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精讀《經濟學人》?

時間 2021-05-10 18:55:38

1樓:近幾之蛇

個人覺得,語法這東西,如果不是考試需要,在語言學習中扮演的角色非常不重要,中國中學教授的語法已經足夠了。

如果題主真能做到精度一年,英文能力有脫胎換骨的提公升並不誇張。至於怎麼精讀,最高要求的方法是背和譯,不用多,一天一篇已經非常了不起,但只是單純的查詞看完,那效果就要打很大折扣了。其他答案關於《經濟學人》是一本什麼風格雜誌,詞彙量云云,完全不重要,重點就是背和譯,換成新概念或者其他英文期刊,都能到相同的效果。

我年輕時候在滬江上做過一小段《經濟學人》的翻譯,不容易,對英文和中文都有較高的要求,那還只是每週四五段。其實如果是背和譯,我更懷疑題主能否堅持一年,真的,非常非常難。一開始很可能大半天才能做完一篇的翻譯,一整天都背不下來一篇,愁到頭禿,背到崩潰,強烈懷疑自己的智商。

畢竟《經濟學人》比新概念六還要難,而且長多了,還非常不口語。

然而,不管是誰,假如真的能堅持背和譯一年,英文水平有脫胎換骨的水平反而是小,更重要的是一輩子會以這一年為榮,今後遇到的任何困難都不會覺得不可逾越。

2樓:有點fang

建議找個專業的人諮詢下。感覺我這個學經濟學出身的沒懂你意思。哈哈。不同語言,語境差異蠻大,而且不同時代的人寫的東西也差異大。不同時代的人去解讀也有差別。

3樓:小翻譯倌

建議先溫習語法,達到中學水平後,再看的話接受度會高些。

我 2015-2017 大概堅持兩年,期間和《紐約時報》交叉看的。閱讀速度的確提高了,提高了單詞量,掌握一些表達技巧,比如,同位語定語從句的使用,not only 和 but also 可以分別用在兩個句子中。但對中譯英翻譯幫助不是太大。

題主是為了今後達到無障礙閱讀文章,所以語法知識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慢慢積累。其實,我們看晦澀的中文文章時,未必每個字句都能理解通透,何況第二語言?

總之,想做就去做吧。

4樓:

你肯定有很多看不懂或以為懂了卻沒懂

這就好像你是乙個外中國人,從來沒學過漢語文法,硬讓你讀紅樓夢,還要讀一年,還說你讀了一年以後就不用漢語詞典可以看懂所有中文一樣。

不要說脫離詞典,你就是拿著詞典挨個查,我不見得你真正看懂了作者寫的意思。如果閱讀只是拿個詞典查查自然能看懂所有作者的意思,那真的閱讀的深度真的被褻瀆了,你讓初中生,你讓他隨便查,你想要什麼詞典給你什麼,他無論如何也很難看懂一些經濟學人的文章。

閱讀能力包括的層次特別寬廣,不僅僅是詞彙量和查單詞,包括的是人生的閱歷、知識的背景、英語的深層次功底和各種多元素的集合,稍有不慎就理解偏差,別說語法不行了,你語法樣樣精通,你不見得全能看懂。英語不是語法,不是詞彙,是這些的集合體,需要慢慢提高,不會因為讀了一年,突然間第二天就沒有不懂的了,你讀30年經濟學人,第31年出來一篇文章,你一樣不一定看懂,不要把英語看得門檻那麼低,那麼簡單,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把語言所有的內容都囊括,真正想提高語言能力的人,都是life-long learning,你需要學一輩子。

5樓:2Young

如果想真正提高閱讀能力,最好還是去參加一門考試,取得高分,這是一種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我們通常會發現,在學校沒有把英語學好的人,出來工作了想把英語學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閱讀能力的提公升既需要巨大的輸入量,也需要有效的動腦。

推薦「考試+精讀」的結合。

6樓:秦大川

1.如果你的專業是經濟類的,完善中學全面的語法後,再讀《經濟學人》,你的願望很可能實現。《經濟學人》的難度在經濟專業,語言上沒有偏、難詞彙,它的特點是高度簡潔。

就是George Orwell提倡的那種。

7樓:Pony

估計有點難,你是每天讀嗎?單詞可以查,也會反覆出現,但語法要慢慢補,既然全日制,題主最好一周三篇吧,語法不懂的就查資料,遞迴式學習

每天讀經濟學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桃子姐在UK 一開始的每天都會讀哭,生詞太多,句子很複雜,題材很晦澀難懂。當時計畫的是一天一篇,後來感覺不行,改成3天一篇,慢慢啃才勉強啃完。一段一段的過,精學細讀。堅持乙個月就有些長進。初期開始學的時候我配合一些難度較低的文章來學。因為分析句式的時候從簡單的較容易,常拿今日英語閱讀做材料,公主號關...

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讀經濟學院怎麼樣?

愛吃sugar的貓 專業不錯,起碼是現在當下的熱門專業,平台也不錯,985的平台夠你以後發展了,如果你能考上更好的商科學校的話,那我建議你趕緊去,如果考不上的話,那不好意思,來老老實實得讀吧。 剛看到這個問題,我想我是很適合回答的,因為我是西農經管學院本科以及碩博生。我挺熱愛西農的,別的學院咱不了解...

工科生怎麼看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May Kong 我曾經也這樣看不懂,查完單詞也讀不懂,費時費力學習效果也不怎麼樣,現在看經濟學人沒難度了。我覺得看不懂主要是因為英語閱讀水平和背景知識儲備還沒到,與其看別人的精讀,還不如讀點難度低的生材料,像紐約時報,衛報這些,等能力提高再度經濟學人。這樣比較提高能力,大家也應該知道當閱讀難度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