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 ?

時間 2022-01-06 18:34:01

1樓:國庚起太極散手

這是行氣單操訓練過關後的拳理,主要是針對太極拳單操的。行氣單操訓練過關後,可以「以意馭氣,以氣控筋」,此時習練者的筋骨間架已成,可以通「意」來控筋,進而完成習練者的行功走架。

2樓:高灘巖的虎

因為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不是真的不用力。

太極拳從站樁到行拳,都強調全身盡可能放鬆,當我們真的按照這個要求去練習後就會發現,最初的那段時間,練完後身上會發軟,沒有肌肉痠痛,感覺肌肉還是有力的,但就是肢體發軟。

因為這些用意不用力的要求,目的是為了訓練到人體的附骨肌肉。人全身的肌肉是分層的,每層的功能都不一樣,我們平時運動鍛鍊的,意識能控制到的,主要是最外層的肌肉,最裡層的附骨肌肉主要作用是穩固關節與支撐骨骼,我們無法主動地去運用附骨肌肉,自然它在運動中的運用佔比也非常小。比如乙個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他做運動,表層肌肉作用佔比可能達到了70%-80%,那麼附骨肌肉的作用佔比可能只有10%,那麼訓練過程中,通過放鬆肌肉,表層肌肉的作用佔比能降到50%,機體為了維持運動的穩定,附骨肌肉作用佔比自然就會上公升,起到鍛鍊的作用。

附骨肌肉的訓練,是為了強化人體的間架,試想一下,當兩人角力時,對方表層裡層都用上了在與你對抗,而你的附骨肌肉力量就足夠抵住對方的衝擊,你能控制的表層肌肉不就能更加游刃有餘地變換用力的方向撥動對方了?以上這是用意不用力的第乙個作用。

用意不用力的第二個作用,是形成正確的用力方式。當乙個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抬重物時,觀察他的手臂,是不是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都繃緊了在用力?然而在做曲臂運動時,這兩塊肌肉的作用截然相反,兩塊肌肉一起運用,會抵消一部分的力量,這部分被抵消的力量,最終是作用於自己的骨骼、血管或關節上,無論是從效率來看,還是從健康來看,都不是正確的用力方式。

而乙個經過傳統武術訓練的人,在抬重物時,你會發現他只有肱二頭肌是繃緊狀態,肱三頭肌是處於放鬆的,這就是「用意不用力」的訓練結果,當你不去主動地用力時,你的身體會自己選擇最好、最有效率的用力方式。這還只是區域性的用力模式改變,從整體來看,當你放鬆時抬起重物,力量較大的腰胯腿部,能自然地承擔更多的重量,從而減輕肩部和手臂的負累,身體用力的分配更加的合理了。

所以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是古人的智慧型,它不是軟綿綿的不用力,而是更加高效地開發、運用自己的身體。

3樓:燃燈

用意不用力,是太極初級的練法要求。 要先練會:杜絕肌肉下意識地緊張和收縮。 能夠控制住這種狀態,就形成了自然用「意」的能力。

4樓:拓樸太極

太極拳通過訓練,去掉先天自然之能,換成一種整體勁,這種整體勁的產生與使用要求用意不用力,哪怕用一絲一毫的力,都會影響效果。懂的自然懂,不抬槓~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那麼練習中如何一步一步的實現呢

江城子0422 先把每個動作做到位,明白太極無處不纏絲的意思,然後練到節節貫通。至於用意不用力,我老師教的是不用拙力,不用直力,如水中打拳,處處有阻力,所以動作都是螺旋,走弧勁,身體象彈簧一樣,慢慢續著勁,身體一直象貓撲食之前慢慢蠕動,而不是像嬌小姐撲蝶,動作浮而無力。 瞎白話 用意不用力,如果直接...

太極拳為何有如此眾多門派?

木易 不算多吧,著名的也就陳楊武吳孫趙堡武當,形意也有郭宋車劉尚孫等派別,八卦有尹程史梁宮吳孫姜高傅諸家。各派特點 陳式正身正馬,其它幾家側身偏馬 吳式斜中寓正,其它立身中正 吳式退身必起前腳尖,其它多起前腳跟 孫式進步必跟,且幾乎沒有弓步,其它幾家不然。個人見解,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翟登奇 太極...

太極拳如何用意?李公雅軒講過,練拳時要無為,才能無不為。這個無為是講得身體嗎希望大師們講講如何用意。?

天邊的雲 我練的趙堡太極,老師要求能不用力就不用力,要求動作通 順。我理解這就是無為。可練的時候又有尺寸,而且為了順,也要練很長時間,身體變化會有不同的層次,所以無為也是要做事的。把握大原則去努力的練,是無不為。 TaiChi 大師兄 李雅軒 練拳時要無為,才能無不為 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個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