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文學術文章比英文難懂?

時間 2021-05-30 08:13:02

1樓:

漢語難以表達巢狀結構,而巢狀結構對學術是十分有必要的。現代漢語把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修飾語一股腦塞到主句各成分之間,結果就會產生類似「這裡流傳著有著能夠打敗這支曾在錦標賽中連續蟬聯的球隊的方法的假情報」這樣難以理解的句子。用英語處理就會是「這裡流傳著假情報that有著這樣的辦法by which能夠打敗這支球隊which曾在錦標賽中連續蟬聯」,好理解多了

2樓:

現代科學全部都來自西方,所有的中國科學教材全都從西方教材抄來。而英語在西方是主流學術用語,現代科學傳入中國也就是近一百年的事。

之所以中文學術文章比英文難懂乙個重要因素是寫中文學術文章的人自己沒有搞懂,另乙個因素是中國學術方面的人才整體素質較低,整個國家科學素質較低的事實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問題。當然我們不否定他們做出了很多貢獻。

很多學術文章,尤其數學教材甚至創造出什麼「最小二乘法」之類詞語的工作者就應當被抓起來,簡直是誤人子弟。

3樓:zhan

不請自答。

(1)據說,哲學中有個東西叫做「語言分析」,我猜就是用來對付語言歧義。(2)維根斯坦說過一句,大致意思是人類的困惑痛苦問題都來自語言的歧義,哲學家的工作就是隨時注意檢查指出這個歧義,消除它,所以維根斯坦認為哲學家的任務就是研究語言。(3)哲學家認真琢磨,能不能用數學這樣的形式語言代替文字語言,這樣就能減少很多歧義,減少很多問題。

(4)既然語言之中有歧義,那麼,不同語言之中的歧義嚴重程度必然不同,,我猜,漢語就是歧義比較嚴重的那乙個。至少,感覺比英語容易產生歧義。(5)漢語的歧義之普遍,從四書五經的釋義之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各種解釋和爭議極多。

(6)例如,相比別人,小明是真心喜歡曉麗。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生活中不求甚解也就過去了,但是學術上細究起來,有可能表示很多人喜歡曉麗,小明排第一,也可能表示,小明喜歡很多人,曉麗排第一。

4樓:

九十年代以後翻譯的外文學術書基本沒法看,別看了……基本功都不過關,要不就是特色非常嚴重,比如鄧正來也算是國內政治學界的乙個牛人了,翻譯了很多政治哲學方面的書,但翻譯質量慘不忍睹,翻譯的句子那都不叫人話,而且很多約定俗成的人名也不用,比如把普魯東翻譯成普勞徳杭,其實很沒必要。連人名都翻譯成這樣,如果不是有什麼深意,就是常凱申了。

5樓:

因為漢語(漢字表達)難於句讀,也就是分不出詞來,尤其是現代多字詞的使用,往往需要結合語境才能確認清楚,這點上比英文差太多了,英文本單個詞就是單個詞,謂詞和主詞詞性一看就清楚,邏輯清晰,這也很自然導致致分析學派的產生,他們把此當作確實的存在,就如物理現象的存在一般,這不是很清晰明白的麼,倘若當這些人說的是漢語,那或許就沒什麼事了

6樓:ly lady

沒有人從語言本身去看嗎?邏輯本來就是英語的靈魂英語講多了都能讓思維更清晰漢語就像國畫寥寥幾筆講究的是意會神韻也有用漢語寫出邏輯性極強的作品的比如王小波但他的語言已經和外語融合過了他的師承是翻譯家

為什麼都說魯迅的文章難懂

魯迅的文章從小學開始學,如果說小學不懂很正常,中學不懂也可以理解。大學還不懂 工作了還覺得難懂 可能就是不適合讀書吧。 魯迅的文章有些半文不白而且長,此外除去一些朝花夕拾的文章他寫的雜文比如說紀念劉和珍君要聯絡背景這個要了解的多。還有就是我家門前兩棵樹都能被無數人解發布花來換成一篇文章還不被人詮發布...

為什麼外國文學很難懂?

Eva Z 為什麼很多人英文水平還不錯,但是為什麼看不懂外國文學作品?主要有兩點 1.文化背景問題,外國文學作品有作者特定的寫作風格以及歷史文化背景,比如很多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詞彙我們也不會再使用。就算托福100分 的學生,沒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去考有涉及大量美國文化歷史以及詞彙拓展縱向較深的SAT考試...

為什麼我聽英文歌覺得比中文歌好聽?

SinCeRe 中文歌聽懂了歌詞就感覺怪怪的 反正我是這麼喜歡上英文歌的 並且因為歐美表達感情聽起來都很舒服隨意不像中文聽起來怪怪的因為我們的文化擺在這裡,沒法一下子很好接受這種方式吧。 從前有座山 歌曲按風格分類,不按語言。建議聽多點。不過產生這個印象也可能是因為,客觀上來說,你看到了乙個三十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