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吃的吐地上,爸爸要求他撿起來吃了,這種教育方式有效嗎?

時間 2021-08-12 10:16:21

1樓:思泮學院

有效!對爸爸來說,成功地發洩了自己的情緒,控制了孩子,滿足了孩子服從自己的需要,做了他認為的「好爸爸」,以及他認為的教育有效。

對孩子來說,成功攪亂了孩子的認知,混淆了孩子對規則的理解,看到了乙個莫名奇妙的爸爸和內心無數無法言說的壞感覺。如果孩子再大一些,自尊心受到了一次打擊。

最重要的是,如果這個爸爸一直這樣管孩子的話,他要麼收穫冷漠的親情,要麼收穫矛盾衝突的父子關係,要麼培養乙個無力成長的孩子。

而且這種嚴格的家風可以得到一直傳承,孩子再這樣對他的孩子,周而復始。

只要有動作就會有效果,至於效果如何顯現和起作用就不一定了。

這個爸爸的做法對教育孩子不把吃的吐地上這事沒有效果,但是在為孩子製造成長問題上是非常有效的。

關注思泮,關注科學的家庭教育。

2樓:祝曉

有效,是針對某個目標的。可以假定,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培養孩子的某個性格特點,比如愛護周圍環境。這個方面可能是有效的。

孩子吐地上,這個是違反規則的,撿起來吃,在爸爸看來是通過這種懲罰形式來改變孩子違反規則的行為。如果孩子感受到撿起來吃是一種懲罰,確實有可能改變這種行為。

當然,也可能改變不了。首先懲罰不一定能改變行為,這個得具體情況而論。再次,在孩子看來這是否是一種懲罰,也是未知的。

有效與否,要看孩子以後這種行為是否繼續會發生,以及發生頻率。

3樓:宋歌

如果是因為感覺食物味道不好而吐到地上,爸爸是有理由要求孩子的。至少要嚴厲批評,指出這樣做的錯誤之處,並警告不允許再犯同樣的錯誤。

一定要培養孩子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當然作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非常重要。

4樓:Domant Volcano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暫時還沒為人父。但這種教育方式感覺有一些些簡單粗暴了。首先吃的東西掉在地上了,再撿起來讓孩子吃,這不衛生,畢竟地面有大量的細菌,吃壞了孩子還要去醫院檢查,花錢不說孩子也得跟著受罪!

其次,孩子小的時候,認知不全面,你若教育孩子掉在地上的食物還能撿起來吃,或者吃到嘴裡的食物吐出來以後還能再食用,孩子的認知就會認為這種方式是正確的,在他(她)以後的生活中,可能就會按照這種方式去處理問題,對孩子的認知有影響。孩子小的時候犯錯誤不可怕,有道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那還是乙個認知不全的孩子,犯錯了大人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給孩子講清楚應該怎麼做才是合適的。剛開始孩子小聽不懂,沒關係,多講幾次就會了。

低等生物都能通過訓化變的乖巧聽話,何況是高等生物——人呢!!!個人認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恆心。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這是有道理的,孩子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一定不要操之過急,用力過度。

5樓:一字打字機

孩子太小了,其實很多事情他都不懂。有時候你說了他不聽,他還是要去做這時候的孩子,他的興趣愛好,發現對他來說都是乙個新奇的事情,就像我們遇到乙個新奇的事情,都像看熱鬧一樣。好好溝通,孩子的世界我不懂,因為我們沒有出來那個階段,我們無法代入。

6樓:青青老師

個人覺得,對這個方法是不贊成的。

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狀態反應,在很小的時候,有時候孩子是覺得有趣會這麼做,或者在2歲的時候有一點逆反會這麼做,大了一點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情緒原因會這麼做。家長主要還是要分析得出孩子做這種行為的原因在進行合理的方式管教。

7樓:向日葵的微笑

有效,這種方式就是教孩子的道理有兩種,一是不能浪費糧食,而是自己做錯的就要自己去承擔責任。現在好多孩子太嬌生慣養,真的需要理智的家長去教育,人家說三歲定八十,小時候的種種言行直接影響他以後的為人處事,而且爸爸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爸爸給的和媽給的不一樣,有父親愛的孩子會更自信。

