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發願?如果發願不當或沒有完成會怎樣?

時間 2021-05-11 13:49:13

1樓:澄明之境

磕頭燒香祈福不叫發願,那叫許願,在做交易。許願是利己,發願是利他。。

看到很多人燒香磕頭就想求得功名利祿,有句話可能不該說,佛菩薩不稀罕那點劣質pm2.5,雖說點香代表你的誠意,可是單憑點幾支爛香,就要財源廣進?就要萬事恆通?

還要家和畜興父慈子孝?更要長命百歲早生貴子龍馬精神否極泰來?這是在做夢……如果所謂的拜神佛就是收人賄賂保人發達的低階把戲,那神佛和黑道流氓有何區別。

如果財神佛就是赤果果的交易,那麼神佛和樓下賣菜的大叔有何區別。。。

業力抵不過願力。業障是什麼?回想起我們在小時候經歷過一些事情,當時恐懼的一塌糊塗,糾結,天要塌下來了,等我們長大發現,那是一笑話,我現在上這個山的時候覺得它是乙個山,等我上這個山頂的時候一看,這個山是一小土包,根本不值一提了。

如何超越業力?靠大願

菩提心發起那一剎那,人會成乙個管道,你想幫多少人,宇宙就會賜給你多少資源,佛菩薩會讓這些資源經由你流向受助者,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你自己,你的心量和格局在剎那間瞬間擴大,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業力抵不過願力,真正菩提心一旦發起,身體上病痛或者情感上的失意這些小事都不會再困擾你。。【我們知道世界是由粒子構成的,我們以善行幫助眾生,其過程中會深度交換粒子與能,佛學術語叫做結善緣,受助眾生剩餘部分的生命能量會轉化成自然回饋給布施者的福報,身體健康是福報的一種體現,當我們隨時隨地助益世界,世界也自然而然隨時隨地回饋我們,此時福報的增長量級就難以計算了】所以能不能幫到這個世界不要緊,要緊的是願不願意幫,我人生中的第乙個大願,之所以斷掉是因為我感覺自己沒有能力,所以選擇退縮了,願力消失後,我也就墮入凡塵,失去了力量,所以能不能幫到不要緊,先跨出第一步。。

我也見過一些很有善心的人,很想幫助這個世界,但是那還不是真正的發願,只能說,尚屬於善男子善女子範圍,還是帶著「我執」:「我」要幫助這個世界,這還是站在自我角度出發,這也算菩薩,充其量也是個我執很大的菩薩。有「我」就說明心是有限量,心量小,不攪自渾,很危險。。

真正的菩提願是「無我」的。

當乙個人在心裡公升起乙個偉大的夢想時,莫急,乙個有能力的人,他的優秀不在於他就讀於哪所名牌大學,成功如何優異,而在於他具備怎樣的品質和怎樣的夢想,夢想決定乙個人是楠木還是蘆葦,只要種子是楠木,未來就一定長得高。。

當乙個人真正發起乙個菩提大願,他就被上天選中,老天會憑空賜給你很多東西,生命中會出現很多貴人,也會出現很多美好的事情。一根電線,如果電工選中了他,他就有電,電工沒有選中他,他就沒有電,不管他是金線也好銅線也好鐵線也好,只要沒有被選中,他就沒有電,能力富貴福慧這些東西有沒有,要看老天有沒有選中我們,選中了,他自然而然就呈現出來,沒有被選中,磕死努力也沒用。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你變成了乙個通道,你聯通了一切,你接納了一切,你的內在毫無阻滯,你一切都不會拒絕,你一切都不會強留,順其自然,為所能為。https://

zhuanlan /p/35

654023

這位答主的狀態比較接近發願。

2樓:

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裡,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 世尊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所有發願修行都有果報的嗎?」

「大德,不能一概而論。」

「阿難,既然這樣,你解釋一下吧。」

「大德,一些發願修行,習近後會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減少的,這樣的發願修行沒有果報。大德,一些發願修行,習近後會使人不善法減少及善法增加的,這樣的發願修行有果報

電影(無間道)裡面,兩位主角都發願做大事,一位成了警察,一位成了黑幫。發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修行,學習到的東西用來做善還是做惡。

