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今天的會計高階人才依然緊缺?數十年過去了為何沒有出現會計高階人才的井噴?

時間 2021-05-12 08:02:35

1樓:八八一一

我們這裡人才引進等同名校碩士了,只要有副高階會計職稱,基本來了就是爺,不過有高階會計師的年紀也快四十了。主要是在職的沒多少時間去準備考,就比如注會吧,很多考的都是大學剛畢業的或者在校都準備的,有充足時間,,再加上人生的偏差,高不成低不就整不好會計行業都沒從事,要真想培養高階財務人員就應該大學時候專門培養而不是啥科目都開亂講,直接會計學注會方向大學就只研究注會。會計還是要熬的。

2樓:張三水

作者筆名:張三水,超過20年國企內部管理會計從業,從出納,核算到內帳總管,CFO公司監事,目前仍在學習,與CEO和新興企業管理者以財務分析的基本功,和對應新準則,新打法,新管理系統下,幫助決策者科學管理,改善營收。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我從業20年了,其實可能成為「會計高階人才」也只是4-5年的事情。

因為知乎上很多北京上海的從業者,而我畢業的時候是80年代,畢業後進入了體制,一幹就是20多年。服從分配,做過財務部長,CFO, 書記,二把手等。

為什麼過了30年(我從業開始是2023年),還沒有人才井噴?因為高階會計人才應該為公司CEO出謀劃策,創造CFO/CIO/CSO/CRO的價值,並拿到相應的報酬,而市場對管理會計初級人員給不了相應的薪水報酬,使得 「高階會計人才」始終與「會計專業畢業的初級管理會計人才」斷層。

具體的一些看法,我寫在了這個回答裡,請大家參考。

核心觀點在於:管理會計在二線城市,國企,民企中被誤認為是記賬,或者是收納等技術性工作,其實如上,並非如此。四大審計業務進行最久,但新業務和高附加值的業務在於管理會計:

以財務資料為出發,結合資本/市場/運營需求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和綜合價值(融資成本,資產結構,以及國內推了數年的股權激勵等)。

這個回答是:什麼是管理會計?

作者筆名:張三水,超過20年國企內部管理會計從業,從出納,核算到內帳總管,CFO公司監事,目前仍在學習,與CEO和新興企業管理者以財務分析的基本功,和對應新準則,新打法,新管理系統下,幫助決策者科學管理,改善營收。

張三水管理會計與財務諮詢漫談

3樓:會計無限

因為高階人才在哪個時代都是緊缺的。

而且培養乙個高階人才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需要自身的能力和好的環境,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其實每乙個高階人才培養出來都是不容易的。

高階人才這麼珍貴,就是因為難以培養,所以井噴是不可能的。

4樓:東奧會計線上

雖然中國的經濟在高速發展,但是對於高階的會計人才需求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會計行業的入行門檻雖然比較低,但是想要成為高階的會計人也是需要時間的,這個過程也是非常艱辛的,就從考證來說,初級會計證、再到高階會計證、註冊會計師證、稅務師證、管理會計,備考之路也是很漫長的,在這個過程中,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會計人才也是在少數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的。

高階會計人才的定義應該是精通業務、善於管理和熟悉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複合型會計人才」,這種會計人才的成長和培養是需要付出無數的時間、心血和汗水。

但是目前行業能給予這類人才的待遇並沒有和這種付出成正比,自然而然從金錢方面並不能有足夠的吸引力使成為高階會計人才變為會計人的目標。

中國普通的會計人數眾多,這一類會計人無法跳出基礎工作的框架,缺乏管理思維,無法真正的順應時代的發展,企業的要求,在思想上無法做到轉變,這也是中國高階會計人才缺少的原因之一。

作為會計人,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跟上時代的步伐,轉變角色,適應發展的需要。

5樓:莫事來嗑

首先,為什麼需要會計高階人才?其次,擁有什麼樣技能的人才是會計高階人才?再次是會計高階人才真的缺乏麼?最後才是為什麼缺乏?

丟擲這樣的問題,是想說:

一,企事業單位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對財務職能的訴求;

二、而財務職能的發展需要,決定了財務的組織架構;

三、財務組織架構決定了需要什麼樣的財務人力資源以及相關的系統資源

因此,高階會計人員的匱乏,不是因為沒有這樣的人,而是因為大多數企事業單位不需要這樣的人。所謂時勢造英雄,放到哪個領域都基本有道理。

另外,什麼樣的人才是高階會計人員?估計很難有個明確的定義,擁有CPA算不算?擁有高階會計證算不算?

