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意識形態化 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12 18:56:34

1樓:會猜拳的小叮噹

我聽過溫老師不少講座,也買過溫老師的書看。我就大致說下自己的理解。

政治因為其需要,需要對事實進行加工,去意識形態化就是把加工後的事實,盡可能還原。溫老師曾說過意識形態沒錯,意識形態化不對。乙個名詞會有很多釋義。

但是溫老師的去意識形態化,我認為並沒有那麼難以理解,我稱其為一種內斂官方化的發聲手段。我認為的意識形態化就是某個主體基於其意識形態對客觀事實予以加工。

搞清楚溫老師自己所說的意識形態化。才能明白其所說的去意識形態化。

一家之言,看看就好,比起去意識形態化,我更希望有人能講清楚什麼是意識形態化。

2樓:一縷清風

「格物致知」

事物的發展都有自身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轉變。

拋卻附加在事件上的人的偏見,就事論事。

這不就是看問題的基本常識嗎?到今天卻引起熱議……

3樓:無心道人無恥之徒

"去意識形態化"是什麼意思?

比如,中中國人的現代婚姻關係,應該重新表述。

應該這樣表達=中國社會的婚姻關係發生徹底的革命,男女之間是朋友加合作夥伴的、共同發展、共同利益的關係,看看,多麼完美的陳述。

知道,預設了啥?

4樓:黃彥臻

我其實很贊同。

拋磚引玉吧。

東亞文明自古都是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的天性就是懼怕風險所延伸出基於樸素唯物主義的實用主義所以是中華文明選擇了馬克思唯物主義。

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核心原理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但是認識世界的前提是世界是可被認知的。所以東亞文明很難幻想出超越已知客觀存在的存在。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複製很強,但創新不足,而許多學科的創新都是建立在超越已知存在的猜想上的。

在基礎物理學發展停滯近百年的今天,似乎不可知論,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形上學,都應該擁有他們各自的舞台,或者說,他們可以匯聚成乙個全新,大一統的理論,來指導我們這個世界。

可能站在巔峰的,是中庸之道吧。

5樓:此名為網名

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即使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大體相近,也會在語言上有所辯駁,最終體現的是雞毛蒜皮地在語言上糾正句法,用詞等等。

從結構主義語言學上看,無非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認知結構下,對於由於相同符號帶來的響應不同,即不同人對相同詞句的能指的認知不同,從而導致了對其所指的爭議。

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完全從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定義出發,從字面上考慮「去意識形態」,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意識形態深入我們的思維。可以理解為,意識形態就是一種意識的狀態,對於有一定世界觀,價值觀的人,都是有一定意識形態的。

如果真的去讀一讀溫老師的書,可以理解他「去意識形態」,指的是去除主流意識形態(感覺某位答主提到的「政治正確」有一定參考價值),去除原本我們社會在我們社科教科書裡貫徹的關於社會主義制度和與之相關的各種概念框架下的思考方法,完完全全的純粹從出現什麼樣的問題,遇到問題怎麼解決的角度考慮,而不是將其納入傳統的關於制度,道路,改革,左右傾向等的話語體系中解釋,然後將其轉化為我們的意識形態,或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材中的話語。

6樓:xwh1961715

我認為。

首先得了解"意識形態"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本質是"人們在意識上認為,乙個人要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就是乙個什麼樣形態的人"。這就是意識形態。

比如,我們在意識上認為乙個人在公眾場合高聲喧嘩是不道德的,這是道德意識形態。

再比如,我們國家前幾天上海私立學校也要搖號,而不像美國那樣不搖號,體現的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性質。這是政治意識形態。

所以,去意識形態,就是少去設定一些誰誰誰怎麼說怎麼做,就是什麼什麼形態的人,這些條條框框的價值性限定

7樓:

要理解「去意識形態化」,就要理解什麼是意識形態。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群人往前走著。

這時候有乙個人在後面喊一聲:帥哥。

前面的人群中只有乙個人轉過了頭來。

「喊」與「轉頭」形成了一種身份達成的過程。

當那個人轉過頭的時候,他就認同了自己「帥哥」的身份。

意識形態就是要確認「你是誰」。我們常以為自己是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實則忽視了這種身份確認都是一種意識形態建構的過程。

