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的很難嗎?為什麼我乙個大一的學生感覺不到?

時間 2021-05-05 22:58:14

1樓:葉紫

因為你才大一,我大學的時候也沒覺得,上班都5年了,我都感覺一直屬於缺錢花的狀態,也可能是掙得越多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關鍵是每年報班學習花錢還是蠻多的,還不一定有時間學,現在想想上學期間那麼多時間真的是浪費了,多學點技能類的證書還是很有用。而且剛畢業的時候一定要擺正心態,其實工資不一定時刻都會和能力經驗成正比,很多時候是達不到預期的,但只要能學到有用的東西就去幹。時間長了能力強了輪到你能挑公司的時候,工資的主動權你才有可能掌握。

2樓:歌吟

同大一跟答主分享一下我今年六月份的生活吧。

這學期全部線上授課和考試。爸爸媽媽已經復工,弟弟今年3歲,幼兒園沒有開學。

真是一段令人崩潰的日子,我至今都難以想象我是怎麼熬過那幾個星期的。我本身不是特別喜歡小孩子的人,弟弟還小,而且很調皮,從來不肯自己乙個人乖乖地玩玩具,要撩著別人跟他一起玩。雖然臨近期末課程稍微沒那麼多了,但是考試也安排在六月,隔幾天就考一科。

每天的白天,我都是弟弟的吵鬧和干擾中無法好好聽課,本來就是備考最緊張的時期,卻又因為這樣的原因聽不了課,心情非常沮喪痛苦。或許我弟弟也是,哥哥脾氣不好,又不肯好好跟他玩,他也不開心。

晚上是我最焦慮的時候。我本來也不是高效又自律的學習者,晚上又要重新學習白天的課程,又要對即將來臨的考試複習,非常痛苦,好多次都是揹著揹著就崩潰了,高三的生活都沒有那麼讓人失望過。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生活的艱難同樣並不相通,希望題主不會覺得我們吵鬧,這只是普通的大一生活在疫情下的寫照。

3樓:枝繁葉茂大韭菜

嗯大一的時候我也曾經是個快樂的青年。。

成績不特別糟糕,不用為錢煩惱,想吃啥就買,看看劇,看看手機,想想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一天天的就幹這些事兒,能感覺到生活很難才怪了。

但是到了大三,尤其是下學期末尾,就大不一樣了。快畢業了怎麼辦呢?考研還是工作?

要是已經有保研資格自然不慌張,但要是沒有,就會開始焦慮。班上的大佬們都已經保研了,身邊的同學考研也複習得七七八八了,奔著畢業就工作的同學早就已經做了實習,參加學校活動拿獎什麼的,簡歷寫得滿滿當當。再看看自己,保研指定不行,考研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要是一戰考不上,想找工作又沒有好的剩下了,一畢業家裡指定不能再給自己生活費了,那要是幹啥啥都不行咋辦,要不差一點的工作也湊合湊合?

然後畢業就職,這時候的你大概就能體會到作為乙個社會底層社畜有多難了。

當然家裡特有錢的話生活還是很美好的。成績特好,人也特努力的話,運氣也不會太差。

4樓:

生活真的難,如果你覺得不難,或許你是個很厲害的人,又或許你的父母把你保護的很好,教育的很好,既然感受不到難,就好好珍惜先在快樂的時光吧

5樓:雲嵐風影

等你到大三左右就可以感受到了,大一還在剛入大學的興奮中,大二是初成學長學姐,最有責任感的時候,到了大三,大學生活快結束,你就會考慮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了。

6樓:笨笨牛

又乙個「何不食肉糜」類的問題。大一學生感覺不到?我有個辦法馬上讓你感覺到——讓你父母把你生活費停了,一分錢不給;從這學期開始以後的學費自己解決。

7樓:好大乙個非主流

我第一次感覺生活很難是考研失敗的那個假期,第二次覺得生活很難是考研二戰的那些日子,第三次覺得生活很難是和女朋友分手的那段時間,剩下的,快快樂樂開開心心沒什麼難的

8樓:木七禾

可能因為每個人接觸到的環境、人是不一樣的,又或者是因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樣,自己與他人適應環境的能力不一樣,還有自己的性格原因等其他各類因素都會導致自己與其他人的感受出現偏差。

談談我自己的感受。在我剛入大一的時候感覺挺迷茫的,因為各種社團的事情還有一些學習上的事情每天都要忙到很晚,乙個星期下來感覺很累,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但又覺得很忙。但到了後面,規劃好了時間就感覺還好。

