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粵語的人平時是怎麼寫話的?

時間 2021-05-12 07:52:11

1樓:狂羊捕狼

粵語書面表達具體來說至少有三種文體,分別是:

1,文言文——古時常用,現在僅有少部分遺存。

2,書面語——與標準書面語幾乎相同,夾雜少量方言詞彙,譬如這一段亦可視作粵語書面語。

3,口語——使用日常語法和詞彙,使用俗字、諧音字來表達方言詞彙,不懂粵語則難以理解。

2樓:機甲

正如圖所示。這段話既是單純發音也是文字表達。

粵語是漢語的乙個重要分支。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中古漢語特徵 。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漢字表達。

粵語不僅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詞彙和語法,還保留了古漢語的語音和聲調,尤其是入聲。 而現在通行的普通話是沒有入聲的, 由於沒有入聲,所以用普通話來讀中國古典詩詞就分不清平仄,讀不出韻腳,缺乏韻味。而粵語就有這個優勢,其入聲是與生俱來的,因此用粵語來讀中國古詩詞就特別有韻味。

比如岳飛的《滿江紅》。

現在一般都是對看得懂粵語的才會寫。對於看不懂的自然就是翻譯成普通話再寫出來。

比如」搞掂」,」得閒」。可能給看不懂粵語的就寫成」做好了」,」有空」。其實有些他們也知道是什麼意思。

又比如說」系」,就是」是」的意思。普通話正式文書不是也經常用嗎。某某罪犯」系」某某人。

不就是」是」的意思嗎。

至於說」普通話不標準」,」請寫漢字」這些偏見(都不說是歧視了)不可不必理由。對不起,粵語也是漢語,使用的也是漢字。有些方言還寫不出來呢。

有些人說說粵語特別有優越感。當然必要有優越感啊。誰對自己的母語沒有優越感的呢?

各地方言都應該得到尊重。

3樓:雨文

說粵語的人寫作用詞更簡潔,而且粵語,也就是廣州話,有兩套讀音,一套屬於口語,你日常聽見的,另一套是文讀,書寫用。嗶哩嗶哩,裡面有個廣西梧州語言研究老師,叫梧人子弟,他已經很系統講說過廣州話和梧州話,也從中介紹了廣州話兩套讀音。

4樓:羅友恆

我揈下支筆,掟走支筆。揼下心口,然後踎低執翻支筆。撳下支筆又用得。

排骨要先汆水,蝦要白氽。

揈甩,掟扔,揼錘,踎蹲,執撿,撳按。

汆粵語同飛音,意思是用開水煮一下再撈上來,多用於肉和骨的處理。

氽粵語同焯音,意思是放到開水煮熟,沒有任何調料和油。常見用這方法煮蝦特別鮮甜。

5樓:月巴DO

以前還是用諾基亞的是,如果是發簡訊大概會用題主截圖的那種方式打,有時候甚至為了文字還原,還會經常用到嘅、咁、乜…

但是不知不覺也就不用了,因為麻煩……因為用普通話看到的資訊也一樣,還不用專門找字眼。

6樓:

本人座標粵東,不會說粵語,講的方言是潮汕話

據我所知,潮汕年輕一輩寫話都是用標準普通話,而老一輩會用同音字代替方言打「鳥語」(當然更老的一輩都喜歡語音

所以我覺得講粵語的也應該差不多是這樣吧...

7樓:歐g哥

除了把口語的字寫下來,

廣東話還有一種說法叫書面語,可能大約是在白話文運動之後,意思就是用國語的方式寫下來。

比如說你聽看粵語歌詞,一般都是國語表達。

朗讀的話,用書面語來讀書也是沒問題的,只是搬到日常說話場景就感覺太文縐縐了。

8樓:

可以想著普通話打粵語,把「的」打成「嘅」、「噶」等,把「有些」「我的」等打成「有啲」「我啲」,把」我們「打成」我哋「,把」不「打成」唔「,諸如此類就可以了。

想著粵語打普通話也很正常。

9樓:

對於內地人來說,都是9年義務教育,所以寫出來的自然是書面語。除了一些特別詞彙外,基本跟標準漢語書面語沒什麼區別。而且即便是香港,其官方語言也是標準繁體漢語,所以文字交流是無障礙的。

