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專業學生,認真聽講 推導書上公式,但不做題,會出現什麼問題?

時間 2021-05-30 02:25:11

1樓:鹽選推薦

很多同學都會抱怨大學的數學太難學好,其實所有的理科都離不開做題,掌握了正確的做題方法,學習起來自然會更加得心應手。

下面給大家介紹做題的方法,叫做「做題三問法」,被稱為理科利器。

一、二八定律

又被稱為最省力的法則、不平等原則等,是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 20 % ,其餘 80 %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這個道理是說出來大家都懂,一定要抓重點,但是在使用的時候,關鍵是要找出這重要的 20 %。

我們複習努力的最終的目的是考高分,所以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的途徑就是:每攻克乙個在考試範圍內的,我不會的或者會出錯的題目,能夠在考場上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怎麼保證自己的每天的複習都是有效率的,去打擊那些自己不會的或者出錯的題目。

以前我總跟大家說,其實每個人本來都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的,因為人是活的,題目是死的,無論如何你都可以把題目乾掉,然後當你一道一道地征服自己不會的題目,能夠把這個概率增加待考知識點的 90 %的時候,就可以考上清華北大了,只是有個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我問大家:那大家還覺得考上清北不可能麼?

我以為會得到乙個很有信心的答案,但是沒想到在大家的臉上看到了一臉糾結的表情。我說就算到達 90 %有點難,那百分之 70 % , 80 %總可以吧,然後,我依然看到大家一臉糾結的表情。我就退了一萬步說:

如果重新來一次的話,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考的更好,這個大家總同意吧。

二、做題的好處

攻克考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什麼?就是做題。

考試的形式就是做題,訓練自己做題的時間,做題的思路,就是在訓練自己考試。題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尤其是真題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都是考試可能性比較高的知識點。

做題把學習應該做到的環節都覆蓋到了,它可以幫助你練習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幫助你查漏補缺,完善你的知識的結構,通過做題完全可以自學。我乙個自習室的同學,上大學的時候高數基本上就是個抄一抄就及格,也能通過老老實實的做題考上清華,我室友的數學是滿分,數學全書老老實實做了 4 遍。

三、做題的方法

那怎麼做題更高效呢?我主要介紹的就是關於做題的方法。

1 .做題是不是越多越好

並不是。

尤其是對於已經落後的同學,如果你去跟別人拼題海戰術,是拼不過的,也是不理智的。因為知識點是有限的,但是題目是無限的。我們假設有一百個知識點需要學習,如果我們訓練了 3000 個題目,但是一直在這 50 個知識點上打轉,那麼我們不會的還是不會,成績就不會有突破和提高,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經常看到乙個同學一口氣做了三本練習冊,其中有很多都是無用功,因為

2樓:

會掛科,不會掛科也得不了太高分數。

倒是上課睡著課下認真做題的舍友最後拿90+

我非數學專業的數學課都是這樣,數學專業的……

3樓:

如果是初中小學,那他應該還能混的過去;高中平時還行,關鍵考試由於計算能力低下考不了高分;大學生如果這樣,就別想考研了,能過的了期末考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4樓:活潑的喵哥

做不做題,去不去聽課,課後推不推公式,都是表象。

本質是你學數學的時候有沒有認真的思考,把原來搞不清楚的東西想明白,把問題的動機和脈絡理清晰,並對數學有更深的理解。

糾結於上課不遲到,做了多少筆記,刷了多少題,在一定時間內可能有幫助,但長期看來,無異於南轅北轍。

5樓:

學習學習啊,學而時習之。學習的意思就是學到和練習到。

無論是學數學還是學其他的學科道理都相同的,你光聽懂了是一回事兒,題會不會做是另一回事兒,見過太多課聽懂了題不會做的例子。

6樓:K.Zhang

我覺得無論做不做題、看不看證明、上不上課(可能還要加上抄不抄書),終究只是方法,而你真正需要的是完全掌握這本書的內容,完全。

如果證明你不看就可以自己證出來,不逐字地讀也罷。題目看一眼就知道怎麼做了,不寫下來也罷。課上講的你能保證自己全會,不上也罷。

清楚地知道你要達到的目的並且實現它即可,具體的方法反而不是很重要。

反而對於某些特定課後習題,如果你沒有按指定方法做,對理解這本書意義不大。比如如果我在譜序列書後出習題要你算的同調,你用CW complex解就沒有意義。這樣真的還不如不做。

