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人在推48V,而美國人卻推出的是90V?

時間 2021-05-12 00:56:20

1樓:視知車學院

賓士、寶馬、奧迪都在自家的量產車上採用48V電氣系統,通用偏偏不走尋常路,搞個90V。歐洲人推48V,美國卻推90V。

首先不管是哪種輕混系統,都是為了降低油耗、環保達標。

在歐洲,高於60V的直流電必須有高壓防護,車企可不願意多花這筆錢。48V效率高,又符合歐洲的排放油耗要求,所以成了主流選擇。

美國車企當然也知道提高電壓的好處,不過過程有點一波三折。

他們曾經搞過36V系統,雖然能幫助減排,但在更嚴格的迴圈工況下不達標,所以通用直接把電壓提高到115V,還用在了Lacrosse上。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通用之後推出了第三代輕混系統,體積小、成本低,能放在更多車型上。

和歐洲的48V系統比,90V更省油、平順性好,但高壓保護裝置成本高。所以低成本的48V受到多數廠家偏愛。

但是輕混系統雖然挺好,奈何電池不給力,所以技術還在推廣期。並不推薦大家著急買。

2樓:李優

之前教科書上說36V是人體安全電壓。

顯然36V對於混動車還是太弱了,歐洲採用48V乙個理由就是:48V也屬於人體安全電壓。(確實比36V才高一級,安全電壓也是能通過)

採用48V的另乙個原因是:傳統車使用12V,但是車子用的電器越來越多,燈泡,音響,中控屏,還有主動懸架,都是要用電的。12V的話已經不堪重負。

歐洲採用48V,目的是公升級全車的電壓,這樣佈線簡單方便,不存在太多變換電壓的情況,成本上具有優勢。

歐洲目前採用48V的弱混系統,但還是有點謹慎的:全車電器用的48V,但是依舊保留了乙個12V的電瓶,僅僅用作內燃機的啟動電機。(我猜測保留這個12V最可能的原因是,全車沒電的時候,方便從別的車取電實現啟動內燃機。

未來可能會取消掉這個12V,只是可能。)

美國採用90V的弱混系統,估計全車電器的電壓還是12V,90V的電壓只存在於發動機艙,電池包,電動機之間。

對比一下48V於90V的優缺點。

90V優點:電壓高,混動系統工作效率稍高。

48V優點:全車電器電機全部採用48V,屬於安全電壓,佈線要求比較低,使用48V主動懸架佈線也不必要求太高。

90V缺點:90V屬於高壓,要有更高的絕緣措施,燈泡,中控,音響等等電器不能使用90V的電壓,只能使用傳統的12V電壓。

48V缺點:貌似只有乙個,因為電壓低,就是電動機體積更大,效率稍微弱了一點。

(話說,要是90V的弱混,把全車電器的電壓也公升級為48V,雖然成本高了一點點,但無疑效能更加優秀)

個人認為:未來所有的汽車全車電器都會公升級為48V的電壓。

這不意味著歐洲的48V混動系統取得勝利。

混動系統單元,我認為可能會百花齊放。

什麼意思呢?

例如:歐洲全車電器採用48V,混動系統也採用48V。

美國全車電器採用48V,混動系統採用90V。

中國全車電器採用48V,混動系統採用250V。

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48V只適用於小電池,如果是安裝乙個10KWH以上的大電池,屬於插電汽車了,就必須使用更高的電壓。

話說,弱混是為了延緩內燃機的衰敗,採用48V無疑是成本最低,最明智的選擇。(在法規測試的時候,能夠達到90V同樣的油耗,成本更低)

按照使用用途來劃分:

主要跑高速:如長途汽車之類的,無疑是傳統內燃機最節能。

主要市區上班:無疑是插電汽車最划算,純電50-80公里,日常使用足夠了。

弱混系統呢:純電里程只有幾公里,成本也不高,主要的目的是消滅每天市區上班的傳統內燃汽車。

3樓:三文魚

電動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同等電流,電壓越高電動機功率越大!!紅脖子皮糙肉厚,90V電不死!不怕!歐白左是江湖混老了,膽子混小了!還是搞48V安全點!

