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滬的學生進入清北後,成績和智力是否會顯著落後於來自其他錄取率極低的省份的考生?

時間 2021-05-05 19:51:31

1樓:

我們非京津滬同志秉承著為京津滬考生著想,我們承認成績智力落後,無論是高考大學都學不過你們啦。

所以我強烈建議全國一張卷統一錄取率,這樣進入清北的京津滬考生比例也會減少,你們也不用和這些來自同一地區的高智商考生競爭了,可以來和我們這些低智商低成績的競爭嘛。這樣既解決了矛盾,你們京津滬大學生的壓力也變小了,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2樓:luke

大學拼的是綜合能力,在入學基礎上,除了智力,就是家庭教育了

都能考進清北,智力能差多少,但是家庭教育優秀的可能性,大城市的學生還是要比其他地方大一些的

3樓:ginast

清北我感覺區別可能不大,但是我是天津去的某10名左右的985,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之後,輔導員把京津滬、港澳台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同學召集在一起說同學們你們的基礎比較差,成績不太好,你們要努力啊,不然後面可能拿不到學位證(要求平均分70)。

後面大四畢業,我學號連著5個兄弟,來自上海天津重慶,就我乙個人以70多分的成績拿到了學位證,其他的當年都沒夠70分~當然了,到了社會上混的好不好又是另外乙個情況了~不過北京的同學好像成績還都不錯,他們比較乖吧~^_^

4樓:嗯嗯好吧

這題有這麼難嗎?需要這麼多爭論嗎?請看:

優秀率排名前十的均為江浙閩粵、晉冀魯豫和川湘的學生。

5樓:

座標北京某211(算是頂尖211?)

因為種種原因認識不少清北的朋友,其中不少京津滬的學生,感覺他們成績和智力都並不落下風,而且綜合素質往往還比較突出

但在校內,確實認識不少北京本地的同學學習比較渣(但是也有很多北京學霸啦,只是學渣的比例貌似偏大)

個人認為,儘管京津滬學生考取清北的概率確實比較大,但是各省最前段的精英實際上並沒有明顯差別,他們大多一路以來都享受著本地區最好的教育資源,考慮到京津滬父母中高學歷人群比例遠高於其他地區,這一代精英的平均智力也不可能差到哪去

但是到我們這種211,出現不少本地學渣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呢?舉個例子,我當初是以全省文科前0.

3%的排位考入我們學校(東部某省,教育發展水平不錯),但我同班的北京同學在北京僅僅排到理科前5%左右,北京本地985211的極度密集導致北京學生考非頂尖985以外院校的難度大大下降,因此可能給了一些人對北京學生智力不高的錯覺,究其原因還是和你天資還有努力差不多的北京人,大概率去了更好的學校。

6樓:Leon

京津滬的不會,畢竟都經過高考或者奧賽的洗禮,再差也差不到哪去。我當年見過所有這些地區的學生,只有乙個是大家背後都一致認為他配不上p大畢業證。但是好歹還是畢業了。

當年認識的成績不好退學的,恰好都是其他省份的。而且也不存在智力落後,就是上了大學完全不學,墮落了罷了。

但是呢,洋人會有這種情況,我們學院當年就有乙個洋人,高數期中考零分(沒有選擇題,所以也沒法靠蒙)

7樓:中國劍人

不問題所提的清北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其他院校,例如985,211,這些北京上海錄取率比其他省份高的很多的學校,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

8樓:ghfjvh

不會。哪怕我就是個普通公辦二本的學校學生,我也可以告訴你不會。就我在的普通學校,家庭條件好的,眼界見識為人處世都要遠遠超過小鎮做題家。

想我這種,在學生會努力三年得到的評價不過是跟另乙個人差不多,但我幹的活明顯多很多,差就差在為人處世和家庭條件差限制的眼界不夠高。

北大清華這種名校,更明顯,家庭有資源,可以任意去做事情,大學不只有學習,雖然很重要,但是真的只佔一小部分而已,剩下的,能考上的智商上相差無幾,但別的方面,差的不是大學四年能比的。

9樓:

就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而言,北京學生中確實有不少水的。好多我都覺得,這種水平放我們那不可能考得進來。不過,他們見過的世面確實讓他們看起來表現更突出,人際交往更自信——老師助教因此記住了他們,因此得分也頗高,從而良性迴圈。

