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偏好在 Ubuntu 下進行 深度學習 呢?

時間 2021-05-11 19:48:48

1樓:懸崖邊的舞者

首先,在GitHub 找到資料基本都是基於shell的,一手的資料或者大神的資料,都是shell,感覺他們也是有鄙視鏈的。 誰要是寫個如何在win執行的說明,都不好意思見人的樣子!

還有就是IEEE,頂會的文章99%都是shell,同時今年頂會的文章 research areas pytorch 已經超過tf了。

其次,是因為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基於win10, tf2, openCV4. 出了問題找資料很少,好多都是裝補丁的解決方案。 甚至有些答案解決了A問題,同時影響系統不支援B-Z。

我只是隨便搜尋了一下,沒想到那麼多人和我面臨乙個問題。

Laptop 執行VMware裝上Ubuntu 18.04有點慢。

想問一下,裝雙系統的話,Ubuntu 18.04對驅動支援怎麼樣?

2樓:

windows下的pytorch的dataloader不支援多程序就不提了,反正我自己也不用原生的dataloader。關鍵是allocate視訊記憶體問題,windows下11G的視訊記憶體占用超過6G左右就有可能報視訊記憶體不足的錯誤,ubuntu不會,基本能拉滿

3樓:YukiRain

題主可以去github上觀察下所謂「深度學習」相關的專案,一般寫的比較完備的專案,啟動和一些中間操作都是用shell

windows下,tensorflow新增自定義op天坑,pytorch不支援

windows下,分布式訓練方面大量配套很好用的工具支援坑爹或乾脆不支援,如openmpi,nccl,horovod,tensorflow內建的分布式訓練在windows下據說也有很多坑

根據我的個人體驗,windows下有時任務管理器強殺應用要等很長時間才能殺掉,是一件相當令人煩躁的事情,相比linux下kill -9的高效,這雖然只是乙個小的細節,卻是我放棄windows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乙個重要原因是過於頻繁的強制更新

4樓:Excelle Su

Windows的shell太難用了啊,對開發者不友好,WSL又用不了GPU,所以就只能用Linux了,ubuntu的生態應該是最好的,安裝框架基本不用怎麼折騰

Mac就不行了,不支援cuda就別想用tensorflow了,當個終端機還是可以,畢竟UI和字型渲染比Windows和Ubuntu好

5樓:八目硯

為了做DL,專門整了一台Ubuntu。

關鍵是珍惜生命珍惜時間啊。

一般教程都是ubuntu環境,例程也是針對ubuntu平台。開源框架也是第一時間支援ubuntu或者以其作為開發平台。

因為常用生產系統是CentOS和SUSE,曾經花了非常大的精力把這倆發行版作為生產執行環境,結果需要各種的原始碼編譯,解決相容和依賴問題。最終放棄,因為這些事情在ubuntu上就是apt-get或者pip就解決了的事情。沒必要折騰了,省下來的時間好好拿出去玩。

6樓:leehr

主要是linux上開發環境好配,比如今年之前pytorch就沒有windows版本。現在雖然有了,之前在linux上寫程式的也不一定願意嘗試windows,畢竟我有現成兒的環境為啥要給自己找不痛快。

7樓:

都一樣吧,反正我在兩個平台都是裝完anaconda直接在jupyternotebook裡寫。偏好可能是部署需要在Ubuntu?所以乾脆開始就搭乙個和部署環境一樣的來開發。

