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中藥學中的虛則補其母,實則洩其子。?

時間 2021-06-02 13:26:39

1樓:

其實這個有點像化學平衡←_←

要讓反應正向進行,加大反應物濃度;或者減少生成物濃度。如下:

母===本體===子 (正逆箭頭太難打,湊合看)眾所周知,中醫理論是主張補虛,瀉實來達到身體各部分的平衡。

虛則補母的效果使反應向生成本體方向進行,增加本體濃度,達到補本體的作用。實則瀉子使反應向生成子的方向進行,減少本體濃度,達到瀉本體的作用。

這只是個模擬,為了說明問題,不要鑽牛角尖~

2樓:羊城惜花人

很好理解啊,自己不足,補其母,母生己而己實;己有餘,瀉其子,己生子而己虛。

臨床上有個證型叫做水不涵木,表現為煩躁焦慮,咽乾口苦,失眠多夢……和女人更年期差不多吧。乍一看以為是肝火旺,但再仔細分析肝火旺是因為肝陰虛,肝陰虛是腎陰虛導致的。腎水不足,滋養不了肝木,肝木耗損又生髮不了心火,導致心腎不交引起失眠等症。

治法當以滋陰補腎為主,配以六味地黃丸。

3樓:龐博

五行中有的臨床用的很少,就用的多的說,脾氣虛保肺,如參苓白朮裡的桔梗。

心血虛滋肝血,如酸棗仁合一貫煎。

整體來說,「五行」太過自洽,有的證型臨床很少見,所以治病不能扣五行扣的太緊。

比如臨床很罕見的肝陽虛,脾陰虛。這時候五行並不好使。

常用的五臟陰陽虛,理論有15個證型,不過實際上沒這麼多。

歸心系的病證應該是最多的,其次是脾。

心悸,胸痺,失眠,癲狂,證型就多,胸痺印象中就有7個證型。

脾涉及的病多,嘔吐,洩瀉,痢疾,便秘,胃痛,痞滿等。

所以病證結合去看,主要用症狀體徵,還有理化檢查辨證。(八綱辨證體系)

4樓:

這句話出自難經,用來針灸補洩的,但是用藥如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沒有看見這麼用的。。。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宋朝之後五行補洩大行其道,然而藥效沒有卵用。。。

5樓:

惟人也頭圓足方,有天地之象,陰陽公升降,又有天地之機。而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若以五行相生,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生者為母,受生者為子。若以五行相剋,則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克者為夫,受剋者為妻。

以子母言之,腎氣生肝氣,肝氣生心氣,心氣生脾氣,脾氣生肺氣,肺氣生腎氣。以夫妻言之,腎氣克心氣,心氣克肺氣,肺氣克肝氣,肝氣克脾氣,脾氣克腎氣。腎者,心之夫,肝之母,脾之妻,肺之子。

肝者,脾之夫,心之母,肺之妻,腎之子。心者,肺之夫,脾之母,腎之妻,肝之子。肺者,肝之夫,腎之母,心之妻,脾之子。

脾者,腎之夫,肺之母,肝之妻,心之子。心之見於內者為脈,見於外者為色,以寄舌為門戶。受腎之制伏,而驅用於肺,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肝則盛,見脾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

腎之見於內者為骨見於外者為發,而兩耳為門戶。受脾之制伏,而驅用於心,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肺則盛,見肝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肝之見於內者為筋,見於外者為爪,以眼目為門戶。

受肺之制伏而驅用於脾,蓋以夫婦之理如此;見腎則盛,見心則減,以子母之理如此。肺之見於內者為膚,見於外者為毛,以鼻穴為門戶,受心之制優,而驅用於肝,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脾則盛,見腎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脾之見於內者為髒,均養心腎肝肺。

見於外者為肉,以唇口為門戶。呼吸定往來,受肝之制伏,而驅用於腎,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心則盛,見肺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此是人之五行,相生相剋,而為夫婦子母傳氣,衰旺見於此矣。

本人大一中藥學學生想請問哪所大學可以接受中藥學學生跨專業考中醫的研究生?

目前我的內經老師帶著乙個研究生就是從中藥本科轉到內經研究生 學碩 當初我有問過她為什麼要非醫轉醫?她說因為她對臨床比較感興趣。非醫轉醫會不會很累?這要看不同情況吧,因為學的是中藥,中醫的一些知識也有接觸,同時旁邊就是中醫藥大學,對於自己的專業課及格就好了,多花些時間去隔壁學校蹭課,如果你要求專業課和...

中藥學大一學生,這學期有轉專業的考試,有中醫學,有些迷茫,我該轉中醫學還是繼續學習中藥學,?

我是中藥學大三,不站哪一方。前面很多人都說了中醫和中藥以後的就業方向,利弊皆有,自行考慮,你能不能接受以後專業對口工作,以及你有沒有信心學好 起碼是年級10 我想說的是,興趣和工作是兩回事。你對中藥感興趣,但你可能不能接受學習的時候需要背幾百味藥的性味歸經,方劑組成,功效用法等等,可能你也不能接受本...

藥學專業考研,有朋友能講一下實際企業中藥物化學,藥劑學,和藥理學三個專業都做什麼?

Sushi 藥物化學就如樓上所言,做研發的主要是結構修飾,有目的的合成大量小分子化合物,再進一步篩選活性。也有做合成工藝研究的,比如研究新的反應條件降低成本,提公升反應產率,也是藥化的研究工作。也有鄙人所學專業天然藥物化學這樣的研究方向,主要從動植物 微生物中發現新結構的化合物。藥劑學,顧名思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