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曾經高大上的建築學行業現在成為眾矢之的 紛紛勸退?

時間 2021-05-11 23:09:48

1樓:

其實建築學沒什麼高大上的,平常心對待就行,而且每個行業都有人勸退,正常現象,喜歡什麼行業就去做唄,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2樓:jachere

親身經歷告訴你:如果你想在這個行業生存,就得屈服於某些建築「大師」的淫威之下,誰說只娛樂圈有潛規則?建築設計行業潛規則就更呵呵~~不說過去十幾年我看到的,就說最近三年身邊發生的:

誰讓你沒生在所謂「世家」?所以就沒機會做什麼「尊」!聯合室內設計的某獨眼老狗替他撈錢,分分鐘幾百萬吞自己肚裡,甲方知道都不敢說,因為他打著政治的名義!

最初還信他是個藝術家,真相就是個披著人皮的鬼!勸這個行業還在被壓榨的同行,憑著我們吃苦耐勞抗壓迫的學習能力,幹點啥都比在這個行業強!中國無設計!

越往上走越能看清楚,所以能轉行就趕緊轉!本人2023年就轉行到教育服務行業了,每天接觸的都是善良的好人,為人師表,這讓我喘氣都是舒服的,當然也會偶爾遇到不公平,但跟爛成建築設計行業那樣的水平相比,我們不要太幸福哦~。勸大家趕緊找個Sunny的行業,建築設計行業把持在什麼人手裡?

你想談理想,只能一步步變成社會的碩鼠,但變成社會的碩鼠了,還有資格談理想嗎?

3樓:

想文藝是真能文藝,有時候參加一些學術講座,活動(設計師走穴會?)看看台下大家認真而專注的目光,再回憶一下那些加班的夜裡同事們暗淡憔悴的面龐,心累也是真的心累。

如果為了建築能花錢,你會享受建築。想從建築這行賺錢,那就剛好相反。

4樓:

5樓:

以為以前房價5000,建築成本就要2000。造價乙個億的專案,建築師參與了其中4000萬的資金流。

現在房價20000,建築成本是2500。造價乙個億的專案,建築師只參與了其中1250萬的資金流。

房價越來越高,背後是土地財政的惡俗。控制極端的稀缺,壓抑國內需求,提高房地產市場金融屬性。

6樓:

捧得越高摔得越慘,建築設計院的工作本來就是和其他工作一樣的工作,要怪就怪大學裡那些體制內養著的老師,學了西方的那套理論,而不顧中國的國情來教育大師情懷?中中國人才剛剛吃飽飯,現在房子都住不起,有幾個人有資本去走大師情懷把建築當作品去堅持下去?人是要吃飯的,在大城市月薪一萬都不夠花的,房價是幾百上千萬,一輩子為個鳥籠子拼命,還談什麼情懷,不可笑嗎。

7樓:

建築圈就是一群人,瘋狂的邏輯自恰。和自嗨。早就脫離功能主義了。

最重要的是,數學工具也就用到四則運算,畫兩張草圖還裝逼。總覺得自我高人一等。

這學科,在藝術道路上越走越遠。早該踢出工科了。

8樓:鴨腿加炒粉絲

高大上個雞毛,七年前上的大一,開始難受的要死,身邊大部分人全在裝逼,就和題主形容的一毛一樣。。就是高談闊論指指點點,大一能高談闊論個毛線

當然那個時候掙得也多,現在被打回原形了,掙得賊少加的班賊多

這就是個畫圖的職業,除了少數人尖,確實有設計師的潛力,大部分人和搬磚沒啥區別

9樓:飛天

建築學,是自己把自己看的太高大上了,把自己吹不接地氣,吹成玄學,吹得越高,工作後的失落就越大。實際的建築學,就是經濟、合理、美觀的蓋房子而已,就乙個工匠專業,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術,畫建築施工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就足夠了,數理化學的好的,去學建築學真是有些浪費,方案創造更不需要數理化。但就建築設計工作而言,做建築施工圖設計,經驗積累差不多了,就可以做專案負責人,養家餬口還是可以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算房地產萎縮新樓盤少了,但現有的建築需要維護改造公升級,專案還是有的,有真本領的不會缺錢,但不要想著靠做設計發財,大師級的除外。