8樓:回眸一笑倒蒼生

工業界的伺服器一般都是linux,自然開源界和廠商都會更加支援linux了,windows在coding上又不如linux好用,自然大家都選擇linux。

9樓:小宋是呢

以我們公司為什麼選擇在ubuntu開發來解釋。

ubuntu多使用者登入很適合多人使用,可以讓有限硬體發揮最大功能。

同時開發資源方面也是一般也會首先在ubuntu( linux)上公開,開發資源比較豐富。。

10樓:「已登出」

你之前沒怎麼在windows下用過python吧……雖然說現在處理某些事情變簡單了…………

因為前幾年windows下面的開發體驗就是一坨shi,現在雖然ms一直在改進但是大家都形成路徑依賴了。

雖然說現在nv那一套在哪個平台下搞也都是挺cd的。

而ubuntu經常被推薦給以前沒用過桌面linux的使用者,雖然說咱也不知道為啥吧,但事情就成了這樣。

要我說該推薦arch啊,aur絕對讓你們爽。

11樓:腹黑小太陽

原因:早期tensorflow、caffe等主流DL框架只支援linux……這是個慣性

目前不推薦個人研究者繼續使用ubuntu,ubuntu下的顯示驅動經常掉,gui的bug一堆一堆的,windows下就省心多了。

部署時依舊推薦ubuntu,因為docker在linux下支援比較好。

12樓:

不是啊,archlinux下裝cuda啥的更方便啊,預設python3,ubuntu現在是不是還是python2我不清楚,反正python2到2023年就停止支援了,各大框架都可以一鍵安裝。換個中國的源速度快的飛起。更有archlinuxcn這樣的源還有aur。

ubuntu的ppa慢的要死。

linux版本眾多,總有乙個適合你的,不過ubuntu用的人更多吧。

13樓:

支援 Ubuntu 的深度學習開源專案更多。(我好像就沒見著哪個比較火的專案是只支援 windows 的,但是只支援 linux 的專案一搜一堆,比如目標檢測方向的標桿 Detectron)

主流開源框架(PyTorch / Tensorflow)對 Ubuntu 的支援更好。在 windows 下, emmm...,不是說完全不能用,但是各種奇怪的坑不少。

就上面兩條理由基本上就能否決掉 windows 了。說實話,除了能在空閒的時候拿顯示卡來打遊戲,我看不出任何選擇 windows 的理由....

14樓:帶蘿蔔

因為公司裡面用的深度學習伺服器都是ubuntu的呀

而且很多深度學習框架對windows支援不好,比如在windows下編譯TensorFlow和caffe,編譯步驟麻煩到都可以寫篇部落格分享一下經驗了,還有pytorch一直到1.0版本才有windows版的libtorch

15樓:鴻寶

沒發現有這種傾向,深度學習和平台關係並不大,哪個都可以搞,只是有很多資源,比如github,你用linux平台來整,會舒暢很多,同時,linux不像windows那樣被別的程序占用過多的資源,畢竟,在linux裡,有整個很舒服的開發生態

16樓:MOONLIGHT

不是因為要在ubuntu上搞機器學習,而是因為在用ubuntu時順便搞了機器學習。

BTW,windows下裝個jupyter也是很爽的。

為什麼那麼多人偏好平水韻?

羽落寒潭 我只看新韻寫的東西,因為能切實的讀出來。至於平水韻,首先那只是古代的擬音集合,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乙個地方的方言能完全符合平水韻的標準,所以它根本就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看的啞巴詩詞,屬於視覺藝術不是聽覺藝術 第二,它根本不是歷朝歷代官方的用韻書籍,唐朝,宋朝,明朝都有官方指定的韻書,它是北宋...

為什麼Ubuntu不能像Windows一樣自帶大量驅動呢?

方舟 Ubuntu 已經自帶了大量驅動了,但是作為乙個非商業軟體,Linux 的驅動開發者大多是出於興趣愛好 當然 Dell 有針對 Linux 的商用產品 不像 Windows 可以統領整個市場,話語權這麼高,絕大多數的廠商都會把驅動給 Microsoft 發乙份 不然自己的產品就沒法在 Wind...

為什麼Ubuntu 系統無法連線網路?

無情的風 1 你若要確定是否因為印表機的原因,特簡單,把印表機的驅動程式解除安裝了。2 不過我更相信,是因為你要插列印介面線時,動了網線,你可以把網線重新插一下。根據題主回覆,更改部分回覆 上面回覆是基於用網線上網 1 重灌系統後,也是無法上網?這兒需要單獨安裝主機板驅動程式 前提是主機板或網絡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