你是丈夫,你是警察,你是英雄,你是中中國人等等。

在這種意識形態的建構過程中,通常有兩種手段。一種是強制性的,比如軍隊,監獄,法律。另一種是灌輸性的,比如藝術,體育,大眾傳媒。

強制性的好理解。

中國憲法賦予了你中國公民的身份。

灌輸性的不容易被察覺,卻比強制性的更加能夠發揮作用。

試想,你在說你是中中國人的時候,你會基於法律條文來證明嗎?一般不會。

但是你可以在奧運會決賽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公升起的時候熱淚盈眶,為自己是個中中國人而驕傲。

意識形態無所不在,並非貶義,主要看使用。

法西斯的意識形態作用使其成為惡魔。

主旋律電影的意識形態作用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意識形態是工具,而非目的。

「去意識形態化」則是要將這種意識形態建構的內容剔除。

比方說:女司機是馬路殺手。

這就是意識形態的乙個壞結果。

很多人會張口就說這句話,隨意使用這個結論。

這是長久以來在人們心中形成的一種偏見。

去意識形態化就是要破除這種成見,而是從男女的生物性差異出發進行科學性的研究,不讓判斷被成見所左右。

在內卷無法阻止的情況下,如果給高中教材增加大量大學課程的內容會怎麼樣?

8樓:謙和

意識—是主觀的。去意識—那就是客觀唄。

當我看到你的問題,不去評判那位老師講的好壞,也不去考慮這句話對否,而是去了解並研究這句話的意思,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客觀的,也就是你老師說的「去意識形態化」。

也就是說,如果要研究某課題,或者是某問題,或者是某事物。在研究之前,如果你已經對他有了你的主觀判斷,或對或錯或好或壞等等。那麼你的研究將失去一部分意義。

因為你的主觀已經佔據了你的判斷,即便是你去研究,那麼研究出的結果,也很可能是迎合你的主觀意願的結果。也可能會因主觀意識的左右而得到乙個有偏差的結論,甚至是錯誤的結論。嚴謹的講,只是可能。

9樓:爆炸boy

他說他研究社會科學要「去意識形態」,這是十分可笑的。意識形態這個東西是不可能不考慮的乙個因素。

什麼是意識形態?就是人對各種事情的看法。社會意識形態就是社會中的人們對各種事情的看法。

你研究社會,這個東西你能不考慮嗎?比如研究蘇聯解體,就必須要考慮當時蘇聯民眾對社會主義的看法。把這個都去了你還研究什麼。

10樓:老吳愛說話

所謂的「去意識形態」,就是說,你們文藝復興以來建立的文化規則和社會基本意識都是不必要維持的,就算沒有你們自文藝復興以來鬧騰了很久的社會基本價值規範與社會組織原則,我們也是能夠發展現代文明的,而且還發展的更好。

瞧,我們讓13億中中國人脫離了貧困,讓中國這個農業國家實現了工業化,而且在高科技領域使你們都覺得警惕,而且我們的犯罪率也很低,社會比你們更加穩定。這一切都建立在沒有全盤接受你們文藝復興的文化成果、甚至反對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的一部分成果的基礎之上。比如說你們推崇市場自由,我們不認可,你們推崇言論自由,我們不認可,你們推崇民選,我們也不認可。

既然我們也是能夠發展起來的,這就足以說明你們所堅持的那種社會普遍接受的價值觀與組織、行為規則——也就是「意識形態」是毫無必要的。

11樓:餘化

去意識形態化在溫老師這裡的意思是,很多經濟問題和社會群體行為,存在著不為意識形態所區別的共性,這些現象可以用最普通經濟理論解釋,並不需要用意識形態方面的區別掩蓋其共同本質。過多摻入意識形態因素,就會掩蓋問題的本來面目,錯誤地解釋問題。這種錯誤解釋不但無助於認識問題,更在實踐中防礙解決問題。

去意識形態並不是否認意識形態對現實的影響,而是指不要過渡擴大意識形態在解釋問題的界限和作用。

溫老師的例項應該是,中國把私有制引入經濟構成後,由於資本集中引起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生產過剩,並不因為我們稱之為產能過剩,就與西方典型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經濟危機完全不同。

12樓:黃瓜山

去意識形態化是乙個人所做的研究具備科學性的必要條件,科學是評判研究的至高標準乃至唯一標準。沒有人會承認自己的研究不科學,也不會有人承認自己的研究意識形態化。所以,所謂意識形態化提出的時候,注定陷入爭論,這是正兒八經地爭話語權!

