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系的人是如何看待馬哲的?

時間 2021-05-10 03:52:30

1樓:刺撓

看了一下這麼多答案,果然國內高校的哲學教育就是研究哲學史。我是在美國讀的哲學,emmm…好像學的根本不是乙個東西。有相同經歷的會理解我在說什麼吧。

「哲學發展繞不過馬克思」聽起來就跟「哲學就是哲學史」一樣好笑吧。

2樓:Ashes

還能怎麼看啊,跟歷史上著名的很多哲學流派一樣,馬哲也是名垂青史的存在,要讀懂那也是特別費勁的。如果有些人讀了一點點西哲理論,就對馬克思主義產生鄙視,那只能說他半吊子都不如。薩特、海德格爾、科恩、德勒茲、齊澤克等一眾大牛都給予一定重視的思想,你卻認為不值一提,那還請你給出深刻見解。

3樓:

馬哲沒有任何獨創性,辯證法繼承黑格爾,唯物論來自費爾巴哈。真正拿的出手的政治經濟學其實相當一部分也是繼承別人的,馬哲真正的獨創性在於唯物史觀。

4樓:

在大學裡,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

兩個專業,

前面是哲學學位,後面是法學學位,

有的人是不是都沒分清就來回答了?

屬實讓人懷疑是不是哲學系的學生

5樓:橘生淮南其名為鯤

學中哲的佔個樓。坐看學西哲的和學馬哲的撕逼。

中間還來了幾個學法學、政治的是怎麼回事?你們累不累,來包瓜子吧。

整個問題下吵成了一鍋粥。害最後結論是啥來著?哦,看到了。

西哲說,馬哲不是哲學。

馬哲說,你們西哲淨整些虛的

邏輯、美學、宗教、科哲的人呢?

沒見呀。快出來。

還有個別背政治學概論的同學也來吐槽,哈哈哈要我看,你們乾脆搞個辯論賽得了。辯題我都給你們想好了。

「馬哲需要中國化嗎?」需要,不需要。

「學馬哲是實踐重要還是理論重要」實踐,理論。

「馬列毛鄧中特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是,不是。

挑乙個吧

6樓:

當哲學跳脫出這個世界

跳脫出政治傾向

跳脫出為民謀幸福

那完全是空談是自我高潮

馬哲是現在這年代`最實用`的哲學

也是最需要的哲學

7樓:

政治權力隱匿地干預人的思想發展,被干預者就可能依照權力意志所要求的邏輯自以為是地自我論證。

題中的馬哲可能指的是《馬克斯主義哲學原理》中的教條。它服務於政治目的,為政治權力所影響。若只是填鴨式地學習,引以為金科玉律,學習者就可能成為一種木偶,他的思考也會淪為搞笑的表演。

例如甲質疑馬克思沒有區分勞動和工作,乙一直在《馬原》裡繞來繞去,用被質疑的原理論證被質疑的觀點,然後用一種「我就是唯一正確的」高人一等的姿態大肆批判甲,這行為就很令人反感。

馬哲是很偉大,但偉大的思想被別有用心地簡單抽象成為教條,一群人盲目地崇拜它,利用它,批判攻擊任何懷疑它的人,像飯圈一樣行事,另一群人則被憤怒沖昏頭腦,不了解馬哲,簡單否認它地價值,也是飯圈地思維,這兩種人是可鄙的,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更是可憎的。

8樓:

現代哲學三大奠基人: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被前現代哲學者嗚呼殺死了「哲學」的馬克思,怎麼在某些迫真西哲人眼裡就這麼不值得一提了?

福柯曾對德勒茲說過:現代哲學有三大奠基人,其中兩個是馬克思和弗洛伊德,按照福柯的分工,德勒茲對付弗洛伊德,開發出先驗經驗主義和反俄狄浦斯,而福柯則從尼采那裡入手,用權力意志對抗馬克思。如果馬克思真的有某些人說得那麼不堪,那福柯還犯得著用「尼采」對付馬克思?

