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突然離開,感覺是假的,不相信這是真實發生的,我是自欺欺人嗎?

時間 2021-06-04 23:06:14

1樓:咕嚕捨小二

實在講,我父親去世至今有12年了,可就昨天我依然會在夢裡見到他。親人對我們來說太過熟悉,很多生活中的細節都會關聯到他們,而某一天突然不在時,就如同乙個人所有的認知和價值都同時消失一樣,會給我們有一種巨大的空虛感。所以你這個感覺很正常,只是有些人更容易重新振作起來,而有的人需要慢慢適應而已。

2樓:鈺琉璃

不是自欺欺人,這是劇烈痛苦下的應激反應,痛苦太痛了以至於身體和心理都無法承受了,這個時候身體生命求生的本能就出來了怕載體的痛苦導致生命的不能延續,於是大腦出來協調危機,讓你感覺親人其實還沒有遠離,這樣給你乙個過渡的時間,等過渡的時間慢慢過去,你會發現親人已經離去。至親忽然離去,給人的打擊是致命的,我深有體會,甚至都不會哭了,因為哭不好,於是忘記哭泣,守靈的時候忽然流淚連自己都不知道,半夜守靈舉著酒杯靈前倒一杯,我喝一杯,說媽媽咱們對飲。現在我明白,要讓親人走的好,就要接受這個事實,要不然他們會牽掛生者無法往生。

我姐姐因為痛苦過激已經皈依佛門了,她只能做生者能做的事情,就是幫忙讓親人往生,去往更好的地方。不管真假,這總也是寄託哀思的一種。我覺得父母遠離往生他處,他們也更希望看見我們快樂幸福,不願意我們日夜以淚洗面,所以為了安心,讓逝去的至親安心也讓活著的生者安心,就好好的。

3樓:細虒恐極

額,從常見角度和語感來分析的話,就把離開當死亡理解了哈。

當前人類科技無法使人復活,如果死亡是客觀事實的話,那不相信就是自欺欺人。

「我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是否是悖論?

阿飛 並非悖論,哲學史上早有爭論。要根據兩個概念來解釋這個問題 內感官和外感官。如果樓主所說的 感覺 是在哲學層面上講的話,那麼一般說來也可以稱之為經驗,這是外感官所涉及的領域,也就是說,這是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所感知到的。是人通過外感官對於外部的經驗世界的感知。而內感官則涉及到心理活動之類更高...

有哪些名言你是不相信的?

巷子裡的童年 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 為學者,立志之事也。王陽明 凡笑者,就表現著他尚有生活的膽和力。德懋庸 快樂就像香水,不是潑在別人身上,而是灑在自己身上。拉爾夫 沃爾多 愛默生 貓耳 真正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任務正是要由青年擔負。列寧 對上級謙恭是本分 對平輩謙遜是和善 對下級謙遜是高貴 對所有的...

為什麼不相信自己是被愛的?

新小美心理 有可能是因為在感情上不是太自信,甚至有點自卑,所以才會在有人表達愛你時會產生懷疑。有一些人在從小的生活中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感受到被愛,長大之後在進入和維護親密關係上就會比較困難。在感情方面容易沒有安全感,只相信自己感受不到愛的世界才是真相,當對方表達出愛意時,就會產生對他的愛的懷疑和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