你可以隨便找幾首粵語歌詞看看,基本上沒有看不懂的,而且即使用普通話來唱,很多歌詞依然押韻。

少數人會用口頭語書寫,但由於口頭語有很多生僻字,輸入文字不方便,用同音字又沒有那味,所以內地人也很少會用口語進行文字交流。

香港地區則不同,交流上甚至新聞標題都基本用口語,不過你用書面語回覆也沒問題,都是中中國人,能看懂。

10樓:遊迡

一般都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像我這樣,直接心裡想著普通話,然後再打出來就好了

第二種就是我們的很多長輩都是說著白話,然後再手寫下來,在沒有手寫鍵盤的那個年代一般要麼是像第一種情況那樣,去學拼音輸入法。又或者是像我媽那樣,電腦用五筆輸入法,手機只用手寫鍵盤。生活中,沒有人用普通話就完全不會提到一點

11樓:品川夏濟

我是分情況的

平時是直接打書面語

跟會粵語的朋友一般是打普通話和粵語混雜

如果非常有精力也會打粵語正字,直接用拼音打出來就行,都習慣了。

12樓:六月

本來為了大家一起交流,你們又寫一堆亂七八糟的方言,我平時看香港電視劇集裡面簡訊都看不懂,這樣斷絕了他們的認同感,所以他們想獨,因為我們居然書不同文。

13樓:airlong

粵語有書面語即白話文和口語,白話即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文言文區分開來,在粵語使用地區白話通常用於朗誦文章時用到,也有人將白話當口語使用,例如,口語:我係中中國人 ,白話:我是中中國人 。

最有意思的是普通話的系字發音和粵語是字發音聲同韻不同

14樓:

話的時候,熟人之間會用粵語(文字),但一般的都是用(正常)書面語。

話說,讀書的時候寫作文,都是用普通話寫的啊!這麼多年,這麼長時間的使用普通話的書面語,咋覺得我們平時就用粵語呢?寫的時候去找那些「生僻字」也麻煩啊~

只是一般普通交流,我們懶得寫那麼正規,隨意點,意思雙方理解就行,才覺得是寫粵語。

當然,受hk影響,可能有的人覺得粵語的文字(或者繁體字)比較「帥」,於是就寫口語的那種。

15樓:

說出來什麼樣寫出來就什麼樣。

以前中二病/非主流時期還會裝逼用繁體。比如這個問題會寫成:講白話嘅人平時系點樣打字噶?

作為乙個強迫症患者,我最怕不倫不類的混用情況。比如「點解你今天不翻工?」,讀起來彆扭死了。

要麼就全部統一粵語,打成「點解你今日唔翻工?」,要麼就直接打普通話「為什麼你今天不上班?」吧。

16樓:

平時寫文章的時候就是普通話語法思維,書面語表達。就像我現在寫回答一樣,普通話怎麼說,我怎麼寫。

和母語者交流的時候,完全就粵語思維了。因為粵語是讀寫分離的,所以寫粵語口音,怎麼方便怎麼寫,反正對方肯定能看懂,就算一下子沒懂,照著默讀一遍也就秒懂了。如題主截圖,就是這種情況。

事實上,我們有時候文字表達的時候,還會出現普通話和粵語文法混雜的情況。還有在普通話句子中夾粵語詞。當然正經寫文章肯定不這樣。

還想說一下,粵語人士還會有電腦/手機打字的問題,其實也好解決:

香港那邊用倉頡輸入法。

兩廣粵語區人士八仙過海,手寫、拼音、五筆隨便來,能打出字就行。像我就用拼音輸入法,比如這句「你搞掂自己先啦,又整斷支筆」。打字不用管粵語發音是什麼,打出拼音逐個字去挑。

so easy!

不過,兩廣人寫字有乙個超嚴重的問題——粵語正字。沒接受過粵語課堂教學、只靠長輩口耳相授的我們自然不懂,只能靠發音找粵語同音字替代。舉兩個例子:

1、一蚊,兩蚊,三蚊...中的「蚊」,這裡的「蚊」,是塊、元的意思。其實正字是文,一蚊錢即是一文錢。

「蚊」和「文」的粵語發音聲韻相同,但調值不同。粵語裡說幾文錢的時候,「文」其實變調了,發音成「蚊」。所以,不清楚粵語正字的人自然就會把「文」寫成「蚊」。

2、粵語有個罵人的詞叫「豬dum兜」(罵人笨,極具侮辱性),這個詞中間的「dum」,是生僻字,正字是哪個?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寫的時候千奇百怪,如「豬凳兜」、「豬揼兜」、「豬鄧兜」、「豬躉兜、「豬deng兜」等。雖然寫法不一,但只要會粵語就能看懂。

就算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但只要用粵語照著讀一遍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17樓:Lily醬

看別人回答那麼過癮,我也想寫點

睇人哋回答得咁過癮,我又想寫少少

日常,用粵語字還是用國語發音字發資訊主要是看自己怎麼方便怎麼來,和不懂粵語的,打國語發音字,由於慢慢懶散了,不再學習粵語字的國語拼音了,所以現在和粵語區人士發訊息都已經是半粵語半國語的打字發訊息,如果要純粵語打字,這個有些難度,因為粵語音表達的文字,有些字用普通話不會讀,自然也就不會打。

純粵例如:

1 你什麼時候休假? 粵:你幾時休息?