渾水摸魚的就裸奔另謀出路吧。

為什麼勸退,主要還是因為錢不那麼容易拿了,浮躁了。曾經的火爆,是因為房地產井噴式發展,而開設建築學的專業很少,設計計院很少,甲方求著設計院,設計師很有地位,但很快私立設計院氾濫,設計人自己把自己玩死了,供大於求,有笑話說設計院人手不夠了,門衛都開始學著畫建築施工圖,不管圖畫的好壞,畫完就有錢,還能跟甲方要價,房子好賣,不管好壞供不應求,甲方著急幹活,也不怎麼挑毛病,有圖就幹,掙了幾年好錢翹錢;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萎縮,甲方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苛刻,建築的畢業生也越來越多,活不好幹了,競爭激烈了,設計費也降了,就開始涼涼了,普通的設計師由大爺變成跪舔狗了,各種抱怨勸退就來了。

10樓:

我爸就是建築系畢業的。按他的話說,他們這一代人把未來20年的房子都蓋完了,所以建築行業妥妥的是夕陽產業,就算是清華的建築系也從搶破頭變成沒那麼香了。

11樓:Simplewmn

又來乙個。

無聊之極,真的。你們今天勸退這個,明天勸退那個,勸來勸去,大學還是不好考。

這些勸退貼兒,PI 用沒有。也就是一群不如意的在這兒瞎 BB 而已。

12樓:「已登出」

學設計寒窗幾十年,要求賊高。雖然學位也有了,技能也有了,藝術品味也有了,最終給沒文化的包工頭做乙方。

學程式設計可以上學也可以自學,重技能不重學歷,當甲方機會多。最重要的沒有乙個固定的標準去評判程式設計師乾成什麼樣都行。

現在兩條路假設收入一樣你選那條?

何況做設計收入還低。

13樓:達貝爾熊

人類對建築的需求短期內沒有被顛覆,發生不了革命性的變化。現有的大學教育培養的人才,以及計算機技術在土木建築領域的應用,足夠滿足絕大部分的市場需求,而且是供大於求。民用建築設計的市場化,導致設計公司的激烈競爭,進而壓低了設計收費,設計變成了純體力活,都這樣了,還能值幾個錢?

14樓:房子張

首先,我是一名建築學學生,我很熱愛這個專業,以後也會從事這個行業,但這個行業確實對很多人不怎麼友好,下面是我的一點看法。

我覺得就可以概括為,大家學建築沒有成就感。我身邊也確實有很多建築系的同學們紛紛跳轉,大家轉得近一點的去做其他型別的設計或者城市相關工作,轉得遠一點的去做計算機或者經濟類專業的也有。相反,我身邊的人,真正留下來繼續做建築設計的反而是少數。

我覺得可能是兩個原因:

不喜歡,對於建築藝術沒有興趣

沒有成成就感,學業上要做的前期積累太多太雜,社會也沒有好的就業環境

就第一點來說,我覺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一件事。說實話,很多人在報考建築學之前,都不太知道建築學是做什麼的,我就如此。但我比較幸運,我進來之後發現,建築學學習的內容,也正是我喜愛的。

很多人對建築設計無感,對建築發展不存在興趣,甚至直接就把建築學和房地產掛鉤了,轉行,也就很正常了。

但我想著重聊一下第二點,那就是有著一些興趣的同學,硬是被這個行業的成就感體系給勸退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覺得建築學這個學科本身應該是基於實踐的,而我們在校園內所學的知識,對於實踐,很多是沒用的。

在本科階段,我們學材料,學力學,學構造,這些東西其實很有用,但同時,也很沒用。我說這些東西有用,是因為在之後的實踐中,這些東西其實是建造的核心,是將想法轉為現實的核心。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這些東西往往成為了書面背誦的知識,成為了考試的必考點,然後,在學期結束的時候,隨著被扔掉的課本一起煙消雲散。

在之後的設計課中,大家並不會將這些知識應用進設計,更有問題的是,老師不管。最後的評優作品變成了,誰的圖好看,誰的圖更精緻(當然並不絕對)。可這不是最主要的矛盾。

最重要的是,設計院,或者說甲方,並不在意你的想法是否真的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我聽一些已經工作過的朋友講了設計院或者工作室的趣事後,清晰地感覺到,這個專業,已經和社會實際情況脫節了。至於說這就是社會的問題還是學校的問題,我在此就不贅述了,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見解。

這樣的脫節帶來的問題,就是建築設計的從業人員心裡存在著極大的情感落差。

在我接觸到美國的教育之後,感觸更深。美國的研究生教育更是重視思維或者說理論層面的內容,這些東西對於培養乙個建築師固然重要,但卻和實際環境脫離的更遠。這些教育更像是一種精英教育,對於培養乙個大師級人物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是對於普通建築師,這些東西又應該怎樣考慮呢?