(我跳過題目、跳過證明、逃過課、抄過書、默寫過證明。)

7樓:楊柳

人跟動物不一樣,人有思維,只是人與人思維的比較,數學是很鍛鍊思維的,聽於做都要時時刻刻結合;做題是有助於思維的鍛鍊,提高思維邏輯的;所以必須多做題,還要多聽,多鞏固。這些都是個人觀點。

8樓:傅爾摩斯

不做題那麼會對知識點不熟,印象不深,因為你沒認真思考過(課堂看老師演示和自己看書上例題也是一樣,不過老師的演示能讓你知道考試會往哪方面側重)。其可能導致的結果是考試不會,看見題目感覺這個會但不知道怎麼下手或者就是直接題目都看不懂,真正會做能做的題目比例很小,還有可能你某個做了的覺得自己絕逼對了的題目但是老師會認為你錯了。

9樓:

沒用,除非你天賦異稟

不然碰見抽代泛函這種課,碰見題該不會還是不會結合題主的問題來說,越抽象的課程越需要做題,因為題目往往會給出具體化的例項,當然我說的是好的教科書的課後習題

而簡單的(計算偏多的),不做題的話就是那種會算單算不出來的情況了。。。

另外,如果考試掛了的話,

按照國內數學考試的難度,高年級的數學課基本考試只挑最簡單的來,難度和絕大多數課後習題根本不是乙個級別的,如果有,那就是課後原題,而且你們老師肯定以前講過。

所以不是因為沒做題,而是前面書上的你就壓根沒理解,看懂和理解是兩碼事

10樓:儲德明

請看典故,紙上談兵,實際的情況絕對比理論複雜太多了。

熟記各種理論和真正運用的差距比沒聽說和熟記之間大,只有做題才是檢驗所學知識的唯一途徑。

11樓:Unjieghz

會出現很大問題。

統計經驗告訴我們,當你覺得你似乎懂得了這個定理並覺得了熟於心的時候,事實上你還沒理解定理的一半。這種感覺人稱數學系的最大錯覺。

我問過我老師,他說他的老師那麼大歲數還會時不時做一兩道題(當然,意義可能與我們這樣的不同),而我的老師年輕時刷過整一本的納唐松(不知道的同學大可一試)。大人物們還在做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懈怠呢?

而且,在各類系列叢書當中,習題藏的精華絕不比正文少。拿大家最熟悉的本科大殺器---卓里奇來說,那裡的習題質量很多時候是相當的高的。

其實GTM叢書大部分都有這個特徵……

總之,我認為做題是學習當中不可繞過的環節……

12樓:Chikit Cheung

對於數學系的學生,不能不做題。

對數學系的幾乎所有課程來說,只要課本選得好,習題絕對是課程的精華。

樓上也有人說過了,有很多定理是以習題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的。

最重要的一點,牛頓說過:在數學中例子比定理更重要。可能對於數學系的學生來說,課後習題推進艱難,甚至一道都不會做的現象比比皆是。

但哪怕是不抄答案就做不下去的習題,也要一道一道地看著答案前行。無論你上課多麼認真聽講,課後多麼認真複習,對於本科大部分數學課程,理論部分其實大同小異,而你看完書後對它們的理解程度,是一定不如做題所帶來的理解程度深的。

舉個例子,實變函式中關於函式列積分的極限問題,有4個重要的定理:Levi定理,Lebesgue逐項積分定理,Fatou引理和Lebesgue控制收斂定理,如果題主上過這門課,看過一本以上的教材就會知道,其實這4個定理是等價的,但很多教材基本上會把相當一部分的證明都放在習題裡,以這4個定理在實變中的重要程度來看,缺了這一部分證明過程,在後續的學習中很有可能會抓瞎的。

