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的學生找工作真的心高氣傲嗎?

時間 2021-05-14 18:49:07

1樓:

並不會,pku 法律,同場面試的時候遇到清人復交政,都會緊張(當然我比較水),p大的頂級學生比較傲氣,中下游的傲氣早就被碾壓沒了。

2樓:

老東家在紐約周邊,起薪還可以,在金融業鄙視鏈上游。常有清北復交校友轉彎抹角找我內推,其中以投行小黑屋做模型的寬客(quant)為多。礙於朋友面子和對清北人基本功的信任,我基本上都會幫忙。

結果這些人來了公司面試多半涼涼。一大優點:基礎知識紮實。

三個弱點:英語口語塑料,缺乏市場感覺,心高氣傲讓潛在同事都覺得不好相處。當然清北真神不會畢業後去投行小黑屋做模型,不找我refer也可以拿到面試。

3樓:誰人能明白透

醫學背景的

上午剛經歷了一家醫藥類外企的第二輪面試:群面不存在大公司傾向於要非名校的

因為……

一桌子幾乎全是北大的碩博士

另外兩桌也差不多

也有一兩個協和,上交的同學

……作為面試者也沒啥心高氣傲

大家都很nice

一上午感覺學到了很多

就算沒進也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而且今天也算感受到了北大不是加分項,而是及格線,想想有啥可驕傲的呢

4樓:

剛好最近在找實習,沒有絲毫心高氣傲的感覺,甚至感覺要失業了

不過之前在京東面試的時候,面試官說的一句話令我感到很吃驚,他說:「你這個經歷已經比一部分研究生還豐富了」……

而我只是清華中最常見的那種人,成績不突出,科研不突出,社工不突出,外貌更不突出(逃

所以我想表達的觀點其實是:

在清華裡被各路大佬血虐幾年之後還能保持心高氣傲的真的不多,因為你總能找到在某一方面比你強、值得你學習的人,大部分的清華人的真實想法是,「我為什麼這麼菜…」

不過出了清華才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有點用的。而這中間的差異其實也正是清華帶給我們的高平台和高眼界導致的。

(可能有些偏題)

5樓:Wendy Chan

講真,沒有心高氣傲,倒是會一遍遍自我懷疑,然後重新鼓起勇氣。不管大家是否出身名校,一定要對自己說:面不上的單位都是不適合的,沒有緣分;競爭對手很優秀,不要害怕,說明自己也很優秀,所以才有機會一塊兒競爭。

6樓:

我就說說我看到的。

我媽媽是公司裡負責招聘的,她有時去各大院校的招聘會,也會帶上愛湊熱鬧的我,我在大學也沒啥事,就請假跟媽媽一起去了,但是我自己的交通費和伙食費都是我們家個人掏錢!

去本科院校招聘時大多數是這樣,看了公司簡介有意向湊了過來,說,你們公司在哪啊?有宿舍麼?然後才談自己的應聘意向。

好像顯得是他高高在上,去哪個公司他說了算,每個公司都是搶著要他似的。不只這乙個學生這樣說。

去專科院校招聘,學生們也是看了簡介,過來投遞簡歷,介紹自己的專業能力,等招聘人員收了簡歷並且有意向用他時他才問了公司生活方面的事務,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討喜。

今年研究生考試後成績下來了,有人考上,有人沒考上並且不準備二刷,這時我媽公司又去參加一輪新的招聘會,主要招聘的就是這些沒考上研究生的或者根本沒想考研的本科生。

回家跟我說,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啊,這些本科生下來工作可能連專科生都不如……

7樓:

想多了,在同乙個層次上,用人單位永遠比應屆生強勢。

題主所說的「更願意招聘非名校畢業生」的單位,本身屬性就比較LOW,具體地說,就是在薪資、福利、戶口、編制、工作強度這幾個維度上全面達不到名校畢業生的預期。大凡有一項能夠達標的用人單位,出來招聘都是很硬氣的。

比如當年的人民搜尋,到清華招聘的時候,什麼宣傳都沒有,展位都是我們臨時給拼起來的,人家就拿A4紙列印了三個字「有戶口」貼在攤位上邊,就有一大群清華學生排隊投簡歷。