說實話,我還不太了解美國建築教育體制對於乙個學生未來發展的真正作用,這還需要我用未來二十年的時間來慢慢體會。

我們話說回來,建築師的教育和實際環境的脫節,帶來的是一種「我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的質疑感,而不是「我學這些東西確實很有用」的成就感。

換句話說,這可能不只是環境脫節,而更像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些理論知識真的很有用,那些看似虛無縹緲的概念其實也可以很有幫助,但是老師並不會指導你去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並不會告訴你應該怎樣去理解這些知識,這些事,要靠自己。我不知道別的專業怎樣,但我覺得,建築學教育,可以做得更好。

當然,我也知道建築學是乙個需要不斷積累經驗,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而且是隨著經驗積累逐漸變強的過程,我自己不排斥這個過程,因為我喜歡,但是很多人就是因為過程太長太久,讓人看不到希望,讓人失去成就感,從而放棄了這項工作。

這是這個行業本身的特性,無可厚非。

還有很多環境的問題,我也就不多說了。人們追求的一直是「能用」,而不是「好看又好用「,那當下建築教育培養出來的建築師也確實就沒什麼市場。但這種趨勢是會改變的,人們生活富足了,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會逐漸提公升,

15樓:薛丁格的狗

我唯一不喜歡這專業的一點就是過於吹捧所謂「大師」,儘管大師的東西不一定好用。這種盲目崇拜的感覺就像宗教,而一些人天生是不適合宗教的。

16樓:Ashlin

不只是建築,土木也是我勸退的

人前風光人後沒有人樣

你以為的風光其實都是十幾年積累出來的,沒有耐心以及興趣是根本堅持不下來的。我特別後悔選擇了土木這個專業,根本提不起幹這行的一點耐心,工資沒看到高多少,倒是沒有假期沒有雙休,還有對新人的不尊重。

17樓:

建築學本身沒毛病,但是作為一種有藝術成份的職業,建築學在國內現今的執業環境是令人絕望的。加班熬夜都不說了,頭頂上資本主義和官僚主義兩座大山是真的太沉重了。

資本主義說的是住宅開發商。外行領導內行不止在足球領域,建築設計也是重災區。甲方負責一把手通常搞資金搞工程是人才,但是設計、美學素養完全是門外漢。

現在就因為甲方出錢,建築三大原則「實用、堅固、美觀」就變成了「好賣房」。很多小區從規劃到戶型,作為建築師我都是拒絕的,但是任務下來你不得不做,還會遇到層出不窮的各種奇葩要求。

官僚主義說的是審批部門,這就更不用多說了,領導的喜好甚至能蓋過甲方的要求。你要是遇到甲方摳門要跟審批掰手腕的,那真的是欲哭無淚,徹夜改來改去都不知道是改來幹啥的。

就這種環境,工作起來是沒有樂趣的,你對建築有真愛也得熄火。

勸退是要勸退的,等現在這一波學出來那環境比現在就還差了,今天火神山搞出來的一天出圖,明天怕不是就成了標配。這狀況還拽人進這專業的話。。良心我還是要的。。

曾經讀建築學的你們現在在幹什麼?

zzzzyyy 我當年高考報志願也是以為建築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嗯,上了大學,高數很簡單,大物什麼的都不學,力學的建築物理也都是很簡單不重視,設計課更多的是玄學,和我當年想的一點都不一樣,能吹和圖好看的永遠是高分,熬夜方案改來改去似乎也沒什麼道理。現在馬上畢業了,我已經決定我不可能一輩子搞建築,趁早...

有什麼建築運用簡單物理知識實現了高大上的目標?

無圖斗拱。一層一層疊起,承托出超級大的屋簷。參考大佛光寺大殿。燈管下的柵格。不是為了拖住,而是減少直接炫光。疊澀。磚石逐層內收,形成大空間。參考萬神廟。構築物諸如運用投影的日晷。最最要提的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 梁兩段放在柱或剪力牆上,重心在中間,意思是我要是斷肯定中間先斷,而且是下部,即下部收拉力,...

為什麼學會樂器的男生都那麼高大上呢?

我也不知道叫什麼 首先要明白 學樂器的並不是都高大上 比如你看我三角鐵敲得又響又亮 現在還因為吵到鄰居被迫去道歉 但是我並不打算放棄 因為我深信我們老師說的那句話 樂器不分三六九等 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一樣和我有這樣苦惱的女孩。她學的樂器是鑼 她有和我一樣的苦惱 我們是那樣的聊得來 每天我們都互相分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