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自己最缺什麼,比如需要鍛鍊,需要學習,但確無論如何都沒辦法開始去做或剛開個頭就不做了怎麼辦?

時間 2021-06-02 13:09:01

1樓:FUN心理

心理學上有幾個自律的方法:

一、推遲滿足感

顯而易見,就是將最困難的事情先做了,之後你將會獲得比之前更多的滿足感。

例如工作的時候。如果你選擇先做你喜歡的、簡單的工作。那麼越臨近下班,你就會越焦慮,壓力變大的同時,效率也會變低。

但是如果你選擇先做最難的工作,可能花費兩個小時,或者三個小時完成。但剩下的時間將全權由你自己支配,而不是被工作拖著走,你獲得的滿足感也將遠遠多於前者。

二、讓自己感興趣

對於感興趣的事,我們總會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做。所以從中發現感興趣的點來讓自己活躍起來。

三、培養責任感

這個話題很深,也是需要時間來慢慢培養,有些人在兒時的家庭教育裡就受到了不正確的影響。培養責任感的前提是找到自身價值,然後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可以自己去延伸思考:

我的出發點是什麼?我要做成什麼樣?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做了這件事之後對我有什麼幫助?

總結:要鍛鍊自己主動的去解決問題,認清現實,不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觀點,而是加以自己的思考。

2樓:wwwwwy

舉個列子如果勵志學習的話,不建議在家。你可以去圖書館閱覽室那些有氛圍的地方,擔心沉迷手機的話就不要帶手機,很多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當你在圖書館,周圍人要麼看書要麼學習,你也容易被帶動的,即使惰性再出現,你也會因為無所事事而撿起書本,看到一位大神分析的結論,精神很難帶動肉體,但肉體卻比較容易帶動精神,深以為然。

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結果(比如說環境問題 身體問題),卻還在不停地揮霍?

維生素 做不到知行合一,易被蒙蔽的同時還易自我麻痺。這不就是需要自我征服嗎。相比較戰勝自我,為什麼不重要。做到了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斷章取義沒意思,水到渠成。 七十億零一 說知道是狂妄自大自以為是,所謂知道也不過是別人告訴你。人所真知道的就是活著最重要。因為環境問題 身體問題都是霧裡看花,所以活著就...

準備結婚的時候,為什麼明明知道鑽戒這東西最不常戴,卻都偏偏要去買呢?不買真的不行嗎?

已登出 我搞鑽石批發的,女生說實話都喜歡這些漂亮的東西!不喜歡酸溜溜的話,有錢誰不想穿金戴銀!但是總歸一句話,自己喜歡比什麼都重要 相相 我老公是覺得人家都有的我也要有 但我是天天戴鑽戒的,因為自己是從事珠寶行業的,清洗和翻新比較方便,也不做重活,刷碗也很少 我只是反駁一下最不常戴這個觀點,可以天天...

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已經忘記可自己的初衷,卻還是不願意跳出那個舒適圈內?

six18 你不懂什麼叫舒適圈,並不是每個人的舒適圈都是乙個樣。首先你要定義好屬於你的舒適圈。你每天都要熬到兩三點再睡覺,可是突然有天你就11點就睡了 這就突破了舒適圈 接下來第二天就自然的早起,讀書看報,吃早餐,完成當天的任務。如果你熬夜,第二天肯定會沒精神,做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想躺在床上。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