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計算高鐵兩站之間的最大運力

時間 2021-06-02 13:29:46

1樓:Zhaoyang Wang

在計算列車定員之前,首先計算一下區間的通行能力吧~

我就不寫公式了。。。

1. 因為高鐵、客專基本都是複線,所以首先從最簡單的平行追蹤執行圖算起,它是乙個與執行圖週期、乙個週期的列車數、天窗時間、有效係數有關的函式。

執行圖週期與區間純執行時間、車站間隔時間、起停附加時分有關。區間純執行時間由車站間距和站間平均執行速度決定。車站間隔時間分為會車間隔和追蹤間隔,會車時前後兩車的停站策略不同,相應的會車間隔也不同;不同的訊號制式,追蹤間隔不同。

起停附加時分是指列車加速和減速時,速度低於平均速度,所消耗的附加時分。列車種類不同,起停附加時分不同。在高鐵上,起停附加時分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追蹤間隔帶來的影響,然而如何精確建模仍然是一大難題。

乙個週期的列車數是指乙個週期內所包含的列車數量,列或對。對於高鐵因為基本全是複線,這個比較簡單。

天窗時間是指因線路檢修等作業,扣除的不能通行列車的時間。

有效係數是指因為排程、執行的不確定性,在理論值的基礎上,所乘的折減係數。

2. 然而,因為速度差的存在,實際執行圖都是不平行的,會吃能力,下一步,用扣除係數法計算非平行執行圖的能力,因為高鐵、客專基本都是自動閉塞,所以計算也比較簡單,它與乙個影響週期內的列車執行數量和列車間隔時間有關。

乙個影響週期內的列車數量,可以由兩站之間快慢車的執行時分差,和列車間隔時間計算得出。

列車間隔時間為因越行產生的到發間隔時間。

這就是區間能力的基本計算方法,然而,一條鐵路線是有若干區間構成的,長途線路與短途線路並存,如何編排時刻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力、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流,已經超出了我所了解地範圍。然而,題主問的是「兩站之間」,所以暫時就不要考慮線網地問題了吧……

然後,還需要驗證車站的能力,包括站房的能力,和咽喉道岔組的能力,與區間通行能力比較,較小者為線路能力。兩站之間的客運能力真的不是由車決定的,中國高鐵列車定員已經很多了,怎麼加車才是大家都頭疼的問題,但是基礎設施就在那裡,一定的基礎設施上,如何最大化運輸能力,是無數學者耗費一生的研究課題。

大概就這樣吧,我的研究方向是線路設計施工,運輸組織學還是我本科所學,如有大神看到這篇答案,請輕噴。

2樓:qaz

東海道新幹線:

所有車定員均為1323人,每小時最多14班=18522人

實際上還可以站人,班次最多可達15班

可以超過2萬人

3樓:Ohta Shinichiro

crh2c重聯,定員1252,無座票按30%算總計1597人,這是發車前可售票部分,考慮到一等車不賣無座,按比例再加上49人後1646人,這是全車超員30%的數字,個人認為最大運力取這個數字是靠譜的。

4樓:

國內高鐵的發車最密間隔是5分鐘,剩下的你可以自己算。

不過實際狀況遠遠不能達到理想,因為每車停站不同,所以會占用額外的執行線(時刻表上的空間-時間資源)。

另外理論上5分鐘也不是最小間隔,理論上可以減少到3分鐘以內。

如何看待山村高鐵站 五府山站?

tiebreak 有些高鐵站的設計是比較超前的,個人也不贊成非要一次全部建成,但如果對促進當地的旅遊發展有好處,是可以考慮一次建好,建了就要用好,旅遊推廣各方面要跟進。 火車頭 大神都回答的很好了。看到這個問題,很快想到合寧線上的N個站都沒有啟用,江蘇境內的江浦站,安徽境內的黃庵站,巢湖北站,肥東站...

學生票家裡火車站和高鐵站是兩個站,填的是火車站,可以買高鐵票嗎。?

沒有說清楚具體站名,無法判斷。使用電子客票以後,學生票區間從原來要求填寫城市名變成了填寫車站名,判斷區間相符的時機從取票時變成了購票時,如果區間不符,則無法購買學生票。但是,這裡的區間指的不是填在區間裡的那兩個死板的具體的車站,如果是 同城站 也是可以符合要求的。但這裡的 同城 並不是說現實中處於同...

兩人帶兩個自行車如何上高鐵???

真空的球形王宇航 對不起我違法了 我給各位大哥道個歉 你們都是遵紀守法遵守規定的好公民。我只是乙個市儈,每次都因不交托運費而洋洋自喜 每次被攔我都心平氣和地和工作人員據理力爭,但是毫不退讓 我就是要帶車上去,別想叫我辦託運!嚴格按照標準的話,拆車後普速列車160cm的標準不會超標,既然符合規定,憑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