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認真複習了兩個月,為什麼還是 50 分?

時間 2021-05-08 02:18:23

1樓:大奶兔白糖

山東考生,之前也是50多分,然後20年21年都是70+,奈何申論拉垮……進不了面試

我把我的方法告訴你,你可以參考一下。

常識:純屬積累,複習的意義不大,因為這兩年山東省都是90題,常識好像就佔10道題,我平時因為工作性質經常要關注各種新聞和政策,所以有一點點政治敏感度,所以這兩年公基蒙的正確率都很高。

數量:我做題很慢,數學也不好,果斷放棄。一般是全矇B或者C。

剩下的言語、邏輯和資料分析,我的主要思路是看粉筆的《行測的思維》,看完之後刷題。

言語我主要是語感和積累,有時候按照粉筆的做題邏輯反而就錯了;邏輯我圖推不是很好,勉強能及格,其他的部分正確率比較高也是靠刷題提上來的,感覺它跟言語很像,很多題都是要在題幹找重點,首尾句啊,轉折詞裡找,理解了整個題幹的意思,它想問你什麼考察什麼就一目了然了;

至於資料分析一直是我很頭疼的板塊,所以我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資料分析上,買了麒麟的兩本題集,是近幾年國考省考的資料題,因為時間關係只刷了不到一本,但是進步也蠻大的,最開始20道題能錯7道題,到後來錯3-5道題,我很知足了。

2樓:

行測題目做不完,速度慢多半是沒有高效的做題技巧。另外行測做題就是再跟時間賽跑,誰能在有閒時間內做出更對的題目就能得高分。

我當初備考的時候和題主相似,前期跟著粉筆筆試班學了有兩個月時間,後面發現自己的做題速度和正確率還是上不去,成績一直在60之間徘徊。

後面慢慢意識到是做題方法的問題,開始跟著阿甘上岸說課程去學老師教的各種簡單做題技巧,比如判斷推理類的題,通過刷題把方法掌握熟練後,直接從大小,交點,位置之間的關係入手就夠了,再碰到類似的題目很快就能套上方法解決,基本上50秒就能解決問題,後期再通過真題的鞏固,行測全部題完成還能空出5分鐘的檢查時間,成績也基本沒下過75分。

3樓:

那是你還沒有掌握住行測做題的精髓!

行測的題量大,最講究的就是乙個方法,我們學的時候也要放聰明點兒,用點巧勁。我上年備考的時候有一陣兒也是分數奇低,做的又慢正確率還不高。資料分析賊拉頭疼,規定時間內只能做完一道題,跟著阿甘上岸說學了之後真的覺得進步了很多,有的時候看著很複雜的題用老師教的解題方法只需要兩三個步驟就解決掉了,之前我自己做需要五分多鐘的題,用老師教的方法推理一下可以在一分鐘之內解出來。

我每天都會做粉筆決戰行測5000題,每天一百多道題,不多,但是我做每一道題都會把阿甘講的方法用上,這樣才能真正的把老師講的技巧學會,光聽是不行的,還是實踐出真知。兩個月的複習時間,我的行測從53分再到60分再到70分,最後考試考了73.5分,也是正常發揮了。

4樓:

作為一名公考過來人,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先說我的情況:18年參加公考,總分145,其中行測74分,成功上岸某市局崗位。

回到問題,行測得分低怎麼辦?

那肯定是想辦法提分啊!

行測是公考裡技巧性最強,最考驗備考方法的科目。年輕人啊,千萬別大意了,以為靠做題就可以70+的行測,那都是不講武德的前輩們欺騙你的!!!

老老實實買上一套阿甘上岸說的網課,聽課掌握各個模組的答題方法,結合華圖模組寶典鞏固各種題型技巧的運用。行測想要把分數和做題效率提上去,就必須把阿甘裡面的解題技巧都吃透了!

這樣堅持乙個月,所有的方法基本上能掌握七七八八,接下來你就可以拿起歷年真題狂刷,每天至少保證兩套,用考試的標準鍛鍊每種技巧的使用。

最後的時間也別忘了錯題的回顧,按照自己的複習情況每三天或者一周回顧一次,最好是再衝做一遍,看看自己還有哪些題型仍在犯錯,好好抓緊這最後的時間茶查漏補缺。

按照這個方法,行測絕對不會低於70!

5樓:被時間撲了空

做題慢、正確率還不高,你這種情況,明顯還沒領悟到行測複習的精髓!

