人能夠做亭長嗎?

乙個沒文化的人,能夠寫出大風歌嗎?

乙個沒文化的人,能夠貧困之時被富豪相中嫁女嗎?

劉邦只是出身低,不代表沒有文化。只不過他身邊的人太優秀了,顯得他自己的文化程度較低而已。

假如不努力學習,亭長都當不上呢

3樓:許光

知乎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劉邦不愛學習就是個天大的偽命題,我之前就分析過劉邦的家庭情況,劉邦家絕對不是一般農民家庭,最差也是有土地的小鄉紳,所以劉邦才能年輕時候不事生產交遊四方,你很難相信劉邦如果是個文盲還能在信陵君(未遂)張耳那裡做門客,而且跟張良蕭何等人交往親密。而且劉邦家是有讀書的傳統的,他弟劉交可是跟當世大文人們同窗過的,文化功底很高的。

這裡有乙個很重要的實際情況就是,秦末時候還是屬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候,儒家並沒有一統天下甚至並沒有明顯優勢,想想漢初黃老之學都還被推崇過,劉邦作為秦朝公務員,法家知識肯定是過硬的,所以他有點先天的看不起儒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說一下命題,劉邦不僅愛學習,而且比當時99.9%的人都愛學習,以至於一身的才藝,劉邦懂文學,懂軍事,懂政治,懂詩詞,還通音律和舞蹈!劉邦可太愛學習了啊!

4樓:龍八一

誰說高祖不愛讀書?

乙個家庭裡面十個孩子,其中九個孩子考上了清華。剩下這個孩子劉邦僅僅考上了個復旦。所以,劉邦這孩子不愛讀書!

和我們理解中的不讀書一樣嗎?人家不愛讀書但人家考上了復旦,人家的參考物件是考上清華的那9個人!

同樣還有乙個家庭,也是十個孩子,其中九個孩子不愛讀書,結果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剩下乙個孩子特別愛讀書,竟然堅持到了高中才輟學。這個孩子姑且叫他狗剩吧!

狗剩愛不愛讀書?愛的很,為什麼?人家的參考物件是那九個小學輟學的人。

所以劉邦不愛讀書,狗剩愛讀書,所以狗剩比劉邦更愛讀書。這個推理對不對?當然不對,對於普通人來說,劉邦很愛讀書!但是和那些真正愛讀書的比起來就差遠了。

不信?有史書為證!

告訴我學的是什麼?這是漢書中的。

倶學什麼?這是史記中的。

還有,你看看劉邦他弟弟。

是不是?並且,千萬不要以為劉邦出身低,那是相對的,人家年輕時能去見信陵君,人家能讀書(那可是秦朝能讀書啊),他兄弟又是這樣的人。所以劉邦的出身低也是相對的。

怎麼個相對法?比如劉邦他爸身價百億,那劉邦的出身在王思聰面前就是個弟弟。雖如此,人家在普通人面前也是個爺!

單單能識字這一項就不得了,更何況他的兄弟能識字?更何況他的堂兄弟能識字?更何況和他共太爺爺,曾爺爺的兄弟能識字?

普通人想都別想。

所以劉邦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個紈絝子弟,家世顯赫(相對於當地),不學無術(相對的),好任俠!

對了,那個孫卿應該是大儒荀子!

又對了,從盧綰傳可以看出來劉邦家和盧綰家在當地都不得了。

就這貨的出生,這貨所讀的書,應該已經超過了當時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擱現在這百分之一是什麼樣的人?清華還是北大?

差點985211?那也是精英!這種水平估計在坐各位沒有幾個能達得到吧?

當然這也是相對的,參考物件是當時的社會,就劉邦那點學問放今天根本不夠看。我們這些人放那時候也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劉邦的對手是一群不識字的大老粗,那點學問夠用了。

我們今天的對手各個識字,那點學問就明顯不夠!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特麼的,劉邦不喜歡讀書,我們這些自詡為讀過書的人該怎麼辦?就這詩誰能寫的出來?

我們這些普通人說劉邦不喜歡讀書,就好比那些高中沒畢業的人說考上覆旦的人不喜歡讀書一樣可笑!

人家太史公說他不讀書,班固說他不讀書,歷代的史學家書他不讀書。那是因為人家真有那水平,人家是清華,劉邦是復旦,在他們眼中如何算愛讀書?

5樓:諾亞之心

道德經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無為。

劉邦就是這麼乙個無為而無不為的得道之人,很多人看不起他,殊不知深谷才能成江海,現在很多人學習就是為了高別人一頭,路線不對,知識越多越麻煩。

6樓:溫莎公爵

我們從小教育的都是知識改變命運,而不是學歷改變命運,雖然知識和學歷通常不是對立的,但在某些時候,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雖然沒有學歷,但依然沒有放棄學習,他們只是在學歷體系之外,不斷汲取著自己所需的知識,他們無疑都是各自領域的頂級專家,只是沒有那張學歷而已,無論是劉邦、比爾蓋茨、賈伯斯等等,這都是無數厭學人的「偶像」,但他們的成功首先也是歷史、時代、機遇、背景等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形成的,是不是可以簡單複製先不講,深究這個問題可以一天也說不完,只說一點,他們只是沒有學歷,但從沒放棄學習,相反,他們對於知識的學習,比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刻苦,想成功沒那麼簡單的。

