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神經症,如何自己調整狀態?

時間 2021-05-12 16:58:55

1樓:於飛

回答社交恐懼症、焦慮症、疑病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三個核心問題。

一、現在。

回答問題:怎麼了?問題現在的存在原理。在問題發生時的行為異常和症狀表現,對問題、自己與他人的態度和做法,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思想觀念。

比如,社交恐懼症狀。態度和做法:排斥症狀、討厭自己、迴避他人。

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情緒緊張、心情低落、身體僵硬、胸悶氣短、手足無措、臉紅、結巴。思想:

自己有很多的缺點和不足,自己犯了錯、失敗或者有罪,害怕他人會忽視、拒絕、否定、看不起、嫌棄、疏遠自己。觀念: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他人對自己冷漠,他人會傷害自己。

再比如,焦慮症狀。態度與做法:排斥症狀、討厭自己、迴避他人。

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情緒緊張、心情低落、煩躁不安、身體僵硬、胸悶氣短、心慌、頭緊、頭暈、腸胃不適。思想:

擔心自己會犯錯、失敗、得不到、失去、生病或死亡,擔心他人會忽視、拒絕、否定、看不起、嫌棄、厭惡、疏遠自己。觀念:自己很容易犯錯、失敗、得不到、失去、生病或死亡,自己無力面對和解決問題,他人肯定會忽視、拒絕、否定、看不起、嫌棄、厭惡、疏遠或傷害自己。

再比如,強迫症狀。強迫是為了緩解焦慮、恐懼的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反覆回憶、確認、求證、詢問、檢查、清洗或整理,進行儀式化的思維或者行為,試圖恢復秩序、掌控、安全感,有時可以獲得短暫的心安,有時候則會更加焦慮。態度與做法:

排斥症狀、討厭自己,試圖壓抑自己的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控制自己的思維、行為和外在表現。情緒感受和身體反應同焦慮症狀。思想觀念也同焦慮症狀。

二、過去。

回答問題:為什麼?問題過去的形成原因。過去的生活經驗、情感鬱結,形成了現在的觀念,與思維、情緒感受和行為習慣,以及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兒童時期的重要他人(通常指媽媽,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對自己的忽視、拒絕、否定、嫌棄、厭惡,兒童或許沒有思維,但有感覺記憶。少年時期的重要他人(通常指爸爸媽媽,或者其他監護人)拿來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並進行否定、貶低、指責、羞辱或打罵,同學、兄弟姐妹、鄰居等同齡人之間的競爭、比較,頻繁或者重大過失、失敗、得不到、失去,家庭關係矛盾,父母離婚,不如他人,學習成績大起大落,他人的攻擊、威脅或恐嚇,自己無力表達、爭取、反對、抵抗或者改變。青年時期的待業或失業,人際關係、戀愛、婚姻或事業的不如意,上級領導的拒絕、否定、貶低、指責、排斥。

中年時期的理想、目標缺失,對未來感到失望、絕望,家庭矛盾,婚姻危機,親子關係緊張,子女落後於同齡人,重要親人離世。種種頻繁或者重大的過錯、失敗、喪失,他人的忽視、拒絕、否定、看不起、嫌棄、疏遠,以及在這些情況下未做表達、鬱結於心的情感,很有可能形成自卑、膽怯、遇事退縮的思想觀念、態度和行為習慣,進而出現社交恐懼、焦慮、抑鬱、強迫的情緒感受和症狀表現。

三、未來。

回答問題:怎麼辦?問題未來的解決方向。

1、表達自己。表達的過程,既是自我認識、梳理、覺察、覺醒的過程,也是釋放鬱結於心的情感、開啟心結的過程。要表達就要有懂的傾聽和能夠關注、尊重、理解、接納、欣賞自己的人,比如心理諮詢師、家人、朋友或者陌生人。

2、認識自己。在自我表達、梳理、覺察、覺醒,以及協助者的共同參與下,深入認識自己問題現在的存在原理和過去的形成原因,發現自己現在的觀念、思維模式、情緒感受習慣、態度和行為習慣以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情感鬱結。

通過對自我的認識和覺察,能夠一定程度的成為旁觀者、局外人,從而一定程度的從負面思維、情感和行為中脫離,從而減輕焦慮、恐懼情緒和症狀。也可以通過自我認識和覺醒的練習,使自己可以更快、更好的脫離焦慮、恐懼情緒和症狀。一般人之所以不會有與客觀現實不相符的焦慮、恐懼情緒和症狀,就是因為能夠比較好的自我認識和覺醒。

還可以把自己認識和覺察到的說出來、寫下來,先以第一人稱「我」再以第三人稱「他/她」來講述,以第一人稱可以更好的表達、釋放自己,以第三人稱可以更好的脫離負面思維和情緒。

3、改變自己。改變的前提是接納,要接納的是自己和自己的負面思維、情感、行為和症狀表現,一切都是被允許的,接納是變好的開始。首先是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態度和行為做法,然後調整自己的信念,然後通過生活實踐創造新的經驗。

就相當於自我再教育的過程,通過學習、練習養成新的觀念、思維模式、情緒感受、身體反應和行為習慣。

可以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內在小孩來養育,比如自己的內在小孩自卑、膽怯、退縮、焦慮、恐懼、抑鬱或強迫,自己作為他/她的爸爸或媽媽,要如何幫助他/她變的自信、勇敢、樂觀、輕鬆、快樂起來。主要就是看見、聽見、尊重、理解、接納、認可、欣賞、喜愛、鼓勵、支援他/她,並且在他/她遇到問題的時候,教給他/她可以怎麼想、怎麼做,和他/她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用愛的教育來滋養他/她獲得成長。

在人際關係匱乏、自我認識和覺察、調整能力比較差的情況下,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協助,心理諮詢師會臨時成為自我的一部分,幫助自己更好的自我認識和調整。

2樓:汪忱可

狀態太差?你覺察到了什麼呢?如果你覺察到的沉重、批判、焦慮、沮喪、抑鬱。。。

負面情緒,98%都不是你的,你會怎樣呢?它們只是你周圍的人的,而你把它們撿起來,當成是自己的。每當你覺得沉重,批判自己、感到焦慮、沮喪的時候,就問「它是屬於誰的?

