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提問重要還是回答問題更重要?

時間 2021-05-29 22:54:57

1樓:陳盛

在東野圭吾《嫌疑人 X 的獻身》中有一段經典的對話,發生在數學家石神和物理學家湯川之間:

「很有意思。」 石神說,「之前你問過我乙個問題:設計別人解不開的問題,和解開那個問題,何者比較難——你還記得嗎?」

「記得。我的答案是,設計問題比較難。我向來認為,解答者應該對出題者心懷敬意。」

2樓:秋風

大家都認為提問更重要,那我就站在另一面看一下吧,回答更重要。提問是因為不知道,回答是知道(也可能是知道一些),提問的目的是為了知道,而知道的人不回答,你提問有什麼用呢?回答是一種付出,而提問為的是什麼呢,是自己不知道的,提問是不要錢的,而有些回答是要錢的。

3樓:jian zhang

這個問題沒有重要與不重要之分,乙個好的問題,能吸引很多的人關注,從中學到一些知識;同樣,乙個好的回答,能給提問者解決問題,同樣也增長了見識。

4樓:蔣登峰

湊熱鬧說句廢話:無論是提問還是回答,質量最重要

切記沒事找事的問,沒話找話的答,比如我這樣的。

話說現在知友們都會搶問搶答了~

5樓:

上了知乎以後,更加真切地體會到提出好的問題和對的問題,比乙個簡單結論式的答案更重要。

感受一下愛因斯坦的這段話:

If I had an hour to solve a problem and my

life depended on the answer, I would spend the first 55 minutes

figuring out the proper questions to ask. For if I knew the

proper questions, I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in less than 5

minutes.

我的體會:

看別人的問題或者自己提問,會感受到提問的過程本身就是在思索和組織語言。

瀏覽答案時,每個回答者的解答思路和思考角度本身就富有啟發,判斷每個答案是否合理靠譜又讓我獲得了進一步的鍛鍊,更不要說從中所獲得的知識和資訊了。

相形之下,選出乙個最佳答案,得到乙個結論,相對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

6樓:

找了好久才看到這句話: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乙個問題也許僅是數學上的或者實驗上的乙個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愛因斯坦

材料力學課上老師講到的。

7樓:

就我而言,知乎的回答更像是命題作文……

那麼使用者想出乙個有趣的問題是很值得高興的,

當然看大神把乙個看上去不那麼有趣的問題化腐朽為神奇也很有趣……

8樓:

提問和回答都一樣重要 - 都能夠體現出你的溝通能力。

但是問題或者答案的數量可以給你的溝通能力的評判增加一些籌碼。因為提問和回答都能夠提公升溝通能力,特別是回答,可以讓你的思考的延伸,無論你的答案對錯與否。

所以如果你是乙個愛提問的人,或者乙個愛回答的人,這在對方眼裡都是很佔優的。

但是,也有可能對方能從你的提問或者回答中完整的評判你的性格特徵或者相關專業水準,也有不達標的可能。

李開復為什麼不在知乎上提問與回答問題了?

莫把李開復看成錢學森 看透美國及李開復的戰略布局 cwzg.cn politics 201802 41087.html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袁本初 這個問題問早了,從問題提出開始算起,李開復新增了十幾個回答,其中有兩個答案是2013年的。提問確實沒有增加,不過李開復的提問本來就很少,過了201...

在知乎是提出問題重要還是回答問題重要?

老蔣 寫別人喜歡聽的,而不是寫自己想寫的才最重要!寫別人喜歡聽的,而不是寫自己想寫的才最重要!寫別人喜歡聽的,而不是寫自己想寫的才最重要!財富密碼,說三遍! 熊孩子 提出問題是需求,回答問題是解。從學生的思路來看,提出問題的更厲害。比如出題人。但實際上應該是回答更重要一點。比如書上的蘋果怎麼會掉在地...

知乎上每週或每天回答問題有上限嗎?

鹹魚遲來的夢想 有上限的,註冊我乎很多很多年了。親身嘗試過,第一天發了12個回答,第二天發了8個,第三天發了10個。然後就顯示已經達到上限。但是應該是隨著贊同的增加會放鬆一部分限制。 仉迭錢 知乎上面回答問題是有上限的。上限是按周算的,不是按天算的,一周的上限是48個回答,你一天回答完48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