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徒手訓練如何向器械訓練過渡?

時間 2021-05-29 23:39:41

1樓:董大叔

我也172,體重也是66公斤,用小公尺體脂秤出來的體脂18.3+-0.2,同步去健身房測的15.

1,我自覺肌肉含量還太低。所以,我感覺,你這個體重,體脂25%,肌肉應該太少了,徒手還夠你練一陣子吧。

可以考慮去買一對可裝片的啞鈴,總重量麼,最好一對加起來30公斤起步吧,這樣將來還能用。

關鍵,跟著keep練,動作要到完全到位才行,否則效果不夠。

2樓:石榴

啞鈴和彈力繩各有優缺點。

啞鈴如果需要照顧全身訓練,需要很多不同的重量,肩要輕的,胸背較重,臀腿更重,配多了過於浪費,太少了到一定程度讓你仍然止步,另外如果用來練胸,受制於重力原理,沒有可調角度的臥推凳就無法練習上斜下斜。但是啞鈴訓練的優點是對初學者較容易找到發力感覺,網上關於啞鈴訓練的內容也很多,容易入門。

彈力繩(帶)的特點,會用的一條(一套)練全身,不會用的怎麼都彆扭。如果是對訓練動作很了解的人,曾經用啞鈴槓鈴鍛鍊過的人,知道目標肌肉收縮軌跡的人,拿彈力帶可以自由各種角度練起,但是沒練過的人會比較容易各種代償,目標找不到。另外彈力帶也分幾類,短圈,長圈,帶把手的長繩,要練腿還要配個硬質桿子,不過總價還是比大重量的啞鈴要便宜的多。

打比方練胸,就可以用彈力繩+門框固定來模擬龍門架夾胸,也可以加上桿子模擬臥推或者只是負重俯臥撐,選擇比較多。背部同理,可以各種角度划船。

題主可以自己看著選擇吧,我個人感覺居家還是彈力帶好些。

3樓:以大服人

其實就老一派健美運動員傳下來的經驗,對於健身新人,以增大肌肉塊頭為目的話,有啞鈴槓鈴基本就能完成所有主要訓練。只是在後期需要雕刻區域性肌肉以及彌補部分不足時才需要用到各種角度各種器械。

從器械健身轉換到自重訓練做增肌訓練,該如何安排強度?

派森健身管理阿圳 增肌增大的最基本生理原理,無非就是超量恢復。也就是你訓練的負荷要變過平均水平,這樣你的身體才會做出改變,變得更強去適應這種更難的訓練強度。無論器械健身,還是徒手健身,在訓練強度的控制上,都是可以自己認為設計安排的。比如,器械方面,槓鈴臥推,你可以通過加槓鈴片來增加你的訓練強度。那徒...

GAN網路訓練過擬合如何解決

Chuang 如果是自己找的幾百張訓練資料集,那肯定會產生過擬合的,然後生成影象差不多就是過擬合產生的低泛化現象。產生過擬合的主要原因有引數過多和樣本太少。解決方法 擴大資料集,方法很多不管是加更多的新圖還是資料增強 早停策略,減少epoch,或者提前終止迭代可以有效的控制權值引數的大小,從而降低模...

沒有訓練過短跑,現在對短跑感興趣,請問從多少公尺開始練習較好?

斐二 爆發力 拖輪胎50公尺衝刺跑 體能 150公尺衝刺跑 跑感訓練 100公尺往返跑 熱身 標準運動場3圈勻速跑 柔韌性 身學 字太多,不想打字了 起跑訓練 網上都有吧,一般上比賽前1周練幾天就好了,不用常練。訓練計畫就不說了,你要是能找到我以前回答的訓練計畫就找出來,套進去用就好了。太長,不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