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學中 Weak lensing 現在的研究進展如何?

時間 2021-05-05 17:58:07

1樓:

我覺得提問的朋友自己似乎有些混亂, 回答的雖然都挺好的但是,還是有些亂.

weak lensing是乙個比較大的概括的方向, 提問者似乎關注的是cmb lensing的問題,和傳統上的weak lensing 還是不太一樣的. 還有有些回答也不是很確切,比如說" WL的初次觀測是哈勃望遠鏡的COSMOS專案.... " 這個說法似乎不太妥當。

wl 一般是利用背景星系的微弱形變來估計前景天體的物質分布。一般可以從研究物件來說,前景天體可以是1)星系, 這個就是所謂的 galaxy-galaxy lensing; 2)星系團;3)宇宙大尺度結構(這個就是所謂的cosmic shear), 此外還有提問者所謂的cmb lensing, 但和1,2,3點不太一樣。(順便一提,這3點都有很多年的研究歷史了,不是09年才確認能夠研究的)。

此外這個分類方法也是比較籠統,還有一些更細緻和小的方向。

這三點由於其強度和特性的區別,其研究方法也不太一樣, 不好一概而論。

例如1) 星系背景源少,一般都是把很多星系疊加到一起來看星系的平均特性。 而2)星系團背景源多,是對單一星系團逐個研究的,這個有很多還結合了strong lensing 或x-ray 等其他方法。 而3)cosmic shear則需要大天區的survey來做統計,比如計算物質功率普。

CMB lensing 和21cm lensing 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它們的背景源不是星系而是 cmb 光子和21cm輻射。 它們也主要是為了計算大尺度功率普。此外lensing還是cmb 偏振的汙染源,也是乙個熱門方向。

我覺得這個回答的都很籠統,可能會造成一些誤導。 象 狐狸先生 所說的,最好還是到各個大學和天文台相關的老師聊一聊。

當然也可以讀一些review的文章, 例如上面回答所列舉的。

2樓:AstroLumos

首先給題主一些自我見解的comment。我本科科研都是在了解CMB(尤其是偏振)。我覺得你這個第一點說的不是十分恰當。

weak lensing對CMB B-mode的影響集中在l~1000的尺度,而B-mode包含的主要宇宙學資訊集中在l~100左右,所以實際上lensing構不成太大的汙染。實際上比較重要的汙染來自dust(參見arxiv:1409.

5738及1502.00612)。

CMB研究現在大約大家主要關注點還是在polarization吧,其他的都已經玩的差不多了。而且比較多的是和其他觀測手段做cross analysis。

國內大尺度方面我比較了解的不多。清華的Charling Tao(前老闆)的組做的比較雜,從AGN到BAO到超新星都有,以前也有做weak lensing的不過現在不多了;北大的範祖輝老師的組全部都在做weak lensing,是國內做的比較不錯的組。

再詳細的我也還在學習_(:зゝ∠)_。新的老闆做的工作也和weak lensing有關。

他們剛完成的工作是利用CFHTLens得到的weak lensing資料跟Planck拿到的SZ資料做cross,來追蹤暗物質暈裡面那部分『丟失的重子』的分布(見1310.5721)

我只說這些我目前知道的部分,希望有更多的前輩來發表見解。

有哪些現代宇宙學模型?

北湖 1.真空是物質 2.新宇宙模型理論 3.新宇宙模型對光速不變的解釋 4.新宇宙模型對時間的解釋 5.新宇宙模型對絕對零度的解釋 6.新宇宙模型對暗物質 暗能量的解釋 7.新宇宙模型對相對論的解釋 8.新宇宙模型下,對維度觀點的否定,及對尺度決定宇宙的肯定9.新宇宙模型對平行宇宙的解釋 10.新...

對宇宙學感興趣如何入手?

誰願共鳴 我說的話可能許多人不愛聽,因為我的思維與絕太多數人都相反!但我希望提問者能聽聽 宇宙學與物理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合在一起是宇宙物理學,要解開宇宙的秘密,許多知識分子都一開口就是數學,不用數學就說你是 民科 而我卻認為應該中國的哲學與古文化衝前,物理學緊跟,然後數學去細究 沒有中國的哲學...

關於宇宙學你會推薦哪些書籍?為什麼?

GR學習中 麗莎蘭道爾的 彎曲的旅行 暗物質與恐龍 東京大學教授村山齊的 千億個宇宙 鏡中的宇宙 隱匿的宇宙 馬克斯泰格馬克的 穿越平行宇宙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 星際穿越 湛廬文化出版的 宇宙 從起源到未來 尼爾道格拉斯泰森的 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 馬丁里斯的 六個數 約翰巴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