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根本不敢看余華的書,看完就抑鬱,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地步,而別人不會?

時間 2021-05-06 10:30:15

1樓:言寺寶於

不知道題主年紀多大。

我一直覺得人在成長階段不適合讀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包括中國當代那些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現代或後現代主義,但深受其影響的作品。

余華、格非、蘇童等作家的作品都在這乙個範疇。

他們對生活和現實整體上是悲觀的,但不意味這些作家在生活中是悲觀的。

但成長階段的人(不限年齡,但凡沒有充分接觸社會,三觀未定型的都屬於成長階段)讀他們的作品,比較容易代入自我,盲目將人性和現實中的陰暗面,還有一種注定走向毀滅的精神氣質當成真理。

2樓:愛冒險

可能平時你應該是比較保護自己的人,害怕受到文中一些情節的衝擊。實際上每個情節都很苦難,可那就是命運的樣子。而真正去關注裡面的人,就會有一種力量而生。

我每次看完都覺得充滿能量和希望。不是對生活的希望,而且生命的希望。

3樓:

我相信任何一位讀者都是在用自己的經歷閱讀著這些作品, 我們閱讀它們是為了尋找自己曾經有過的憂傷和歡樂,失望和希望。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或者換個問題,你怎麼理解《活著》里福貴最後的選擇,富貴為什麼選擇活下來和老牛為伴,而不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看待問題,或者理解一本書的時候,是從我們已經接受的思想,自身經歷和所處的客觀環境出發。

有些人認為生活的真相是苦難,是挫折,是忍受,忍受乙份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工作……但其他的人會覺得生活本應該正能量,工作充實和生活快樂。

經歷過多苦難的人,理解福貴的選擇是對命運的妥協,是對歷史車輪而來,對自己只是滄海一粟的無奈和嘆息。而正能量的人看到的是福貴和老牛相伴,是對家人的情感的延續,是依然樂觀地期待以後的生活。

再說客觀環境。我們這一代人(答主90後)經歷的是996的福報,是渴望在一線城市扎根而又對現實的無可奈何。我們處在社交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但是我們又會過度沉浸在自我意識之中,我們在報復性熬夜,孤獨,沒有期待。

生活只是在不斷重複罷了。

你看到書中人物做出的某個選擇,或者某個句子的時候,你聯想起自己的經歷,再加上自己現在的處境,長時間積累的情緒終於在一瞬間爆發。

4樓:

不同人心情狀態的抑鬱閾值不太一樣。

以前我去廣州玩,在大巴上把剛還完3個月分期的Kindle搞不見了,以當時的我的經濟條件,我抑鬱了可能有兩三個月。

但如果我買了一本《第七天》,看完後發覺這錢還不如拿去打賞知乎數碼大V的業配文章,那我大概只會抑鬱幾分鐘,一顆薄荷糖就能驅散這抑鬱。

5樓:懟空氣

題主不是因為看余華的書而抑鬱,而是本來就有這種傾向,才在這些書中顯現出來。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莎士比亞寫的太好了哈姆雷特有千人千面嗎?

不是,是說每個讀者思維不同、經歷不同,關注到、感受到的哈姆雷特不同,題主也是。

你需要去醫院看看了。

6樓:axiba

《活著》放在書架上,我現在連碰都不敢碰,村上的那個《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也是,看過很多遍,但是我只敢讀到作和黑見面那裡,雖然最後是開放式的結尾,但我控制不住自己把它想象成乙個悲劇(結局太孤注一擲了,孤注一擲的感覺總是太過於痛苦),我只能控制自己不去想

看到這種故事,就會有那種,嗓子眼裡堵著什麼,很想吐的感覺看了一下高讚答主談到福貴的豁達與不在乎,他活著,一無所有,只有活著,但還是活著。

我不覺得這份依著老牛唱歌的豁達可以消解前半生的苦,因為這乙份苦早已超越乙個人的心理極限,所謂的豁達已經失去了豁達的意義,這份豁達只是劇痛之後的麻木,是作者剝取除了「活著」以外的一切後剩下的麻木,既然已經無力追尋任何乙份曾經的歡樂,不如就此躺平,這是真正的無奈,真正的無能為力,這份無能為力讓我覺得悲哀,徹底的,沒有任何出路的悲哀,正是這份悲哀讓我想要流淚,唯一的寬慰大概就是自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部文學作品。

