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小病(比如感冒 拉肚子等)一定要去大醫院而不是正規的基層醫院 社群醫院看病?

時間 2021-05-29 23:14:19

1樓:Barefoot信者醫

我認為有一部分原因是源於大家潛意識中的不信任。一些社群醫院和鄉鎮醫院落後的醫療裝置配備,資源匱乏,人員稀缺都會導致整體的醫療大環境給人們的感覺是比較不靠譜的。在互相的影響下,大家從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發,就都不是很敢去這些社群醫院就診了。

而大城市醫院成體系的醫療過程就會給人們乙個所謂的心理擔保,更相信醫生的醫術。

2樓:陸可水

誰也不想浪費醫療資源,誰也不想大老遠跑到三甲醫院,但是我哪有能力,判斷自己是發燒感冒,還是別的原因呢?

命只有一條,穩著點吧。

我不插隊,不走關係,錢又是自己掙得,三甲醫院又有那個科室,去了就去了唄。

3樓:第七等區

很多重病一開始的症狀和感冒拉肚子也沒什麼區別,如果我自己去醫院之前就能分辨出是什麼病,還不如放開政策讓我自己去藥房抓藥得了,還要醫院幹啥?

4樓:

社群醫院,把乙個簡單的咽頰炎治成活活讓我發燒了乙個星期。嚇得我以為是什麼大病,拖關係找到三甲醫院的副院長。三天青黴素搞定。

5樓:

以我們社群醫院來說,社群醫院是沒有發熱門診的,所以說發燒要麼自己抻著,要麼去三甲的發熱門診(然後遵醫囑回家抻著)。

但如果不需要血液化驗,可以在社群醫院隨緣拿點藥。

6樓:嬈遊

感冒拉肚子之類,我社群醫院都不會去,就在家裡吃點常規藥,中藥開始,一兩天頂不住整西藥,再頂不住,只要不發燒,就去藥店找藥師諮詢買藥,妥妥地一周痊癒。

但我發燒了,必定是病毒或細菌感染,肯定去三甲,因為社群醫院沒有流感檢查專案啊,就查血快點兒,指標過了正常值,社群醫院也只能勸你去別的醫院排除流感病毒。我明知道社群醫院可能跑空,我還偏要跑一趟,跑空了只能下午再跑三甲排號檢查,三甲人又多,下午去檢查結果很難當天出,第二天還得去拿結果,我不是找罪受嘛。不如一開始就上三甲,什麼檢查都能做,也不會像莆田系,胡亂塞一堆檢查單。

莆田系也很正規啊,還是二甲,服務還非常好呢!要換三甲在診斷時醫生就讓你驗孕排除可能性了,沒床位啊,不排除一切可能性能讓你住院?

後來我需要上醫院檢查,就自然而然選三甲,不跑空能確診,不會開不必要的檢查。醫生病人初診都圖省事省時間,準確高效。

最後結果就是兩極,人多的醫院錢賺不完,就只管治病救人鑽研臨床了,人少的醫院只能想法設法賺錢,做廣告做服務做生意,卻背離了患者少花錢快確診的初衷。人多的醫院擠破頭,人少的醫院更蕭條。

7樓:郭jt

就比如我後背長個癤子,去當地的醫院【還不是小診所】非要給我剜了去,花了800塊錢不說,上藥什麼的去了好幾次,還受罪。後來又長了好幾個,去北京的空總,告訴我沒必要剜,給了兩盒藥就好了,花了100多。

不是說小醫院治不好,但這兩者比起來,你更願意去哪?

8樓:

我怕麻煩,一般都是先去社群醫院,但是發現社群醫院藥品和大醫院不同,高階的藥物沒有,然後開藥好像也有限制,還有一些檢查也做不了,最後往往是先去社群醫院又得去大醫院,浪費一次時間,最後發現還不如直接去大醫院省事。

9樓:雲知道

乙個客戶腹痛去了社群醫院,判斷為腸胃炎,打點滴吃藥。幾天後疼痛緩解,沒去醫院了。結果週末又疼疼的下不來床,吃了止痛藥又去了社群醫院,還是打點滴,打了兩天感覺沒啥用,遂轉而去另一大醫院就醫。

醫生診斷闌尾炎,需要手術。手術後據客戶描述,差點點就穿孔了。醫療費自費7000多,總花銷近2萬。

寶寶震驚了。

從此之後,我是對社群醫院也敬而遠之。

10樓:

感冒,發燒,拉肚子是,小病?我可不同意。我樓上鄰居的媽就一直以為感冒發燒,最後確診白血病。

我姥姥說胃疼,社群醫院說是普通胃病治了乙個月,到大醫院才知道是胃部淋巴癌,三個月後不在了。我家孩子五個月發燒嘔吐,本地醫院說是消化不良,到兒童醫院確診是秋季腹瀉住了三個月醫院。還有乙個同事的三歲孩子,開始拉肚子,到社群醫院看了看,後來送到大醫院脫水了,孩子死了。

所以,我就去大醫院。

11樓:阿布

本來想支援社群醫院的工作,但是連查血型這麼簡單的工作都能搞錯,把兩個B型家長的孩子查出AB型來,不得不說社群是扶不起的阿斗啊

12樓:漸行徑遠

答一波!