必然有不同的解釋。

題主問溫提意識形態化的時候是不是本身帶了某種意識形態,但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預先持有某種意識形態……這是個套娃問題。深究下去會有太大成果,建議不要太過糾結。

讓我們忘掉意識形態化這個詞,單看溫說了什麼。他說的是,國內外有兩幫人價值先行。一幫人預設西方那套理論是對的,選擇性看資料,不做調研;另一幫人,出於zz任務要求,專心給解釋。

溫認為,這不是幹事實研究的恰當方式。

13樓:UnnamedDante95

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就不要堅持什麼「意識形態至上」了,兩個典型例子是三體裡面的衛星大字報以及批判愛因斯坦,還有乙個是所謂的「X會主義」的「李森科生物學」,知道的人都明白為啥荒謬

社會科學領域是不可能不談意識形態的,在客觀事實沒有偽造變造的情況下,如何解讀就是一種「意識形態」,所謂「去意識形態化」就是給敵人占領高地的機會

14樓:

溫鐵軍在曲線救國。

1.意識總會存在,存在就有它的集體形態,意識形態從根本上無法「去」。

2.醉翁之意不在酒,溫鐵軍話中有話,可此話又沒辦法直接說出,至於原因,大家都懂的。至於題主還要問是什麼意思,題主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15樓:深度生活

這種問題不能往深處說的,那位老師還是那個圈裡的人,被允許說一些反應現實的話而已。

實際上,中國的市場經濟和意識形態的衝突由來以久。就不再說了,多看多想就是。

16樓:淩曦

我們哲學上裡面兩種對待問題的批判方式:

一種是價值批判,基於人性,主要有倫理和道德,主要概念有比如公平,正義。價值批判可以團結大多數人,消除差異和個體立場,為法制奠定普遍的人性基礎,有利於組織行為的執行中可控。

另一種是結構批判,基於現實運動。主要是根據歷史現象分析其中的各個要素的關係,從歷史中分析各個形態特徵,找出共性概括出來,簡單說,社科研究。有利於制定組織的計畫和政策。

17樓:khoj

就實際研究而言,我覺得更多是強調在實證研究中對自己的研究過程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經常性地進行質疑、反思,以在此過程中加深對自身、其他研究者、所研究事實的理解。因為研究者必定受限於自身,所以對這種無法用數學上的工具對所有資訊進行完整描述的的研究的所謂突破至少包括一種,即對現有研究成果主要因研究者自身原因對事實的無視、扭曲、誇大等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以尋求解釋,進而有意使自己的研究盡量不同於前人。

上面我寫得可能有點囉嗦。意識形態這個概念本身就比較模糊,所謂「去意識形態化」,我認為更多是不斷的質疑、反思乃至有意排斥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西方現代文明體系中有宗教色彩的強烈排他的價值體系對自身研究的影響,甚至更進一步,不加掩飾地表明對於可能造成的對現實世界之影響的期待。換言之,「去」的不僅是所謂「意識形態化」。

什麼是 意識形態 ?

我覺得這個詞翻譯得很到位,從字面理解就是 它的形態在物質世界是不存在的,只存在於大腦的意識中的。通俗說就是沒有這麼個真實存在的東西,是想象出來的或者定義出來的。 誠實的橘子醬 一句話解釋 意識形態 ideology 即服務於社會既得利益階層成為後者統治工具的觀念。引自 現實的社會建構 意識形態首先而...

意識形態一詞是什麼意思,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例子來說明?

entropy 我認為是一套思考的邏輯框架,就像在你思維裡樹了幾道牆 修了幾條路,讓你在思考的時候突破不了牆,按照比較常規的路徑行走,牆說到底就是乙個國家民族的價值觀 世界觀。 Paux 廣義上說就是群體價值觀,而價值觀是乙個非常主觀沒有邏輯依據的依靠信仰維持的價值判斷體系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比如 ...

不是粉紅,也不是公知,那意識形態是什麼?

好香蕉 公知立場難以界定,但根本目的大概是要反對政權,粉紅的話如果不是被公知硬扣的,而是那些張嘴閉嘴離不開愛國的那種,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民粹了。只要你的根本立場是愛國的,形式都是次要的,哪怕你提出的的思想和方法會在日後的實踐中被證明錯誤,也沒有關係。世界上哪那麼多是非分明的東西,硬走極端的不是被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