我覺得哈,大學剛開始階段,還是要想想自己的目標,比如,以後是考研還是工作,像這類的目標,然後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前進,生活就會變得充實。

9樓:陌燃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帶專生乙個,專業也是隨便選的。大二競選上了學生會部長,後來覺得沒什麼用,就還是找了個兼職做。期間白天上課,下午沒課的時候去打工,下午班一般都是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才下班,很多洗澡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這樣做了有半年離職了,中間還有寒假的乙個月也在做,也有過早上五點起來下著雪騎電動車十公里上班的經歷。

再說說我的實習單位,某機場的地勤,校招時跟我們說可以安排培訓考廊橋證轉崗,做二休一,也安排了宿舍,水電自理,然後一幫同學就去了。結果去了發現「做二休一」,其實是指三班倒,乙個班次十二小時,就是上乙個白班接著乙個夜班這麼來回倒……完全打破你的生活規律,工資也是按照當地的實習生最低時薪算的,宿舍水電費也是按照工業用收費,宿舍附近最近的菜市場在九公里外,吃飯全靠外賣。這樣的單位你能待的住嗎,機場也不是什麼小單位了吧,但就是不把實習生當人。

所以決定接了本,至少可以有一點點自己選擇的權利。因為很多時候真的是沒得選,有了本科至少還有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編的權利。

我還記得我這屆中考減招,只有一半的學生可以上到普通高中,剩下的只有去了職高,並不是說職高就不好,而是競爭太激烈了,本科學歷嚴重縮水,想確保有好的發展前景靠什麼,除了工作能力就是學歷。所以很多人考研,也是因為在職場上受挫了才意識到競爭不過那些211,985等大學畢業生,只有考研才能增加競爭優勢。

社會只有真正踏入過才能體會到那種感覺

10樓:許七安

鄙人初一回答可能沒有深度

是的,真的很難。

到了社會你就知道有多殘酷。

以前的定律也總會被打破。

學歷覺得基礎,能力決定提公升。

如果你感受不到

你可以加入各類QQ群

做個兼職

參加社團什麼的

感覺不到就是閱歷比較……

11樓:凱蒂貓旺仔

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接觸到社會。

你現在的一切還是靠著父母的給予,當你到了社會上沒有人會因為你去遷就整個工作進度,你也不能在厚著臉皮問家裡要貼補。

12樓:

因為大學生被保護的太好了,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

大學去醫務室開個藥你看看多少錢?去食堂吃飯和外面差多少?你一年的住宿費用是多少錢?

把你的生活費改成工資,我給你開1500乙個月,你出了校園能活好嗎?

13樓:小慧慧兒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有的人的生活得十分輕鬆快樂,有的人的生活確實有些堅辛,生活總有酸甜苦辣。感覺不到,說明你是個十分積極樂觀的人,很棒的!

14樓:fascinating121

大一應該太美好了吧……

大一你剛進大學,父母還會付給你每個月生活費,因為剛進學校剛和同學相處所以沒什麼矛盾,你發現大學每天的課比高三要少很多,壓力也小很多。不需要為生計發愁,也不需要為人際關係發愁,每天只要好好生活就好了。

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問題,但是我們從小不就知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嗎?我們沒有辦法顧及天下,不如先顧及一下自己。等到了大四你會發現無論哪一方面,只要你從大一堅持下來的愛好、閱歷都會對你有幫助。

如果真的很安逸,那就開始讓自己變優秀吧!

15樓:他叫高髙高

很簡單,你還沒進入社會。是否進入社會的標誌是:乙個人開始依靠自己的工作養活自己的時候。當然生活的難易程度,也與你的所處的階段有關,是階段性的。

16樓:胖虎

正常,我大一的時候也是感覺不到,等你畢業實習或者真正長大懂事了就會知道了,你可以自己算一下,工作後每個月的工資(前幾年不會太高,實習乙個月一兩千都正常),每個月需要的花銷(房租,吃喝拉撒玩樂錢,水電費,生病的花銷),買房需要多少錢,需要你幾個月的工資,還有買車,給父母買東西,以後有了孩子的花銷…………

17樓:碎夢

大一大多數人都會迷茫,沒有目標,很正常,二八定律,你就做那百分之二十的人,目標自然就出來了,最後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8樓:雪花欣語