什麼?你問行測複習的精髓是什麼?那毫無疑問必須是解題技巧啊!

行測一共120分鐘,卻要完成130+的題量,其中還不乏數量和資料這種計算量大、邏輯性強的模組,如果不想點別的法子,按部就班的做,我敢打賭,誰都不可能寫的完。

所以,對付這種考試,就必須要解題技巧的加持。行測想要學好解題技巧,用好一套阿甘上岸說就足夠了,吃透他裡面的方法是行測突破70分的關鍵。每節課都是重點,而且方法賊簡單,沒有常規解法那麼多彎彎繞繞,一般三兩步就能搞定一道題,直接看出答案那也是常有的,買套華圖1000題跟著好好練就行了。

我那會兒複習的時候主要看的就是他,技巧都會用以後,短短半個月直接提高了十幾分,而且每次都是提前10分鐘左右做完的。

所以說,不是成績提不上去,主要還是方法沒選對。有的時候換一條路走,說不定就柳暗花明了呢!

6樓:今天沒有甜筒

首先,還是給你打個氣,不要灰心,加油。

行測這個就是考的你關於經濟、文化、科技等綜合方面的知識的儲備情況,以及你的理解能力等。

這種能力怎麼說呢,有的時候可以突擊一段時間可以搞定,有的時候則不然,我身邊就有跟你差不多情況,但並不是說,這個就很難突破快速上岸。

其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預留一定的複習時間,還是能通關的,至於好的方法呢,市面上關於公考複習的方法還是蠻多的,都有自己獨到之處,另外,就是有一定方法是很重要,但平常的綜合知識儲備還是不能太忽略!

7樓:記憶丶結成冰

數量資料一定不能最後做

10分鐘常識 25-30分鐘判斷 20分鐘資料 10分鐘數量 25-30分鐘言語這是90-100分鐘

十秒鐘沒思路的三十秒感覺不到答案近在眼前的直接跳過資料按老楊的思路做每篇的前四個

一定別擰巴跳過的題不代表就不做了

做完這90-100分鐘的時候塗卡

這時候再看沒做的和不確定的

人逼急了思維很快的

這時候還做不到七成確定的也別寫

繼續跳過

最後還剩下一些沒寫的空

就直接全矇本模組最少的選項

按部就班做60 通過合適的策略完全可以上到70以上按部就班50的話 60多也沒啥問題

運氣好是有希望衝70多的

8樓:

為什麼不承認是自己沒天分呢?至少你對於公務員行測這方面沒有天賦,注定你分數上限不會太高,你找對了方法頂多頂多極限不超過70分…70分對於想進面試裡的標準是非常低的。話不好聽,但你最好再考慮下自己適不適合烤猿。

9樓:

總體來說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知識點掌握的不夠牢固,這塊沒啥太好的辦法,去看中公的大紅本教材就行,主要是看裡面的知識詳解,再把例題都過一遍,爭取做到舉一反三的地步,從例題中去反推基礎知識點,查漏補缺。

二是做題技巧不夠高效,這塊能力強的可以自己總結,不是學霸的看阿甘上岸說就夠了,比華圖、粉筆的課好太多,看的時候最好記點筆記,把老師說的做題思路記下來,做題方法慢慢通過做題的方式學會,行測基本就穩了。

10樓:

複習了兩個月,成績還是只有50分,你這確實是有點慘!

從你的描述來看,解題速度不行,正確率不夠,明顯的解題技巧掌握不到位,推薦必去嘗試一下阿甘上岸說,挺適合像你這種分數遇到瓶頸的公考er。

阿甘的課,尤其是行測部分,解題技巧講的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可以快速提分,這對於行測而言無疑是很重要的。公考行測本來就是一場能力型測試,考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高的分數,因此解題技巧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行測考試的這個難點,阿甘的課程裡教了很多快速解題法,專門應對那些複雜難懂的題型,做題的時候把公式一代,技巧一套,三兩步就能出來,省時省力,正確率還高。把幾個模組的技巧都吃透,後期結合著真題運用熟練了,行測想要提公升到70分都不是什麼難事兒。

11樓:小菜一碟

公考小白乙個月高分上岸我是如何做到的!