8樓:賊賊

要正面教育孩子。撿起來吃掉就是想讓孩子明白兩個道理,第一這是乙個壞習慣,是不對的。第二,要珍惜糧食。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教育引導孩子。

1.行為習慣的養成

2.珍惜糧食

3.做乙個有愛心的孩子

9樓:乙個煎餅是乙個煎

沒有,非但沒有效果,將來他會一輩子活在這個陰影裡。可能會受到抑鬱症還有厭食症或者暴食症的困擾,一輩子不會像正常人一樣吃飯。

願老天祝福你們一家人。

10樓:什麼

這種教育是豬的教育,不會動腦子的教育。

孩子不懂事,要教育,有各種方法,但決不能用這種侮辱人格的不衛生不健康的方法。

家長要把孩子當人,不能把孩子當牲口。

家長這樣對待孩子,不怕遭報應?等他老了的時候,犯痴呆的時候,孩子也這樣對待他?

11樓:河清海晏

看孩子的成長年齡階段。1.如果在3-5歲,這種方式略顯粗暴,但行之有效,孩子會刻骨銘心的,這種教育會使孩子受益匪淺。

2.如果在6-8歲,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面會有自尊心的,孩子會被你的教育方式嚇著,或許能得到你想要的那種效果,但是可能會對小孩的心靈上收到創傷,孩子大點了,說教的方式或者以身作則,會好點 。

12樓:思錄集

譯:尊敬自己家裡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裡的長輩;愛自己家裡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裡的兒女。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13樓:CC隨筆

這樣的教育是無效的,這種方式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時,地上的食物撿起來吃掉,你們確定這樣的食物不會受到汙染麼,孩子吃了安全嗎

14樓:如一

有沒有效,得看爸爸是怎麼做的,如果是命令孩子,自然無效。如果是告訴孩子,爸爸讓你撿起來吃了是因為爸爸覺得糧食很可惜,不是很髒的話,還是可以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孩子認同了,自然會聽,就有效。

所以,同樣乙個事件,同樣一種處理方式,就看父母的心態和動機,如果是為了控制孩子,懲罰孩子,再美的言行也是醜陋的,是有毒的。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了解父母背後的心態和能量,出於愛,自然會接受,出於控制和恐懼,自然會拒絕,哪怕表面接受了,內在也是抗拒的。

15樓:歡橙

嚴重懷疑這位家長看多了有害讀物。

為了讓孩子改掉浪費食物的習慣,家長用了一點小伎倆。

目的達沒達到,還得繼續觀察,但這個爸爸給孩子營造了乙個虛假的環境。孩子不知道,掉在地上的食物是被汙染的,不能吃的。

下次孩子看到地上有別人扔掉的零食,會不會撿起來吃掉?畫面堪憂,不敢想象。。

糾正不良習慣不能用力過猛,否則可能出現意外~

16樓:弘濟堂明定居士

有效果!父母一般都是恨鐵不成鋼的!有時候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呢也要多理解孩子的壓力!幫他排解!同時也排解了自己!家和萬事興啊!

17樓:超能大白

沒效果。

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為什麼吐掉東西,然後和他溝通他遇到的問題,再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也許你會說就吐掉點東西有那麼大問題嗎?那孩子也會想,爸爸看到我吐掉東西要我撿起來吃掉,那我下次吐東西就不讓他看到了,是不是完美解決了?

18樓:Christelle Dobelle

打一巴掌再給顆糖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父愛如山也有溫柔細膩的一面……

個人覺得大概率會收效,希望孩子會從中吸取教訓學會珍惜食物並感受到來自父親的愛…

19樓:凌零

有效啊,家教或者說早教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比巨大的,都說父母是孩子都沒第一人老師,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性格和觀念有非常大的影響。雖然說每個人的體質可能不太一樣,每種體質可能會造就不同型別的性格,但毫無疑問父母的外在因素對孩子的影響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一般孩子都會繼承父母的優缺點,乙個好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有乙個正確的價值觀,起碼三觀就不會離譜,但教育孩子上也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和方法。

不同的教育方法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在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中,我是很提倡言傳身教的,就是要做孩子的榜樣,想要孩子成為乙個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要先成為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才會給孩子留下最深的印象,孩子才可能成為想要的樣子,在這個案例中,父母不妨嘗試讓孩子自己撿起來,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同時讓孩子懂得節約糧食的美得,食物的來之不易,或許,家長也可以自己撿起地上食物,即便不衛生了,也要讓孩子認識到他的錯誤,及時糾正,養成良好習慣,乙個還得行為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20樓:九風樓主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老爸在身邊時候,看他經常表達什麼意願。

