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來新加坡工作

時間 2021-05-05 22:36:32

1樓:新加坡保險Ching

來了十幾年啦,因為拿獎學金過來的,期間也去歐美交換,畢業了還是願意留在新加坡,新加坡更像是歐美和中國的中間地帶,東西方文化的碰擊,國際化城市。

去歐美擔心人生地不熟的可以來新加坡,畢竟華人社會還是更有親近感一些,而且離大陸比較近,飛來飛去還是很輕鬆的,不像美國一下子飛十幾個小時,老人家探親不坐商務艙真的吃不消,商務艙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也不便宜。

當然最需要擔心的一點是,新加坡移民政策時不時的發生變化,來新加坡工作想留下來不是那麼容易啊。

2樓:

十年前本科畢業,普通大學商科/文科畢業生薪水一千多人民幣。出來留學就想著以後薪水乘以5哦,月薪上萬不是夢哦。

畢業後謝天謝地找到工作,沒有意識到外國員工就是外勞,高階人才太少了。新加坡中小企業996也是蠻嚴重的,5.5天法定工作制。

如果有了身份立刻抖起來。所以我見了很多早年間來坡拿到pr從事倒買倒賣,二房東之類的工作。

有人說新加坡工作相對環境簡單,不用勾心鬥角。這都是看行業吧。半路來新加坡做工的人能直接進入本地社交圈的機會不大。

都是和中中國人工作,做中國市場。有時勾心頭角「喝茶」幾個小時,結束後頭都嗡嗡了。

有別的樓說新加坡人目光短淺之類的,這是一半一半吧。本人上週在chinatown被撿紙皮的老頭酸,說中國口音怎麼怎麼滴,被我用英文倔的溜走了。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還是挺不錯的,因為他們有機會四處走,知道上海,北京,深圳大城市,成都,蘇州,雲南,桂林也都去過。

老一代的本地人只去過周邊東南亞國家,對本國有蜜汁自信。

不同情況的人對新加坡有不同的看法,有朋友獎學金過來pr sc輕鬆拿到,還是去美國了,還有帶著孩子全家二次移民墨爾本。

各花入各眼

3樓:機智的小叮噹

結合我個人經歷,我覺得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相對國內一線城市,生活壓力要小一些。整體而言,差不多的收入水平(並不是指絕對收入一樣,而是比如在房租佔比收入1/4,1/5這樣乙個同比例的情況下,新加坡的生活質量會高一點。

雖然新加坡也要面對買房結婚生孩子,但是總體房價對於年輕人的壓力木有辣麼大,整體氛圍也會比國內好一些,相對比較輕鬆自由,國內感覺大家互相之間更愛比較,無形中的壓力就大一些。新加坡好像就比較隨意,無論選擇啥好像都是比較自由的。

工作壓力相比於國內也要小一些。本地企業壓力可能高於外企,但是平均肯定沒有996,而且年假完勝國內,普遍一般14天起跳,不需要在人從眾裡面去度過擁擠的假期

城市便捷度要好那麼一丟丟,雖然國內基礎設施進步很快,但是習慣了新加坡的基建,回國的堵車,公廁都是每次需要調整適應的地方~~

4樓:

瀉藥。湊巧,當時失戀了,有些輕微抑鬱,那時候168的我瘦到了91斤,我媽心疼,就讓我出去散心,湊巧我阿姨在新加坡。

這不就來了嘛,當時辦的旅遊籤乙個月,玩著玩著感覺新加坡也不錯,試試看能不能找到工作,然後就找到了,就轉工作籤留下了。

當時真是沒想留的...這麼湊巧留到現在。

5樓:會飛的豬

我個人是機緣巧合。

也可以說是命運吧。

一來就已經十年了。

雖然會看大家吐槽新加坡這樣那樣,但我認為自己很幸運,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感恩也很知足。

想要好生活,在天津,北京,上海,要打拼,在新加坡也一樣。

其實,無論在哪工作,都要敬業,樂業。

為什麼父母不想來我工作的城市過個年?

土木格 呃如果跟爸爸更容易溝通的話問問他媽媽為什麼不願意來吧。然後視情況而定。我個人比較建議題主溝通的時候盡量保持平靜,語氣不要太嚴厲讓對方感覺到敵意,畢竟你媽媽好像也並不太會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有很多顧慮,這種時候再逼問的話會讓對方更退縮。如果不行的話,就迂迴一下,找能跟她溝通的人把事情問明白。如...

去新加坡工作要注意些什麼?

悅兮 1 中介要靠譜。看清楚薪資 工作型別 上崗時間 年假 病假 准證型別,任何細節都不要放過 2 出發前整理好一切需要的手續 不要忘東忘西 否則很麻煩。我有朋友轉機的時候弄丟一張證明 還得重新開再寄到新加坡 3 住宿情況問清楚。房租 時間 住房要求,有的房東很煩的,這不讓那不讓,還遇到過每天要求檢...

在海外找新加坡的工作必須到新加坡讀書嗎?

周水原父 顯然不是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只要你的學歷不是太水太野雞,新加坡是承認很多國家的高等學歷的。當然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新加坡也有外籍員工配額限制,不過高階工作會比較寬鬆,畢竟本地人口太少,不用外籍員工業務就做不了。我上一家公司在我和另乙個同事辭職之後,新招的乙個是在瑞典工作的中中國人,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