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規定患者支付的醫療費由患者和醫生協商確定,而醫院只向醫生收取雙方協商確定的管理費和裝置使用費?

時間 2021-05-07 03:21:16

1樓:我來了

協商這種事先不管靠譜不靠譜,效率一定會很低。假如乙個醫生一天看病人70+,如果協商著,頂多看30個。現在中國醫生的效率,世界第一了吧

2樓:浩浩張

手術做一半醫生停下加價男子拖著傷口下樓繳費

女子在手術過程中遭強行加價涉事醫院被罰33000元

你看,已經有醫院這麼幹了,只不過是患者不願意。

3樓:想念

哎,,^,,估計醫院領導不樂意,醫生是沒啥意見,還少養幾個吸血鬼。

其實吧,這都是小事,我一直盼著哪個家屬告一下醫生,你特麼連軸轉的做手術,違背勞動法,能有精力做好?你特麼沒有充分休息就來上班,精力不足,給我們耽誤了,來吧,這樣的人快來吧,解救一下我們集體被壓榨的人!何況,這種確實也是不足啊。

咋就沒人看見並且利用呢!

4樓:球球老師

換到其他行業,這不就是私有化那套?拍屁股一想,自主協商,然後促進競爭,好事嘛。

然後大部分行業私有化最後漲價的情況你們都看到啦?

別說醫務這種專業性強的了,就連買個菜,我這種不會討價還價的也只會去超市買。好了我確實不會買菜這個例子舉的不好。那我還略懂一些電腦配件吧,我近十年買所有的配件都沒在實體店買過,無他,跟奸商討價還價肯定吃虧的是消費者,別人專業知識比你強,話術也比你強,拿什麼跟他討價還價?

能讓商家明碼標價是消費者花了多少年才爭取的權利,現在要倒回去跟奸商討價還價?

也不知道普通人支援這種不平等競爭有個什麼勁兒。

5樓:小圖圖

按這個觀點,醫療是商品,醫院是盈利的。不說別的,就現在這個疫情就提現出來了,這樣行不行。國外為什麼控制不住,就是因為醫療是商品,要盈利。

義務服務一時可以,長期不可能,南丁格爾,白求恩是特例,因為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不用養家餬口。只有中國,能調動全國物資,技術力量,統一安排。國家讓所有參與人員無後顧之憂。

6樓:希爾追風

闌尾炎10w,出不起就不用協商了,回家躺著吧。

最後要麼變成大的醫生聯盟,形成壟斷,像加拿大之類一樣,高門檻高收費低效率。要麼醫生作為個體或者小團體不斷壓價形成市場惡性競爭,如莆田系一樣低質量,宣傳上10塊錢割闌尾,然後總有辦法讓你另外掏錢。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患者沒有議價權

7樓:

不是說美國就是這種麼?

不過是醫院和保險公司協商,你個人是沒有協商的能力的

保險公司和醫院協商的結果就是,醫療費變高,但是保險公司可以和醫院協商,批量打折付款。個人協商不了,結果就是要不你買保險,要不就等死。

8樓:留鬍男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啊! 乙個窮人和乙個富人一起出車禍了,拉到醫院搶救,窮人說我只能出一千塊錢,富人說兩萬,馬上給我做手術我給四萬! 怎麼辦?

窮人就只能等著唄,等有願意一千塊錢給治的醫生來唄!

9樓:

這種模式早就有了,存在於民營醫院,但是都是黑店,也把民營醫院招牌砸了。假如在公立醫院這麼做,醫生都歡天喜地,七成老百姓看不起病了。

10樓:觀海聽濤

成立乙個私立醫學影像中心,僱傭高年資大夫,服務質量都好,收費只要現在三甲標準的一半。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沒人做,做了也不行。

沒有影像和檢驗的收入,大部分醫院就很難發工資了。藥品器械材料都零差價了,財政補貼了多少?工資還是要發的吧?

明年看看吧,到底多少公立醫院不發工資。

11樓:雙河灣果農

可以啊,急性心梗,1000萬起。不同意?好吧,那88了。下乙個!

腦梗,1000萬。不同意?好吧,那88了。下乙個!

腦出血,1000萬。不同意?好吧,那88了。下乙個!

一切一切急診要命的,統一都不用去醫院了,因為協商的話,絕大部分病人給不起錢,既然是協商,不能強制醫生必須同意吧?