擁有CMA算不算?財務總監算不算?總會計師算不算?

而且為什麼要用「」會計」來代替財務從業人員?單純從高階「」會計」人員而言,我認為目前其實有很多人都符合要求的,不存在匱乏的說法。個人認為,真正匱乏的是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

要真正了解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企事業單位對財務職能的訴求說起。簡單來說,企事業單位中,財務管理條線的角色可以有四個:財務日常業務的操作者,單位資產管理的大管家,業務發展協同的推動者,高層決策支援的戰略家。

然而,國內企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最大的訴求就是前兩者,造成的結果就是財務人員扎堆於具體的財務事務型處理工作中,對於業務的現狀和發展越來越不需要了解,財務能夠為企業提供的支援越來越少,形成惡性迴圈。長期下來,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匱乏是必然的,因為即便有這樣的人,也很難在企事業單位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呢?個人認為,既要懂業務,又要懂財務,還要懂IT,還需要有敏銳的透視能力,確實難找。但這種人才往往會計基礎並不是頂尖,反而在當前的財務管理條線最沒有位置。。。

所以,回過頭來看,高階會計人員真的並不匱乏,我們有太多這樣的人才了。我們缺乏的是優秀的擁有財務、業務、IT以及擁有敏銳洞察力的全能型財務管理人才

6樓:

十年過去了,井噴的是基礎會計人才。現在井噴的是計算機行業的人才,會計風口已經快過去了。

況且,你見過哪個行業的高階人才還…井噴的?

還有乙個是行業原因,高階人才的成長需要時間,沒個十來年是不行的,還要考慮平台、企業環境等外部因素,大多數企業是不願意花費心思培養的。部分會計人才成長之後投向金融界等更廣闊的天空,畢竟能容納高階會計人才的崗位就那麼幾個而已。

7樓:晨曦後花園

很多企業老闆不重視財務部門,把財務部當做是後勤部門,是為公司服務,提供後勤支援。認為財務人員只能做記錄,做賬,報稅,不能給企業創造利潤,帶來利益。老闆不重視事前規劃預算,事中管控,事後分析並做改進。

長此以往,就算是那些擁有中級會計師證書,甚至註冊會計師的財務,很少利用到學到那些財務知識。

8樓:雞兒加蛋

1.金字塔結構,不用多說了

2.中國遍地的中小企業不需要這種高階會計,看不上3.中國的大企業,公司規劃很多時候輪不到財務說話4.

中國的巨無霸,人家壓根不缺錢,可以高薪挖人也可以砸錢請諮詢公司做5.中國的金融圈,遍地所謂的投資公司,基本上都不用這些高階會計,因為都是易租寶

6.中國的投行和券商同中國的巨無霸企業

7.學歷和證書

綜上所述,你有好貨,要麼人家看不上,要麼很難擠出頭,所以看起來很少,因為都去更賺錢的地方了誰還在財務這個賺著白菜錢,操著白粉心的行業蹲著?當然,跟我一樣,死都要死在這個行業的也有不過真心少。

9樓:

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無CPA,無高會,現任某資產規模幾百億國企的財務總監,身邊財務人員和有過財務經歷的很多,本人所處金融投資行業,說說感受吧。

首先,優秀的學業背景是前提,比如學歷、職稱、資格證書等。

其次,從從業成長渠道來看,企業領導看重財務的,認可財務創造價值理念的,一般個人綜合素質好、知識復合程度高的財務人員,成長為緊俏的中高階財務人員的概率大。因為這類人不僅能把帳算好,還能全方位的把握企業運作關鍵點,能解決問題,能創造價值。技能值爆棚,人無我有,有兩把刷子。

企業領導不看重財務的,上述優秀的人員一般會轉崗發展成長為其他關鍵領域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財務負責人充其量也就是個會計基礎紮實的資深會計,能把帳做好就OK,不見得能成為緊俏的中高階財務人員,技能值及格。

總的來看,個人認為核心是財務人員能否直接為企業創造價值是界定層次的標準。

10樓:Misha Gabria

會計這個位置,老闆選人,與其說看才智和水平,不如說看人:木訥,寡言,大智若愚,管得住嘴巴,少貪欲,台上台下業務精通,最好父母和家人都在本地。

對大部分公司來說,賬面即命門(尤其是國內,基本查乙個死乙個)。把命門交到誰手裡,不是一張文憑就可以決定的。

11樓:

因為會計人員在中國的意義主要是幫助國家管理企業和老闆。乙個夾氣包,還沒主動權,真不是能力的問題,要證和理論知識的一大群,人微言輕而已。如果會計人員的工資都翻一翻,你再來看這個問題。

12樓:管理會計思想

高階人才永遠是匱乏的。

一般而言,高階會計人才定位都是投融資、併購、資本市場等,做會計能做到這個層次的,畢竟只是少數。

會計高階人才的匱乏,一方面是中國企業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會計行業的問題。

一、中國真正的500強企業多了(不是壟斷國企那種),高階、頂尖會計人才的群體就會孕育而生。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只有大企業,大視野,才有大會計。

而中國當前的企業發展階段,和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傳統(專 === 制),並不會重視會計這個所謂的「後勤服務」機構。

因為,會計學中滿滿的正能量,都是服務於組織整體利益的。

而,現實,服務整體利益,還不如服務直接領導利益。

所以,會計行業本身的土壤就有問題。

二、會計行業植根於民商法律制度和社會信用體系。

當前法治還不健全,信用體系還不健全,會計行業又引入了「國際先進」的公允價值會計。

眾所周知,公允價值是基於金融行業發展狀態的。

金融行業怎麼樣,有目共睹。

因此,會計的行業基礎決定了本身無法有什麼大作為。

最近會計操縱越來越多了,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層出不窮,問題的根源令人深思。

13樓:

1.高階會計人才多不多?

CICPA:截至2023年3月31日,中注協非執業會員有124819人(其中國外及港澳台地區非執業會員566人),註冊會計師(執業會員)102909人。中注協共有個人會員227728人。

(約22萬人)

HKICPA:約有34000人。

ACCA:中國區約有22000人。

高階會計師:約13萬。

(其他型別CPA截至2023年9月30日,加上CIMA,差不多也有5000人,如果非要加上CMA的話,又多了5000人)

以上高階會計人才小計約42萬人。

2.高階會計人才趨勢?

審計/諮詢:基數中等,供給增加,需求增加。

財務會計:基數大,供給增加,需求大幅減少。

管理會計:基數小,供給增加,需求增加。

大部分會計從業人員都在做財務會計,但是目前網際網路和雲技術飛速發展,衍生出像德勤財務機械人這樣的操作,包括大量的代賬公司,導致財務會計需求大幅減少。未來的高階會計人才趨勢將會向運營和戰略方向轉變,要求高階會計人才或具備以下能力:1.

國際化視野;2.基於企業發展的財經知識體系;3.提供準確的、能夠支援決策的資訊;4.

適度參與管理層決策;5.評估和改善績效;等等。

像會計從業這樣的證書已經取消了,說明國家也意識到基礎財務會計從業人員已經供大於求太多了。希望大家去研究一下國家十三五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我不敢妄言哪個證不好,不要去考他,但是未來想要在會計行業做乙個高階人才,最重要的評價方式還是市場,而能夠給你正確導向的,一定是國家。

周公解夢是迷信,為何今天依然有人相信,周公解夢歷經前年,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QuanQqqqq 帶著旅遊心態的菜雞回答一波。為什麼別人都過題了我還沒拿到題本。為什麼你們發氣球不告訴氣球顏色。為什麼會辣麼擠。為什麼fn會在ctrl鍵的位置。為什麼打了一句話的列印紙不給我送來。為什麼問答不回覆。為什麼我不會資料結構。為什麼dalao們都那麼熟練。最後,我會告訴你們D題其實是個模...

為何來自500強等大企業的高階人才在硬科技初創企業水土不服?

中科創星Casstar 一 企業發展階段不同正規軍VS游擊隊 成熟期大企業和初創期小企業因發展階段不同 從而形成各自不同的企業生態。世界500強企業高階人才突然來到初創小企業,就如同乙個高素養正規軍面臨一場突然其來的游擊戰,險象叢生。認清局勢 摸清地形便成了這場戰役的當務之急。同樣,高階人才進入初創...

有哪些會計人才懂的梗?

斯隆 On the left side,there s nothing left.On the right side,there s nothing right.某白馬股的資產負債表 喬哥 X公司查賬,發現有個會計賬簿科目叫老闆親子鑑定費,而且還不止一筆,要怎麼破?我們知道公司所有入賬的支出都要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