當然了,說這些可能有的孩子一句也聽不進去,孩子嘛,總會把成功想的很簡單,倒不如換個方向,和他說,你看劉邦不學習都能建立王朝,學了習是不是會更好,再看看你,學了習還這個德性,再不學習,你得什麼樣。這句是從王自建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學的,對付大多數人比講道理有用。

7樓:實踐出真知

劉邦很愛學習,只不過劉邦學習的方式不是鑽研典籍,而是和長者還有能人交流,劉邦的謀略,軍事作戰,統兵都是在實踐中,總結交流得來的,他不光愛學習,且悟性極高。

張良在跟隨劉邦的過程中,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能悟古代兵書的人證明了學習能力的強大。

而且史書中很多細節體現了他的愛學習,求教於長者。

劉邦就召見了薛公。薛公回答說:「英布造反不值得奇怪。

假使英布計出上策,山東地區就不歸漢王所有了;計出中策,誰勝誰敗很難說了;計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劉邦說:「什麼是上策?

」薛公回答說:「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吞併齊國,占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山東地區就不再歸漢王所有了。」劉邦再問:

「什麼是中策?」薛公回答說:「向東攻占吳國,向西攻占楚國,吞併南韓占領魏國,占有敖庾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

」劉邦又問:「什麼是下策?」薛公回答說:

「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了。漢朝就沒事了。」劉邦說:

「英布將會選擇哪種計策?」薛公回答說:「選擇下策。

」劉邦說:「他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薛公說:

「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不顧及當今百姓,不為子孫後代考慮,所以說他選用下策。」劉邦說:「說的好。

」賜封薛公為千戶侯。冊封皇子劉長為淮南王。

和酈食其交流

把酈食其請到了上賓的座位,並且向他道歉。酈食其談了六國合縱連橫所用的謀略,劉邦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飯來,讓酈食其進餐,然後問道:「那您看今天我們的計策該怎麼制定呢?

」酈食其說道:「您把烏合之眾,散亂之兵收集起來,總共也不滿一萬人,如果以此來直接和強秦對抗的話,那就是人們所常說的探虎口啊。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達的地方,現在城裡又有很多存糧。

我和陳留的縣令很是要好,請您派我到他那裡去一趟,讓他向您來投降。他若是不聽從的話,您再發兵攻城,我在城內又可以作為內應。」於是劉邦就派遣酈食其前往,自己帶兵緊隨其後,這樣就攻取了陳留,賜給酈食其廣野君的稱號。

8樓:水手怕水

我們經常搞錯乙個邏輯:劉邦為什麼能建立西漢王朝?是因為他不認字,沒文化,還是因為他喜歡罵人?

都不是。是因為他知人善任,善於聽取他人意見,清醒的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幾十年的江湖經驗人情世故,時代的選擇還有自己的命好,還有他人的幫助,說放手就放手的魄力,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才能建立西漢王朝。古往今來幾千年了有多少沒文化沒素質的混混,又有幾個劉邦?

不看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哪,不好好學習別人的長處,只知道拿自己的短處和成功人士的短處比較找那麼一丟丟可憐的自信,這種人你就是從盤古開天地開始做混混也比不上劉邦這種人半個手指頭

9樓:劍鋒

看過史記的話,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劉邦年輕時是學過書的,古人說的書就是四書五經。即便是狹義的學習等於是去學校讀書這種理解,劉邦也是有的,更不要提廣義的學習了。

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裡。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孩子是不是題主親生的,題主為啥要害他?

還有,等孩子長大自己能看書以後,該如何跟孩子解釋,長輩為什麼沒看過書還給自己瞎解釋?當父母難道不用學習了麼?

10樓:啥也不是

誰說劉邦不愛學習的?劉邦整個發家的過程就是乙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比如彭城之戰劉邦飄了,被項羽一通暴打,這樣的錯誤之後劉邦再也沒有犯過,這難道不是學習?

非要坐在那讀書認字才叫學習嗎?你可千萬別讓你的孩子認為讀教科書做作業才叫學習,學習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學習是無處不在的。

跟學校的老師學習,那是一種狹隘的學習,這種學習目的明確內容固定還有老師輔導。而真正的學習是跟社會學,跟自然學,跟自己學,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你的孩子現在連狹隘的學教科書都做不好,還想拿劉邦做擋箭牌嗎?

不愛學習的孩子還能有培養價值嗎?

值得 先說明兩點 第一,每乙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式,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發現那條屬於孩子自己的成長之路。第二,學習孩子天生就會。沒有教材沒有老師,面對學會說話這種極其複雜的能力時,兩歲嬰兒就能從咿咿呀呀突然會叫 爸爸 媽媽 學會說話是因為他們想說,而且他們能說。孩...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班?

竹寺閒人 說一下我同事的乙個小孩兒,真的是從小到大都讓人頭疼的乙個孩子。當然,主要是讓老師頭疼。學習就是她的軟肋,從小就在我們學校讀嘛,真的是全校出名,他媽媽也挺愁的,雖然表面上開明的很,但是好多同事的孩子都在學校讀,學習都很好,只有他家的不好,可能心裡也不好受。但有些小孩可能就是不擅長學習吧。全校...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小蘭媽媽樂園 題主的問題,既是家長的困擾,其實也是老師的困擾。作為一名在一線奮鬥近10年的小學教師,見證了太多孩子的成長,有調皮搗蛋的機靈鬼,有規規矩矩的三好學生,有上課睡覺的瞌睡蟲,也有下課做作業的小不點。不過對大部分孩子提 學習 兩個字,肯定是搖頭的。要不是擔心周一被老師批評,孩子早就把學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