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沉迷所謂「佛教」,作為家裡的孩子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5-11 18:49:42

1樓:林錯

這個做派,倒是有點邪教的意思了。

沒有內鬼,不招外賊。就我所知,但凡宗教上頭走錯路,從古到今,多數是因為貪和愚。

貪是因為貪圖非分之財色,以宗教為工具去希圖在世俗中彎道超車,高人一頭;愚是因為自身或因閉塞而不知正規宗教之經典,或因懶惰只等著旁人給他一口現成飯,故此被旁人忽悠,還以為自己在修真正的大道。

再有就是希圖神通、希圖長壽、希圖永葆安樂、林林總總,觀其原因,無非就是這兩個字。

至於旁人為何勸不動,其實看看那些沉迷傳銷、偽科學以及諸如此類的事例,就明白為什麼空口白話沒有效果了——都抻著脖子等著天降金元寶了,你當頭一棒,只會逆反。

這類問題,在知乎已經看了不少。其實其本質,不是宗教問題。而是家庭話語權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這類慾望,特別是其心火上頭的時候,多數只能鎮壓,不能消解。比如乙個賭紅眼的賭徒,你去勸是聽不進去的,只能把他從賭徒的位子上拉下來,跟這類環境隔離,等他自己慾望消退,找回理智,方可深談。

所以,對於這種案例,是切實的需要乙個有話語權的人,來做這樣的雷霆手段。以半強迫的手段,給他轉個環境,或者換個活法。

然而現有的工業社會小家庭,其本質是非常脆弱而不穩定的。許多家庭正常過日子或者尚可敷衍,但是遇到這樣的事,只能聽之任之,因為並無足夠的基礎和信任,可以把對方從乙個半沉迷的境地里拉出來,或者說,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基礎和信任,對方對世俗活動的體驗不足,就跑去以宗教手段搞某些彎道超車給世俗生活新增作料的事。結果就是宗教也不知其所以然,世俗生活又半拋廢。

真正的宗教生活,不是世俗生活的作料。而是相反,世俗生活是宗教生活的作料和工具。無論是順應世俗還是獨自清修,都是為了修道的需要。

沒有這種想法和動機的人,個人建議,不要搞某些虛幻的花樣,去標識自己的奇言異行和離經叛道,因為準星是偏的。當你滿腦子想的都是去以宗教來做世俗的加速器的時候,就證明自己未曾看破也未曾出離,那麼就按照未看破也未出離的情況,去按部就班地在世俗生活中慢慢做功課即可。

但是很多人呢,是絕不肯老實做功課的。不老實做功課,又對功德神通貪的很,怎麼辦?

然後,知乎就多了很多類似的問題。

2樓:堯小七

佛教是好的,非正信就不好了。家裡不是有清華的高材生嗎,讓高材生研讀佛教書籍,指出親人所信的謬誤之處,佛法正典 + 清華高材生,我就不信駁不倒乙個佞信的。

3樓:

一切思想問題,背後都有經濟或者感情問題。乙個人突然轉變了,信宗教了,心裡一定經歷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痛苦挫折,你們只看到了她信了仙姑,就沒想想找找原因,以前怎麼就不是這樣?好好的乙個人,怎麼說信教就信了呢?

那些回答報警的,東北民間信仰的,OK,沒有問題,但是沒用。根源不是這個,心病不除,拐杖不會丟。

還是好好關心一下你的姑姑,了解下為什麼乙個銀行工作的現代女性會自閉視聽,轉而求助這些古老的信仰吧

4樓:

首先這事東北的動物崇拜傳統,雖然很多人往佛教這兒靠,但是佛教是反對搞這些的。他要是自己弄著玩兒的話你就讓他弄吧,涉及錢財的話勸勸他,不聽的話就遠離吧,嚴重影響你家生活的話報警。

初一的男孩子問我活著有什麼意義, 作為親人該如何回答?

於德志 不知你描述的家庭氛圍是否存在偏差?比如,孩子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父母的忽略而非支援?孩子的期望並不被父母接受?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追問 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種問題,一般都會面臨兩方面的問題 外界的壓迫,比如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感受 想法 追求,過度控制他的思維 決定 行為等 或者內心情感的缺失,比如...

家長該怎麼向小孩子解釋親人的離世?

青稚 可以這麼跟小孩子說,親人並沒有離你而去,他只是去了很遠地方旅行了,如果你想他了,就可以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他正在默默的看著你呢 洛寶貝 說太多了孩子也不懂。反而會害怕。直接說去另外乙個地方了就好。想念了可以對著天空說話,可以寫信。那個地方叫天堂。人人都會去,要很久以後才可以見面。等孩子大了自然...

作為家裡最受寵的孩子,應該怎麼和其他兄弟姐妹相處?

多餘的解釋 醬嬸兒 你在這個家族裡收牌子不是因為家裡的人給你過分的愛,而是因為你在這當中。自己的所作所為太自私了,怪傳說從你父母帶給你的一些教育又沒有教過你什麼,是尊重。爺爺奶奶人寵著你沒關係,但是拜年的時候坐在兩個人中間被自己的叔叔和伯伯去拜年,我覺得這是很打你不到的乙個事情,可能你當時小兩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