如果吃東西仍是挑三揀

四、不情不願,只是迫於老爸之威,不得不從,那這種教育方式無效的可能性更大。

老爸不在身邊時候,了解他怎麼做。

如果仍是不情不願,但能管住行為,不再浪費,那顯然教育方式是成功的,而且是巨大的成功。反之則不成功。

教育效果,可分好壞;

教育方式,沒有優劣。

各取所需,適用即好。

21樓:鼎尚者

這位爸爸的無厘頭操作不僅孩子理解不了,恐怕連我們許多人都理解不了他要達到什麼目的?這種指向不明或混亂的「教育」操作會給孩的認知和價值判斷以誤導,甚至可能帶來相反的結果。

孩子把吃的吐在地上,首先要有個分析判斷,是孩子吃飽了嗎,還是飯菜不合口、腸胃不舒服?如果是這種原因,那就不能過多責怪孩子,應該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你給爸爸說清楚不想吃就行了,但是不能吃進口又吐出來,既不禮貌又浪費糧食,今後一定要改正哦!

第二,如果爸爸讓孩子把已經吐到地上的飯撿起來吃掉,既不衛生,又是對孩子的不尊重——這至少會在孩子潛意識的認知中造成這種心理情緒,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我們的許多家長都忽略這個方面: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自信心的,都應該給予尊重和保護,這同正常的批評教育是不矛盾的,反而是一種互補和正向激勵。

第三,如果孩子故意吐掉所吃飯菜,而不是因為吃飽或腸胃等因素,那就應該加以教育,告訴糧食的來之不易,愛護糧食、尊重他人勞動包括父母做飯是起碼的道德要求,一定要改正隨意亂吐飯菜、浪費糧食及其他東西的壞習慣。同時,讓孩子自己清理乾淨所吐的東西,再好好吃飯。要堅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起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今後三觀的正確樹立打好基礎。

22樓:Kid

這爸爸有點不講衛生吧!

孩子把食物吐了,可以先問清楚孩子原因。到底是食物的問題還是孩子本身的問題。

如果是食物問題,大人們先處理好。

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首先要先跟孩子好好溝通。後期再出現這種問題,直接餓著,不用吃了

23樓:小猴煒煒

這恐怕不太妥。

孩子浪費糧食是不對,但家長的教育方式屬實不對,不怕細菌吃到嘴裡嗎?

遇到這種情況的也不要打,不要罵,你好好和孩子溝通,說浪費糧食是不對的。

還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吐飯菜,不要用暴力解決問題。

把自己吃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happy 我到底造了什麼孽 我腸胃不好,早上饞了就吃了一袋蟹黃鍋巴,喝了一杯衝的奶茶,然後零零碎碎的小零食每種來了一口,結果一天不想吃飯,晚上這會了想拉肚子,結果就一直坐在馬桶上拉,然後心口油汪汪的很油膩,扣嗓子吐出來吐了好久,我平時沒有催吐的習慣,這把我難受的,結果吐出來以後就好多了,沒有心口油...

孩子同學把孩子的筆袋扔在地上踩著玩是惡作劇還是校園暴力?

加油吧 不必糾結於是校園暴力還是惡作劇 做出這個行為的孩子都需要先同你的孩子道歉 建議家長了解整個事情的全貌之後再來決定怎麼做。怎麼處理這個事情,在發生踩筆袋之前可能兩孩子吵架了。你要讓自己孩子反思,也要想想怎樣讓孩子的同學先道歉,然後讓自己的孩子也說出自己的過錯,這才算個比較圓滿的結局,當然要和老...

家庭主婦不能要求爸爸參與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嗎?

深客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 家庭主婦能不能要求爸爸 按妻子認為正確的方式 參與孩子的教育與培養?加上這個定語,問題就顯而易見了,是雙方關於教育方式的分歧,深層次的可能是雙方的情感問題顯化在家庭教育上。父親認為夯實教育的物質基礎是對教育的最好表達方式,沒錯,不過不應該是唯一。父親不是僅僅滿足家庭 活著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