最重要的一點,考試會掛。。。真的會掛。。。

13樓:彭柯堯

我覺得習題也分很多種吧,譬如說大家說的很多把定理埋在習題裡面的書,比如AM的交換代數這種習題比正文還豐富的書……這種我覺得就當成推公式的一部分好了

但是有的簡單的內容,數分高代這種,很多題目就像高考題一樣,做一些熟悉一下內容,沒必要做太多吧……當然為了考試……

總之我覺得如果一本書內容很豐富的話,你可以把書上的某些定理當成習題來做,效果也是一樣的吧

14樓:

公式定理是骨架,題目就是血肉,不做會很瘦……

影響就是知道一堆名詞但是不會用唄,解決具體數學問題的時候會發現完全不會,越細節的處理對習題練習需要越大

15樓:張鵬程

除了考試會掛之外沒啥影響。

什麼理論結合實踐對數學這種純抽象學科都是扯淡,數學的實踐就是理論推導,就是證明定理,每天去算矩陣解方程求積分什麼的那叫算術,明白了為什麼這麼算為什麼這麼解為什麼這麼求還怕不會算不會解不會求嗎?

當然我是從不看證明直接背公式的。

16樓:

考試會杯具。

我本科時上Fields and Galois Theory(域和伽羅瓦理論)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期末考試前認真通讀了教材並記憶了定義定理,可到考場上卻發現題目做不出T_T

事後去找教授,他聽完我的情況給出的建議就是:做題。

其他專業不懂,但數學本科高年級及研究生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作業和考試也是傳授知識的一部分。乙份靠譜的作業/考試不應該單純要求學生套用已學定理,而是通過題目帶領學生對定義/定理加深理解。

譬如,眾所周知數學中充斥著大量「這TM也要證?」的定理。很多時候習題中給出的反例可以告訴你這TM為什麼也要證。

另外,很多結論非常有用,但證明相對簡單。占用課堂時間講解太浪費了,於是留作課後練習就成了不錯的選擇,順便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很多經典教材都這樣做,提到某個結論時直接指向書後習題,有時還給出提示步驟。

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白如冰所說的那種情況。

17樓:

如果題主真能課下自己鼓搗證明出書上的公式,我認為不做題是可行的。

因為證明定理本身就是做題的過程,而且高於普通的題目。

很多人連書上的定理都不會證咧……

18樓:

做題,是對公式定理性質的更深入了解,是新學知識與舊知識的橋梁,是探索拓展課本的良藥。

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與技巧也正是課本中所要教我們的東西。

不做題,和做題之後,去聽課,效果是不一樣的,不做題單聽課,你只是了解知道了這些知識,其實在腦海裡還是模糊的,並不深刻。

只有把這些公式定理性質理解透,並會運用,思維得到拓展。才開啟了學數學的門路,當然前提是題主想學好,感興趣。

不是說的,老師上課推完定理不是講題目?

大一學生,明明上課有認真聽講也沒玩手機,空閒時間也會看網課,但為什麼做題的時候還是有好多的不懂?

淼淼的菜菜 1.眼高手低,就是,有的題你可以聽老師講懂,但是你還是不會做。就是因為你當時的時候可能是聽懂了,但是自己沒有真正去寫過一遍,所以寫的時候就會覺得生疏然後常常會寫不下來。2.就是上課的時候聽的不夠仔細,有很多細節的東西老師可能一筆帶過,但是確實解題必不可少的,所以就常常寫不下來題。這樣的你...

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都按時完成任務,就是成績總提不上去怎麼回事呢?

學巴巴培優 上課認真聽了,但是問題是聽懂了嗎?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了,但是正確率怎麼樣?如果作業的正確率不高,那麼就說明知識點有漏洞,找個靠譜的機構補一下吧! 陳婷 針對高中答一發。班上有這樣的學生,真的真的很認真,早上很早來,晚上還要學習一段時間再回寢室。但是成績就是提高不上來。這樣的學生,學習態度...

上課不認真聽講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嗎?這個問題要不要先明確老師與學生的權利義務關係?老師與學生的權利義務關係到底是什麼?

自由主義的觀點有道理。但請注意 如果學生覺得自己很酷,那麼請不要在臨考前要求老師劃重點,也不要覺得不划重點的老師不近人情,更不要在考試掛科後覺得老師是在打擊報復。如果學生能夠接受 我有權利不聽你講課,後果自負 這種邏輯,那麼在課堂上睡覺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利,無人有權干涉。作為一種契約關係,師生之間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