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調節痙攣,什麼是調節麻痺,兩者有何不同

時間 2021-05-29 22:40:58

1樓:和光同塵

調節痙攣:動眼神經興奮或毛果芸香鹼作用於後環狀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縮,造成懸韌帶鬆弛,晶狀體由於本身彈性變凸,屈光度增加,只適合視近視物,難看清遠物,毛果芸香鹼的這種作用叫做調節痙攣。

調節麻痺:抗膽鹼藥如M受體阻斷藥阿托品能能與睫狀肌環行纖維上的M受體結合,阻斷乙醯膽鹼與M受體結合,結果使睫狀肌鬆弛推向邊緣,懸韌帶拉緊,晶狀體處於扁平狀態,屈光度降低,不能使近物成像於視網膜上,故使得遠物清晰,近物模糊,這一過程稱為調節麻痺。

2樓:

調節麻痺:

Cycloplegiais paralysis of the ciliary muscle of the eye, resulting in a loss of accommodation.

也就是睫狀肌癱瘓,此時睫狀小帶被牽拉,晶狀體被拉薄,屈光能力下降,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調節痙攣

A spasm of accommodation (also known as a ciliary spasm, an accommodation, or accommodative spasm)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ciliary muscle of the eye remains in aconstant state of contraction.此時睫狀肌持續收縮,睫狀小帶鬆弛,與調節麻痺相反。

3樓:劉方晴

2017-12-4

私以為先在的兩個回答都沒解決題主的疑惑,我再補充一點。

在醫學上,調節痙攣就是導致痙攣,如毛果芸香鹼對眼調節。

調節麻痺是導致麻痺,如阿托品對眼調節。

建議以後遇到這種中文表述的疑惑,找外文資料(英文)一對比,迎刃而解。畢竟西醫資料的中文譯者似乎有些不尊重中文文法,讀英文書的醫科生應該都有體會。

4樓:馬雲鵬

唐一帆同學回答得很正確了,我這裡從生理學上解釋一下。首先我們解釋下肌肉收縮的經典過程,拿豎直提起物體來說明,如果物體重量不大,神經衝動傳遞到肌肉,肌肉通過收縮既可以做功,將重物提起來;倘若物體很重,肌肉收縮之後也不能將其提起,我們停止提物的動作之後,肌肉是可以恢復到原先的長度的。但是如果肌肉進入了痙攣的狀態,它就將在我們不需要它收縮的時候收縮,所謂的痙攣實際上就是針對肌肉的調控失調了。

相應的,麻痺(不是罵人)就是需要收縮的時候肌肉不能被神經調節而收縮,反映出不應性。

5樓:唐一帆

調節痙攣:毛果芸香鹼作用於睫狀肌上的M受體,使睫狀肌收縮,懸韌帶鬆弛晶狀體回縮變突,使看近物清楚,看遠物模糊,這一作用稱為調節痙攣。與阿托品調節麻痺是相對的。

單反跑焦,調節方法是否正確,調節幅度這麼大是否是鏡頭質量問題?

副廠鏡頭好像沒啥辦法,當時買過乙個適馬30 1.4DC,機身有佳能70D和5D3 在70D上跑焦率是10張跑6張,5D3上幾乎不跑那就是說明鏡頭本身沒問題,找適馬售後肯定也是找臺機器試一下,沒問題就不管了 而且70D本身也沒問題,原廠鏡頭都不跑,找佳能售後肯定說非本廠鏡頭概不負責 之後換了80D 9...

反饋調節與負反饋調節有什麼區別?

鑫波和他的小魚幹 反饋調節是指,系統本身的工作效果或者產物,反過來又作為資訊調節該系統的工作。反饋調節包括正反饋調控 負反饋調控 間接正反饋調控 前饋調控等不同複雜程度的調控方式。比如在生物化學或者合成生物學中,可以指乙個代謝反應的終產物 或某些中間產物 對生化反應關鍵酶或步驟產生影響,改變反應的走...

白平衡後期調節為什麼只能調節偏藍偏黃,如果偏綠偏紅偏紫該怎麼調?

荊慢慢2.1 因為在遠古時期,光源被假設為加熱所釋放的光芒,比如太陽,比如白熾燈。這種光源的特點,是隨著溫度的上公升,顏色從赤紅變成藍色。比如打火機的紅光,比如太陽的黃光,再熱一點就藍了,比如藍巨星 當然,光線的顏色也受到大氣的影響。人眼無所謂,能適應,但當時的膠片就懵逼了,所以設計了不同的白平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