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醫生看過父親最後一眼重返手術台?

時間 2021-05-06 00:47:49

1樓:

誰說的都有道理

但是,乙個醫生做到了這樣,不應該鼓勵支援一下嗎?怎麼,他反倒成了罪人?

你們可以不學習他,煩你們不能詆毀他?

2樓:二蛋

這是什麼宣傳。。。。。

鼓勵大家捨小家為大家?

要是我我肯定在最後時間陪著我爸

畢竟醫院不止乙個病人要做手術,醫院不止乙個醫生但我爸就我這乙個兒子!!!

你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看不同病人

但是你以後都沒有機會陪伴你的父親了

3樓:李昊陽

看過各位高讚的答案,發覺人和人想法真的不一樣。

難道第一反應不是應該表示敬佩嗎?

再乙個,能到這種情況做手術的大夫畢竟不是普通人,他們應該會比我們普通人要優秀。

舉個栗子,其實本不該舉。

2023年某一天,我叔叔突然腦出血了,我親爹親媽在醫院陪了一晚上,總之第二天就gg了。

第二天得知噩耗,奶奶來了,看到了眼圈發紅的我父母,就一句話,哭沒用,有事兒先辦事兒。

總之就是我覺得,有本事的人是真的有本事。

所以我也相信這位大夫是一位非常偉大值得令人敬佩的大夫。

但是我覺得多數人理解不了,因為想象不到,體會不到。

4樓:文以載道古律師

幫我問問,他醫院後勤搶有多少人?

有些人只能當黃牛,辛苦一生,還要被宰了吃肉。

有些人,剛好反過來。

馬雲又是唱歌,又是指揮。把福報留給大家。

許多人批評馬雲,也不是因為他的心態,而且這樣講讓公關很為難。他們根本不在乎普通勞動者的權益。

每個累死在一線的醫生背後,都有乙個按時上下班,收入不低的後勤。

5樓:

雖然說這樣看起來很冷漠。

可是。我家長輩還未過世的時候,我忍著巨大悲痛,往家裡趕,結果還沒到家,長輩就過世了。

我對司機說慢一點吧,不著急了。

甚至家裡人都沒有告訴在重要崗位的哥哥,和當老師的姐姐。

因為人已經去世了不是麼?來了以後,一群親戚,三五一堆,坐在一起,或是悲傷,或是哭泣,或是閒聊。

不是沒乙個人都悲傷著你的悲傷。

工作也好,偷偷找一地方傷心也好。

畢竟做什麼都沒用不是麼?

6樓:天源流年

凡是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無欲念,無希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來求醫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貴賤貧富,老幼美醜,是仇人還是親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還是一般的朋友,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一律同樣看待,都存有對待最親近的人一樣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顧後,考慮自身的利弊得失,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大醫精誠》孫思邈

(原文: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

)這是孫思邈一樣的聖人,而我不是。

7樓:格格blue

看看現在的社會都在宣揚什麼價值?

親人離世,家屬毫無波動,堅持站在手術台上。

所以社會到底要怎麼樣?

如果醫生當場離開手術台,是不是就要批判他沒有醫德?

那這些只長了嘴的鐵石心腸們,他們有沒有人德?

8樓:topjh

也許醫生明白當時的情況,就做了自己認為更有必要的事,也許電視台只是知曉了這件事,本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到你們這裡就成了沒人性。

9樓:

你愛怎麼宣傳怎麼宣傳,我愛怎麼做怎麼做。

這就是我給出的態度和看法。

我管你是誰?

我管你做過什麼?

我管你說什麼?

我幹我的活兒,我做我的事。然後掙我該掙的錢。拿錢回家養家裡人。

這時候,裝聽不見是最明智的。

2023年之後的華爾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10樓:愛新覺羅康康

【#92歲教授退休20年每天工作12小時#:生命的厚度與理想有關】「8小時絕對做不好工作。」92歲的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教授王泰齡這樣說。

90歲前她基本沒有晚8點前回過家,退休20年仍堅持早8點上班工作12個小時,終年無休。她說:「還有7000多份疑難雜症會診報告,要總結出來傳給年輕人。

」(@中國青年報)

11樓:taocheng

其實這種事情無所謂道德高低,只是每個醫生的處理親人感情和工作職責的方式而已。

一旦放在公眾去評判,就容易被歪曲。

最大願望就是,以後不要去宣傳這種事情,否則對誰都很殘忍。

12樓:小明

除了一聲嘆息,還能說什麼?

該罵醫生的還是會罵,該打醫生的還是會打,該鬧的還是會鬧。

這位醫生的付出並不會改變現在的醫患關係。

要想改善醫患關係,不是依靠某個醫生的努力,就能改善的。

如果能,去看看央視的《最美醫生》,那些醫生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13樓:多音

父親既然是在ICU離世,應該說並不算是特別突如其來的意外,醫生也應該是提前有所了解,做好了隨時面對的準備。悲傷固然是在所難免,但是我覺得對於一位見慣了生死的外科醫生,這種情況對他的打擊應該還不至於嚴重到影響手術發揮的程度。

去見過最後一面之後再返回繼續手術,這也沒什麼不妥的,不見得就是沒有人性,也不是故意壓抑人性。難道一定要趴在老父床前大哭一場才算正常,才算有人性嗎?固然醫生也許能夠以此為由臨時推掉手術,讓別的醫生頂替,但總還是會需要一些程式和時間,又何須非如此不可呢?