感冒了,去社群醫院。

醫生:小夥子怎麼了?

我:好像是感冒了,今天早上開始,渾身發冷打擺子,鼻子流水,頭暈,渾身痠痛……

醫生:拿起聽診器,在肺部聽了不到20秒,很瀟灑的拿出處方單,說給你開點掛水的吧,你這個是呼吸道感染,所以全身痛掛水吧!

然後,我就跑了自己找了個藥店配點藥

13樓:

今天人生第一次去社群醫院。

本來已痊癒的沒想到這兩天晚上又咳嗽-_-#所以,戰戰兢兢地來到附近社群醫院。

首先醫生說要扎血檢查下(我。。。好吧,那忍痛扎下),醫生拿到我檢查報告後用筆劃了下,說我白細胞多(不對啊,一拿完報告我自己研究過,每一項都在正常範圍,而且我還用手機拍照了呢,我。。。),

接著醫生說要打吊針,我堅決不打,說那做霧化,我也堅決不做。

我說開藥就可以了。

臨走時要跟他拿病歷本,他卻讓我去開了藥再回來拿(我。。。這是什麼流程,為什麼非得拿了藥才可以回來拿病歷,不應該看完病把單據都給病人,讓病人直接繳費拿藥走人嘛,真是的)

反正現在可以通過網上預約,預約後可以根據預約安排時間,建議還是去大醫院。

總之,我是不敢再去那家社群醫院。

14樓:

今天去了社群醫院,決定以後絕對不會再去。

前兩天手指得了甲溝炎,想著也不是多嚴重,三甲醫院醫療資源那麼緊張,還是不去浪費寶貴的公共資源了,今天就去了社群醫院。

態度、環境都不說什麼了,主要是診治過程讓我有很多疑慮。

大夫看完我的手指以後,用棉籤擠了擠,沒有擠出來什麼,告訴我不嚴重,用藥即可。然後問我在他們醫院有沒有醫保,我確認有醫保以後,大夫就開了藥。我告知自己在用夫地西酸軟膏,大夫說那個沒用,要用百多邦才行。

交完費,大夫給了我一些藥,剩餘的一支軟膏讓我去醫院藥房取。取完後因為著急上班,我就回了公司。到了辦公室,看了收據和藥品,才覺得不對勁。

這是從醫院取到的全部藥品:

這是繳費收據:

感覺完全對不上號,給我的藥品裡一支百多邦12塊錢,那剩下的一瓶噴霧、兩包棉籤和一瓶60ml的酒精就155塊錢嗎?我真的很困惑。

2、我比較了醫生開的百多邦和我自己用的夫地西酸軟膏的適應症,基本上完全一樣,夫地西酸軟膏的適應症更多一些,且明確提到了甲溝炎,百多邦沒有。那麼為什麼要在給我開一支百多邦呢?

我知道,在知乎,質疑醫生總是被罵的,我也沒有醫學專業知識去反駁醫生,只能乖乖按照他說的去做,我從心底也很尊重醫生這個群體,但像今天這樣的情況,的確會讓我對這個醫生的信任打個折扣。所以下次哪怕再小的病,也不會去社群醫院了,還是會選擇三甲。雖然知道三甲的醫生累、因為那麼小的病就去占用他們的寶貴時間並不好,但我在解開心裡的疙瘩之前,可能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15樓:徐飛羽

父母總想盡可能地給兒女最好的條件,我也是小時候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雖然家那邊是個小地方,但是基本上生病都會去市區醫院看(除了感冒)~到現在自己在另乙個城市,現在腰痛也會在大醫院看,一方面是從小的習慣,另一方面骨子裡會覺得這個病不容小覷到大醫院才能放心,就算大醫院貴也是心甘情願被宰吧~

16樓:

前天的經歷家就在社群醫院附近下雨天也不高興跑到大醫院去了就去社群醫院看發燒量體溫39.1 驗個血之後那個醫生問我

吃藥還是掛水啊

真的沒什麼話好講明明自己是醫生還來問我要怎麼處理我不是醫生我沒讀過七八年醫學院我怎麼知道

17樓:feng xiao

因為各種傳說,真真假假誰也不說不清。

就拿昨天和我一位親戚聊天的事來說吧,他說前幾年去區中心醫院看腰痛,醫生說一定要開刀否則沒得救。親戚惶恐之下去了一家市醫院,那的醫生說沒事平時多做運動就行。然後親戚照市醫院的醫生的話做了,然後幾年腰都沒痛過。