但是轉換了環境之後,比如轉專業,這種優勢就消失了,成績還是看個人能力,那就……。京津滬真正優秀的比例大概和全國優秀的比例持平,其他都是水。

與其說京津滬學生的能力「虛高」,我覺得不如說是,很多非一線地區學生能力或者天賦的欠缺只是因為成長環境的貧瘠。如果人人都能得到京津滬的教育資源,「京津滬」的優秀也就數不著了——正態分佈麼,樣本容量足夠大篩選出來的才有說服力。

10樓:雪夜吳鉤

正好相反,京滬能進清北復交的,憑考試進去的不多,基本都是全面發展,成績體育為人處事都優秀,智商碾壓同齡人。做題家應該拼不過他們

京滬進末流211的,會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被來自其他競爭殘酷的省份的考生拋在後面

11樓:

人們驚訝的發現,西漢初年開國的文臣武將有很多出自沛縣。

明朝的武將則大都出自朱元璋的老家。

行了,我編不下去了。

對人類改變最大的是教育,而不是人本身。多樣化的教育於單一的應試教育。就像上面兩個例子一樣。投對了胎(跟對了人),打仗多(體驗豐富)。

12樓:小鷹捉老雞

不太了解。不過從兩院院士籍貫分布,傑青籍貫分布,頂級商人(富比士,胡潤)籍貫分布來看。不管看哪個榜,京津都不太行,倒是清北招生指標數,985錄取率年年遠超其他省市。

什麼原因大家應該都懂吧

13樓:於老師

現實可能恰恰相反,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山東學生在大學裡往往顯著落後且發展後勁不足。

本人在讀研之前都沒有離開過山東,生於斯長於斯,自認為還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只談山東。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一方面,身邊很多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的山東學生往往大學期間沉溺於談戀愛、玩遊戲等等比較低階的趣味,進而導致學習成績快速下滑乃至掛科留級甚至退學,而且這個比例還不低。

另一方面,山東大學錄取率低並不是針對於某一代人的特殊情況,而是自恢復高考之後一直都這樣,再加之經濟發展仍舊比較依賴農業和重工業,二者附加導致你幾乎無法從你的父輩或者親戚朋友得到任何與人生道路選擇相關的合理建議。很多家長的觀念仍舊停留在大學畢業當大官的階段,因此他們不但不能理解你為什麼會找不到工作,也同樣無法理解你從事體制外的任何工作。無形之中,很多機會就錯過了,因此也會後勁不足。

14樓:遙遠

並不會,假如你把清北的1/3新生隨機換成河南、山東、江蘇等省份原來只考進985末流的學生。

你跟蹤觀察4年,並不會發現這1/3的學生和其他的學生有什麼大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是那張入場券,懂了嗎?

15樓:胖仔東東

很多答案說清北的京滬生源比其他高考大省的優秀,不知道有沒有統計資料支撐。我在自己的同屆同學和同院同學中觀察的結論是:幹部、企業高管、醫生、大學教師家庭出身的學生普遍比其他家庭的學生發展得好。

北京學生裡面,也有很多人表現得很差。我們班有近1/4的學生是北京生源,其中3/5沉迷遊戲差一點不能正常畢業,他們都是工人、小商販、郊縣農民家庭出身的。(說句題外話,那個時候這些家庭的孩子還能考到清華,現在應該很難了。

)我畢業那年本科生特獎的10個校級候選人裡面,印象中就沒有京滬的學生,山東、江蘇、湖南、浙江的都有。

總之,跟高考生源地關係不大,跟家庭出身關係很大。京滬是直轄市,高階家庭本來就多,所以在大學裡表現得比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學生好是應該的,不好才不正常。

16樓:Edinson Cavani

清華沒具體了解,

說說北大本科的情況:

北京學生普遍比較優秀,但偶爾也會遇到差的,不過比例不大。

天津學生我感覺中上水平吧,沒有特別突出的印象,但不差。

上海學生比前兩者似乎弱半個檔次,北大有種說法是上海最優秀的學生留在復旦和交大,選擇北大的不那麼多,不知是否真實?