14樓:

樓上幾位噴的有點過了

1.醫生父親年事已高,又在ICU昏迷了個把月,醫生心裡應該做好了準備。如果是父親好好的,突然去世,這恐怕誰都無法這麼淡定。

2.醫生見慣生死,對生死的態度可能比普通人更淡然些。

3.至於為什麼不請假,父親icu昏迷,請假也做不了什麼,以醫生身份去病房探望更方便。還有集中精力工作,以排遣悲傷的可能性。

最後,不要把對宣傳工作的意見,加到醫生身上。

15樓:我可是個正經人

小聲說一句,如果這個人不是醫生,是普通的工作者,尤其如果是商人,新聞就是這樣的:不孝子,為了賺錢,連自己爹死了都不顧了。

16樓:臧大為

泯滅人性!我們這個社會缺少的不是手術,不是人才,不是英雄,而是人性。

不要再宣傳這些泯滅人性的東西了,我要得是乙個人性的社會。

17樓:颯姐

我不想向主人公學習,也做不來這種事,雖然我很佩服這位醫生。這個醫院難道就只有這乙個醫生可以做手術嗎?

如果不是正在進行緊張的搶救,實在沒有時間來更換其他人手,那麼完全可以有另外乙個醫生來洗手上台,醫院領導覺得這是榮耀?趕緊拿來用作正能量宣傳?

錯了,很多醫療事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醫生的情緒也是一方面,在父親去世的時候強撐上台,你確定你能用很平時一樣沉著冷靜的心情來做這台手術?

你能做到我佩服你,今日所有的稱讚榮耀都是因為沒有出事,萬一手術中出了差錯,你覺得今天的熱榜會變成什麼?

醫生明知父親去世卻強撐上台手術,導致醫療事故該負多少責任?!

前幾天的醫生在飛機上為老人吸尿事件,就有人提到了乙個詞「捧殺」。當自我感動被上綱上線到新的高度,那麼低於這個水平的,本來應該處於人性中的正常感情將會被看做自私,到那個時候,用「個別」的道德標桿,來衡量絕大部分人,只會造成更多的失望和矛盾。

我是個醫生,我會對我的病人負責,如果我的情緒不穩,可能會給你帶來風險,那我自己都不會勉強我自己,只要條件許可有人替代,幫病人更換一位可以穩定發揮的醫生才應該是真正為病人著想的。

我也不想為了網上鋪天蓋地的正面誇讚,失去跟父親最後的相聚機會,榮耀帶來的一時滿足和自我感動,彌補不了日後天長日久的遺憾和懊悔。

你說我自私也好,道德不夠高尚也罷,在醫生這個身份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是乙個人。

18樓:延延

如果我是病人,我希望給我做手術的大夫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飯,和愛人吻別,送孩子上學,然後高高興興來上班。

我不希望他剛死了親爹!

19樓:

建議獎,但不建議宣傳。

作為醫生這是負責的,但真沒幾個兒子能狠得下這個心。如大力宣傳,那部分病人(家屬)會以此為醫德的標準,要求所有醫生。病人要求但醫生做不到,那就是醫療矛盾了。

20樓:

我父親離世的時候我半個多月沒上班,不僅僅是家裡事多,單位領導也不放心我這種狀態的到一線忙活啊。

反正我不是醫德高尚的人,這種榮譽給別人吧,我只要不出錯就行

21樓:月光醫學僧

這是乙個負責的醫生,是乙個無奈的兒子。

我希望未來醫療環境可以改善,讓善良的人在醫涯無悔的同時,面對自己的家人也不要有缺失陪伴的遺憾。

什麼句子你看過一眼就難以忘懷?

人類的語言就像破了音的定音鼓,我們渴望奏出讓星辰融化的聲音,結果卻發出只適合讓野熊跳舞的粗糙節奏。寂靜回聲 這是女主梅芙和他的竹馬文森特翻譯的 包法利夫人 中的一句話,看到後就感覺心被觸動了 緣何 在你孤獨,悲傷的日子裡 請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並且說 有人在思念我,在這世間我活在乙個人的心裡。我...

看過哪些看了一眼就忘不掉的句子?

古金 1 春風十里不如你。2 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3 握住蒼老,禁錮了時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霧散,夢醒,我終於看見真實,那是千帆過盡的沉寂。4 他微笑著,在歲月的流失中毀掉自己。5 還能不動聲色飲茶,踏碎這一場,盛世烟花。6 山河拱手,為君一笑。7 人天自兩空,何相忘,何笑何驚人...

為什麼呂后的父親看了一眼劉邦就把女兒嫁給他了,難道他真有相面之術,可以看到劉邦的未來?

徐梓幽 秦朝姓呂的當真奇貨可居,呂不韋看一下異人就把趙姬送過去,呂員外看一下劉邦就把女兒送過去,不得不能想到姓呂的得了呂不韋的真傳 法蘭克斯雪諾 當時正逢亂世,劉邦這種人的吃香程度就好比人人創業時代的乙個小老闆,他這種人把蕭何,張良,樊噲等一干人才都能籠絡在一起,忽悠個小財主又有什麼難的? 凱文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