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高階口譯需要準備什麼?

時間 2021-05-14 09:56:32

1樓:蔻蔻愛

馬上要考試了!到處看考試經驗貼!

分享一帖,大家加油!

什麼!?聽說你也被高階口譯虐成了狗!(內涵葵花寶典)2019.4.27更新兩周備考貼!加油啊考友們!

希望有幫助!

2樓:二百二十二

如果是想以應試的姿態來對待高口,如果對自己的英語還是有一定自信【畢竟不自信的話也不會報高口是吧】,以自己實踐來說。

1.筆試。確實可以不用上課,但需要在考試前做真題。三個小時的卷子如果沒法一次性做完,分成乙個半小時乙個半小時的做。

上半場聽力可以不用每句話都聽懂,但是關鍵字詞和大致意思需要理解。但新聞那一塊要死摳細節。

閱讀個人基本沒有再額外背單詞【其實高考過後就沒有用心專門背過了】,但是卻能保證每篇都看得懂大概。因為我個人閱讀速度還算可以,所以每次都是看完文章再做題的。

下半場建議先做翻譯,之後再做閱讀。

2.口試。大一筆試通過仗著年少無知還有三次機會,抱著去探探情況的心理參加了口試。

沒有系統練過,結果考試時看著就坐在對面的考官緊張的半死,頭腦一片空白,眼睜睜的看著他在不及格那裡直打鉤。

第二次機會因為當時正忙著準備其他事情所以沒有報考。

第三次終於再報。花了前後倆禮拜的時間匆匆看完了口譯的那本書,認真練完了近五年的真題和口譯書光碟裡的題,睡前聽個十幾分鐘英語到睡著。

今年11月考的,口試的話題是對於嘀嘀打車的看法,英譯中一篇是中澳關係,一篇是誰在賈伯斯去世追悼會【?】上的講話,中譯英一篇是博鰲經濟論壇的演講,一篇是營養失調之類的演講。

口試還是偏重於各種演講,和書上的原文偏離越來越遠,但時效性和政治性依舊很高。

在考試時就覺得自己狀態很好,也看到了老師給我的打分,因此這回一定是能拿到證了。

我不覺得自己是個英語特別厲害的人。傳說高口百分之三的通過率如果考慮到一人能考四次其實百分比一定會大幅提高。身邊同學也都是筆試一下就過,在口試那裡卡一下。

總結:1.做真題。甚至可以把背單詞的時間省下來做真題。單詞可能在筆試時有用,但口試時你能冒出來的真的只有那些深入人心的中學詞彙。

2.沒太大把握和壓力的話參加兩次口試。第一次甚至可以不準備,第二次熟悉流程調整心態以後再考。

再次宣告僅對應試有用。

如果想要真正提高英語能力,靠的還是長期積累。

3樓:程亞麗

前邊的答案都不錯,概括一下:1,教材很重要,特別是口譯的教材,考試真的可能會碰上原題,要練到非常非常熟練;2,關注時事,常用的那些表達要知道;3,個人感受,考試一定要放鬆,當時我考試的時候就是因為太緊張,全身都在抖啊抖,八段話抖到第4段才完全放鬆下來。

4樓:高昊

綜合學校裡所見的各種例子,我覺得應試、考證這種目的性比較強的還是直接報個班吧。

實力是得靠慢慢積累的,但是考證的準備還是時間跨度越短越好,越穩妥越好,盡快拿下,別拖。比如找個正規的機構報班,花個小半年突擊一下。

5樓:zhengkl

我本科是英語專業,大三考的高口,筆試輕鬆過了,最後敗在了口試。總結教訓發現自己真題沒少看,平時的閱讀積累也足夠,口語練習也常做,最後的短板其實是在時事上:高口和考研英語寫作以及考研政治一樣,每年國內(特別是上海地區)的重大時事極有可能體現在考試中,其中又以體現中國對外交流成就的時事為重。

比如今年的時事,我猜深圳大運會是乙個重點,京滬高鐵是乙個重點。

最後,口試部分表現得輕鬆一點,對考官禮貌而不諂媚,他們比較喜歡這樣的考生。

6樓:何田

真題可以拿來練速度,練筆記,練聽力,熟悉考試;筆譯考試的三本書挑重點看,有的當作知識拓展就可以;口譯考試就看教材,來回的聽聽記記。其他的就看看雜誌新聞當作積累以備不時之需。

請問如何備考高階口譯?

雨荷在香港 能力遷移 連點成線 因為口譯我沿用至今的3個技能高三保送確定之後,就開始準備自學考過上海市高階口譯,用書 過去5年真題 模擬題 計時做題,當做考試模擬,控制速度,保持手感 口試練習 主要用真題,自己錄音,然後聽自己的語音語調和語速,對照答案看能不能踩點得分 實戰口譯 林老師寫的,就是那個...

高階口譯,中級口譯,BEC報考哪個好?

Huahua Heather BEC可以說是商務版的雅思考試,所以側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考察分值也是一樣的。所以依你四六級的成績而言,可以選擇考BEC,難度不大,BEC中級相當於六級再高一點水平吧。但如果是想彌補口語這塊,並且想以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還是建議考口譯,尤其是高階,含金量高。 Think...

理工背景 高階口譯 發展如何

韓佳佳 不理解題主是想成為懂英語的人裡最懂機械的?還是懂機械的人裡英語最好的?英語只是一種工具,機械行業也是最基礎,技術非常成熟的行業。我很難想象這兩個能擦出翻譯的火花。珠三角聚集很多的製造行業,模具行業是最為基礎的一環,同時門檻也很低,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做出口業務的公司會對商務,銷售,專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