我臨近畢業找工作時最硬氣的一次面試是北京一家企業,號稱有機會解決戶口的那種,先後和人力總監、業務總經理談笑風生了幾波,氣氛很良好,出門後人力小妹讓我填個表,裡邊有一欄預期薪資,我寫了個起薪2萬5,然後人力小妹一臉驚詫地問我這麼寫的依據是什麼,我說我手裡還沒拒掉的OFFER裡均價就是這個,看你這個表情我們沒必要再談了,然後就走了。但是要知道,我手裡還沒有OFFER的時候,見用人單位還是很謙遜低調的。

8樓:湄子醬

(非清華北大畢業生,但我是牛津的,應該也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吧)

並沒有。

天天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之後還是心驚膽戰,一方面害怕自己表現太渣給母校丟人,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表現的太鋒芒畢露,被人議論,然而很多時候還是會被人議論。

大多數的情況其實是他們覺得你心高氣傲,一上來就貼了乙個這樣的標籤,然後再找到你的某些行為,證實自己的想法。可能你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某些同事/領導:「果然是名校畢業的,這麼驕傲/愛顯示自己。

」比如昨天領導叫我進會議室,給乙個新招來的小姐姐講我最近在做的東西(我對陌生人說話的時候,由於不了解對方的理解能力,習慣性的喜歡把事情解釋清楚,於是講得比較細緻),講了大概不到五分鐘我就走了。

本來我覺得這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並沒有多想,結果今天領導:「我知道你名校畢業,工作能力強,有一些小驕傲,但是人還是要謙虛一點,不要總想著顯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更新:後來沒過多久就離職了...

所以呢,什麼樣學校的學生請去什麼樣的企業,去了麥肯錫、微軟、摩根史坦利你就會發現身邊都是跟自己一樣學術背景的人,自然就沒人議論你了。不要去小企業從基層做起給自己找別扭。

然後既然目標是麥肯錫、微軟、摩根史坦利,那找工作的時候也心高氣傲不起來,都是「求菩薩保佑讓我過一面吧」這樣的心態吧...

9樓:尛脾氣o

也不是必定很好吧,北大還有賣豬肉的呢。但大部分出來都不錯,當官的能在中心部委,做生意的也能在企業高層。可以說上了名校就成功了一半吧,但沒上名校,自己支付艱苦的盡力,也能成功。

對,社會就是這麼實際,你有必要面臨。首要送你兩句話:

榜首句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第二句是:再好的草原也有瘦馬。

這裡是乙個三流大學生的故事:

storyid=724我不想對這個問題講得太多,可是我想通知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把專業練好了,相同有長進。

路是你自己挑選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看著辦吧。

10樓:趙立然

小隱於野大隱於市;那些清北的優秀觀很多只是迎合優秀量產優秀;有多少能做到張藝謀金庸司馬遷曹雪芹玄奘的水平;我來自縣城在大城市讀書工作,我看小時候羨慕的大城市娃的各種奧賽得主鋼琴十級也沒多好,也都是走形式;

11樓:

為什麼我遇到公司HR會說,「怎麼感覺你們XX學校的學生,面試的時候這麼慫。。。」

我只好尷尬地解釋,因為平時在學校,被各路學神虐慣了。。。

當然也有可能我參加地是「假」面試。。。

12樓:販坷垃的王大錘

最近剛忙找工作,一介學渣哪敢心高氣傲。

像我這種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大部分可能都是沒有研讀的失學兒童吧,想要直接工作的大牛還是比較少的。

想搞程式設計,但乙個ee的虛啊,跟貴系比不了啊,上面還有碩博的人壓著,自己也學藝不精,還錯過了秋招……

完了要失業要簡歷斷檔要無顏見父老要自刎……咳,有點過了。

忐忑不安地去了春招的招聘會,看到個沾邊的就投簡歷,心裡還想著會不會全被刷下來,到時候自己又該怎麼辦?

