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製冷和制熱的差別?

時間 2021-06-06 12:03:23

1樓:獨木橋

當然有區別,空調製冷和制熱是兩個不同的裝置表示的。

學過空調的都知道,空調有四大件:壓縮機、冷凝器、調節閥和蒸發器。這四大件通過管道連線,中間走的是製冷劑。

製冷劑在壓縮機的作用下成為高溫高壓的氣體,然後流經凝汽器,在冷凝器的作用下變為低溫高壓的液體,這個過程為放熱過程,也就是空調的制熱過程。調節閥的作用是將低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變為低溫低壓的液體,進入蒸發器後,在蒸發器的作用下變為低溫抵壓的氣體,這個過程為吸熱過程,也就是空調製冷的過程。然後製冷劑再進入壓縮機,重複迴圈。

以上就是空調執行的過程,我們家裡裝的掛壁式空調有內機和外機,而且在空調中裝了乙個四通換向閥,也就是可以改變製冷劑的流動方向,因為凝汽器和蒸發器的裝置其實是差不多的,區別只是製冷劑是先經過誰,有了四通換向閥就可以改變製冷劑的流通路徑,這樣就可以製冷和制熱了。

而且空調的製冷制熱效果和外界環境溫度有很大關係,按照問題,冬天空調開制熱27度,想象一下冬天外界溫度大概4、5度的樣子,制熱效果很差而且非常耗電。但是夏天製冷27度就不一樣了,夏天環境溫度33度左右,和27度相差不大,空調的製冷效果就很好,耗電也少。

所以你說差別,感覺上也沒什麼差別,主要還是電費的差別了。

2樓:鐵膽火車俠

有差別的。

樓上說的冷空氣下沉,熱空氣上公升這種空氣密度原因還是次要的。合理的氣流組織能減少這種影響。

主要原因還是「輻射熱」這個概念。。熱量的傳播主要有,傳導,對流,輻射三種途徑。而你說的27度是環境溫度,而不是體感溫度。

夏天的27和冬天的27,體感是不一樣的,冬天的27會因為大氣的輻射熱而導致體感會冷一些,同理夏天會熱。

3樓:桐昕石墨烯發熱膜

專業的機械原理不太懂,但從自然界氣流來講「冷氣下降、熱氣上公升」,再根據空調的安裝及設計原理,空調安裝在頭部的地方,因此製冷和制熱的區別如以下。

空調製冷時冷氣會下沉到整個屋內的環境,這樣能降低室內的室溫。例如:夏天的室溫達到了30度以上人會感到悶熱、汗流浹背的很不舒服,通過空調製冷降低室內環境溫度達到25-26℃,這樣人待在室內就剛好,不會太難受。

開頭提到過,空調安裝在頭部,而熱氣是上公升無法下沉,因此空調制熱時熱氣會一直聚集在我們頭部,一旦制熱溫度過高則會變成了頭腦加熱,整個人會感到頭暈、,悶熱、非常難受,感覺整個人都會有點缺氧的感覺。因此,空調並不太適合用於制熱。

4樓:

本質是室內外機功能轉換。室外溫高於27度,則制熱不工作,製冷工作。室外溫低於27度,則製冷不工作,制熱工作。由於感測器的誤差,並不絕對。

同等溫度,空調製冷和制熱兩種模式為什麼感受完全不一樣?

郭濤 乙個是加熱,乙個是製冷,能一樣?製冷的意思是你設定了二十五度,空調檢測到環境溫度高於二十五時空調開始製冷,吹出冷風!制熱設定二十五度則是空調檢測環境溫度低於二十五工作! 沈沉淪 製冷時,吹出的風比室內環境溫度低,通過換熱來降低室內熱量,制熱時,吹出的風比室內的環境溫度高,在同等溫度下,感受到的...

什麼家用空調制熱好?

東嶽老師 面積大約34平,建議首選大3匹櫃機,一線空調品牌櫃機的制熱效果都不錯。但從舒適度層面講,傳統櫃機空調基本是差不多的,你想依靠它來提公升室內溫度沒問題,但不會有北方室內供暖那種舒適度,地熱就更談不上了。因為空調的暖風很多都是自上而下吹出的,就是說對著人的頭部或者身體直吹,時間長了會比較乾燥悶...

乙個空調製冷50 和兩個空調分別製冷25 哪個更耗電

八條金龍 這個是個理論性問題,現實實驗需要很多條件,單機肯定沒問題,放哪吹就行了 兩個的話,就得考慮氣流干擾了,理論上放在屋子兩端,對著吹,是最快達到設定值的,但這樣很容易因為擾流,觸發溫感停機,一台機器的排風直接吹進另一空調的回風,溫感被觸發,另一機器就停機了 所以說只說理論的話幾個點 電阻用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