即便是如福柯般,在馬克思問題上還依然存留爭議,而曾被福柯高度評價的德勒茲晚年還曾對外界宣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而作為福柯導師的另一位哲人——阿爾都塞,也是深受馬克思影響的人。

不了解馬克思的人,可能不知道西方哲學界曾經為了青年馬克思和晚年馬克思爭論了多久罷。

9樓:gddsbmhhh

1盲目批判馬哲受政治影響,此行為本身是受政治影響的最大體現。

2從哲學角度批判馬哲,又要連帶貶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知乎哲人人均政經大師啊。

10樓:西門尼采

馬哲是一種思想體系,迄今為止的人類哲學無出其右。當前它是人類哲學的珠峰,所以,想征服它的有志之士,大有人在,全鎩羽而歸。爬不上去,未曾近前,評頭品足者,大有人在。

共產主義運動的挫折和失敗,恰恰是沒有徹底貫徹它,要它負責,緣木求魚。當然打著它的旗號,以求奸逞,也大有人在。這一切,無改它的光輝與偉大。

世界仍在它的批判下發展。借用恩格斯乙個詞,足讓許多哲學流派成夢囈,那就是,自然歷史程序。

11樓:

答主在墨爾本大學,輔修過幾個學期的哲學。

總體感覺下來,西方國家公認馬克思是幾百年來最偉大的政治經濟學家之一,但是卻很少有人把他當作乙個哲學家。

12樓:董狐

馬哲必須放在整個哲學史的框架中去認識,它的傳承脈絡是十分清晰的,一旦打通了聯絡,一切就豁然開朗。

高中和大學的政治教科書不是說它不好,而是它直接把結論給你,卻不告訴你結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來的。這就使得它成為了一種教條,學生難以理解其內涵,只能去死記硬背。

13樓:誰看了我的pp

其實馬克思的所有理論,無論是數學,歷史,哲學,法律,經濟體制,意識形態,歸根到底都是為了馬克思的政治理念來服務的。當然,一定程度上你也可以說,正是由於馬克思在充分學習了解這些學科並把這些理論應用於對社會的拓展和研究上,才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論。

14樓:寒月凝霜

看不慣有些不知所謂的民哲,張口絕對閉口真理,沒有邏輯的推演實證的舉例還自稱黑格爾的信徒,掌握真正的思辨來蔑視馬哲,甚至稱其不是哲學。還悲天憫人的可悲起中國的教育。

但是真的很難與其爭辯。

為何?你說太陽為什麼比地球大?你在一起比過?經過何種推理?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們這幫沒有邏輯思辨的渣渣們!

15樓:徐生

不是哲學系的可以回答嗎?

不是哲學系的回答之一如下:

馬克思的哲學,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三者有所不同,各不一樣吧。

馬克思的哲學,重視批判繼承,重視實踐這個概念,重視經世致用,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需要融合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比較像大規模速成班的講義,比較像流水線的使用說明書。

人大經濟論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人類哲學一脈相承,集其大成 - Powered by Discuz!

16樓:Chet

人在思想上可以客觀(也免不了主觀立場的偏見)

但是在行動上本身就是有政治立場的。

馬克思的哲學,是基於實踐行動而不是客觀認知,因此更應該叫「行動哲學」。

17樓:夏朗月

學哲學後,在馬哲上,其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政治環境下的馬哲的條條框框,回歸原著。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其實去看看原著,就會對馬克思思想有更深了解,越了解越敬仰。

18樓:

作為哲學專業的學生,我來講下自己的看法。如何看待馬哲,這個問題在我以及我的一些同學們看來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對於我們來說,馬哲也好,中哲也好,形上學也好,甚至尼采哲學也好,沒必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任何一門哲學,它作為一門學科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也有一點,我們在學習馬克思的哲學(社會學)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時,是最有認同感的。不像我們學康德哲學,學黑格爾時,總能發現些許違和感。而在學馬哲時恰恰覺得,對,就應該這樣啊。

也許這與中國的社會制度有一定關係吧。

還有就是,一般在哲學專業裡不存在對馬哲的鄙視鏈什麼的,我們只會鄙視隔壁的「馬克思主義學院」。

19樓:

其實馬克思被高估了,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是兩碼事,馬克思的思想傳播後是由後人繼承和發揚光大的,他只是奠基人。所以,被稱為馬克思主義者的只是後人。有說信仰馬克思的,沒有說信仰黑格爾和康德的。

而哲學卻是由乙個哲學家始終標誌著自己的光與熱,並且哲學的實踐性是微乎其微,它只是為其它的學科或者理論服務。

即使我們改革開放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哲學和思想理論的角度看來也是一句不成立的話,畢竟你如果研究宇宙或者高等數學的話是沒有什麼實踐機會,但改開這句話夠用了,實在。

