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尋求心理諮詢?

時間 2021-05-30 02:34:30

1樓:於飛

心理諮詢是如何解決心理問題的?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形成、維持和加重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

從過去到現在、由內而外分別是:過去不良的生活經驗(特別是親密關係經驗)和觀念(對自己、他人、事情和社會生活環境的基本認知);情感鬱結於心,期待、不滿和擔憂,想不開和放不下;消極的思維模式,災難性設想或疑病性推理;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如擔心、害怕、難過和生氣,再如胡思亂想、胸悶氣短、頭暈腦脹、身體僵硬和腸胃功能紊亂;消極的態度和行為,如迴避、控制或對抗,陷入惡性迴圈,越迴避越焦慮,越控制越失控,越對抗越嚴重;表現為人際交往或親密關係、學習或工作問題,焦慮症、疑病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或抑鬱症。

第一步是要疏導情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當事人道理都懂、方法也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就是因為情感鬱結於心,想不開和放不下。疏導情感就是要引導當事人充分的表達自己,心理諮詢師給與積極的關注、認真的傾聽、深刻的理解和無條件的接納。

在這一步對錯並不重要,即便當事人的想法是錯的,也要先表示理解和接納。

第二步是引導當事人覺察自己的心身反應模式。由外而內分別是:在心身症狀的背後是情緒感受,在情緒感受的背後是思維方式,即解釋、歸因、評價、推理和設想;在思維方式的背後是核心觀念與過去的生活經驗。

由內而外分別是:因為過去的生活經驗和觀念,以及情感需求中的期待、不滿和擔憂,還有過去所養成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在遇到特定的人物、事情或情境的時候,產生自動化思維,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不良的解釋和歸因,對自己、他人、事情和生活環境進行負性的評價,對未來進行消極或災難化的推理和設想,引發負面情緒如擔心或焦慮、害怕或恐懼、難過或抑鬱、生氣或憤怒,引發軀體症狀胸悶氣短、頭暈腦脹、心慌心悸、身體僵硬或腸胃功能紊亂,引發迴避、控制、對抗、隔離或壓抑等負向的態度和行為做法,綜合表現為相應的心理問題。

第三步是引導當事人覺察、出離或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的頭腦中每時每刻都會有想法產生,即便是睡著了也會做夢,想法在絕大部分時間是自動化和無意識的,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不到自己想了什麼,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就已經出現了。所以很多朋友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控制和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和症狀。

實際上每乙個反應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負面情緒和身心症狀的背後必然有認知過程、情感需求、觀念和生活經驗。

覺察和出離就是要看清自己的想法,並和想法拉開距離,就當看戲,逐步減少對想法的認同,這樣我們的情緒、身體、行為反應和身心症狀就會減輕。再說改變想法,有的時候自我說服會比較有效,就是把正確的認知直接告訴自己,用來糾正認知偏差。但大部分想法因為受到情感需求、觀念和生活經驗的影響,自我說服的效力非常有限,甚至會形成內部的辯論和衝突,這個時候只需要覺察和出離就可以,既不認同也不反對,既不跟隨也不抗拒。

再就是通過現實檢驗來改變自己的想法,通過對外界的觀察、傾聽和溝通,真正的認識和了解他人、事情和生活環境,獲得新的體驗,減少主觀推測、自以為是和想當然,用大量的客觀事實逐步取代舊有的思維模式和觀念。

第四步,引導當事人學會面對、觀察、傾聽、理解和接納自己、他人、事情與生活環境。有些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當事人,很難正確理解他人的言語、行為、態度和事情的發展變化,就好像與外界隔著一堵牆,當事人所能看見、聽到和了解的資訊非常有限,當事人的心身反應更多是依據自己的主觀經驗、觀念和認知加工,往往就是脫離客觀現實情境、過激和不合時宜的反應。這是因為當事人受到過去生活經驗和觀念的影響比較大,再就是迴避、控制和對抗的行為傾向使當事人脫離了當下的現實情境,當事人就好像是活在自己的夢裡,感知到的外界是不真實的。

面對就是要先慢下來,減少迴避,看一看自己所害怕和抗拒的物件到底是什麼,如果真的發生了自己是否可以或者要如何承擔,以超越恐懼,提高自信心和勇氣。觀察和傾聽就是要真正的認識和了解他人、事情和生活環境,脫離自己的主觀臆想、想當然和自以為是。理解和接納是為了促進內外部關係的良好發展,減少控制和對抗,使內部關係更和諧、外部關係更融洽,減少內外部的矛盾和衝突,自我悅納與提高,與他人合作共贏,共創美好的未來。

第五步,引導當事人澄清自己的價值方向,追求自己想要的,並承擔風險和痛苦。很多當事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每天都在忙著迴避風險和痛苦,控制和對抗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並且認為只要(只有)治好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就可以(才能)獲得成功和幸福。真實的情況是:

心理問題就是因現實生活問題而產生的,生活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越來越糟糕和混亂,心理問題不僅好不起來,還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這種負向的思維方式和迴避、控制、對抗的行為模式只會引發惡性迴圈,是維持和加重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比如成功、健康和幸福,再比如被他人在意、認可和喜愛。做些什麼可以實現自己的期待呢?比如明確方向、樹立目標,腳踏實地、認真做事,合理飲食、鍛鍊身體,尊重、理解和接納他人。