」 如果你覺得這些情緒減輕了,那它就不是你的。然後說:「把它們通透還到源頭去。

」就可以了。

當你做什麼都認為做得不好,做錯了的時候,可以問自己:「這裡有什麼正確之處是我沒有領略到的呢?」—— 不用回答,只要問就好了。

這個提問只是給你個提示,讓你從自己是錯誤的無能的這些負面思想中解脫出來,讓你看到自己的偉大與榮耀。

3樓:一提悟

放鬆自己,心理與身體。因你現階段身心失衡,必然會導致你處事出現問題,成績或生活受到影響,只有將此解決才能走入舒心階段,否則將會自我困在其中,需要自我破局,思維方式需改變,行為也需改變,二變交響行變,基本需達至平衡狀態,方可漸漸而出,不可操之過急,順其自然,該努力還是要努力,該放下還是得放下即可,望卿安好~

4樓:權志龍

座標北京。

也許我就不應該活著。每天感覺活著很累

常常在想我到底是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

沒朋友。說說話的那種都沒有。

家裡人不關心。覺得我還挺好的。

我就應該去死啊。這種人生有什麼意義

我是為什麼撐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

我真的好想有個人聽我說說話。

記得去年第一次焦慮發作。血壓突然180/110 自己去的急診。然後當天晚上都跟我媽說我可能不行了。各種檢查。一年三次腦ct沒問題。

自那以後到現在。就在極度焦慮。疑病高血壓腦出血腦梗這個問題上徘徊。加上去年好幾次頭快炸了的情況。吃降壓藥沒用。吃大量安定就好了。

雖然各大醫院跑遍了。醫生也說沒問題。但是對醫生的診斷不信任。就像總覺得自己要高血壓腦出血偏癱了一樣。而且血壓是真的不穩定。

高血壓這個病不像別的。如果要真查出來。那也晚了。我就怕弄個半死不活的拖累別人

絕望的是。我真的沒什麼可以說話的朋友。

家裡人覺得我也就一天一頓飯。覺得我還好

承認孤獨。好像很失敗吧。無所謂了

有時候就想。我這種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每天活著都是種罪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如果你們明白連出門都很困難的話。

一如我現在打字還是很焦慮。

真的累了。想歇歇了。

5樓:李晴

我覺得憑藉乙個人太難做到了,要有改變應該是另乙個人拉一下,不是說你知道去培養興趣什麼的就行了,霍妮說,恐懼就像是煉獄,有阻抗在分析醫生面前都是必然的。嚴重的應該是去看心理諮詢,獲得改變面對的勇氣,獲得來自另乙個人的關切支援,就像霍妮說的,是一種惰性拖延著不去看心理醫生。心理諮詢裡面,起作用的往往就是患者和諮詢師雙方的關係,不過不是實在嚴重,應該還是可以協調生活可以忍受的吧。

6樓:青時白藏

大多數心理問題都是想出來的,所以要像健康人一樣少想多做,勇敢地忍受「痛苦」,專注於所做的事就好。看人看事三七開,不要走極端。按現實活著,而不是按想法活著,不以情緒為準則,要以實踐為準則。

7樓:absjsjsj

最重要的是學會直面恐懼,而不是逃避或對抗恐懼

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連直面恐懼也不必執著,做到就ok,自然一點地活著。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有社交恐懼症和神經症者的人如何交到朋友?

xiaomei Psy 去學校心理諮詢室找心理老師,先和她建立連線,慢慢的你就會和他人建立關係。沒有被包容過,所以害怕在關係中傷害,所以慢慢的把自己越包越緊。 超人 沒用的,不管你怎麼做最後都會因為和最初的自己格格不入受不了而失敗!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啊,嘗試過千萬次都沒有辦法逃離原本的自己!哎!如果...

當無法專注於學習時,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

百藝 說一句不愛聽的,你的問題真的不是出在 專注 上,這只是表象罷了,其實是一系列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核心點在心理上,反應在行為中。先占個坑,有空續答 布丁 瀉藥 其實最容易不專注的事情就是看到別人專注的樣子,至少我是這樣!沒辦法專注的時候強迫自己去專注大部分都是徒勞,只會磨掉你本來還剩一點的熱...

在極度頹廢的時候,如何有效調整自己的狀態

0905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頹廢下去,因為物極必反,當你頹廢的久了,你就會厭惡這種狀態,然後嘗試早起,吃個早餐,爬爬山,感受感受自然,再給自己找點事做,轉移一下注意力 鹿鳴悠悠聲聲慢 可以把自己內心鬱悶的東西寫出來,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深層次對話,人生短短幾十年,來一趟不容易,除了生死,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