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新手,十公里配速5以內,明年想參加秦馬,能跑進4小時嗎?

時間 2021-06-07 23:41:46

1樓:藏原

首先我想知道你3000和5000的成績,短距離決定上限,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

回歸正題,我有個徒弟跟你一樣大,天賦不錯也在學校田徑隊訓練了一年多。他1500成績比我好,3000公尺成績和我差不多(10分05秒),但是5000公尺已經被我拉開差距了(我17分30,他18分20)再長的距離更不用說,半馬已經比我慢2到3分鐘了。我給他的建議是半程先跑進80分鐘,積累2年後再挑戰全程。

我想說的是,你們現在全程即使能跑下來,也沒必要參賽。25歲以下的業餘選手全馬很不佔優勢,別說你們的水平了,北京某知名選手,今年25歲左右,半馬能跑到69分鐘以內,前幾年半馬參賽次次奪冠,參加全馬不是崩了就是2小時50多分鐘。所以你沒必要挑戰什麼全馬4小時,今年報個半程,目前1小時45分,積累幾年,大學畢業後跑全程,330應該是穩的。

還有,鞋的話多威確實不錯,我也有一雙3610專門跑場地。但是綜合舒適型和保護性我建議你考慮耐克的飛馬36,現在有些配色500元左右能拿下來,價效比很高。

2樓:文軒

保持訓練,今年冬天一定不能間斷,光跑十公里是不夠的,每個月至少跑一到二次半馬,核心力量訓練也不能落下,明年開春先拿半馬練手,最最底線得跑進145,全馬前兩個月要進行長距離拉練最最底線也得乙個月一次35公里以上耐力跑,讓身體適應長距離,總之,馬拉松不能急於求成。

3樓:嗚哩哇啦

emmmmm,想法挺好的,現實有點殘忍。以我為例子,10km44分,半馬143,全馬441。真的全馬能全程跑下來的真的厲害,我30公里處抽筋,然後走了11公里。。。。。。。。。

跑量足夠的話進400,我感覺不能難。

4樓:

理論上按科學訓練,一年時間沒問題。

第一次跑全馬,注意幾點:

第一,科學訓練,網上很多,可以多看看。

第二,開跑後根據自己訓練時配速跑,別被大眾帶亂了節奏。

第三,到每個水站都喝點水,別太多,21公里後每隔5-6公里吃一次能量膠,每隔7-8公里吃乙個鹽丸。

第四,過了35公里後別硬撐,根據身體實際情況調整配速,實在難受可以跑走結合。

第五,若抽筋了就停下拉伸,再慢走幾分鐘,千萬別強撐,抽筋的下一步就是拉傷。

第六,跑完後別停下,繼續到處走動10分鐘以上。

第七,準備乙個運動手錶,跑步過程可以檢視配速和心率,特別是心率,若你的最高心率是190,全程最高別超過165,無傷完賽是你的第一目標

第八,跑完後記得來這裡分享你的成績和感悟。

5樓:peikancor sy

先把距離提上去之後看你的適應程度,第一次全馬的話肯定是至少要時常有半馬的練習,後期你要是有時間有耐心也可以再長一點,畢竟10公里其實對於打算跑馬的人來說,四捨五入可以算個短跑

半年能不能進4要看天賦,跑步有天賦的人前期提速效率還是很高的,但也不要勉強,畢竟就算再練半年你還只是乙個不到一年的跑者,不急

訓練的話,簡單的可以試試變速跑(這個剛開始是真的累,我這種佛系跑者肯定是不願意搞的),有空可以練練腿,類似深蹲啥的,畢竟跑的長了體力就那樣腿是真容易吃不消,膝蓋如果不太好注意保護一下。然後建議不要一直跑操場,這種跑圈適應了之後會相對輕鬆,而且也需要出去適應一下上下坡

7分配速跑20公里和6分配速跑十公里哪個更難?

很有意思的問題。長跑本質上是用最經濟的方式去做乙個長時間的重複動作的運動。基於問題的假設,六分配速跑十公里,耗時是一小時,而七分配速跑二十公里,耗時是兩小時二十分鐘。第二種情況下,跑者會經過兩個門檻,即,一小時和兩小時。通常慢跑使用的主要是慢速肌群,跑步超過一小時,身體的快速肌群才會被調動起來。實際...

早上四點半開始,空腹,五分半鐘配速,跑十公里左右。合適 好 嗎?

孟君 心率不超150,身體沒有其他不適可以。輔以核心訓練。但你問出這個問題,感覺是新手,身體底子好,這個配速可以。如果不是,建議悠著點,跑步的目的是健康,不再跑多快,而在跑多久。 周斌 首先適合不適合這個問題,只要你身體能吃得消,沒有膝蓋等部分沒有不適,不影響當天的工作學習我就覺得適合。其次,能跑進...

四分40秒的配速跑七到十公里是什麼級別,該如何進步?

方遒 能把10公里跑到這個速度已經很牛了,在跑圈中已經算是可圈可點了。特別是才13歲,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會越來越好,可以說只要能保持訓練,進430應該只是時間問題。還有,看你的跑步路線圖,這樣多大折彎,其實對速度還是會有明顯影響的,如果你能選著每圈長度在1 2公里左右的方型或者圓形場地,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