先看看你是否抓住了真正的重點。

從這個做題時間的分配上看,整體規劃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在花時間就能拿分的模組應該分配最多的時間。

資料,判斷絕對是拿分的大頭。

建議停下來盲目的刷題和刷課,先認真總結自己,再精煉學習內容。

12樓:

那你就要思考一下自己的學習策略是不是出了問題。

行測都是客觀題,以往我們應對客觀題大多採用題海戰術。只要題量刷到位了,分數就能提高個七七八八。但行測題目不一樣,行測也刷題,但更注重有技巧的刷題。

所以解題技巧的掌握尤為重要。像題主這樣,複習了兩個月成績依然只有50分的,多半就是解題技巧沒掌握好。

所以,基礎階段的課程完成之後,跟著阿甘上岸說把行測解題技巧這塊好好過一遍是很有必要的。行測很多題目看起來很複雜,其實都是紙老虎,用阿甘的技巧一捅就破。哪怕是最難搞的數量關係,把解題技巧掌握之後,解題也是分分鐘的事兒,正確率突破70%絕不是說說而已。

只要模組正確率上去了,成績自然就提上去了。

13樓:張繼秋露

行測這個東西,不是說複習的時間夠了或是刷題數量到了就有起色的!

簡單說下我的情況吧,18年國考筆試147.2,其中行測74.3,個人認為還是有一些經驗的,分享給你,我覺得行測最重要的是做題技巧,其次是刷題,這兩項都做到了,行測怎麼著都能上70了。

方法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兩遍,方法這塊看阿甘上岸說會很有幫助,我當時就刷了兩遍,第一遍邊聽邊記,做好筆記。第二遍就要遍聽遍練,把對應模組的題弄懂,同時查漏補缺,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方面沒有照顧到。

然後就是刷題,我當時備考用的是粉筆5000題,直接刷起來,先專項訓練,只有大量的練習才能深切掌握老師教的方法,每個模組的題目刷的差不多了就開始刷真題,嚴格按照時間來,就這練了兩個月,行測模考都在70分以上。

記住!先學會技巧再去刷題就能突破瓶頸。

14樓:最心底的痛

公考中我們都知道最容易拉開分數的就是行測,可以說得行測者得天下。可要想提高卻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要想在兩個小時內將135-140道題全部做完基本上就是痴人說夢。因為做題的時間與題量本身就是乙個陷阱,所以不要妄想能全部做完做對,只要盡可能地提高做題速度與正確率就好。

題主聽課刷題但分數不見提公升。這其實是公考er經常會出現情況的一種。所以有一點你要明白,題量與分數的關係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二者並非是充要條件。

分數是題量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換言之,分數的決定性因素不僅僅包括題量,還有做題的方法,做題的熟練度,解題的思維等等。

在公考備考中有很多這種類似的誤區存在,下面我就以我二戰上岸的經驗來總結分享一下備考中所存在的哪些誤區。

誤區之一

最好不要選擇購買大本教材,也就是指華圖或中公的基礎知識書籍。

這一點我相信各位在知乎或者QZZN等看到過不少類似的帖子。可我起初卻沒有相信。因為我覺得基礎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買了五本模組書。

看了兩天就後悔的要死。不是說內容不好,知識不夠清晰,而是知識內容太多啦。前期還能堅持按照計畫來學習,可看了兩三天之後就很容易懈怠。

堅持兩周後發現效率實在是低,而且極大的消耗意志力。(其實,看一周就想放棄啦,但買完這五本,如果一點不看心理過不去)

所以放棄大本書是正確的,尤其是對於在職考公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認為基礎教材很重要的話,可以選擇買一本常識模組的書先試著學一下。如果你覺得有效且能堅持下來那你再買剩餘的四本。

對策:

當發現自身方法不當之後迅速的調整對策。我經過再三的分析對比最後選擇阿甘上岸說這個課程。幾天的學習之後,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做題的思維,也就是解題思路。

我最開始做行測的時候還保留著高中的的做題習慣,就是一步一步地列式計算。而看完阿甘後,有的題目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而是通過答案與題幹的數字關係進行分析對比,然後通過心算,估算就能確定答案。這樣做題的速度提公升了一大截,行測的分數也從60多左右提公升到了75分。

但唯一不足的就是關於申論方面的內容有點少(只有關於小題方面的一些技巧),但其實申論本身能提高的不是那麼明顯。所以對於做題速度慢,分數上不去的人來說阿甘確實是最好的課程。

誤區之二:

做題要有針對性,題海並不是你行測突破的關鍵。

有人說當你做夠2萬左右的題你基本就是乙隻腳踏入了進麵的門檻。我起初也比較認同這個觀點。因為方法和技巧是需要大量的題去磨練的。但並不是說做的越多越好。

因為我是理科生,所以起初也就認為只要大量的練習就能提公升正確率和速度。可實際效果卻並不那麼明顯。因為行測只有數量以及部分推理是有關理科方面的。而其他更多的是語言邏輯。