結果還是陸陸續續收到了面試通知,也是忐忑不安地乙個個去面。

結果心態轉變得也很快,剛開始還是「你能給個工作嗎我做牛做馬都行」,後來慢慢變成「待遇怎麼樣能給多少」,再到「這個公司地段不好,不喜歡,這個公司氛圍不好,不喜歡」,當然以上都是心理活動,不可能直接跟人這麼說的。

有offer後就開始拒不想去的面試了……

前面說心態在「我怎麼這麼diao我怎麼這麼渣」之間變化跟我可能不太一致,我就從沒覺得自己diao,只是一開始覺得別人都會認為我渣,但最後發現「居然有人認為我不渣」。

有口飯吃就行,飯好吃就再好不過了。

心高氣傲,以前沒有,以後大概也不會有。

我是不相信我會比其他985、211院校的學生好的,真的。

13樓:

我是北大的在讀本科生。

看到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有一點感觸的,雖然我還沒有開始找工作。但是心高氣傲這種心態絕對沒有在我身上體現。因為大牛太多。被碾壓的已經開始懷疑智商懷疑人生了還怎麼心高氣傲。→_→

14樓:

題主換個角度想想,連自己都知道自己鎮不住清北學生所以不招的公司,會是什麼樣的,清北會有幾個人願意去呢?所以題主說的這種公司可能與清北就是平行線,沒有相交的。

15樓:浙江菜

作為乙個p大文科本+社科碩…我表示…心高氣傲不起來。

找工作的過程,一直處於否定自己+鼓勵自己的迴圈,我群面碰到人大、央財的同學也會緊張的…

在乙個周圍人比你優秀還比你拼的環境中,只有默默努力,哪來的心高氣傲嚶嚶嚶!不過有時候自信點還是需要的啦好嘛。。

16樓:

就我實習的經驗和日常遇到的人來看,我覺得清華和北大應該分開說不能統共概括為傲氣什麼的

清華給我印象一直比北大好

經過各種實習,初步總結是北大一些學生,真的是沒有職業素養,比較惹人討厭,以及自己以為別人看不出的自私

17樓:無為

多年招聘經驗,面試大量名校人選,也常到清華等前十名校進行校園宣講。工作中、生活中有很多清華、北大這樣名校背景的朋友。我的感覺,這個群體首先智商確實高,無論玩遊戲還是工作中對數字、邏輯、分析能力較強。

其他,把優秀作為一種習慣,追求和行為維持在一定的標準上。至於是否心高氣傲,我這樣理解。有傲氣的人跟學校背景沒有直接關係,跟人的修養有關。

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水平決定了不同的視野和認知,目標高遠更有可能取得不凡的成績。光環或者偏見只有在尚未了解的情況下存在。

18樓:公孫伯敖大人

說真的,離這種導師越遠越好吧!對學歷的自卑繼而扭曲對學歷較高人群的貶低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我雖然不算是什麼名校畢業生,起碼也是一所985,畢業後在過的一家公司裡,同事主管全是二三本的,所以在學歷方面我也一直很低調,很少提及自己的母校,可就是這樣,你進公司那一天,簡歷上寫著你的校名的時候,那些學校不如你的人就都在盯著你,只要抓住你哪怕做的一丟丟不好,他們都能獲得「985出來的人不過如此,還沒我做的好的快感」進而給你貼上「眼高手低」的標籤。

然而,起碼我可以離開這樣的環境另謀出路,可是那群曾經的同事,卻只能在嘲笑名校畢業的新人中苟且著。。。

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難,還是老師去清華北大教書難?

堅韌自我 去清華北大教書簡單,因為清華北大教書需要你有個好的科研成果和博士學位。而這兩個東西受個人經濟條件影響遠大於個人智力努力。我身邊就一些寧諾畢業英國高校博士回國清華任教的例子,家境不錯。 一夜沒睡 去北大教書難,現在招收條件很苛刻,我是211的學生,我們學校的老師條件都是兩個不同985的學歷才...

清華北大有很渣的學生群麼?

北大資訊科學技術學院2018年畢業張姓博士,同年光華博后 在有異地女朋友A的前提下,與另一女生B交往同時兩邊多次欺騙與隱瞞以維持關係,並在期間出軌C女生 我跟清華的學生約過p 想知道清華和其它大學的老師的區別,去聽過幾節課,期間認識了乙個工科男,看起來是老實人,認識久了發現他閱女無數,後來跟他發展為...

清華北大搶狀元的意義何在?

高賽昂 這事兒本質上是中國千百年以來的狀元崇拜。最好的辦法就是有關部門直接下文,學校和各地宣傳稿件中嚴禁出現狀元字樣對違反者追責,包括但不限於對一把手進行行政處分,減少撥款等。控制了狀元崇拜後,這事兒自然就沒了 迦樓羅 清華和北大,到底誰是第一?一直以來,都沒有絕對的說法,因為雙方各有千秋,無論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