4樓:Zzhou

說乙個48v的優勢吧。歐盟法律規定直流電60v 到 1000v算高壓(電驅動專有,德語Hochvolt,名字用於嚇人/安全,其實在供電系統還只能算低壓Niederspannung)。

涉及高壓,在整個系統的設計製造維護上面都要遵守高壓的規則,成本很高。而48v還在安全區,價效比優勢明顯。

5樓:Conrad

凱迪這套混動很失敗,6.6KW的小電機,按250A的線路承受能力。別說48V,36V都足夠了。

結果用了超出直流安全電壓的90V,成本和高壓方案一樣。但是6.6KW的小電機,對內燃機低效率區域的彌補只能說聊勝於無吧,最終反映到油耗上也只降低了0.

8L,但車價卻貴了4-5萬。

10KW以內的電機,就應該按德國方案把電壓控制在48V以內(直流安全電壓),這樣對原車的改動最小、成本也最低。如果一定要用90V的電壓,至少要配上20KW的電機才有意義。

6樓:雙珠戲塔伽利略

其實就從最簡單的物理特性來說,要達到一樣的輸出功率,那電壓越低,電流就要越高。而發熱是電流平方乘電阻,所以這對任何一套系統都是負擔。

這就是為什麼純電的車子大多是320-336V,而弱混是48-72V。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因為成本啊!!!!

在72V以下(包含),功率器件基本可以用MOS管,雙100(100V,100A)的就可以滿足需求,英飛凌的坑爹貨就不說了,下面我說的都是263封裝,因為可以直接貼鋁基板或者陶瓷基板,方便散熱。ST的15810-2很成熟,用了無數年,大概2.7一顆(最近),東芝的TK65G10,後起之秀,質量穩定,大概2.

3一顆。這兩個管子在IR的2127驅動下,36管(6路X6)帶5KW完全不是問題,72管帶7.5~10KW也沒問題。

好,那麼我們來算一下,就算10KW是弱混吧,我用72管的東芝TK65,功率器件花費不到200。但是如果我用強電方案320-336V,必須用IGBT模組,現在也只有英飛凌,三菱,富士,最便宜的600V150A的模組要400-420.

而且我用MOSFET方案可以用強制風冷,用模組高壓就必須用水冷,可靠性差遠了。

主機廠沒有傻子,他們養了無數工程師,拿出來的不敢說技術最優,但肯定是價效比最優方案。

7樓:FlyRideR

類似的故事發生在好多年前的大眾身上。

當大家都還在10萬元家轎上推AT的時候,大眾另闢蹊徑全品牌推DSG,並且引領了之後數十多年的風潮一直到現在。

在汽車界,紅利往往會讓第乙個吃螃蟹的人獲得。

歐洲零件廠和主機廠最早搞出可量產的48V,因此和48V有關的專利也在這些歐洲企業手上。

後來者想用,就得交學費。

鑑於目前汽車行業的競爭程度,這個學費會是「喪權辱國」級別的。

國家對智財權保護的越好,這個學費就越貴。

那麼美中國人通過開發90v系統,來避開48V相關的零部件專利,就是再正常不過的現代工業行為了。

不需要太過多的解讀。

為什麼直流電有 48V

ScoLoki 作為通訊的,我來給你回答一下。最一開始通訊行業發現,在手機基站應該用電池給裝置提供備用電源,這樣可以防止在停電的時候手機基站也整個down掉。那麼,相比起找工程師畫圖,再費事製作,有沒有什麼現成的標準化產品我們可以直接從幾乎所有鄉鎮當場買到呢?還要有很強的充放電能力,又不能很貴?有的...

5塊鉛酸電池為什麼接成48v的?

共修善 首先修車說你的接的是48v 個人覺得不可能。除非其中有倆只電瓶併聯。另外如果換成60v控制也需要更換。如果不更換欠壓係數會還是原來的42v。過放電池,表頭電量顯示會不準確。騎不動的時候也是滿電的。電機這塊短期影響不大。長期容易發熱退磁。壽命減短 藍兔子讀難NOTES 沒看到實車不敢妄下結論。...

為什麼感覺歐洲人的頭大,而網上說我們東亞人的頭大

流域遊子 白人的頭確實比東亞人至少是中中國人大點,黃種人主要是臉大和頭佔比大。網上一些人故意誇大中中國人的頭部尺寸。見這篇由一位絕世天才寫文章 中中國人的頭真的比外中國人大?中中國人頭有多大 洛杉磯紅毯見過查理茲塞隆,這麼說吧,亞洲人長不了她那個樣子,首先肩寬比東北大妞還寬可頭圍又比南方小姑娘還小,...