3樓:德遵普賢

佛沒有思想,只有度眾生的願

佛沒有思想,佛只有願。願和思想不一樣! 思想裡面是分別執著。佛沒有,佛只有願,佛的願望是什麼?普度眾生!眾生為什麼受苦呢?關鍵是想錯了,沒有真實的覺悟智慧型。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因為佛明了,我們不應當受苦啊!眾生不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無明,佛來到這世間,把眾生不明白的講給你聽。

佛講經說法度眾生,這是佛度眾生的大願。度是幫助,幫助我們明白生活的環境是怎麼來的。你聽了懂了明白了,你不會想錯,去掉無明。

明白了自性是什麼,明白了因果不空。這就是真實的智慧型,就這麼簡單。

我們的真如本性和佛無二無別。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型德相,我們有情眾生,我們的自性真如本性跟佛一模一樣。佛有什麼我們有什麼,佛得到什麼我們能得到什麼。

我們為什麼沒得到?因為不知道自性是什麼!有!

但不知道,不會用。還以為自己很正確,實際上都錯了。所以佛自願來到世間,是願,願是什麼心呢?

與自性相應的慈悲心、平等心、清淨心。

為什麼說佛經就是自性?佛講經說法用上的全部是自性裡面的,自性是什麼你不知道,都給你說出來。所以佛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

講的都是自性裡面的,你想想,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展現給你,你聽了學了懂了,你不違背自性,你用上就行了。

怎樣才能用上自性?受持!受持佛經!

接受持有用上!受,首先接受,學了聽了懂了, 你才會接受。怎麼接受?

明白正確地相信,它起的作用就是指揮著你的嘴巴,你的身體用上,這就是持。持,是持有。就是用上,你用上的是自性裡面的智慧型德能,自性裡面的這個能力它能修功德,它能帶給眾生真實利益,都是純淨純善的真實的智慧型,這就是修功德的能力。

你想的說的做的都是受持護持弘揚《無量壽經》,那麼你用上的就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帶給眾生的利益和阿彌陀佛一樣相同,功德就修得和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因果不空,才能與極樂世界感應道交,今生求生淨土決定成功。

為什麼說受持《無量壽經》帶給眾生的利益沒有絲毫欠缺?因為阿彌陀佛佛用上的是真如本性全部純淨純善的無量清淨平等覺,圓圓滿滿。自性裡面純淨純善的能力,你全部用上了,一點欠缺都沒有。

你遇到《無量壽經》,學了聽了懂了受持用上,幫助自己巧妙的把心轉成和阿彌陀佛一樣,你帶給眾生的利益,沒有絲毫欠缺。從事相上講,阿彌陀佛帶給眾生什麼樣的利益,你全部一樣。所有佛帶給眾生什麼樣的利益,你也全部一樣。

為什麼說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所有的佛?念字,請大家仔細思維,由今和心組成,今心,你現在的心和誰一樣才叫念誰。阿彌陀佛因地時叫法藏比丘,世間自在王如來為其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法藏比丘學習了千億歲,就發起了無比殊勝的四十八大願,通過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而成就了美好的極樂世界。

這個極樂世界是集結了所有諸佛國土的莊嚴美好,用上了十方諸佛所有的慈悲智慧型德能而成就的啊,沒有比這更圓滿美好的了。所以說念阿彌陀佛就是把所有的佛都念到了。

4樓:火天大有

轉一篇陳老師關於願力的文章。

道友說:「我是看到某位僧人說道自己幾次發願,結合自己的情況,逐步廣大、深入。我覺得,乙個凡夫,如果開始就發『遍滿十法界』的大願,容易流於空談。」

我說:「你沒發過願,所以你不懂發願的道理,不懂就不要妄語。諸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都是凡夫,但他們都有偉大的願力。

即便世間法,也講究志立其大。真學佛人,發願要與諸佛同心,才能因此有相應與感應、加持,因願力透法界而有廣大心量與聖賢格局。願力透法界而上與諸佛相應,此等道理,不懂便罷了,何必妄語。

每乙個修行人的大願,不是僅僅針對這一生的,甚至是很多生要堅持的,才會有成就。諸佛大願都是多劫才得以成就。而那大願,在多劫之中,就是光明,就是指南,就是引導,就是力量,就是護持,就是不同的成就。