馬克思的思想其實還是不能夠媲美哲學家的,但他對現世的影響可是大大的超過了當時的哲學家,所以他才能和其它哲學家齊名。

20樓:daowen

馬哲指的是哪個,1馬克思主義哲學,2馬克思自己的哲學理論,3關於馬克思理論的哲學研究。

有些人不承認馬克思做的工作是哲學,這很正常,有些教材還把牛頓放進哲學史,也有人還說德希達做的工作不是哲學。

問題在是否要把馬哲單獨拿出來,如果這樣哲學史裡每個人物都可以拿出來。聽說蘇聯解體後,馬哲學院院長看大門去了。此院長應該也是蘇格拉底般的人物,永遠在入口做個初學者。

如此,個人覺得,好的哲學應該能引導思考,這裡面乙個是把思考清晰地展現出來,讓人有跡可循,乙個是啟發更多的思考。當然維根斯坦和尼采這類天才的哲學不是我這種小學生能懂的。

21樓:

哲學就好像一群神學家圍起來吵天體是怎麼運轉的,到馬克思的時候暴力論證了個F=GMm/r2就掀了桌子要去改造世界,然後處處碰壁灰頭土臉的坐回了桌子,神學家們嘲笑一通後繼續吵,也沒見他們高舉聖經還能吵出個愛因斯坦

22樓:mobius

很好的哲學,也有助於人們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

但和任何哲學一樣,你不僅要接受好的一面,也要接受壞的一面,甚至是相當壞的一面。實際上,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的錯誤很多都是因為一廂情願的只承認好的一面,而迴避了壞的一面造成的。要知道,明確壞的一面往往比知道好的一面更重要。

23樓:強力小兔子

馬哲不是哲學課,而是教你國家的運作的原理。

國家運作並非開放式題目,而是走錯路會死人的實踐行為。而且是死很多很多人。

不建議哲學系的人來看待馬哲或者批判馬哲。

24樓:STU

不可否認它是優秀的實用之學,不過一開始它就把話說死了,唯物的、科學的、發展的...,有很多侷限,有很多意識形態的傾斜。

彷彿就像小孩子在比誰說出的數最大:乙個說「乙個億」,另乙個說「一億的一億次方」,最後馬哲說「反正我都比你大一」

總感覺中中國人認知的方差要比比中中國人口還少的歐洲人小得多得多,或許是馬哲教育的思考方式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25樓:銀河屯田地球捕魚

蘇xiu僵化了馬克思本人的哲學,機械化的把馬哲變成一種意識形態維護理論。拋棄了馬克思應該有的哲學面貌,而我們繼承了這種修正主義。

去研究真正的馬克思思想,研究他本人到底再說什麼。

同樣是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辯證法,你學到的課本上的,和馬克思原來的,差距不小!

真正的馬克思哲學,是自由的客觀的公正的,而不是機械的僵化的決定論的!

能搞到英文或者德文的馬克思原著或者手稿影印最好,蘇聯或者改開後的中國版本,少看吧。

去年有一部很客觀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歷史,今年全網和諧了。也是醉了。

真正學哲學系的人怎麼看待哲 學?

買的越多省的越多 哲 學不存在歧視,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對哲 學的理解,在Fa 律面前,人人平等 哲 學是善良的,使人充滿讚美 之心,引領時尚 哲 學不是搞基 而是對人性精神的刨根問底 哲學模式 哲 學是一種介於二次元虛擬幻想世界和三次元真實世界的連線區域,即為2.5次元。人們對於美好的二次元的希望...

在哲學系讀書是怎樣的經歷?

降臨 沒在哲學系讀過書,因為本科不是哲學系的。此前都是旁聽。考研考上了的話應該就可以答這道題了。從哲學這門學科本身來說,不論細分的二級專業 開設課程 如倫理,邏輯,美學,宗教,中西哲等如何,首先都會學到哲學的基本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本體論,認識論,結構觀,運動觀等。我想一般的哲學系的學生四年下來,...

如何追乙個哲學系的女生?

小蠢熊 結論 成為愛,成為可愛的人。具體的說,成為智慧型,成為可愛的智慧型,進而成為被愛著的智慧型,即成為愛著作為智慧型的自己的智慧型,即自己愛著智慧型,即愛自己,然後由此超越自己成為愛本身。以下演繹 因為哲學就是 愛智慧型 學哲學的女生就是學 愛智慧型 或者學 愛智慧型的人 如此她在學習並且成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