我印象中比較厲害的一般是江蘇的學生,

四川廣東有些也不錯,但江蘇給我印象比較深刻。

17樓:

本人沒那麼厲害,沒上清北,但是好歹高考失利了也還上了排名比較靠前的985,社科專業。

我上大學之前也擔心被有些省份考生碾壓,但是,到了大學才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說一下背景,我父母都是清北畢業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多大的野心,對我也放羊教育,除了從小督促我學英語之外沒有管過我學習。我自己其實曾經很學霸,從小愛看書,小時候還幻想以後成為物理學教授。

但是因為初中高中討厭我的學校,初中以後並沒有非常認真學習。

我到了大學才發現英語其實非常好(我父母總是打壓我,說我不能完全看懂英文的新聞,以後工作會吃虧),入學英語分班考試竟然考了學院第一名。上專業課才發現,我的見識還挺廣。大一有一門課程,老師是剛從北美博士畢業的青椒,採用研討會形式上課,我其實比較內向,但是我看很多同學並沒有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我又很喜歡他的上課風格,所以我上課經常禮貌性跟他互動,給老師留下很好的印象。

這位老師後來去了國外的大學,我成功拿到了他的推薦信(這些都是後話)。

我有一點很幸運,就是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一進大學就告訴自己我以後要出國讀書,所以當時大一剛上大學,很多同學很迷茫,到處參加學生會和社團活動,希望以後保研能加分。我這些活動都完全沒參加,把很多精力用在學英語,GRE和看書上,所以我早早地考出來了托福,雅思和GRE,不用大四臨時抱佛腳。

我覺得從小放羊教育有一點好處,就是我對知識還保留渴望。我上了大學才真正開始努力學習,拿獎學金,公派出國交流。畢業以後全獎到國外讀書。

很多高中經歷996的同學,並沒有意識到上了好大學,只是一切的開始,而我很幸運地抓住了大學以後的機會。

18樓:張一支

一種很典型的「學生思維」,一種簡單幼稚的線型思維:

以單一標準作為衡量事物的唯一標準。

這種思維的人還往往雞賊的以己之常來作為標準,恨不得拿自己的長處作為普天下通用的標準和道理,自己學習好就是分數決定一切,自己沒學歷就是實踐決定一切,自己有關係就想關係決定一切,自己外在好就想靠臉決定一切。

這種思維本身就是一種極端主義,更別說這種思維本身就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

要用發展的,聯絡的,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

因為世界是變化的,運動的,發展的,聯絡的物質世界。

而物質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何況還是這種連粗糙都算不上的極端自我主義,而且還沉浸在幼稚的yy夢中不可自拔的人。

如果這類人學習不好,我相信他們會有這樣的「思考」:

那些高分的學生都是書呆子,都是靠著死命背書才考得高,「雖然我沒好好學但是...」「只要我好好學,其實...」,到了社會之後看的是人的實際本領和智商,殘酷的現實會狠狠教訓他們的。

奧對了,「我有乙個朋友」「我身邊」「我哥哥」「我家親戚」,再不濟還有「我聽說」這樣的例子。

清北兩校同學怎樣看待復交的學生?

林雙雙 這題是釣魚的。不過我還是願意上當來回答一下,我認為清北的學生在專業相關的平均水平上超過復交,但是在顏值上不如復旦 交大不好說了 英語也不如。 七天 我不是清北,也不太高看他們,能接納自己,像做的好人學習.只是向自己學習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還在樂觀期容易找到事情的反饋,有的時候反饋低了,也許一...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該怎樣超過清北?

東辰 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因為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延伸出不同的問題。比如,普通大學畢業的找的工作如何比清北畢業的找的工作起點更高。或者普通大學的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如何比清北的更高。所以問的問題詳細一點。但是說實話,問這個問題毫無意義。因為成功的人很多,成功的定義人人不同。如果你只是想歲月靜好,那就擇一城,...

如何看待清北學生做教育恰爛錢的行為

煙斗老夏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大多數學霸是願意做研究的,不管是文科的季羨林,還是理科的錢學森,都是願意做研究的,清華北大的大多數畢業生也不會有什麼例外。但這些人不是神,而是人,既然是人,就必須要解決實際的問題。比如說,他們需要實驗室,你給建嗎?他們需要實驗裝置,你給買嗎?他們需要養家餬口,你給發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