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的知識對孩子未來成長真的是無用的嗎?

時間 2021-05-05 23:26:07

1樓:杰寶媽

首先,這個提問比較模糊,什麼是無用的知識呢?

這位教授領導力的教授,以前是心理醫生,所以他用心理分析方法來教領導力,讓你分析自己做決策時的心理因素,以及周圍人的心理狀態。

有一次,教授突然讓每個學生跟旁邊坐的學生進行一次奇特的溝通,不允許用語言,可以用表情和聲音進行五分鐘的溝通,結束之後再告訴對方你通過剛才的溝通獲得了什麼資訊。

我旁邊坐著乙個不認識的印度妹妹,剛開始感覺很尷尬,但是沒辦法,只好兩個人嗯嗯啊啊,眉來眼去了五分鐘。

這個實驗是要測試人與人之間,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是如何有效傳遞資訊的。很神奇,你會發現,即使沒有語言,陌生人之間通過聲音和神態,也能有效獲取對方的資訊。

所以說,有些知識,可能一輩子用不上,但有些看似無用的知識,可能會對你的人生產生很大影響。

就好比我的這位老師,心理學的專業訓練,看起來跟當大學教授毫無關聯,但是卻提供了乙個分析問題的獨闢蹊徑的方法和視角。想想也是,你要做乙個好leader,很重要的一點是知己知彼,洞悉人性。

2樓:弗蘭克王

所以說知識的「有無用處」不由父母決定。

很多人說「哲學」無用是對哲學沒有了解,覺得沒有用過,所以沒有用處。這是把自己的侷限加在孩子身上的行為,說有些傲慢也不為過。

孩子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家長可以考慮怎麼激勵孩子,提高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幫他/她篩選學習的內容。

3樓:野生花鰱

讓你心境寬闊,積極快樂,等等等等,怎麼是無用呢?你的思維能去到你的身體去不到的地方,多麼的快樂。

說到法國小孩從小學哲學,忍不住吐槽一下。

我們的「無用」的教育,太少了,藝術哲學邏輯等等。

再狹隘一點,一條數學公理,乙個物理公式,是不是也是無用的知識呢?

一首詩一幅畫乙個科學新發現,藝術和科學推動文明發展。

我想說什麼來著?說亂了,總結一下,無用的知識當然要學,平衡好「有用」的知識的前提下,要多多的學。

功夫在詩外。

4樓:某個人

知識哪有無用的,但對處在馬斯洛需求不用階段的人來說,重要是不一樣的。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只不過有人的基本需求要靠自己去賺,有人天生就在羅馬。

5樓:

嘿,最近這幾天我痴迷看這個英劇啊~

乙個母親吸毒、父親離家出走、哥哥拋棄自己的女性,竟然興趣研究女權主義,並能區分「薩特是存在主義的領軍人物而超驗主義只是一種過氣思潮」的區別……

請問16歲的我們中國高中生,且不說有劇中的梅芙如此聰慧,有哪個家庭能給孩子提供這種寬鬆的思考環境?

呃……我家……

為什麼我家會有這種書?

因為我喜歡!所以我兒子就有喜歡的可能……

無用的知識,只有在家長嚐到擁有它們的甜頭之後,才會鼓勵孩子也興趣這些無用的知識。

不了解的人,不必勉強,對吧!

6樓:

人性都慕強,但慕強不一定只是經濟上有錢有豪宅嗨,還有精神上的強大。

或者叫豐富的精神,樂觀、有趣、從容、審視、自律,經歷許多才能明白。

7樓:小星星

以哲學為代表的一眾文科,並不是無用的,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其次,中國學校教育很明顯的乙個問題就在於重理輕文,如果一定要給出解釋,那就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8樓:白衣傾華煜丶

做事情,你的意義要歸於你的目的。看一些東西有沒有用,要看它能不能幫助你達到目的。

如果你只是想讓孩子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掙錢買房娶個媳婦生個孩子,那麼讀哲學多半是沒有用的,詩詞鑑賞多半也是徒費光陰。

如果你想讓孩子找到人生的價值,那麼,我們哲學上講,事物是具有普遍聯絡的,事物是有規律的,他在乙個方面取得的知識,必定能與其它知識聯絡起來,所有的知識都是交織成網的,知道的東西越多,我們能從知識中提煉到的真理也就越多。我們的價值,也就越真切。

不過有些知識確實沒什麼用,比如鹿晗多高,習喜歡吃什麼,蔡徐坤練習了多少年的籃球等等。

9樓:想念如果會有聲音

確實無用,不能幫助進名校,又不能幫助拿高分。

那麼,等到工作了,他只剩下你那所謂有用的知識。

買菜又用不上高數,更不可能用得上古文。

你學那個有用的知識有啥用呢?