18樓:Linn Aiton

1、因為我選的醫保醫院全都是三甲、二甲,當初對照著公司和住家的位址選擇路線最近的醫院,結果都是大醫院!我不去這些醫院,我的醫保卡就沒法用。看病很貴的,我屌絲。

2、因為我那公司只認三甲醫院開出的病假條!沒錯!行政那有一張全市三甲醫院名單!……我就無語了。

19樓:顆顆Coco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

後來有次寶寶體檢,在社群醫院,醫生體檢完說你們嘴中這是鵝口瘡,盡快去大醫院看下吧。

看,知道是什麼病,自己就是醫生,也不給開藥看的。

20樓:

小病不去基層/社群醫院看,因為基層/社群醫院醫生水平差。

——>基層/社群醫院醫生水平差 ,因為高水平醫生不去基層工作。

——>高水平醫生不去基層工作 ,因為基層待遇差。

——>基層待遇差,因為國家不給投入。還因為基層醫生水平差,所以病人少;因為病人少,所以掙錢少;因為掙錢少,所以高水平醫生不去基層;因為高水平醫生不去基層,所以基層醫生都是水平低的……惡性迴圈。

21樓:劉紅衛

我就是在正規的社群診所,不去醫院。去了醫院一通檢查,還說不上個所以然,而且現在的醫院沒病也能檢查出病來,好多人不去診所,更多的是怕診所不正規,然後就是醫保報銷的問題吧。其實醫院的醫生真的不一定比診所的大夫好,我前兩次的小感染都是在診所吃2天的藥搞定的,去醫院問,醫生說了半天也沒說上什麼來,就知道讓你檢查。

(到底是你看病還是儀器看病,連點基本的醫學常識都沒有,對自己極度不信任,反而是一些診所的老大夫比較有經驗。)

現在的醫院,除了檢查、輸液不知道還有什麼真本事,現在的小孩體抗力差,動不動就點滴,和這個不無關係。一句流言:感冒了只要是輸液好的,以後只有輸液才能好。不知道真假。

希望醫學方面的從業者具體給說說是為什麼,為什麼現代的人比以前嬌氣多了,動不動打點滴。

22樓:石藝峰

各地不同,我說說廣州的情況廣州醫保門診統籌限制就診醫院,可選擇一大一小——一間三甲醫院,一間社群醫院,專科醫院(如婦嬰、骨傷科等醫院)不限制,住院不限制,所以看病不是想去哪就能去哪。

很多慢性病的常用藥在社群都能開,而且自付比例比大醫院小很多,所以社群醫院以慢性病為主,以開藥為主。

醫保資訊化程度較高,門診住院實時結算即時報銷,不像有些地方報銷需要到醫院和醫保局跑來跑去的。

醫保通過拉大支付比例差距向社群做政策傾斜,但不像外國有強制社群首診制度,病人想排幾個小時隊多給一倍的錢去看感冒,那也沒辦法。現在的情況是社群醫院越來越多人,大醫院還是這麼多人。

為什麼很多人的理想是追逐藝術比如繪畫 歌舞之類的,而不是一些實業?

周沫沫 不知道啊 也沒調研過這方面 只能從身邊專業學藝術的朋友身上來總結,大概是家裡不缺錢,甚至幾輩子不缺那種 還沒到家裡安排的時候,有自選的自由的時候 真的喜愛。不缺錢的家族,總有幾位淡泊名利,啥也不求,只求心裡高度慰祭的人才。我家族還有哲學拿到博士的人。成天就是無欲無求,看透世間的樣子。我這樣的...

為什麼很多人小時候不怕蟲子長大了會怕?

達達的哈士奇 我個人而言,小時候不怕昆蟲的原因,主要還是覺得昆蟲好玩兒,好奇心的驅使下,昆蟲就是玩具。當然了,我小時候也不是什麼蟲子都不怕,像馬蜂,帶刺的毛毛蟲,然後還有尿憋子,我也是超級怕的。再說長大了為什麼會怕,長大之後一方面好奇心消失了,另一方面是有些昆蟲確實比較可怕,蟑螂竟然有硬幣這麼大?第...

為什麼大陸很多人都去香港買藥品,比如黃道益,雙飛人等,這些藥在他們的眼中被描繪成神藥,真的那麼神嗎?

給長城貼瓷磚兒 如圖,香港買的土特產黃道益和大路貨風油精主要成分對比注 冬青油就是水楊酸甲酯 黃道益活絡油不就是個大瓶風油精麼,你用風油精按摩20分鐘效果是一樣的 你們下次去香港玩給他們也帶點大陸特產風油精,讓他們感受一下祖國的神藥 白花油雙飛人真的非常好用。我有一次肩膀不知為啥特別痛,結果用白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