生活不易,你感覺不到是因為時候未到而已,等你畢業那年,你會感概現在的自己很天真。第一就難在工作,大學時以為工作很好找,覺得自己畢業了就可以找乙個對口的工作掙錢,然而事實是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們教育行業哎,很多任務作都有銷售性質,現實讓我懷疑人生

19樓:薄荷檸檬茶

生活很難,等你大點了可能就知道了。

我大一的時候也不太能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大概是那個時候,每個月的生活費有父母給,學習上不太貪玩也沒有什麼大問題,除了吃吃喝喝,好好學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做。

到我這個不尷不尬的年紀,雖然沒有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地步,但也是日益體會到生活的艱難了。

24歲,還在讀研,不太好意思向父母伸手要錢,但是又總是不時受到父母的接濟。和我同年齡階段的,都已經能夠掙錢養家,過年回家還能給父母錢了,而我,就只能看著,心裡是無比的難受。想早點掙錢,別說要給父母多少錢了,就先好好養活自己就好。

你要是想體會一下生活的艱難,那你就去做做兼職之類的,感受一下掙錢有多麼不容易,可能你就能體會到生活的難處了。

不忘記生活的艱難,先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不要著急,日後總是能體會到的。

但,就算生活很難,我們也要積極向上的生活,有苦那必然還是有甜的。

20樓:Emily

大學的生活是美好的,幾乎是你整個人生中最愜意的一段時光,一定要珍惜。在中國上大學,很多是父母給學費,生活費,學生就純屬花,不夠家裡都會給(大部分人是家裡給,一部分人需要自己掙生活費),所以感覺不到掙錢的辛苦。即使做了一些兼職,也不會覺得辛苦,因為那是體驗工作,兼職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工作,等你畢業後幾年,你會覺得掙高工資會很難,而工資的增加永遠趕不上物價,房價的增速,所以生活會慢慢越來越難!!

21樓:和貓

大一啊。。。等你大二做課設,大三去實習或者準備考研,大四準備答辯,讀了研究生,堪比三年高三,畢業後去找工作,還要接受親戚們的催婚。。。你再回來問這個問題(手動狗頭)

22樓:小檸檬

生活的艱難與否,取決於你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看待事物的心態。所以,這與你是否處於大一階段的關係並不大。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生活是否很難的問題。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 生活的艱難有時是因為它的階段性變化。由初中的自由自在到高中的壓力劇增(只是乙個我個人的例子);從孩童時期的無憂無慮到現在的有所顧慮,逐漸開始考慮我這樣做會讓別人怎麼想、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影響。

這些事情的複雜度在一點點的增加,可以說是有點難的事情,因為這畢竟是階段性的變化。但我不會把它完全等同於生活很難,因為我能夠適應這種變化,能夠很好地與這種改變共存。

所以,為什麼有人覺得生活很難?是因為無法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自己難以與改變長期共存。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的艱難與否,取決於個人的適應能力和心態。

大一的學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也許是因為題主的生活環境比較好,以及學習壓力相比高中大大減輕。其實,覺得生活不難,並不是一件需要過分擔心的事情,即使外界環境真的使題主生活變難,乙個優秀的人、乙個抗壓能力好的人,是不會把它理解為難事的,而是會理解為讓人躍躍欲試挑戰。

放棄乙個人真的很難嗎?

耳畔清風 提起這個我至今都會有些傷感。但現在已經習慣了,甚至如果重新給我機會,我可能也會選擇放棄和遺忘。沒有在一起,可能真的不適合在一起,那些所有的喜歡,也許只是迎合了自己當時的心境和需要。 其實是不難的,好像是攢夠了失望離開,又好像自己突然的放棄了,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開始沒有感覺了,就人很奇妙,...

同志找乙個真心的男朋友真的很難嗎?

王葉蘊 人呀未出社會的時候是最簡單的,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長久的同志情侶很多都是年輕的時候比如讀書的時候就在一起了,或者工作沒多久,等到年紀大了容顏老去,性激素下降,人顧慮多了,警惕心重了,對別人要求也越發苛刻,就很難再與別人發生交集了。另乙個就是真心真是太難得了,大部分基佬都只...

同志想找乙個合適的人脫單,真的很難嗎?

線香花火 不難,我朋友18年聖誕節覺得孤獨,下了小藍,發了自己的動態,找到了清華一位超級牛批的學霸做男朋友。當然朋友自己本身也很優秀 兩個人從交流到面基10天左右,15天左右確定關係。所以,可以借助blued這些軟體交友,填寫資料這方面可以搜一下 怎樣填寫blued資訊 這種問題 想要什麼樣的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