真發願,都要從三世十方的時空考量,因為,大願本身是貫通三世十方的,才可以稱為大願。」

以上問答收錄在《修身集》之五十七中。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每乙個願都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念念不斷,無有疲厭。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

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菩薩行的發願精神。《華嚴經》還說:

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於一切眾生生菩提器想,於一切願生自願想……於一切行生自行想,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這是多麼究竟的教誨。發大願是種善根種菩提子,普賢菩薩的大願就是我們的大願,普賢願行就是我們的願行。我在《講道記》之《十日談》有篇談願力的文章如下:

談願力鄭君問到願力對於人生,對於修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發願的問題。

我說:修道人發大願的重要性,首先,你的格局、氣象,會因大願而變成聖賢格局。隨著你不斷地依願修持,會有聖賢氣象。

隨著修證的深入,你會有聖賢的能力與擔當。如不然,即便你辛苦練功,沒有大願,不論你功夫多深,依然是乙個凡夫。乙個人發大菩提心,那個菩提心發起的瞬間,你的人生格局就已經在冥冥中變了。

我經常講:「但得願力透法界。」願力透法界,則改變的力量即刻產生。

這世間功名富貴有一定的定數,唯獨成為聖賢,只要發大願,心嚮往之,必然能夠成就,甚至即生成就。讓你這一生成為馬雲、李嘉誠一樣的世界級大富翁,不論你如何發願,很難達到,甚至絕沒有可能達到。要你這一生成為六祖慧能、丘處機這樣的大禪師、大真人,只要真心發願,踏實修證,就有可能和他們一樣是大成就者。

財富的積累需要多生的福報,需要這一生的努力與各種機緣,是加法。而修道是減法,把慾望、私心雜念、妄想減少到無,就能證道。只要發心修道,就有即生成就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是社會與他人給予的,恰恰是自己,是自願自悟自修自證自成。

鄭君以為然。

很多人沒有自己的大願,大願並不是針對這一生的,生命在宇宙時空裡,是相似相續地流動著的,大願要著眼於三世十方,在時間空間上沒有任何障礙。這菩提大願一旦發出了,就不完全是這一生一世的事情,來生依然會起到相似相續的力量,引導我們向道、向善、向功德、向解脫。即便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另外的十方虛空世界之任何世界,那個願力依然會起用。

諸佛都是大願多劫而莊嚴世界。人世間的很多大成就者如六祖、張伯端,按照佛道的說法,都是乘願再來的人,他們的成就是多生修證的成果,這裡面大願才是關鍵,是我們能相續修行而成就的根本。佛門的詞語「乘願再來」說明了此理。

像近現代禪門宗師虛雲和尚,是明代憨山大師之後身,即憨山大師之再來。近代陳健民上師是宋代大居士大文豪蘇東坡的後身。

因為講到了虛雲大師,我建議鄭君讀虛雲法師自述年譜。在《禪修入門》這本書裡精選了虛雲法師的很多精彩開示,有完整的《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我建議鄭君讀此書。於當天網購此書。

虛雲大師的自述年譜,二十年中我至少讀過兩遍,是對我影響很大的經典。虛雲大師說:「證果深淺不同,皆由願力深淺、依願行持大小而定。

佛由眾生修成,眾生能依願行持,就是菩薩,就能成佛。」

如何真正的發願?

南飛的雁兒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倘若佛法在於禪境...

如何如法「發願」?

普波居士 顛倒了!誰的證量能比上諸佛菩薩啊?不以佛菩薩的經典為所修依據,反倒要凡夫眾生的實際 證量 作答,那答的東西能是什麼好東西?至少也要問問高僧大德的發願文吧,不能得誰都跟著學,到時被一些外道迷惑也不知道。 舉個簡單的例子 往生淨土,須信願行具足。我們修行淨土法門,需要發心往生淨土,發心即發願。...

如何正確認識或看待自己的容貌?

xxxx 外貌和身高都是爹媽給的,基本上都是由先天基因決定,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總是糾結於此並沒有什麼用,不如把時間花在自己可控的那些方面,去挖掘自己的優勢和閃光點,從而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塑造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氣質。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別人再怎麼出色也終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