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能上但專業不好但覺得可以換專業)和哈工大(能上且全部專業可選)建議選哪個?

時間 2021-05-30 00:34:10

1樓:Christian

兩個學校都很好,閉著眼睛選乙個吧!武漢和哈爾濱都是不太能夠留得住本地大學生的城市,半斤八兩。哈工大去北京和武大去廣深乙個道理。喜歡北方去哈爾濱,喜歡南方去武漢。

2樓:

哈工大,今年是哈工大建校一百周年,選擇哈工大高考排名足夠靠前就可以進入哈工大英才學院,不僅能選擇心儀專業並且還可以本碩連讀,就不用有考研啦保研啦這些事,英才學院還有挺多福利待遇什麼的,是和普通學生有差距的肯定,具體可以問一下招生辦老師。雖然很多人建議研究生要比本科學校高乙個檔次,但是正在處於考研階段的本考研黨自己的建議還是希望題主考慮一下保研的問題,畢竟考研不是一件容易事。

祝題主能順利被心儀學校錄取啦。

3樓:

我是工大的,但我還是願意拿分數線說話,事實是在河南,能上武大的絕大部分能上工大,這種問題不就是引來撕逼的嗎,你想看看那邊人數多是吧,能上工大的大部分專業,看來大部分專業中沒有你喜歡的,所以你乾脆上武大吧,當年我分數是夠上武大的,但是老師的報考建議是先選擇喜歡的專業,再看專業的分數線,好好看看,同樣的專業,武大的分數線不一定比工大高。既然你不是及其看重專業,你不如去上武大,沒準還有更好的供你選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管最終選哪乙個都會後悔。

4樓:

眾所周知,我武是網紅大學,典型的名氣遠大於實力。排位上,武大≤一本新興強校<電信類211<邊遠但低調 985<<top10 985。

眾所周知,我武的強勢專業都是冷門專業。比如什麼圖書館學啊、馬克思啊、水利啊、遙感啊、口腔啊(口腔、遙感這還不好?爆笑)……只有航空航天、材料機械這樣的才配得上叫熱門好專業!

至於法學、金融,「文科」學生玩的,人家看不上;計算機A-,軟體工程A,網安也是一流,無視就好,武大工科差的很嘛,就文理可以稍微提一提。

眾所周知,理科是什麼東西?能吃嗎?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這都什麼玩意?不用和別的學校比,好又怎麼樣,勸退勸退。

眾所周知,武大每年抱著什麼珞珈之山、東湖之水搞宣傳,人文氣息太濃,學生浮躁,不適合潛下心來做學問(笑)

所以,現在你明白該選什麼學校了嗎?

正經說:不提專業選學校都是耍流氓。哈工大是一座擁有輝煌也必將續寫輝煌的以工科見長的老校,武大也是一座人文氣息濃郁、求是精神充沛的百年老校。

該選什麼,是綜合專業、發展、對學校的認同感一起來考慮的。來一校,愛一校。

摻一點個人情感,要是四年的大學本科教育只把一位優質學生培養成一位中高階非熟練技工,而沒有其他獲得感和人文修養,那我覺得這種教育是很失敗的。(非黑,勿噴)

看到上面把武大貶得一文不值,一時心血來潮寫的。怕被噴yygq,匿了。

5樓:

要是我個人的話會選擇武大,疫情今年武大分不一定比哈工大高太多,說不定能有乙個好專業呢,轉專業據說也簡單,資源,環境好太多。文工團的話笑笑就好,不用理會哈

6樓:

給我看吐了啊…

RS,GIS,GNSS是冷門???你跟我在這搞笑呢???北斗三號系統都正式開通了,智慧型城市,城建交通,農業估產,災害監測,城市綜合治理很多都會用到這些專業裡的技術,5g也在不斷發展中,如何在城市空間中合理的布設基站也是乙個很重要的問題,室內外三維重建的需求非常大,自動駕駛中LiDAR就是車的眼睛,如何更好的地物識別更是乙個熱點。

這些都是有理論資料支援的。

7樓:聶蓋

我雖然是工大的,但是我建議你選武大,學校過了門檻,剩下的就是個人的造化,武大哈工門檻都沒有問題。但是,武大女生多。我們除了學習需求還有戀愛需求。這方面工大有點差

8樓:

想學文理的話一般去武大,工科一般去工大比較好。然後盡量還是選自己直接想去的專業吧,轉專業雖然不算難,不過還是要自己有好的學習習慣,能一直認真學習。我上大學就以為自己能好好學習然後轉出去,結果我高估了自己,上了大學後玩廢了也轉不了專業了。

你要是學習習慣,自控力好的話可以試試武大然後去轉專業。專業選擇要慎重啊,別進生化環材這種天坑,選專業前一定要好好了解這個專業到底是幹什麼的,前景如何。然後就是工大本部宿舍環境好像不太好,能接受的話可以考慮下工大。

最後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工大深圳校區。

我是學護理的,現在可以轉專業了,但只能換幾個專業,不知道該不該轉?

熊大仙仙仙 如果是影像,就業前景堪憂 如果是醫事法律,以後願意當律師的話也可以考慮 如果是公共衛生管理,打算做行政或者考公務員,也行 如果是預防醫學,疾控中心也是事業編制,工作強度比醫院小,收入比醫院少,自己定奪吧。 ZERO 護理挺辛苦的,經歷了這次新冠它的價值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不討厭這個專...

考研想跨考的專業就業不好,本專業就業面廣但覺得自己沒前途。如何選擇?

把孤獨當晚餐 同能源動力跨考科學技術史,用了半年確定方向,各種利弊權衡後還是選擇遵從本心,給過去這些年乙個交代。我很清楚選擇這條路就遠離了廣義上的金錢名利,但也明白不去拼一下未來我可能會和這三年一樣後悔。所以還是看你的心理訴求是什麼,在讀過一些如李約瑟,江曉原先生的著作後再決定也不遲,心所指即身所向...

如果我對朋友說了什麼自己覺得不好,但覺得該說的話,後來又想為此解釋,不希望對方認為我是這樣的?

有一點強迫症的感覺,應該說到底還是不夠自信吧。其實不用在意那麼多,做自己就好了,你有了自己的正面的形象,會引導大家對你的話有正確或者正面的理解。分情況吧,有些確實容易引起誤會的,就解釋一下,但沒必要特意為了證明自己是或不是某種人而去解釋,不然會讓自己顯得墨跡。實際上你是什麼樣的人,提現在你日常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