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用膠片機究竟是為了攝影還是追求「膠片味」?

時間 2021-05-05 23:39:36

1樓:楊毅

選擇那種機型,完全是看哪種機型具有達成目的的便捷性和經濟性優勢。膠片也玩,數碼單反也玩。給錢拍照的活——接!花錢拍照的樂——玩。

攝影在於悅己,不拘教條。根本沒什麼膠片味,只是那種色彩和影調迎合你的心。

2樓:加加丁

膠片只是一種介質,用膠片和用數碼的目的是一樣的,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就行了,如果你覺得你想得到的最終效果膠片可以達到就用膠片,數碼可以達到就用數碼,你想有物理底片就用膠片,想一直在電腦上看就用數碼,沒啥好糾結的。

3樓:

無他,好玩而已。

膠片整個體系蠻大的,彩負,黑白,反轉,放大等等,坑也挺大,最開始只是沒拍過,想玩一下,就拍了一些,然後中了反轉片的毒,上了中畫幅,再就學著衝膠卷,開始研究膠卷曲線,黑白配方,想搞暗房還想上大畫幅,哎。

4樓:

主要為試了消磨時間

我用膠卷,從買卷,裝捲,測光,沖洗,掃瞄,全套花掉的時間是腹肌南波灣的好幾倍

可以充分打發掉多餘的空閒時間。

5樓:VoNica Das

膠片味不是什麼廉價的東西,只不過不同人說出來語義不一樣。

有人指特定預設調整出來的反差調性,

有人指特定工作流下的色彩構成,

有人指某些個人玩家偏愛的藍調,

但要注意畫面效果從來都是攝影的一部分

以我理解的膠味----膠片本身自帶的色彩科學來說,它本身就是無法替代的成像效果。特定數碼感測器採集得到的元影象是不可能使用通用演算法來實現一款膠片效果,這件事是譜敏感曲線保證的 。

200t細膩又具備逆天的高光動態

500t具備濃烈色彩特質與特別暈光處理

ektar100自帶色彩明快直接

同上每一款膠片有自己的膠片色,如果它能提供更好的表達,那我就會選擇它作為採集介質。說白了,我就是喜歡這個膠片味。

6樓:七雲

有幾台膠片機拍的不多,我對膠片理解倒不是膠片味。因為之前上學時候學過膠片沖洗,特別喜歡暗房裡的味道,乙個人安靜的等待影像出現的感覺,一種期待感。

所以之後就大量買一些黑白過期卷,出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攝,每次按下快門前都是回去想想為什麼要拍。然後過期卷的不確定性,不沖洗之前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所以我覺得主要是能讓人安心拍攝是一點,其次是享受拍攝是不確定性,而且有時候一捲拍的很慢很慢,讓他產生更多不確定性了,甚至你自己都懷疑能不能再沖洗出畫面了。

最後也是每次翻開相簿,看著一條條膠片和看電子檔案完全不是一種感覺,有一種來自於實物的觸控感。

7樓:落魄鐵馬

就是為了膠片味,就是為了裝,跟攝影沒什麼關係。只要提到儀式感,情懷,文化的,不僅僅膠卷,包括傳統武術,西餐,禮儀,葡萄酒等等,就是在裝。

好像數位相機不能讓你思考一樣。你可以換個256m的卡,把螢幕給粘起來不就跟膠卷一樣好了嗎

攝影師講究構圖,畫面,內容不斷的變化和公升級

膠卷來來去去就是人文,把風景也拍個人文,什麼大逆光,高寬容度跟膠卷沒關係

你搞個攝影只玩一種主題一種風格,就好比做廚師你只會煮陽春麵,炸醬麵也不會

你跟我說你熱愛攝影?

8樓:吃手

我為了好玩。

膠片機好玩數碼機不好玩就是這麼簡單。

膠片機玩法多,種類多,膠卷玩法多種類多,多好玩?

而且現在這些膠卷拍出來畫質也不差。

9樓:王鋼蛋

為了畫幅,為了反轉片,135畫幅畫質肯定是跟數碼沒辦法比的,所謂的膠片色不就是偏色,套個預設就可以搞定的事。玩兒膠片就從120起,玩兒光學放大,或者直接大畫幅玩兒接觸印像,反轉沖洗

10樓:楊飛

25年前拿著家裡的傻瓜機,跟著父母出去玩兒,會搶著按。

上週母親收拾家又找出這個傻瓜機了,本來就喜歡攝影的我(現在D750),簡單做了做功課,買了兩卷。因為膠卷太貴,週末出去拍的格外慢,這個過程可比數碼好玩兒多了。

對我來說,就是為了開心,自動上捲的聲音都會讓我陶醉。

這就夠了。

11樓:CA0059

現在好多人因為膠片貴而慢拍倒是個好事兒,在數碼氾濫的時代,多乙份思考也許不是壞事,但縱觀膠片時代的大多數名家,拍的並不少,思考要有但也要有像決鬥拔劍一樣的速度,當然現在大多數人只是作為一種體驗,以膠片為媒介來探尋所謂更「純粹」的攝影