兒科的各種急性病,100萬。

如果到時候病人都急眼了,題主你站出來解釋。別到時候倒霉的是醫生,你的提議,你來負責啊。

12樓:邪惡的大本營

建議知乎以後提問也要審核,敢給拒診和自己定價的權利,根據現在的供求關係許多醫生都會限制病人數,提高單個患者診治費,急診更會像美國一樣天價,光是讓救護車發動就1500刀起步

13樓:曹宇

講道理我覺得不會

未來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一定會越來越規範

規範到整個行業制定統一的標準,從你住院的那一刻起,住院的整個費用基本已經算完了

醫院和醫院之間,省和省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哪一類的手術由哪一級的醫院完成,都是定數,除外特殊情況。

即便是病重複雜,非單一病種,大量的資料調查也會避免收費差距很大的問題。

規則的制定者,計畫實施的總的帶頭人賺的是最多的,也是大頭。刮骨療毒,行業變得更規範,這部分人的利益空間會越來越小。

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獲取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就越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未來的醫藥費可能會降低,伴隨著國家強大,自主研發能力的提高,器材費用也會降低,隨之而來的就是為技術付費,為知識付費,這個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改變而改變的。

可能未來醫藥,醫學就是乙個公益性質的企業,提高稅收,均攤到每乙個人的頭上,讓大部分人去分擔少部分人的費用,讓有能力,手裡握有更多資源的人去負擔這部人的開支。

我們已經走過了那個時代,沒有必要再回到從前,口頭上的約定,私底下的交易,帶來的不是便捷的服務,也不是物美價廉的產品,只會讓看不起病的人越來越看不起,買不起的藥越來越貴。

蛋糕已經分下去了,現在就是在看讓誰把吃進去的蛋糕再吐出來。

14樓:薑薑蔣w

實際上現在有共享手術室這個概念了,整容外科醫生自己組團隊自己找客人,然後像共享辦公室一樣租用手術室。這就像你問題所說的一切的關係發生在醫生和病患之間。但這個模式為什麼只在整容外科才有呢,因為這是錦上添花的專案,可做可不做,不危及生命不影響生活質量,醫生個人團隊可以自主全權負責。

但是其他科室看的都是疾病,有可能很複雜要跨科室合作,醫生個人團隊也沒辦法對病人全權負責。你說的這種方式最多可能以後門診診所會這樣,看點小病。綜合醫院絕對不可能

15樓:ADD LI

也就是說你敢給醫生拒診的權力?

不然叫什麼「雙方」協商啊?不能拒診的話就變成了乙個手術醫生說要3000,患者說不行我覺得3塊就合適,醫生說那我不接了,患者說你不能不接,你沒有拒診的權力,然後必須3塊。這顯然不是「雙方」協商。

我們嚷嚷半天也就是想有個能保全性命和尊嚴的工作環境。夢裡意淫也就是想少加班多點錢,可以拒診這個提案這種好事我們是做夢意淫都不敢想的。

能不能規定進入醫院必須佩戴口罩?

枸杞泡哈啤 除去特殊時期,我覺得不能。雖然知乎上的大多數都是高學歷高收入高成就的人物,但是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中國還有許多人大字不適乙個,沒有受過系統教育,收入微薄,甚至可以說這疫情期間都不一定買的起乙個口罩。如果有此規定,那豈不是讓這些人連醫院的門都進不去。 我認為不太可能 要按這麼說急診病人應該...

痛風患者能不能吃海鮮?

何超 海蜇,海參應該是目前基本不需要做限制的海鮮了。如果是急性發作期海鮮還是免了吧,緩解期嚴格少量吃點。基本只要二兩就可以達到一天嘌呤攝入總量了,所以最好還是嚴格忌口。 沁州胖哥 痛風患者能不能吃海鮮?這個其實是嬰兒而言的,為什麼說痛風患者只是這幾年被人們抬上了這個生活的日常,其實在中國南方得痛風的...

恐高症患者能不能坐飛機?

Issy 我覺得還是要分人吧,我從小就恐高,不敢走過街天橋不敢爬山不敢坐過山車,一去高的地方就心悸,頭暈,還會發抖。但我很小就開始坐飛機,還很喜歡坐靠窗的位置,雖然往下看有心悸的感覺,但沒有走過街天橋時那麼害怕. 佳佳佳23333 我也是有恐高症的,我的症狀表現為不能過天橋,一過天橋就會腦子自動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