10樓:世間的道理那麼奇怪

學習知識是為了認識世界,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

人可以學習只對自己的需求有用的東西,可是你真的能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嗎?清楚你的需求所需要的知識是什麼嗎?清楚知識的作用嗎?

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知識去認識自己,去認識自己的需求,認識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以便更好的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自己在意的人的需求。

天大地大,需求最大。

11樓:吃瓜z

知識怎麼會無用呢?任何東西存在即合理,你怎麼知道哪些知識在那些情況下會用到,而你又怎麼知道你這一輩子會和不會經歷哪些情況?

12樓:

這些家長口中「有用」的知識無非是未來給資本家打工的技能罷了,總考慮有用沒用說明你停留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層。逼乎一談知識就是「實用」「乾貨」,一談讀書就是「每週2-3本政史經濟類(不看虛構類書籍)」。所以說逼乎看起來人人裝逼,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過是一群底層社畜,而且還會把自己的理念帶給孩子

13樓:Orion

怎麼聽著這麼耳熟呢?

有用無用的說法,我在很多年前就聽過。無非是,語文有什麼用,數學有什麼用,英語有什麼用?

雖然兩個觀點表面不一致,但溯其根本,都是一種價值觀在支撐,有用沒用,或者說,在你目力可及的視野內,有沒有用

事實上,也是上了大學我才明白什麼知識有用沒用是多可笑。

恕我直言

這種知識,你一廂情願地覺得沒用,只能說明你井底之蛙,僅此而已。

14樓:Bass

那麼想問一下哪種知識是有用的哪些又是沒用的呢?能讓你考上名校的知識有用嗎?能讓你賺錢的有用嗎?同時讓你閒暇之餘可以讓你閒雲野鶴,陶冶情操,精神滿足,身心舒暢的知識又有用嗎?

15樓:錄音機

真正無用的知識是不成體系的知識。

所以,不是知識無用,是你無用。

真的,我真沒遇到什麼無用的知識,只不過你學得不夠深。

很多人覺得實用主義不好,那我就說乙個很不實用的事物吧,小提琴。

它可以做什麼呢,你無聊的時候,拉一首曲子,放鬆身心,或者給朋友增進感情,或者考級。

這些,都是它的用處啊。

「風雅的事情也是事情,做著事,時間就能過得快一點。」

隔離在家,為什麼無聊,因為沒事幹,為什麼沒事幹,因為你平時沒有培養個業餘愛好,最好是那種不需要太多外在輔助的。

對了,要養成固定的時間安排,比較不容易煩躁。

16樓:牧荑

沒有什麼知識是無用的

我很小的時候開始看歷史類書籍

長大後轉變愛好喜歡東野圭吾

本科的時候學的財務管理

但是我既沒有學歷史

也沒有成為作家

也沒有成為會計

最後我選擇要做老師

但是我之前的知識並不是無用的啊

他們總會在我生活不經意的細節中體現出來

17樓:半口吃一斤

啥叫無用?通俗認為上是賺不到錢,更進一步,部分能讓人的精神感到享受的也算有用。

學習哲學是保證了人對這個世界最大的知情權和求知權。

你如果通過哲學的思想想通了某乙個點,同樣賺10塊錢,你會賺的更順理成章,心裡更舒服,所以你不必花5塊再安慰自己勞苦的心靈,所以你就比別人多存下5塊錢。

我覺得世界就是這樣複雜,不可能讓人用錢貫徹始終,因為錢是人造的。

18樓:部能萼杜子

我覺得這個得分具體年齡,我傾向於兩極即年齡小和年齡大的孩子可以多接觸一些超綱知識。雖然超綱也要在能理解的範圍內,不是填鴨,請不要為了槓而假設太誇張的情況。

其實並不是為了學會什麼知識,對於小小孩來說,讓大腦動起來,保持對世界的好奇最重要。對於大小孩,具有一定廣度的認識世界很重要,選擇未來的餘地更大。中間年齡的孩子,可以按部就班,注重培養習慣和心性,接觸過多並不是必要的。