7樓:hemir

親愛的朋友,你是個善良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住太殘酷太慘烈的事情。

你可以先看看《在細雨中呼喊》。

其他的書以後再看也來得及。

8樓:火刺蝟

我覺得是因為你們沒看過國統區的各種糟心事,日占區的各種糟心事,

或者可能對你們更近點的,印第安人的各種糟心事,南方州黑人的各種糟心事。

所以會像鐵達尼號那些住一等艙的貴婦人一樣,「我差點就淹死了!差點淹死了你知道嗎!」

9樓:Lady丸子啊

說明題主同理心很強,這是非常珍貴的品質,在西方世界幾乎是「超能力」般的存在。

所以,你對殘忍和苦難比任何人都要敏感。

我的小天使乾女兒,聽她母親講老家重男輕女的故事,會激憤得嚎啕大哭。

她的表現,讓我想起了好萊塢電影《綠色奇蹟》裡的約翰,天真善良的同時,總是能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小天使媽媽的故事在下面,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下。

10樓:芝士向日葵閒人

我是那個別人中的一員,不過徐華的書我只看過《活著》,看《活著》不抑鬱,看完感到平靜了,看《百年孤獨》就會抑鬱。

主要是結尾令我有不同感觸吧。活著的最後,主角是看開了,接受了人生的無常,同時懷念故人,沐浴著Sunny趕著牛,這裡展現的畫面有種重生的感覺。反而覺得是勵志結尾,似乎在說:

事實是家破人亡,但感受可以心境平和,可以去做沐浴Sunny養養牛這樣的事,活著就只是活著本身。而百年孤獨的結尾一切都消失了…… 好無望。滿滿的虛無感。

(不過後來又知道乙個道理,人們可以通過找事做來對抗人生的虛無。找事做還是會覺得開心的,現在想起百年孤獨也能感到平靜了。)

你為什麼會那樣,我個人覺得要找到那些書刺激你的那個點。

11樓:

到現在都記得當初一上午沒聽課

一口氣把《活著》看完的感受

好像空氣都被別人抓在手裡了

心裡就是很難受被揪起來的那種難受

尤其是書最後寫老人和牛那裡

當時那幾天之後的我都難受的要死

只能說慶幸我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吧

12樓:蘇昆

恭喜恭喜,題主是乙個共情能力比較強的人,這樣的人更容易體會到花花世界的萬千風采,這樣的能力對我等直男來說羨慕還來不及呢!

小的時候看武打片的時候會害怕吧?那個時候媽媽是怎麼說的?

對,電視上演的就是假的。

這個思路雖然看起來非常沒有深度,但是其實就是這樣呀。如果好萊塢的大片沒有流血、殺戮,沒有震撼人眼球的大場面描繪,誰還會去給他們買單呢?

文藝作品就是這樣,有時候會把現實中存在的東西誇大出來,呈現出比較強的感染力。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這個樣子的。

乖,真實的生活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但是也足夠精彩。

讀萬卷書,也要記得行萬里路。

13樓:朱昱衡

聽說童年動畫《神廚小福貴》的劇本是他編撰的,有激勵人心的劇情,也有濃厚的悲劇色彩。總體上善惡美醜忠奸,這也是現代各大文學作品的精華所在,可偏偏是其中的負面是我成為了乙個悲觀主義者,時間久了就進入虛無主義。雖好但壞……

14樓:臘梅

你為什麼不問問別人有什麼看了能讓人心情愉快,積極向上的文學作品?換個思路,別問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就問怎麼治這個毛病。看看《平凡的世界》吧,還治不了你就只能去看心理醫生了。

15樓:半個默爾索

很簡單,因為你的根本問題出在生活本身上,而不是在讀什麼書上。

文藝作品的確可以影響人的情緒,但通常並不會達到影響生活的程度,普通人曬曬太陽吹吹風就過去了。如果你對一本書有強烈的共鳴或情緒起伏,其根本原因是你的生活出了問題,個人經歷在某些方面與書的內容重合,最終平日裡積蓄起來的,無法發洩的情感藉由書籍這一導火索引爆。

因此,讀書導致抑鬱的原因不在於書,而在於生活。而具體是什麼導致了你不開心,只能由你自己去尋找。

題目答案就這些,不過我還想花更多的篇幅說說余華和村上春樹,談談他們作品裡的抑鬱和悲劇。

余華的話就拿其代表作《活著》來說吧,很多人只看到了乙個「慘」字,就連大導演張藝謀拍的電影版也以悲劇收尾,但我想說《活著》的核心其實並不是「慘」,更多地是想表達人如何面對「慘」。一件件悲劇發生在福貴身上,財富,父母,妻子,孩子,福貴所擁有的平常人所珍視的一切都被接連奪取。身邊很多人看完第一反應就是「如果是我,我早不活了。

」然而福貴呢?豁達地和老牛一起生活著,唱著一句「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似乎一切都不曾發生過。所以正如余華在序中寫的那樣」...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他活著,一無所有,只有活著,但還是活著。