大量的做題之後會發現有很多錯的題型反覆出現。所以,題海戰術對於想提高行測並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對策:

做兩套歷年的真題試卷首先對於自己的各個模組做乙個評估。認真進行自改,將錯題型別細化到各個模組的各個題型中並且統計正確率。

言語、判斷、資料,3大塊的正確率都達到75%,常識正確率達到60%,數量正確率達到60%,那麼總分就會是:

(32+26+20)×0.75+10×0.6+12×0.6=71.7(分)

以此為標準,來統計練習錯題前後的各個模組的正確率變化。一是為了檢驗你易錯題型是否有提高,提公升你的成就感。二是明確之後的練習重點方向。

誤區之三:

做題順序不要盲目地跟風,一味地參照模仿大神的做題順序,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個人特點來做相應的調整。

在我初次備考時我的做題順序也是根據大神的建議言語理解→邏輯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數量關係這樣的做題順序來答題的。後來自己統計正確率的時候,基本上能達到這個基礎的標準值,也就是70分。但分數始終就是在70到71之間徘徊,雖然很穩定。

但總感覺十分不保險。

對策:

①邏輯推理→言語理解→資料分析→常識判斷→數量關係;

②常識判斷→數量關係→言語理解→資料分析→邏輯推理;

③數量關係→資料分析→邏輯推理→言語理解→常識判斷;

④數量關係→言語理解→邏輯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

這也算是乙個大膽的嘗試。因為我是理科生的緣故而且做了大量的題型練習。所以對於這種數學相關的題型我會覺得比別人更有優勢。

而常識之所以放在第一位則是想利用開始答題前的這一段時間來快速的確定答案。

最終第二種做題順序相當契合我的個人情況。你猜我最終拿到了多少分?77分左右,一下子提高了七分之多。這也是最終我能上岸的關鍵。

所以說,儘管我可能言語,邏輯稍稍差一些,但最終憑藉自己的長處--數學來挽回局面。所以說,千萬別被一些固有的思維模式所固定化,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

以上就是我在公考備考時遇到的一些誤區以及相應地解決辦法。

最後,關於那些秒殺技巧。大部分是針對數量等數學相關的技巧。最初我也去記了那些所謂的秒殺技巧等。但後來做題發現,反而適得其反,大大影響了我的做題速率。

行測所謂的秒殺技巧是建立在知識點全面,有大量做題經驗的基礎上面的,這種能力是平時不斷複習,不斷總結得出來的,很難說你短時間就能學會所謂的秒殺技巧,如果沒有大量的基礎強行學習這些技巧。在考場運用時有時候反而起到反作用,事倍功半的效果。無形當中還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所以,題主現在你應該明白分數的提高不單單是做了多少的試卷,而是包括做題方法,做題思路,做題速度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那麼最後,送給看完全篇的人乙個祝福buff:進麵成功,加油。

為什麼國行iPhone xr 用了兩個月就開始無緣無故發熱?

四少爺的劍 前提條件,相關耗電設定全部關閉。比如常去地點,後台重新整理,網路時間同步等等。如果你公升級了系統,大概率是系統排程原因。13這代是有幾個版本有很多朋友反映發熱比較嚴重的。那麼你能做的就是等下一版系統優化了。如果你還是出廠系統,或者確定大概率非系統因素。那麼你可以選擇觀察一小段時間。因為i...

考研最後兩個月你複習的怎麼樣了?

Jason 一般來講,堅持到最後應該是考研的意志是比較堅強的。相信到了這個程度,所有的知識點應該已經做到了多次全覆蓋。這個階段,建議以模擬試卷為主,以查漏補缺為輔,每天按照正式考試的時間,進行模擬考試。晚上,對模擬考試的錯題進行分析歸納,鞏固知識點。最後,祝願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考上你理想的專業。...

月經推遲兩個月還沒來,測了試紙和血檢都是陰性還有可能懷孕麼?

柚子 試紙測試不准,建議到正規醫院做血HCG檢查,並做B超檢查,判斷自己是否懷孕。如果未孕,則屬於月經不調,需要調理一下身體 正常情況下,月經週期為21 35天,月經推遲兩個月沒來,屬於異常現象。 寧子孕產瑜伽 你好,你這個情況可能是受到學習或工作的壓力 營養 熬夜等等情況的影響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