12樓:曉然

不少人追求的所謂「膠片味」只是錯誤的衝掃或錯誤的後期校色所得到的錯誤的色彩效果。

當然,膠片的色彩風格確實是與數碼不同,然而同是膠片,負片與正片的風格差異不比膠片(例如後期柯達的某些「數碼味」的負片)與數碼的差異大。

用膠片的,最終還是為了攝影。很多大佬的膠片作品,都不會主動說「啊這是膠片拍的」、「啊看這膠片味」。

呈現出來的作品是最重要的,承載的介質並不那麼重要。

13樓:光隙

為了自己開心

作為愛好嘛,最重要的是開心。膠片機的歷史內涵,品牌和型號豐富程度,型別功能數量上都要較數位相機的可玩性更高,相機的器材成本也要比數位相機低。

如果不是靠攝影生存,把攝影作為乙個有意義的愛好,那麼膠片攝影是生活中非常有趣的事。

14樓:叔叔是好人

想那麼多幹嘛…又不是給甲方爸爸交作業. 自己覺得好就行.

我前段時間買了乙個海鷗雙反. 引數來看,這相機似乎也不怎樣. 但還是買了,就為相機上幾個中國字. 本來還想入乙個海鷗單反,奈何eBay上的機器都太舊,等回國之後再買.

我個人還是覺得,膠片拍照更有儀式感,所以非常喜歡.

另外就是我喜歡把玩不同膠片相機,所以收藏相機方面燒了不少錢.

15樓:SeaYu

以前數碼不普及的時候,並沒「膠味」這一說,而是「徠卡味」「蔡司味」「德味」,因為少,所以要炒。

你拿膠片和數碼都拍攝同樣的題材,自己全程參與到膠片的沖洗環節,多加對比,你會發現除了介質的區別,其餘大同小異,這就是攝影了。

16樓:Change Loding

只能說膠片是化學攝影,數碼是數字攝影,原理不同,沒有說絕對好與不好,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他的特性。現在用膠片也不只是復古了,時代進步的同時越來越多人反而認識到了膠片攝影的特點,雖然說至少以後幾年都是數碼佔主流,但不是絕對

17樓:小潑墨

我自己用的膠片機是Nikon F3,平時用索尼的微單。問我為什麼會入坑膠片,主要是被別人帶的。

膠片味我不是很清楚,膠片機快門聲音是真的好聽。

18樓:鐘奇

這個問題很個人啊,每個人玩法不同。我和題主差不多,有全畫幅和半畫幅數位相機各一台,也有很多臺膠片,覆蓋135/120的66、67、69/大畫幅4x5。

數碼和膠片玩起來感受是不一樣的。要追求出片肯定帶數碼,比如拍個單位活動,畢竟多拍幾張回來選片空間也大。要自己掃街拍著玩,我肯定選膠片,而且會帶中畫幅相機去玩。

「不能即時看到結果」可以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到物件上,「不能一直按快門」把我的視線從狹窄的觀景窗後面釋放出來,讓我可以充分抬起頭到處觀察。一方面是限制,一方面是自由。就像週末出去郊遊我更喜歡騎自行車,不喜歡開車一樣。

19樓:K-117s

看人,當你被"膠片味"所引導而去拍攝自己覺得能體現膠片味的抽象東西,那麼對你來說,用膠片不是攝影而是為了"膠片味"

當攝影被拍攝載體的一些非常表面的東西所影響的話,你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攝影的意義是什麼

康有為究竟是為了大清,還是為了自己?

大葫蘆頭 兼有。為帝王師,佐王業,蓋士大夫人人所思之事。康氏欲以西學西法使大清起死回生,大清既雄視地球,康氏亦得立功成聖,豈不兼得哉。 殘荷餘俞 誰年輕時沒有夢想,康聖人就是乙個年輕時報復遠大,能力有限,眼高手低的憤青。用那點墨水和見識以及想當然的謀略,想搬到慈禧,稍有點點政治嘗試的都明白,他那種政...

買房究竟是為了什麼

大壯 我是不太願意買房去揹債務的人,比較保守。但是如果說不得不買房,肯定是買房能解決掉我一些麻煩的時候,比如,小孩上學。目前只想到這乙個原因。 廣州貸款邱亮洪 幾千年的延續,讓房子在某種程度上給了人們以歸屬感與安全感。我們常說在某個地方 安家立業 在人們的骨子裡面,家與房子的概念已經無法分割,安家必...

球鞋究竟是為了打球的還是為了裝x的?

Whale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嗯 因為好看,像aj1,aj4那本身就有有些偏休閒的,對於打球來說可能會報廢的很快,我買鞋子一般是因為好看,適合自己的搭配。要是為了裝x的話其實有比球鞋更好更多品牌更適合裝x 林田惠 提問 我同學剛高考完就買了兩輛法拉利488,連駕照都沒考就買這麼好的車是為了開還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