需要注意幾點,因人而異,自主選擇,提公升效率,保證質量。

啊,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量力而行,可千萬別亂教卻教錯了。

19樓:小蟻家的小馬叔叔

當然有用,很多看似無用的學習和技能訓練,都都會潛移默化的對孩子的將來產生影響。前段時間我看了一位美國社會學教授寫的一本書《不平等的童年》,其中就說到了很多普通家長由於受到自身知識水平和傳統思維影響,根本沒有意識到所謂的「無用的知識」對孩子們成長的影響。以至於最終造就了孩子們張大後在社會上的不平等待遇。

根據《不平等的童年》書中內容結合中國的一些現實情況,做出下文結論小蟻家的小馬叔叔:「少年的你」不平等的童年,終將引起不平等的未來讀了上文後,你們應該知道了,那些看似無「用的知識」正在不知不覺中影響這我們為家的人生走向。

20樓:夏末花未眠

難得最是無用功。

很多事情都是複雜的,至少目前而言,我們還沒有那麼強的巨集觀視野和統籌能力,只能看到一部分,有些人就覺得成敗是因為他們做了某些事,就好像有些人生病願意信偏方不信醫生。有很多事情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出來的結果很可能會和初衷謬以千里。

而且究竟什麼才是無用的知識?考試用不到?大部分考試能用到的知識考完了就沒用了。教育本身不是為了知識,而是學習能力和習慣。

現在不知道還會不會有老師侵占體育課了,考試中體育佔的分量可是很輕,但是體育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體育是有用還是無用?

21樓:程立勳

1、沒有無用的知識,只是看學習者的天賦、家庭環境和社會背景;

2、應試目前是基礎。基礎都還是荒廢的,上層自然是無用的,未來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

3、現在,優秀的孩子是這樣的。50%或者更少的時間完美完成了應試部分。剩下的時間則投入了美術、哲學、科技、藝術等領域,以及社會活動。對他們來說,無用知識的範疇就被大大縮小了。

22樓:豚鼠讀書

哲學是大家頭腦中典型的「無用的知識」。

哲學,即愛智慧型,一開始被認為是哲學家在追求「整全的知識」的過程。

人的生命是乙個整全的生命,不是吃飽穿暖就夠了的「動物」生命,也不是只要賺錢享樂的「物質」生命,所以人除了這些「必需」的東西之外,還需要很多看起來「不必需」的東西,比如說「無用的知識」。這些看起來的「不必需」的知識,其實對於乙個人的完整的生命是「必需」的。

只有乙個人有實用的知識和無用的知識,才能夠幫助乙個人過上完整的,物質和精神並存的生活。

23樓:不要問我是誰

我覺得哲學很有用,雖然我也不懂什麼哲學。就像知乎有許多雙標和抬槓的,跟他們辯論自己生氣上火還毫無進展。然後我去讀了叔本華的《辯論藝術》,我讀了兩頁就有了收穫,有的人辯論是為了尋找真理,有的人不關心真理只是為了取得辯論勝利而詭辯。

和後面這類人辯論就是毫無結果的了,不論你邏輯多麼嚴謹,論據多麼充分,因為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立場或者臉面辯論,所以即使對方正確他們也不會承認。

孩子的未來成長路線,是父母提前規劃還是等孩子長大讓他自行選擇?

公尺公尺童 未來應該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可以在有限的資源裡面提供建議等給孩子,但是決定得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選擇,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自我意識能力等 井空老師 其實孩子的未來最好還是由孩子自己規劃比較好,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會規劃自己的未來,不明白自己的優勢。我表哥家的孩子之前就是和大多...

對孩子成長而言,父母的陪伴是好還是壞?

桃林貓妖 高質量的陪伴一定是好的,帶孩子一起做手工,玩泥巴,甚至在小區裡抓螞蟻,只要關注力在孩子身上,結果一定是好的,但是如果是打著陪伴的幌子,把孩子扔去孩子堆遊樂場,自己卻在一邊玩手機,那還不如不陪的好 二傻的小迷弟 當然是好啊,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言傳身教,生活習慣脾氣性格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

小三的孩子心理問題及未來成長走向。?

不請自來 在背單詞,突然意識到了什麼.想要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媽在我這個年紀遇到了大了她十幾歲的男人,我生理學上的父親,這個男人有家庭,還有乙個兒子。第一次見我哥時,應該是小學二年級吧。我當時對父母的情況一無所知,突然多個哥哥我是.真沒多想。對於我這樣的身份,他對我真的很好了。我當時挺討厭的,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