而且人只要活著就有生病的風險,只要做事就有犯錯和失敗的可能性,只要與人交往就有可能被他人忽視、否定或討厭,這是我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和痛苦。持續的面對和承擔,可以降低自己對風險和痛苦的敏感度,提高耐受性。

再就是新的生活經驗的獲得和累積。認知、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可以比較快的發生,但生活經驗和觀念的改變則需要時間和過程,可以說真正的改變發生在生活中。相比於道理和方法,對過程的體驗更為重要和有效。

心理諮詢是個注重體驗的過程,能夠把道理和方法變成當下的體驗和生活中的實踐經驗,改變才會真正和徹底的發生。

以上是心理諮詢的主要工作,還有大量的工作和細節,因為篇幅有限不再多說。歸納起來就是:心理諮詢並不是直接消除當事人的負面情緒和心身症狀,而是通過疏導當事人的情感,引導當事人覺察和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態度與行為做法,鼓勵當事人在生活中實踐,表達情感和滿足需求,獲得新的經驗,綜合分析和解決各類心理問題。

2樓:藤蔓幻想家

1、確認一下是不是自己手機便宜被嘲。

2、確認一下是不是自己網上曬了錄取書並誤解嘲諷了學渣被嘲。

3、確認一下是不是進錯群退群或刪了些普通朋友被誤解高傲歧視被嘲。

4、確認一下醫生是不是了解你或你的家庭甚至是你的家族。

5、確認一下晚熟慢熱的人是不是特別容易吃虧上當。

3樓:kxkxkx

我是因為朋友介紹,推薦心理諮詢。朋友看了五年的心理諮詢,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力量。我在非常困難的時候(就是現在),也開始了心理諮詢,目前很願意繼續長期堅持下去

4樓:Special girl

我之前是通過乙個機構然後通過介紹我辦卡花了6800,可以說那個心理諮詢師,非常的一般,整天說得天花亂墜的,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後天我有幸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心理諮詢師,才20元一次,然後她一直是我的心理諮詢師了,現在我的輕度抑鬱症也好了

5樓:千德樂

客戶評價最客觀,從結果看很有用,滿意度90%以上,乙個不滿意的我主動退款了。

176例諮詢,171人給了滿分好評,乙個大齡未婚女給了四星,3個差評是被禁言無法回覆導致。綜合4.9分,應該不輸大V了吧

最近考了註冊心理諮詢師,我其實一直幹這方面工作,以前是沒證,現在也正規化。

很多人有困惑、抑鬱是因為看的不夠長遠,或者對很多社會現象、自身經歷無法理解,與固有的三觀衝突。

我和其他諮詢師稍有區別,不太從精神分析角度,,更多從國內社會文化起源和背景結合對方遇到的具體事情解讀,讓客戶認識到看上去很毀三觀的事情背後是有其合理性的,只要給對方設計乙個合理視角,客戶自然就想通了,再根據客戶性格特點,提供一些直接而實用的建議,如何改善自身情況,效果往往很好。

人就是這樣,一旦悟到了,三觀融通,明見心性,很多困惑自然消解。

硬實力上圖證明

6樓:楊靖

建立乙個就目前的心理困擾做自我評估的過程,該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我是否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問題,這個問題具體如何定義與分類,嚴重程度和具體解決策略有哪些。

我是否能夠自己解決問題,我可以嘗試網路書籍上介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自律與自控提高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該過程一般持續兩周。

我是否需要他人的幫助。如果我已經嘗試了網路書籍上前人的建議,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大的改善,自己還受困於目前的心理狀態,那麼是時候尋求外界幫助了。

7樓:

說句可能會得罪人的話,找諮詢師請先看學歷吧,心理學本科+clinical psychology的Phd,起碼這在北美是最基本的配置!

提問,你怎樣決定去尋求心理諮詢

當我又一次因為自己的自卑,讓乙個本來很愛我的女孩逐漸對我厭惡到家。回想這個模式,彷彿從小學就開始。不敢和喜歡的女生說話,對視,卑微,對主動喜歡自己的女孩自然的產生厭惡和排斥,而對於發展成親密關係的女孩 妹妹也好,前女友們也好 卻又有極強的控制欲。我真的不想繼續下去了,我決心去依靠心理諮詢找到自己自卑...

如何正確全面地向心理諮詢師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情感?來訪者應該在意諮詢師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嗎?

本題利益相關,動力學與cbt的來訪者。想說啥就說啥,諮詢師收集資訊會問問題的,那是諮詢師的事情。你就當你是去澡堂子洗澡的,不用準備啥。 吃瓜群眾之一 真的非常好的問題!我個人的經歷來說,諮客的 被理解 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這是我試了40個諮詢師的最關鍵理由之一。先回答第乙個問題 如何正確全面地向心理諮...

如何正確地群聊

解空第二 1.關於拉其他人入群 想把別人拉入群聊,最好提前徵得對方同意。換做是你,突然被拉入群聊,恐怕也會有點懵逼,甚至可能會有點不爽。2.關於 對方 群裡有人 你,你回覆的時候也禮尚往來地 對方,不然可能會訊息錯亂。即便要單獨小窗找對方去聊,也最好先在群裡有個回應。不然對方可能比較尷尬。也有可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