再說說村上春樹。

因題主提到了他有朋友讀了村上春樹的作品後有自殺傾向,因此我推測他朋友讀的是與自殺息息相關的《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想表達的主旨其實在原文中就有提到過,有兩句:」死並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無論熟知怎樣的哲理,也無法消除所愛之人的死帶來的悲哀」。

第一句體現在木月死後,他的存在並未徹底離去,而是影響了活著的直子;而直子死後,她同樣也對仍活著的渡邊產生影響。也就是說,死亡並非一瞬間的消失,更多地是像這種影響傳遞一樣的存在。至於第二句就講得十分直白了,就如字面意思所言,人即使領悟了哲理,也難以抵擋悲傷。

誠然,《挪威的森林》的主旨和《活著》大不相同,是以青春的孤獨茫然為主題的,因此那層悲劇色彩永遠也無法刷去。相應的渡邊也遠沒有福貴那麼豁達,他在多年之後仍會」想到這,我悲哀得難以自已。「

但難道村上春樹就只是描寫悲劇嗎?他想說自殺是唯一途徑嗎?我想不是的。

渡邊雖然多年後仍未徹底走出直子的影響,但已經好很多了,傷痛漸漸變淡,更重要的是,與直子不同,渡邊不曾想過尋死。另一位女主角綠子的經歷也值得讓人同情,可她卻活得更加的樂觀開朗。除此之外,還有乙個不常被提及的配角,玲子,她在直子的死亡的影響傳遞中甚至變得積極起來,鼓起勇氣離開了阿美寮,去開始新的生活。

所以面對死,人並非一定要走向同樣的結局,生也是可行的答案,哪怕帶著傷痕活下去。由此可見村上春樹除了表達憂傷,還表達了一種惋惜,對木月,直子姐姐以及直子,對那些自殺者們的惋惜。

最後我要提一下兩書頗為有趣的共同點。在《挪威的森林》開篇,村上春樹描寫了這樣一幅景色:」......

那時心裡想的只是我自己,只是身旁相伴而行的乙個漂亮姑娘......然而,此時此刻我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卻仍是那片草地的風光:草的芬芳,風的微寒,山的秋安,犬的吠聲...

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余華也在《活著》結尾寫景道:「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雖然乙個是在開頭乙個是在結尾,但兩處寫景在它們各自的故事時間線上來看,都在主體故事後面。不同語言,不同國籍,不同文化的兩位作家卻又不約而同地分別通過初秋和入夜描寫出了寧靜,悲劇之後的寧靜。

我向來認為優秀的悲劇作品不應只侷限於悲劇本身,更應該著力於穿透了表面的悲劇之後。如果要看單純的悲劇,只消到醫院ICU坐上一天,所見可抵上一百本書,而文學作品的使命則在於承載人面對世界時所展現出的精神。所以無論是福貴的樂觀豁達,還是渡邊的與悲傷共存,活著就是活著,除此無他。

總之,該怎樣怎樣,該快樂的時候快樂,該悲傷的時候悲傷,該活著的時候就活著。

(最後建議各位若是感到痛苦或是生活無意義,可以去讀一下加繆的作品)

為什麼我不敢看別人的眼睛?

社交恐懼症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與人對視呢? 我也曾見過我的夢 以前我從來沒覺得我有這個問題,直到有乙個月前,我有乙個朋友突然跟我說,我從來不看著他的眼睛,我一直都在躲避他的眼神。後來我就不斷的觀察我自己,我發現我真的是這樣的。是什麼原因讓我躲避別人的目光?是自卑是害怕是恐懼我害怕別人看到不完美的我,我...

為什麼余華的書總能一口氣讀完,很絲滑順暢?

Alasca 因為真實,令人身臨其境。余華的文筆是真的好,這種文筆是一種境界。你看活著,在講述者從 我 轉到福貴前,文筆和敘事風格是不一樣的。什麼樣的人物和故事需要什麼樣的文筆去敘述才能讓它顯得更加真實,這就是余華的筆力! 似譯流年 我看過他的 活著 許三觀賣血記 感覺他的文字很平實,故事也都比較吸...

為什麼我讀不懂余華,不覺得他寫的又多好?

楠楠喃南難 是因為你沒有靜下心認真去看 高二的時候第一次看 活著 這本書在班裡很火就拿過來看了。到現在都記得,看第一頁我覺得超級難看,又看了幾頁還是覺得很無聊,都不知道在寫什麼。文筆也流水賬似的,就把書還回去了。第二次看 活著 是因為太無聊,什麼十宗罪各種都看完了,無可奈何又翻開了活著。看了不到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