2 吃飯了嗎? 粵:食咗飯未?

3 我很累。 粵:我好攰

4 你們玩得開心點,我該回家啦!我媽找不到我會生氣的。 粵:你哋玩得開心啲,我要翻屋企啦!我媽搵我唔到會嬲噶。

懶惰的半粵半國語:

1 現在有空嗎? 半粵:而家有空嗎?

2 抱歉,昨晚喝多了亂說話。 半粵:抱歉,昨晚飲多咗亂說話。(純粹是懶得打純粵語,所以粵語國語混合雙打)

3 是不是傻的? 半粵:是不是傻噶?

4 我不開心了,你哄一下我。 半粵:我唔開心了,你哄一下我(當「氹」字不會拼寫的時候只能用普通話的「哄」字來代替)

18樓:

嘴上粵語,寫或者打出來的還是普通話這套,

網路衝浪的個別時候會用繁體或者輸入法語音粵譯粵,來以此強調自己沒有忘本()

畢竟不是香港或者澳門人,雖然說著粵語但使用環境不同,輸入法同理;這種感覺就像台灣和福建一樣,同是閩南語地區但台灣那邊的網路聊天習慣就是會用注音符號(類似日文)來代替一些詞語()`ω(ヾ)

19樓:獨來獨往峽

作為一名珠三角土著,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們用粵語寫話只會在認識的而且本來就是說粵語的人之間使用,平時基本上就是用書面語寫——除了引用

20樓:屎蛋

像我這種沒有系統學過粵語正字但會說粵語的人,一般都是直接寫書面語(就是按著普通話的那個說話方式來),或者寫諧音(比如找東西吃,我平時打「穩野食」,好像標準點是寫「搵」字),寫諧音字一般會說粵語的人都能懂的,讀音差別不要太大就行,不用寫非常標準的正字

其實普通話書面語逐字用粵語是讀的出來的,且意思能理解,只是繞口。而且粵語的書面語本來就是跟普通話差不多的

21樓:Mmmmx丶

粵語表達其實有非正式場合和正式場合的區別

非正式場合,怎麼說就怎麼寫,就和題幹突然一樣,讀出來就是口語。要的就是對方念出來的時候就知道你什麼意思。

正式場合中,粵語區的書面語和普通話使用區的書面語幾乎沒有區別,都是規範用語,雖然這些字也可以用粵語念出來,但一般人不會這麼說,就像是即便普通話口語一般也不會說本人、其所有等字詞。

總的來說就是正式場合中書面語甚至是口語和普通話區幾乎沒有區別,在非正式場合中書面語和口語粵語區都有自己的習慣表達。

學粵語的話如果是日常交流就學口語化一點的,非日常交流即便你用普通話的思路寫乙份檔案再用粵語逐字念出來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僧人平時是怎麼修煉的?

一樣是打坐,有人安慰祥和,有人心亂如麻,更有那神志迷亂的。所以,我想,僧人如何修煉,對於在家人來說,不易直接模仿吧。咱還是自己先整明白要練啥呢。釋子恆澤師兄提到的書籍都很好,可以看到正確的方向。 備用 我所接觸的寺院日常功課作息表 網轉可能時間上有小誤差 2 00 起床 2 15 起香坐禪 3 15...

你們有偏頭痛的人平時是怎麼過的,我經常痛很難受?

從高考後期到現在快出去實習,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可能沒有痛到嘔吐,但基本也是休息好了,早上不痛晚上痛。生活緊張焦慮壓力大就痛,而且很敏感。拍過磁共振沒事,主要是我很容易緊張啥的,從考試前期才有的頭痛變成了我生活中的常態了。實在很痛,就安靜的躺著睡下。 啊啊哈哈哈哈哈哈 我一般吃天麻頭痛片,挺有效的,不...

那些說「律師就是是把黑的說成白的」的人是怎麼想的?

牧星 我在這裡承認確實有不當人的律師。其次,說這種話的人腦子裡根本就沒有法律思維,他們崇尚的不是律師不是法治,而是把黑的說成白的所代表的一種特權。 要不訴訟律師改一改收費模式。律師辯護意見最後落到判決書上,律師主張的哪條觀點法庭採納了哪條觀點給錢,沒採納的部分不給錢。都沒採納一分沒有。估計題主說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