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焦慮分心的情況下會不會出現行為異常或者記憶障礙

時間 2021-05-12 06:45:39

1樓:鹽選推薦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前,我們需要先確定「行為異常」的範圍。在我看來,當你擔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可能會做一些讓自己感覺不那麼焦慮,讓害怕的結果不會出現的一些行為。

這種行為就叫安全行為,也可以理解為題主所說的「異常行為」。

在介紹「安全行為」之前,我們先來想象乙個場景。

凌晨 1 點半你下夜班回家,像往常一樣穿過一條小巷,正走著,小巷裡的路燈突然滅了,一片漆黑,這個時候你的焦慮反應立刻就啟動了。

那你會怎麼辦?

有人說趕緊跑啊,跑到有路燈的地方去;有人說把手機拿出來,開啟手電筒。其實不管是跑到有燈光的地方,還是開啟手電筒,你的目的都是讓自己產生安全感,減少焦慮。

這種行為就是安全行為。

再比如說,我以前特別害怕坐電梯,一想到需要坐電梯我就開始焦慮。所以每次去那種有電梯的大樓的時候,如果要去的樓層低,我就走樓梯。如果 20 層以上我就一直坐著,等到有人一起,再一起走,這也是安全行為。

走樓梯直接就迴避了坐電梯。對我而言威脅消失了,那肯定就不焦慮了。那跟別人一起坐,雖然也會有焦慮,但總比自己乙個人感覺好點兒。

大家看,這兩種行為都是安全行為,但一種是直接迴避,一種是不迴避,但是會採取一些折中的手段,讓自己不那麼焦慮。前面一種就是迴避型安全行為,後面一種就是趨近型安全行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在面對不確定的情境的時候,因為認為不確定的情境是威脅,這是認知。

他們會產生焦慮,這是情感。在焦慮的驅使下,他們會採取各種安全行為。

下面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一般會採取哪些安全行為?

我們剛才說了,安全行為按性質可以分為迴避型和趨近型。

迴避型安全行為的目的是讓你害怕的那個結果完全不出現,或者是延遲出現。那麼這些行為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種就是直接迴避。

這個很好理解。你媽媽逼著你明天去相親,你很焦慮,害怕對方看不上自己,那你本來就已經少得可憐的自信心更沒了,所以你就乾脆直接不出現。這樣你就可以說,不是他看不上我,是我沒興趣和他見面。

第二種是拖延。

現在好多人都說自己有拖延症,那你有沒有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要拖延

人在極度恐懼的情況下會不會失去行動能力

RoRo Jyo 感覺超級有發言權。這事已經過去十餘年了吧大概,那時我還在上初中,到現在為止那種體驗沒有和任何人說過。我的初中在乙個小區裡面,因為畢業班了下午往往有四五節課,放學的時候天都黑了。放學以後照例是和四五個小夥伴一起走的,那個小區幾乎沒有路燈,雖然也就七點不到的樣子吧,但路上已經幾乎全黑了...

播音主持會不會出現過度依賴技巧的情況?

自渡鵬鵬 功夫學到家了就不會。內三,是觸發真實情感的方法。外四,是真實情感有效外部表達的方法。之所以有些同學會感覺學了表達技巧後,反而不會說話了,說話不生動了。是因為過分關注外四卻沒有運用內三。一定要分清先後順序!所以的表達知識體系的課本中,都是先講情緒調動,再講具體的表達方法,這裡前人是有講究的。...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產後大出血?

安安 生寶寶對於媽媽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在生產期間,媽媽可能會遇到很多危險,嚴重的時候還會直接導致產婦死亡。在眾多危險中,大出血就是其中一種,也是比較常見的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那究竟產婦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大出血呢?1.精神緊張 因為很多產婦對於分娩這件事都有著恐懼,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